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子负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直流电子负载
综合课程设计
2011112030529徐腾
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014.1. 5
电工电子中心2009年5月绘制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
摘要:电子负载是利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吸收电能并将其消耗的一种模拟真实负载,主要进行电源设备的性能实验。本系统以恒流(CC)工作模式,采用导通电阻极小的场效应管IRF530N作为功率器件。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器,来实现恒流电流设定,电压电流测量,LCD显示等模块,实现并制作了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该负载能在
100mA~1000mA以20mA的电流步进值实现很好的恒流效果,精度达到1%。该负载还能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调整率,并且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这是普通电阻负载所无法实现的。
关键词:恒流源(CC);IRF530N ;负载调整率;过压保护
一.任务解析
该系统制作一台恒流(CC)工作模式的简易直流电子负载,即不论输入电压如何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流过该电子负载的电流恒定,且电流值可在100mA~1000mA可设定。
该系统主要分为恒流模块、MCU控制模块、电压电流检测模块、显示模块、过压保护模块。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原理框图
1.1 控制器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89C52单片机
方案二:采用12C5A单片机
STC12C5A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
强干扰场合。
综合考虑,STC12C5A单片机具有如此多的优秀的特点,且满足题目所需,因此我采用方案二。
1.2 恒流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纯软件编写来实现恒流控制,但是要用到PID算法,而且需要调整三个参数,算法比较复杂。
方案二:通过单片机控制DA输出可调的稳定电压,经过LM324运放和MOSFET组成电压跟随器,使得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恒定,从而实现恒流。
方案二的软件算法和硬件电路都比较简单。因此我采用方案二。
1.3 采样电阻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题目要求恒流工作模式的最大电流为1A。
方案一:用10个10Ω/1/8W的电阻并联,则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为0.1A,每个电阻的功率就是0.1W,接近1/8W的极限,很容易烧坏电阻,而且当电阻发热之后,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方案二:采用10个10Ω/1W的功率电阻并联,则流过每个功率电阻的电流为0.1A,每个电阻的功率就是0.1W,为功率电阻额定功率的1/10,因此可降低电阻的温升,但实际测试中还是有很大的温漂。
方案三:采用0.3Ω金属膜大功率电阻,功率最大可达到3W,而且在实际运用当中温漂比较小。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我采用方案三。
1.4 过压保护电路基准电压的选取
方案一:用单片机监测被测电源的电压,如果检测到被测电源电压超过16V,用软件实现场效应管得关断,实现过压保护。
方案二:采用回差比较器来实现,如果被测电源的电压超过16V,回差比较器输出控制场效应管关断,实现过压保护。
由于硬件电路比较可靠,可防止单片机死机之后无法实现过压保护。因此,我采用方案二。
1.5 DA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DAC0832
方案二:采用DAC7612
DAC7612是一款双通道,12位数字 - 模拟转换器(DAC),保证12位单调性在整个工业温度范围内的性能。它需要一个+5 V电源,并包含一个输入移位寄存器,锁存,2.435V参考,双通道DAC,和高速轨到轨输出放大器。对于满刻度步骤,每个输出7ms内稳定到1LSB而只有消费3.7MW。同步串行接口是兼容各种各样的DSP和微控制器。时钟(CLK),串行数据输入(SDI),片选(CS)和负载的数模转换器(LOADDACS)包括串行接口。鉴于以上优点,我选择了DAC7612。
1.6基准模块
采用TL431设计标准2.5V的基准电压供给过压保护的门槛电压。如图2所示
图2 图3
1.7恒流电路分析
如图3所示
当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给一固定电压UREF,根据运放虚短的特性可知反相输入端电压也为UREF,那么采样电阻上的也为UREF,流过采样电阻的电流为UREF/0.3Ω。如果电流大于UREF/0.3Ω,那么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必然大于UREF,由于运放虚短特性,必然会调节输出电压,控制MOSFET的栅源电压来减小漏极电流,使漏极电压等于UREF,从而实现恒流特性。
1.8 电压的测量及精度分析
电压检测电路如下图4所示。电压检测使用的是STC公司12C5A单片机自带10位的高速AD,AD的参考电压定为5V,所以AD输入电压的范围为0~5V。故分压电路需使R8两端分得的电压为0~5V。可以假定当被测电源的电压为20V时,使R8两端分得的电压为5V。同时考虑到使支路电流约等于0.1mA的原则,所以R2+R8≈200K。故取R8=150K,R2=50K。
图4 AD电压检测
1.9电流的测量及精度分析
电流检测电路如下图5所示。由于采样电阻取值为0.3Ω,流过采样电阻的电流最大为1A,所以它两端最大的压降为是0.3V。由于AD输入电压的范围为0~5V,所以可以把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放大16倍后再进行AD检测。因此取R13=6K,
R12=100K。
图5 AD电流检测
二.方案实施
2.1 恒流模块电路设计
恒流源电路如下图6所示。由于DA输出电压为0~5V,要使运放同相端的电压为0~
0.3V,则R5:R7约为100:6,取R5=100KΩ,R7=6KΩ。DA输出一固定电压,通过R5,
R7分压后送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由运放的虚短的概念可知,运放反相输入端电压等于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