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虫阿米巴
原虫概论阿米巴
![原虫概论阿米巴](https://img.taocdn.com/s3/m/ddc213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0.png)
3、生活史
经口
四核包囊 小肠下段脱囊 4个核滋养体
核分裂
8个单核小滋养体
肠粘膜
邹褶或隐窝,二分裂繁(以细菌粘膜 肠内容
物
已消化食物为食) 胞质分泌囊液
虫体团缩形成囊前期 包囊
包囊→滋养体→包囊为疾病阿米巴生活史型
在一定条件下
抵抗力下降
滋养体侵入肠粘膜组织
肠腔内
组织内(肠壁、肝脑) 、
染色后胞核形态特征是医学原虫病 原诊断的重要依据
致病特点
1、增殖作用:大量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引起 损害,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中原虫的检查 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2、播散作用:由于快速增殖而具有的全身 播散的倾向。病原学诊断不仅要考虑原发 病灶,而且还要考虑到继发病灶乃至全身 各器官。
3、机会致病:有些原虫对健康宿主不表现 出明显致病性,但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 可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的感染。
常见医学原虫分类
1、生物学分类:隶属于4个纲: 动鞭纲 叶足纲 孢子纲 动基裂纲 (鞭毛虫)(阿米巴)(孢子虫) (纤毛虫) 2、按寄生部位分类:腔道内寄生原虫(肠
道、阴道)和血液及组织内寄生原虫(红 细胞内、有核细胞内、肝、肺、脑及其他 组织内寄生)。
阿米巴概述
以伪足为运动细胞器,多数生 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 滋养体期为运动、摄食、繁殖和 致病期,包囊为静止期,是阿米 巴传播期。
对成形粪便,用碘液染色法查包囊。包囊形成有 间歇,故检查时应隔日1次并连续3次以上送检 为宜。 (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滋养体 (3)肠检胶囊法。 (4)小肠活组织检查,利用纤维胃镜取小肠粘 膜组织检查。
五、流行
、分布: 1本病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均有流行,我国平均 感染率为2.65%
原虫-阿米巴
![原虫-阿米巴](https://img.taocdn.com/s3/m/2b03d4fb172ded630b1cb6d0.png)
原虫学——溶组织内阿米巴大纲:形态,生活史,致病一、阿米巴——因为运动时的形态多变而得名。
多数阿米巴的生活史有滋养体:运动摄食繁殖两个时期包囊:静止·寄生在人体肠道的阿米巴只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能侵入组织)致病。
二、形态1.滋养体:具有侵袭性,可吞噬红细胞;是致病阶段;常伸出伪足,作阿米巴运动;2.包囊:四核包囊是感染阶段。
·囊壁光滑透明(由外质分泌)·囊内:胞质、胞核,未成熟包囊中含糖原泡、拟染色体(为多聚核糖Pro体)★碘液染色:糖原泡为边缘不清的棕黄色团块,拟染色体不着色;★铁苏木素染色:糖原被溶解成空泡,拟染色体呈蓝黑色棒状体三、生活史四核包囊—→小滋养体—→包囊↓↑大滋养体1.感染阶段:四核包囊途径:经口方式:误食含四核包囊的食物、水等2.脱囊部位:小肠下端条件:碱性消化液的作用3.寄居阶段:小滋养体部位:肠粘膜皱褶处、肠腺窝内、结肠拐弯处营养:细菌、粘液、食物繁殖方式:二分裂法4.成囊部位:结肠下段条件:当水分和养料减少时5.离体阶段*:包囊、小滋养体、大滋养体成形便稀便脓血便6.大滋养体的去向:◣大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肝◣肺◣脑,皮肤等四、致病1.致病阶段:大滋养体2.典型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1)无症状(带虫)者占90%;(2)有症状者(病人)a.肠阿米巴病急性:轻,主要累及肠壁粘膜层,可见针尖大小的溃疡口;酱红色粘液血便,有特殊的腥臭味急性可并发肠穿孔、肠出血重,急性痢疾,病理切片可见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慢性:表现为增生性病变,阿米巴肿b.肠外阿米巴病:以阿米巴肝脓肿多见,多发于肝右叶尚可侵入脑、肺、皮肤等处。
五、流行及防治1.分布:世界性分布,我国南方为多;2.流行特点:a.夏、秋季多;b.散在流行,农村多于城市;c.人群集中工地易流行。
3.防治原则①查治病人和带虫者◇50万个包囊/日/人◇用药:灭滴灵②管粪、管水;③注意饮食卫生;。
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原虫](https://img.taocdn.com/s3/m/282ef5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e.png)
主要危害
阿米巴原虫人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疫水洗鼻时,含纳格里阿米巴进入鼻腔,增殖后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 沿嗅神经上行入脑,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其侵袭力可能主要由于产 生毒素或溶细胞物质增强吞噬活动,虫体表面磷酸脂酶A和溶酶体酶促使发病。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骤, 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谵妄、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
谢谢观看
现已知内阿米巴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 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临床上,溶组织内阿米巴引发的病例多,感染面广,危害大。世界各地的水、 空气和土壤都存在自由生活的阿米巴,过去认为与人体致病无关。
2020年9月25日,得克萨斯州环境质量委员会警告布拉索斯港水务局,该区域的饮水可能被福氏耐格里变形 虫污染。
棘阿米巴属滋养体长椭圆形或圆形,直径为10~46微米。活动时缓慢滑行。本虫特征为虫体表面有尖而透明 的棘状突起有叶状伪足和丝状伪足两种。胞质细粒状,核与纳格里属相似。无鞭毛型。包囊圆形,9~27微米, 囊壁两层,外层皱折不平,内层光滑呈多边形。内外层接触处有小孔。胞核一个。
具有变形虫和孢囊2种形态,在体外以孢囊形式存活,孢囊近似球形,大小为6~7lnIll,又有较强的折光性。 孢囊外壳有双层膜,表面光滑,难以着色,孢囊内充满细胞质,中间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细胞核内含一个大的 核仁,孢囊会随粪便排出体外,成为传染源。阿米巴的另一种形态为可变的单细胞小体,称为变形虫,由细胞核 和细胞质组成。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荧光定量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荧光定量](https://img.taocdn.com/s3/m/7aa1fe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f.png)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单细胞生物,其在某些条件下可引发人类感染。
