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
孙开中
严格来说,三苏是唐朝移民在眉山的后代。苏洵《族谱后录上篇》交代得十分清楚:“其子孙遂家于赵郡,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者。味道,圣历(698-699)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到宋真宗大中祥符雨季年(1009)苏洵出生,日渐平民化和土著化的苏氏已扎根眉山土地三百余年了。
三百余年间,苏氏在眉山的业态和生态,按苏轼自己的说法为“余本田家(见《东坡题跋》卷五)和“世农”(见)《题渊明诗二则》)。其曾祖父苏杲(găo)”“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与爱,与朋友笃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见苏洵《族谱后录下篇》)。由此可见,苏轼曾祖父苏杲本是当地一位非常讲究儒家孝、悌、信等道德观念的农民,他老实本分,乐于助人,不图虚名和回报,更不贪图意外非分之财,在当地很受人尊敬。
考察三苏的家风,由于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家训家风,始终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主线而发展和升沉起落。考察一个家庭的家风,既看代表人物的历史,更看现实的表现和社会反响,以及对后人和后世的影响。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颜民家训》和成书于明末清初之际的《朱子家训》,可作为家风家训著作的代表。
三苏的家训家风不同的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相互融合贯通映衬和支撑。这就决定了三苏家训家风的丰富性和闪光点。兹分述如下:
一、家行仁孝
早在至和二年(1055)九月之前,三苏父子尚未赴京城参加科考和荐举,苏洵在眉山完成的《苏氏族谱》时族谱的功用说得非常明白:“鸣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几百年间,苏氏先辈和子孙,无论男女老思,都严格奉行了孝悌(tì,同“弟”)之道,这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是尚处于民平阶层的苏氏家族的立身之本,应予充分肯定和传扬。
关于苏洵本人的作用,后来苏轼在他著名的诗作《异鹊并序》中高声赞美道:“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很显然,在家庭生活中,苏洵是身体力行,说话管用的,他倡导“仁孝”,创立了苏氏族谱,以《苏氏族谱亭记》的文字里看出,他还主持过眉山苏氏宗族的祭祀活动。苏轼的诗作《异鹊并序》,客观上展现了三苏家风的内容和出奇的效果。“仁”的思想和学说本是孔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他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见《论语·学而第一》)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苏洵提倡“仁孝”使苏氏子弟(包括作者苏轼),由爱人而延及爱物,主动饲鸟护鸟,获得鸟的信任而依恋不止,诗中苏轼委婉表示,有无爱心,是为官者作“循吏”或“酷吏”的分界线。
孔子认为,实毯子孝,也就是“为政”,实现了仁的基本要求。苏洵一生行事,时时处处讲究和坚持“仁孝”,让苏氏大家族都重要伦,讲道德,亲密合谐。从苏家的父子、兄弟、夫妇、宗族、邻里关系中,可以清楚地
领略到这一点。有必要指出的是,“仁孝”正是宗王朝提倡的主流意识,皇帝赵祯便自名“仁宗”,苏轼兄弟当年参加科考的题目就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忠厚,实为仁厚。三苏“仁孝”的家风与朝廷宣扬的仁爱、仁政等观念高度契合。家风影响世风,反过来,世风也会影响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以后,对家庭成员和后代子孙的思想行动一直会产生熏陶规范作用。
促使三苏一家由平民向官宦人家转化和家风重点转移的关键人物,无疑是苏轼祖父苏序。
苏序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逝世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他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活了七十五岁。
《昨非庵日纂》有言:“东坡祖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频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偕住眉山,指示其处。命服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以葬母。”如果去掉笔记中的迷信色彩,则表明苏序这位宋朝初年相对富裕的农民,除了继承和保持苏氏千百讲求孝道、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之外,已经暗下决心,要把子孙不失时机地引上读书做官的康庄大道。用当时民间的一般说法就是舍富而求贵。
自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历五代十国,中原大地的战乱和分裂局面持续达百年这久,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志在统一天下的宋朝。由于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赵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顺应潮流、争取民心的政策。在平定“二李之乱”(李筠、李重进)解决新王朝与后周旧臣的矛盾后,为避免分裂局面再次出现,即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收回了兵权,巩固了皇权。在政权建设方面,宋王朝建立之初,便大力推行隋唐
以来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鼓励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改善国家机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客观地讲,这种由乱思定、由定思治的愿望成了北宋早中期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
一直热衷于读书做官偏偏条件受限尚滞留在眉山的苏洵,无意中道出了历史的真相:“洵闻之,自唐之衰,其贤人皆隐于山泽之间,以避五代之乱。及其后,僭(jiàn)伪国相继亡灭,圣人出而四海平一,然其子孙犹不忍去其父祖之故以出仕于天下。是从虽有美才而莫显于世。及其教化洋溢,风俗变改,然后深山穷谷之中,向日之子孙,乃始振迅相与从官于朝。”(见《族谱后录下篇》)
按说,苏序本人的文化水平有限,甚至“不好教育局”,但他具有丰富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知识,性格豁大度,口才好,写类似顺口溜的诗歌达数千首。他是一位远见卓识、行动大于语言的农民。他有三个儿子,长曰澹,次曰涣,少曰洵,欧阳修《故霸州文字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介绍:苏澹、苏涣“皆以文学举进士”,只是苏澹“不仕,亦先公卒。”(见苏轼《苏廷评行状》)看来,苏序是一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人士,后来苏轼怀着钦佩的口吻称赞他:“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而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然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同《苏廷评行状》)
由于苏序的具体诱导,眉山苏氏一家全力以赴地踏上了科举求仕的道路。当时眉山的诗书风气相当浓厚,宋《谯楼记》如此描述:“其民以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