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需要依据这一理念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在追求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交集之处 专业美术教育 公民美术教育
对学科知识的看法
专家的眼光-关注国家的学科发展和个人 的专业能力 教育家的眼光-关注国民的基本素质
源自文库
• 亲近美术,知道美术的学习过程 与方法
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文化、他人的文化和共同的文化。
即就是要弄清“我的”、“他的”和“我们的”。
“我的”即我们传统文化。
“他的”即外来的文化。
“我们的”即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我的”意识在不同的空间中强弱不同
传 承 民 族 文 化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 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 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 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 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美术课程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
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 状态的准确把握。 努力使《标准》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 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追求文本的精致,突出可理解性。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视觉本能,因此我 们常常把观看视为平常不过的事情。现实 中我们却发现,每个人的观看能力和水平 都有差别,甚至面对美术作品都接受不到 传递的艺术信息。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之 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在追求视觉的愉悦 和快感。
感知
其实“感知”是两个境界:“感” 是心灵冷暖,“知”是客观认识。感知必 须通过视觉体验和实践经验来实现,既要 “悦目”又要“动心”,要谨防我们的美 术课知多感少,甚至是有知无感
美术
教育
美术
教育
美术
教育
美术
教育
三、美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三、美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强调文化是美术教育的国际趋势(高度很高) 美术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体现为通过整体文化特征了解不同群体 的美术和通过不同群体的文化了解整体文化的特征
封闭与交融导致的不同结果
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
文化意识——对文化认识的认识。从生活现象中看到后面的文化内涵,用文化的 眼光看待现象。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 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规格
比例
空间
肌理 形状 色彩 结构 材质
感知
理解1
黑白二色,代表阴阳 两方,天地两部。白 中黑点 表示阳中有 阴,黑方白点 表示 阴中有阳。
理解2
以《格尔尼卡》为例,在“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毕加索在《格尔尼卡》画得到底什么?这是学生直接对艺术创作本身提出了 质疑。我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再让学生间相互交流对话,让每个学生看问 题角度的相异点互相启发,活跃思维。学生了解了《格尔尼卡》正是以取材 的典型性、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独特的画风而成为世界名作的,让学生对艺 术创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出现了改革浪潮,以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
才应答21世纪的要求。 美术发生了变化
美术教育的情景发生了变化
美术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课程改革之后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 学生的变化
教师的变化:
第一,教师能够从人的素质 和发展的角度认识了美术课 程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教师能够将美术课程 放在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实 施。 第三,教师对美术教学方式 和方法的选择更具有主动性 和自觉性。 第四,教师对美术教材内容 的选择、组织和拓展更主动 和自觉,甚至成为校本课程 的编制者。 第五,教师能够积极主动想 方设法选择和拓展美术教学 资源。 第六,教师能够自觉地运用 多样的美术评价方法。 第七,教师由单纯的美术教 学的实践者,变成思考者、 研究者。
一、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
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
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 程凸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
感知
视觉 形象
理解
创造
视觉形象
理解2
立体主义风格 象征与寓意的手法
半人半牛象征邪恶势力 马的死亡寓意生命的灭亡
创造:用手或者用手操作工具,运用技 法,改变材料的形态创造出新的形象
手
•
工具
•
作品
材料
技法:绘、剪、刻、雕、塑、折、卷、曲、贴、烧、染、喷、接……
美术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 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视觉是美术的特征,绘画、雕塑、建筑、多 媒体等等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是会有视觉的出现。 ——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征和美术课程的基本指向。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临沂四小
徐宝芹
美术课程改革始于何时?
2000年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得到了一定
程度上的重视,我们小学美术教师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美术
课堂研究得到推进。2001确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再加10年美术新课程改革衙课堂教学的洗礼,美术老师对课堂的 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2年秋季开式使用
• 知道美术的基本内容、分类、重 要作者和作品、主要的风格、流 派 • 愿意尝试用造型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感受、思想和情感,并用于改 善生活和环境 • 感性、灵活、富有个性和创造意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 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 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 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 在实际生活中感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此外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因和压力可 以导致学生学习美术。
美术学习活动的过程能给学生带来快乐。 美术学习的结果能够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功感,他们就会发自 内心地喜欢这项活动。
在美术学习方面,哪种力量更大?
愉快地学习美术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 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 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 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学生的变化:
是教师和教材变化的结果。 美术课程降低了难度和较为 专业化的要求,加强了与学 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广泛 的文化情境相联系。 教师的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 个性、创造性,采用能够发 挥学生主体性的多种教学方 式,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成 果呈现方式。 使得学生更亲近美术学习, 参与性、互动性和积极性得 以增强,并能在美术学习活 动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能力
——强调了美术课程不是一种以理论思维为特征的课程,而是 一种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 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突出了美术课程 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 心,养成健康人格。 ——将美术课程与学校的一般课程拉开距离,强调学习活动的 感性和愉悦,让学生真正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 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课学生只有通过动手画和制作、用眼睛欣赏美术,用 语言表达对美术的感悟,才能称的上真正的美术活动,只有积 极的参加创作活动,我们的美术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只用嘴说 说是达不实践的。也只有在实践中的才能发展想象能力、创造
二、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 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 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 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救的 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面向全体学生是建立在一个基本信仰之上的,即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 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材的变化:
既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又将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与人文、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情感表达联系起来。 内容更加活泼、开放,联系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范例、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要素更加丰富和完整,出现 了引导学生学习的栏目,并因此展示了丰富的“教育性 ”和“学习性”。 美术教材的呈现方式也更加丰富,除了纸本之外,还有 电子辅助资源。 不同的美术教科书也比起以往更加注重地域特色,并追 求独特的编写思路。
十多年:不仅是换了封面
美术课程标准
前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1.一、前言
美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一、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 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阻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 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 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 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 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 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 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毕加索曾说过:好的艺术家抄,伟大 的艺术家偷。我们从不为窃取奇思妙想 而感到羞愧。我认为,令麦金托什电脑 变得伟大的部分原因是,在它身上倾注 心血的是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 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又是世界 上最棒的电脑科学家。”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 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和“综合· 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 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 动再具体分为“造型· 表现”和“设计· 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 型· 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 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一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 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 赏· 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 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 “综合一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 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 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 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