为了及时、准确地检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情况,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一、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简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属于阿米巴门,是一种典型的原虫生物。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生活周期分为两个阶段:无性繁殖阶段和有性繁殖阶段。
在无性繁殖阶段,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通过分裂繁殖,而在有性繁殖阶段,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产生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包囊。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可在水、土壤、食物等环境中广泛存在,人类通过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可能导致感染。
二、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概述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特异性标志物基因的表达水平,实现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情况的定量分析。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短检测周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安全、水环境监测等领域。
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检测方法1.样本处理:首先从疑似感染患者或环境中采集样本,进行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分离与纯化。
2.提取核酸: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取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核酸。
3.荧光定量PCR扩增: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特异性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
4.数据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仪收集数据,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程度。
四、检测意义与实用性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监测和水环境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情况进行实时、准确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风险,为防控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原虫名词解释
![原虫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a81558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9.png)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 1903)是人类肠道中的致病性阿米巴原虫,可引起阿米巴病,包含阿米巴结肠炎和肠外脓肿。
阿米巴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种致死性寄生原虫病。
(生活史)人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适宜宿主。
生活史简单,包含具感染性的包囊期和可增殖、侵入组织的滋养体期。
感染期:为含4个核的成熟包囊。
感染期包囊经口摄入后,在回肠末端或结肠〔中性或碱性环境〕,由于囊内虫体活动以及受肠道内酶的作用,囊内虫体脱囊而出。
4核的虫体经三次胞质分裂和一次核分裂开展成8个滋养体,随即在结肠上端摄食细菌并进行二分裂增殖。
滋养体是虫体的侵袭形式,也是致病时期。
滋养体可侵入肠黏膜,吞噬红细胞,破坏肠壁,引起肠壁溃疡;也可随血流进入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肠外阿米巴病;滋养体可随坏死组织脱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滋养体在肠腔内下移的过程中,随着肠内容物的脱水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刺激,可形成圆形的包囊前期,然后分泌成囊物质形成包囊,再经过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核包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生活史要点:4核包囊是感染期。
人多因摄入被成熟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
包囊对40℃以上的高温、-5℃以下的严寒和枯燥敏感。
包囊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1个月(致病)1.致病机制与虫株致病力、寄生环境和宿主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滋养体表达的致病因子可破坏细胞外间质、接触依赖性地溶化宿主组织和抵抗补体的溶化作用,其中破坏细胞外间质和溶化宿主组织是虫体侵入的重要方法。
溶组织内阿米巴分泌的黏附分子(半乳糖/乙酰氨基半乳糖可抑制性凝集素、半胱氨酸蛋白酶、阿米巴穿孔素和脂磷酸聚糖分子等)是重要的毒力因子。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凝集素可介导滋养体吸附于宿主结肠上皮细胞;穿孔素可使靶细胞形成离子通道,导致宿主细胞受损、溶化;半胱氨酸蛋白酶可使靶细胞溶化,或降解补体C3为C3a,也可降解IgA。
滋养体首先通过凝集素吸附于肠上皮细胞,然后分泌穿孔素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破坏肠黏膜上皮屏障和穿破细胞,最终杀伤宿主肠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引起溃疡。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荧光定量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荧光定量](https://img.taocdn.com/s3/m/ffa0fd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f.png)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摘要:1.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概述2.荧光定量技术3.荧光定量在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研究中的应用4.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危害与防治正文:一、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概述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阿米巴科、耐格里属。
它主要分布在土壤、淡水及海水中,尤其在温暖地区的水体中更为常见。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病原体,可引起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等疾病。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感染范围逐渐扩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二、荧光定量技术荧光定量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信号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对特定目标分子进行准确、快速、灵敏的定量检测。
荧光定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蛋白质检测、核酸分析等领域。
三、荧光定量在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研究中的应用荧光定量技术在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荧光定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深入研究,为揭示该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机制等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此外,荧光定量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四、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危害与防治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人类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等疾病。
阿米巴痢疾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衰竭甚至死亡。
阿米巴肝脓肿则是由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脓肿破裂等严重后果。
针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危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原虫阿米巴
![原虫阿米巴](https://img.taocdn.com/s3/m/5769356d1eb91a37f1115c29.png)
急性:从轻度、间歇性腹泻到爆发性、 致死性痢疾 —— 阿米巴结肠炎 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 呈 “果酱色”、伴腥臭并带血和 粘液
危重患者:大量粘液血便、发烧、低血压、 广泛性腹痛、强烈而持续的里急 慢性:长期间歇性腹痛腹泻、胃肠涨气 后重、恶心、呕吐等
或因黏膜增生 —— 阿米巴肿
2)肠外阿米巴病
养体摄取细菌,以二分裂增殖,并
可形成包囊。
致病
侵入途径:当人们在湖、河水 中游泳或用河水洗鼻时,阿米巴先 侵入鼻腔,增殖后穿过粘膜和筛状 板,沿嗅神经入脑。(棘阿米巴入 侵途径不完全清楚,多自伤口直接 侵入)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发性阿米巴 (急性型) 脑膜脑炎
棘阿米巴——皮肤、呼吸道、脑部病变 (亚急性) 棘阿米巴——角膜炎
3. 包囊起传播作用,滋养体则无
三、致病
1. 机制 E.h 滋养体破坏细胞外间质, 接触依赖性溶解宿主组织, 抵抗补体的溶解作用
E.h 具侵入结肠和其他器官的能力 适应宿主免疫反应并表达致病因子
定论的三种致病因子
1)以分子量为260kDa半乳糖/ 乙酰氨基半乳糖凝集素介导吸附 于宿主细胞
2)阿米巴穿孔素在宿主细胞上形 成孔状破坏 3)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宿主组织
种类: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N.fowleri ) --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卡氏棘阿米巴(A.castellanii)
--肉芽肿性阿米巴性脑炎
--阿米巴性角膜炎
--阿米巴性皮肤损害
在AIDS患者中十分常见
形态
滋养体 包囊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滋养体
包囊
柯氏棘阿米巴
生活史
营自生生活,多见于水中,泥 土(淤泥)或腐败的有机质中,滋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原虫-阿米巴
![原虫-阿米巴](https://img.taocdn.com/s3/m/65450e7f1711cc7931b7165c.png)
3. 主要包括耐格里属(Naegleria)、棘阿米 巴属(Acanthamoeba)和狒狒巴拉姆希阿 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 4. 扫描电镜下可见,滋养体表面不规则,有 褶皱,并具多个吸盘状结构,与虫体的毒 力、侵袭力和吞噬力有关
一、形态(morphology)
原虫-阿米巴 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一、形态 (morphology)
1. 滋养体 含红细胞或不含红细胞,大小 10~60 µm 2. 囊前期 3. 包囊 成熟包囊4核
双核包囊
成熟包囊
单核包囊
双核包囊
滋养体
二、 生活史(life cycle)
四核包囊→滋养体→包囊(三次胞质分裂 一次胞核分裂)
脓肿穿破皮肤-------
肛周脓肿
肠外病变过程
临床表现
1. 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 急性或慢性,常有稀便,伴奇臭并 带血,常伴有局限性腹痛、不适、胃肠 胀气、里急后重、厌型 是最严重和致命性的肠阿米巴病
2.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 以阿米巴性肝脓肿(amebic liver abscess) 最常见。常有右上腹痛,并可向右肩放 射;发热、寒战、盗汗、厌食等 肝穿刺可见 “巧克力酱”状脓液,脓肿边缘 可检出含有或不含红细胞的滋养体。
1.四核包囊是感染期 2.人多因摄入污染有成熟包囊的食物或饮水而 感染 3.包囊对40℃以上的高温、-5℃以下的寒冷 和干燥敏感 4.包囊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成活1个月
三、致病(pathogenesis)
1.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具有侵入宿主组织 或器官、适应宿主的免疫反应和表达致病 因子的能力 2. 溶组织内阿米巴侵犯宿主细胞的过程包括: - 滋养体粘附于宿主细胞 - 宿主细胞膜出现孔状破坏 - 宿主细胞溶解
阿米巴感染常见原因
![阿米巴感染常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a92220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1.png)
阿米巴感染常见原因
阿米巴感染的常见原因包括:
1. 饮用受污染的水源:阿米巴原虫会存在于受污染的水源中,如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湖泊、河流等。
当人们饮用这些水源时,可能会被阿米巴原虫感染。
2. 食用受污染的食物:阿米巴原虫存在于某些食物中,如未经过充分处理或烹饪的生肉、蔬菜、水果等。
当人们食用这些受污染的食物时,也可能会被阿米巴原虫感染。
3. 接触感染源: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如未经过清洁和消毒的厕所、洗手间、公共场所等,也可能会导致阿米巴感染。
4. 弱化的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更易受到阿米巴感染的影响。
这包括婴儿、老年人、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阿米巴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不是通过空气或直接接触传播。
因此,及时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饮用和食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物,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卫生设施,可以有效预防阿米巴感染。
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原虫](https://img.taocdn.com/s3/m/21c80f7f195f312b3069a57b.png)
包囊和滋养体
包囊
滋养体
口
小肠
结肠
包囊 体外
身体免疫力
小滋养体
大滋养体
转入血液,侵入肺、肝等, 引起炎症或脓肿
里急后重,腹泻,果酱样脓血粘液便,腥臭,数十次/日 。 B、慢性:腹胀、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 ❖ 肠外阿米巴病:依寄生部位不同,表现不同。随血流可引 起肝、肺、脑脓肿。但一般常伴有肠阿米巴病史。以肝脓 肿最多见,多好发于肝右叶。肝肿大,肝区痛,进行性消 瘦、贫血。
并发症
❖ (一)肠道并发症: ❖ 1.肠出血:肠粘膜溃疡侵袭肠壁血管 ❖ 2.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 ❖ 3.阑尾炎:好发于盲肠部位,容易累积阑尾 ❖ 4.结肠病变:如阿米巴瘤、肉芽肿及纤维性狭窄。 ❖ (二)肠外并发症: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肺脓肿
较多,感染率高低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卫生 条件及生活习惯有关。
生活史
❖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 致病阶段:滋养体 ❖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食物,水与手 ❖ 寄生部位:结肠,可移行于肝、肺与脑等 ❖ 诊断阶段:滋养体与包囊 基本过程:包囊→滋养体→包囊 ❖ 1个四核包囊→口→小肠→脱囊成4核囊后滋养体
❖ 阿米巴多数营自生生活,也有少数营寄生 生活的。寄生在动物体和人体内。
❖ 寄生在人体内的阿米巴共有 7 种 ,寄生在 人体的消化道、腔道。
❖ 多数不致病,只有溶组织内阿米巴一种致 病。
❖ 寄生在人体内的阿米巴
❖
虫
名
寄生部位
❖
溶组织内阿米巴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荧光定量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 荧光定量](https://img.taocdn.com/s3/m/b2b400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1.png)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单细胞微生物,能在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荧光定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检测手段,在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简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属于阿米巴门,是一种原虫生物。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生活周期分为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滋养体是原虫的活性阶段,能通过摄食细菌、酵母和小型原生动物等方式获取营养。
包囊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休眠阶段,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在恶劣环境中存活。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包囊会破裂释放出滋养体,继续繁殖和传播。
二、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概述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探针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检测方法。
荧光探针在荧光定量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与目标分子结合,并在结合后产生荧光信号。
荧光定量检测仪器可以捕捉到这些荧光信号,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目标分子的数量进行准确测定。
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检测的意义和应用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监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感染情况。
在农业、食品和医疗等领域,这种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对农产品中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可以确保食品安全;在医疗领域,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为患者提供及时治疗。
四、荧光定量检测技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样本处理:首先从样本中提取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DNA,然后进行扩增,获得目标基因片段。
2.制备荧光探针:根据目标基因序列设计荧光探针,并将其与荧光染料结合。
3.荧光定量PCR:将提取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DNA与荧光探针混合,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
4.数据处理:通过荧光定量仪器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目标基因拷贝数进行计算。
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原虫](https://img.taocdn.com/s3/m/b60530e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7.png)
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原虫是寄生虫的一种类型寄生虫。
包括阔原虫和蠕虫,阿米巴原虫是原种的一种阿米巴原虫,它可以分为大滋养体和小滋养体,那么对于阿米巴原虫来说,容易造成阿米巴的肠炎,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阿米巴痢疾,而且也可以造成阿米巴肝脓肿。
对于阿米巴的检查,主要是进行大便检查,大便检查,如果发现阿米巴的滋养体,这种情况就可以确诊为阿米巴感染,而阿米巴肠炎也就是阿米巴痢疾的大便特点,就是咖啡一样的大便。
同时,在阿米巴肝脓肿时,这个时候可以在肝脏彩超下发现肝部有液性暗区脓肿的情况,再配合免疫学的检查就可以确定诊断,对于阿米巴原虫的治疗主要是用甲硝唑。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课件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0d1d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02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的感染 与传播
感染症状
腹泻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感染后,患 者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通常 为水样便或黏液便,有时伴有
腹痛。
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 通常为低热,但也有可能出现 高热。
体重下降
感染阿米巴原虫鞭毛虫后,患 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这是由于食欲减退和吸收不 良所致。
加强水源管理和食品卫生监管,提高公众 卫生意识,定期开展灭虫、消毒工作。
预防建议
案例分析
个人应注意手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避免接触污染水源和食物。
该病例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 节。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 染风险。
病例三:疫苗试原虫鞭毛虫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疫苗临床试验
疫苗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 全性和有效性。这些试验通常涉及在不同人群中对疫苗进行 测试,以评估其预防感染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04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的案例 研究
病例一:感染过程与治疗
感染过程
患者A在雨林地区旅游后出现腹泻、 腹痛等症状,后经诊断为阿米巴原虫 鞭毛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可以在 多种环境中生存,如水、 土壤、动物和人体内等。
生态与环境
生态位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在生态系统中 占据不同的位置,一些种类是腐 生性的,而另一些种类则是寄生
性的。
环境因素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的生长和繁殖受 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 、pH值等。
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可以与动物和植 物共生,也可以寄生在动物和人体 内,引起疾病。
分类
阿米巴原虫鞭毛虫可以分为多个 种类,其中一些种类对人类和动 物有致病性,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等。
医学原虫名词解释
![医学原虫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9e0f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d.png)
医学原虫名词解释
医学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们通过吸收营
养和分泌废物来生存,并且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以下是
医学原虫常见的名词解释:
1. 阿米巴:一种常见的医学原虫,可以引起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性肝
脓肿等疾病。
2. 锥虫: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医学原虫,可以引起锥虫病
等疾病。
3. 毒素:一种由某些医学原虫产生的有毒化合物,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4. 荚膜阿米巴:一种特殊类型的阿米巴,其细胞表面覆盖有荚膜,使
得其更加耐药和难以治愈。
5. 弓形体:一种常见的医学原虫,可以通过感染家畜或野生动物而传
播给人类,引起弓形体病等疾病。
6. 血吸虫: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血管中的医学原虫,可以引起血吸
虫病等疾病。
7. 滴虫: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生殖道中的医学原虫,可以引起滴虫病等疾病。
8. 瘤胃原虫:一种寄生在反刍动物的胃中的医学原虫,可以影响其消化系统和健康。
以上是医学原虫常见的名词解释,了解这些名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医学原虫及其相关疾病。
病原生物医学原虫阿米巴ppt课件
![病原生物医学原虫阿米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af4f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1.png)
生态与分布
生态
阿米巴主要生活在水中、土壤、 腐败物中,有些种类寄生在人体 内。
分布
阿米巴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特别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更 容易生存和繁殖。
02
阿米巴的致病性
致病机制
寄生生活
阿米巴是一种寄生虫,通 过侵入人体并在肠道内寄 生,对肠道产生刺激和损 伤,引发疾病。
繁殖能力
阿米巴具有极强的繁殖能 力,在适宜的环境下,短 时间内大量繁殖,对肠道 产生更大的影响。
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样本采集、处理、存储和废弃等环节 的安全操作要求。
人员培训与健康监测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处理阿米巴感染的能力。 同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
06
阿米巴病例报告与案例 分析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1
患者因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就诊,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 阿米巴病。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继续观察 。
病例报告2
患者因长期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就诊,经实验室检查确 诊为阿米巴肝脓肿。经过手术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某地区爆发阿米巴病,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污染的水源和不良的卫生习惯 ,导致阿米巴病的传播。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采取了改善水源和卫生条件 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案例分析2
分子生物学鉴定
基于DNA或RNA的序列 分析,通过比较不同阿 米巴种间的基因序列差
异进行鉴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根据阿米巴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确保实验室操作 的安全性。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配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传染病防治:阿米巴病
![传染病防治:阿米巴病](https://img.taocdn.com/s3/m/8dd7a5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6.png)
传染病防治:阿米巴病
主要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该原虫多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和肝脏,凡是从粪便中排出阿米巴包囊的人和动物,都可成为传染源。
进食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苍蝇、蟑螂等间接经口传播,人群普通易感。
潜伏期长短不一,自1-2周至数月以上不等。
临床表
现有不同类型。
普通型:起病多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轻,常无发热,腹痛轻微,腹泻,每日便次多在10次左右,量中等,血与坏死组织混合均匀呈果酱样,具有腐败腥臭味。
暴发型:起病急剧,中毒症状显著,高热,寒战、谵妄、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大便为脓血便,有恶臭,亦可呈水样便,每日可达20次以上,伴呕吐、虚脱,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电
解质紊乱。
慢性型:常因急性期治疗不当所致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使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迁延2月以上或数年不愈。
久病患者常有明显的贫血、消瘦、衰弱甚或恶病质。
粪便显微镜下检出溶组织阿米巴为确诊重要依据。
可用阿米巴纯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包囊携带者抗体检测为阴性。
甲硝唑、氯喹、吐根碱等有良好的疗效。
治疗患者及携带包囊者,防止饮食被污染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1。
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原虫](https://img.taocdn.com/s3/m/ddd0f92ded630b1c59eeb539.png)
五、流行
1、分布:世界性,多流行于热带、 亚热带 、分布:世界性,多流行于热带、
发达国家的暴发流行主要是由于水源污染所 致;发展中国家则以“粪-口”传播为主。 发展中国家则以“ 传播为主。 感染率约10%,但在男性同性恋中可达到 ~ 感染率约 ,但在男性同性恋中可达到20~ 30% % 我国:0.949%(88-92年)以下,农村 城市 城市, 我国: ( - 年 以下,农村>城市 夏秋季多见
拟染色体 糖原泡 核
包囊
拟染色体 糖原泡 铁苏木素染色 (+)黑色、棍棒状 (--)透明空泡 )黑色、 ) 碘液染色 (--)透明空隙 ) (+)棕红色 )
囊壁 拟染色体 糖原泡 核
拟染色体 糖原泡 核
二、生活史
被人吞食
四核 包囊
小肠下 段脱囊 进入 肠腔
小滋肠腔内小滋 养体 养体
侵入肠壁
肠壁组 大滋 织内 养体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结肠、空肠、 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镜检在黏膜 下找到阿米巴原虫。 讨论题 1.本例如何感染阿米巴痢疾? 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 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 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 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有何特征? 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
结肠 下段
包囊
大滋养体
(1~4核) 核 随粪便(成形) 随粪便(成形)排出 随粪便(脓血)排出 随粪便(脓血)
大滋 养体
侵入血管,进入肝、 侵入血管,进入肝、 肺、脑等组织器官
大滋 养体
肠外组 织内
大滋 养体
三、致病
(一)影响致病作用的因素
1、株型与毒力 、
阿米巴的名词解释
![阿米巴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657a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3.png)
阿米巴的名词解释阿米巴是一个源自微生物学领域的名词,指的是一类原生生物,也被称为变形虫。
它们是地球上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之一,生活于水体、土壤和各种有机物质中。
阿米巴通常以草食或肉食为食,通过伸缩和形变的方式获取食物。
除了在自然界中发现的阿米巴外,还有一些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病原性阿米巴,例如引起阿米巴痢疾的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寄生虫,会感染人类的肠道。
当阿米巴原虫进入人体后,会侵入肠壁并形成囊肿,引起炎症和溃疡。
这种寄生虫常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卫生设施和饮用水源的污染,阿米巴痢疾仍然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阿米巴痢疾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便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
除了人类感染的阿米巴原虫,还存在着一类非寄生性阿米巴,即自由生活的阿米巴。
这些阿米巴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通过吞噬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来获取能量。
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阿米巴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模型,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进化和医学。
阿米巴的最显著特点是其能够伸缩和变形的能力。
这种变形能力使得阿米巴可以自由地改变体形,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食物来源。
当阿米巴发现一种适合的食物时,它会通过伸缩的细胞骨架将自身推向该方向,并通过足趾状的细胞扩展膜将细胞吞噬。
这些细胞骨架和扩展膜的形成和运动机制是阿米巴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此外,阿米巴还表现出一种令人着迷的移动方式,被称为“飞行”。
在适合的液体介质中,阿米巴可以借助水流产生的运动,实现远距离的快速移动。
这种移动方式有别于常见的刚体运动,也成为了基础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除了细胞生物学研究外,阿米巴还被广泛用于研究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科学。
由于其简单的组织结构和易于实验操作的特点,阿米巴被用作研究组织和器官的发展及其调控机制的模型。
此外,阿米巴还被用来研究神经元的形成和功能,以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
总之,阿米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生物学概念,它代表着一类原生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营养生理:寄生原虫在宿主体内一般 可通过胞膜的渗透和扩散吸收小分子养料, 大分子物质则经胞饮(如阿米巴原虫)、胞 口或微胞口吞噬(如疟原虫和纤毛虫的滋养 体)。被摄入的食物先通过胞膜内陷,形成 食物泡,再与溶酶体结合后进行消化、分解 和吸收。
3.能量代谢:原虫一般是利用葡萄糖获取能 量,无氧代谢是原虫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多数 寄生原虫呈兼性厌氧代谢,尤其是肠道内寄生原 虫。腔道内的寄生原虫主要靠糖原酵解获取能量, 寄生在血液内的原虫可利用氧分解葡萄糖。
2、流行原因 1)传染源:带虫者 2பைடு நூலகம்传染途径:
包囊污染水和食物 苍蝇或蟑螂传播 带虫者从事饮食业等。
3、防治
1)治疗病人 常用药 甲硝咪唑(灭滴灵) 对组织 型的病人
巴龙霉素或喹碘方等 对带包囊者
2)粪水管理 3)饮食卫生、个人卫
生、环境卫生
4) 灭蝇与蟑螂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阿米巴肝脓肿病人照片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查病原体 1)生理盐水涂片法
查滋养体 对象为急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腹泻病人
2)碘液染色法 查包囊
带虫者或慢性间歇型患 者的成形粪便
3)注意区别溶组织内阿米 巴与结肠内阿米巴
2、 脓肿抽出物检查大滋养体 3、粪便及脓肿抽出物培养
五、流行与防治
1、分布: 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 多见。我国各地有。农村高 于城市
(3)世代交替:有性生 殖与无性生殖交替出现的 生殖方式。如疟原虫、弓 形虫的生殖方式。
五、致病
寄生原虫的致病作用与被感染的原虫 的虫种、株系、寄生部位及宿主的抵抗 力相关;
绝大多数原虫为机会性致病寄生原 虫;
宿主感染原虫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一方面表现为对再感染的抵抗力,另一 方面可诱发宿主产生超敏反应,引起组 织免疫病理损伤。
★4.生殖:原虫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无性增殖 和有性增殖两种方式。
(1)无性生殖:
①二分裂:最常见,分裂时胞核先一分为二, 随后形成两个子体,如阴道毛滴虫;
②多分裂:胞核先分裂多次,然后胞质围绕 每个核形成多个子体,如疟原虫的裂体增殖 (schizogony)和孢子增殖(sporogony);
③出芽生殖 为大小不等的分裂,如弓形虫滋 养体的内芽增殖(endogony)。有内出芽和外出芽两 种。
细胞膜
也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plasma membrane)。 ① 结构:电镜下为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单位膜结构, 其外层由蛋白质和脂质双分子层与多糖分子结合形成细 胞被(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内层由紧贴的微管和微 丝支撑。 ② 功能:Ⅰ. 抗原功能(表面的蛋白质作用);Ⅱ. 受体、配体、酶类功能;Ⅲ . 营养功能;Ⅳ.排泄功能; Ⅴ. 运动功能;Ⅵ . 侵袭功能等。
阴道毛滴虫寄生于人体泌尿 生殖系统,主要引起滴虫性 阴道炎。
一、形态
滋养体(瑞氏染色或姬氏染色 )
阴道毛滴虫活滋养体
二、生活史
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以二裂法繁 殖。
1、寄生部位:男女生殖泌尿系统 2、感染期:滋养体 3、感染方式:接触感染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三、致病
1、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自净作用: 健康女性阴道内,因乳酸杆 菌的作用而呈酸性(pH3.94.4), 从 而 抑 制 虫 体 和 其 它 致病菌生长繁殖。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又称为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 米巴主要寄生在人结肠内,可侵入肠 壁组织引起阿米巴痢疾;还可侵入肝、 肺及脑引起阿米巴脓肿。
一、形态
1、滋养体 2、包囊(成熟四核包囊)
1、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 (铁苏木素染色)
红细胞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细胞核
2.循环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一种以 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分别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 生殖,其中之一为终宿主,其他的为中间宿 主,但不需要无脊椎动物宿主,如弓形虫。
3.昆虫传播型:需经在吸血昆虫体内进 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再经吸血传播给人或其 他动物,如疟原虫和利什曼原虫。
四、生理
1.运动生理:原虫的运动由运动细胞器 伪足、鞭毛、纤毛来完成。运动方式包括伪 足运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运动 (如阴道毛滴虫)和纤毛运动(如结肠小袋 纤毛虫)。无运动细胞器的原虫则以扭动或 滑动的方式进行运动。
(2)有性生殖:
包 括 接 合 生 殖 ( conjugation ) 和 配 子 生 殖 (gametogony)。
①接合生殖: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暂时结合 交换遗传物质后分开,各自再分裂繁殖,如结肠 小袋纤毛虫;
②配子生殖:原虫先发育为雌、雄配子 (gamete),然后两者结合形成合子(zygote), 如疟原虫雌、雄配子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和生殖。
六、分类
医学上常见的重要原虫隶属于原生生物界、 原生动物亚界的肉足鞭毛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阴道毛滴虫)、顶端复合器门(疟原虫)以及纤 毛门(结肠小袋纤毛虫),详细请见课本的第 30~31页表格。
叶足虫
叶足虫属于肉足鞭毛门的叶足纲,又称 阿米巴,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叶状的伪足,可 作变形运动。生活史一般有滋养体和包囊两 个时期,大多数寄生于人体的消化道和腔道 内,以二分裂法繁殖。常见的人体寄生阿米 巴有七种,其中主要致病虫种为溶组织内阿 米巴,少数自生生活的阿米巴也偶可侵人人 体并致病(如耐格里属阿米巴)。
活滋养体
2、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铁苏木素染色)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模式图)
成熟四核包囊 二核包囊
糖原泡 拟染色体 细胞核
3、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碘液染色)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铁苏木素染色)
4、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铁苏木素染色)
5、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碘液染色)
二、生活史
二、生活史
医学原虫概论
重点掌握原虫的生活史期和生 活史类型,原虫的生殖生理和运动 生理;
一般掌握原虫的形态结构,营 养与代谢;
了解原虫的分类和致病机制。
一、 基本知识
1、原虫定义:单细胞真核生物;地球上最 原始、最低等动物;所有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2、基本特性:原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但却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如:营养、 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
2、尿道炎、前列腺炎。
四、实验诊断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或涂片 染色法 取阴道后穹隆的分泌物、尿 液沉淀物或前列腺液 培养法
五、流行与防治
1、分布:世界性分布 2、流行
1)传染源:男女患者 治疗病人:甲硝咪唑 2)传染途径:
在肠粘膜上可见多处溃疡,相邻的溃疡互 相融合,致使大片粘膜脱落。
致病机理
阿米巴痢疾病人肠病理切片
肠溃疡切片(放大250倍)
肠溃疡切片(放大500倍)
阿米巴肝脓肿标本
阿米巴肝脓肿切片
2、肠外病变:
腹膜炎 肝阿米巴脓肿 肺阿米巴脓肿 脑阿米巴脓肿
1、 病型 1) 无症状带虫者 2) 病人 急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间歇型
3、种类:属于原生动物亚界,原虫种类繁 多,约65000余种。原虫可生活在多种生态环境 中。与医学有关的原虫约40余种。
二、 形态
因原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故其形 态微小,一般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形状呈球形、近球 形或不规则形。
虽然原虫的形状不尽一样,但基本结 构相同,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三部分。
细胞质
2、 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及内含物组成。是原虫 完成生命活动的最主要场所。
①基质:含有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和管蛋白组成 的微管,大多数原虫基质有内、外质之分,外质呈凝 胶状,透明,内质呈溶胶状。
②细胞器:Ⅰ、膜质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Ⅱ、运动细胞器:主要包括 鞭毛、纤毛及伪足; Ⅲ:营养细胞器:胞口、胞咽、 胞肛,此外纤毛虫体内还有伸缩泡(调节细胞内渗透 压的功能)。Ⅳ营养储存小体:如:食物泡、糖原泡、 拟染色体等。
1、滋养体寄生于人结肠内,以二分裂 法繁殖。
2、感染期:四核包囊 3、感染方式:人是由于食入被成熟包
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感染。 4、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
三、致病
1、肠道病变
致病特点:口小底大呈烧瓶状的溃疡 病变分布:整个结肠,而回盲部和乙
状结肠为多,其次是结肠弯曲部 阿米巴痢疾症状:
阿米巴痢疾病人病理标本
原虫的生活史一般都含有结构和活力都不同 的阶段或期(stage).大多数原虫的活动、摄食和增 殖阶段称为滋养体,相对静止的阶段称为包囊。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原虫的生活史分为 三种类型,即:简单型 、 循环传播型、昆虫传播 型。
1.直接型:此类原虫生活史简单。如只 有滋养体期的阴道毛滴虫通过直接或间接接 触传播;有包囊期的阿米巴、贾第虫经口 (饮水或食物)传播。
细胞核
由核模、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寄生的原虫多数为泡状核(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而呈颗粒状,只有纤毛虫为实质 核(compact nucleus),核大而不规则,染色质 丰富。
三、 生活史类型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即指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 以及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宿主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