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园戏剧对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作用
戏剧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研究

戏剧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研究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戏剧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戏剧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戏剧教育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戏剧教育通过参与剧本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推理角色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戏剧教育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戏剧教育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戏剧表演需要学生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学生需要与其他演员进行密切配合,共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戏剧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意见。
戏剧教育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戏剧教育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戏剧表演需要学生在舞台上表现出各种情绪,因此戏剧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与角色的情感相匹配。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和释放情感。
四、戏剧教育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戏剧表演需要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因此戏剧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学生在表演中需要克服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能够逐渐摆脱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五、戏剧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戏剧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一些戏剧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和观点。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剧本创作,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论:戏剧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能够在认知、沟通、情绪管理和自信心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浅析校园戏剧在高校美育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资 的 建设 。但 从 整体 来 看 ,这些 高 校 的 美 育水 平 仍
不 高 ,效 果 也 不 甚理 想 ,有 的甚 至 不 如 部 分 中学 做 得 好 。 导致 这 种 现象 的原 因很 多 , 比如 学 校 的重 视 程 度 不 够 、师 资 力量 过 弱 、课 程设 置 不 合 理 、教 学
人 生 的缩 影 ,在 舞 台上 表 现 出来 的正 应该 是 压 缩 了
效 的 方 法 。蔡 元 培 认 为 ,美 育 “ 学 校 中 可 实 现 于 者 ,如 音 乐 、 图画 、旅行 、游 戏 、演戏 等 ,均 可去 做 , 以代 替不 好 的消 遣 ”1 合 现 代大 学 美 育 的独 [ 2 。结 特 环 境 来 看 ,较 之 其 他 美育 途 径 ,大学 校 园 戏 剧特
乐 、舞美 、舞 蹈 等 多 门艺 术 于 一 炉 。 因此 不仅 兼 有
很 大一 部 分 的 前 身为 理 工 科 院校 ,这 些 院校 的人 文 教 育 资 源原 本 就 很短 缺 ,个 别 的甚 至 处 于零 起 点 状 态 。 合 并之 后 .虽然 学 校 也认 识 到 了人 文社 科 教 育 的 重 要性 ,并 努 力地 创 造 条 件 ,加 强 美 育设 施 和 师 了 其他 艺 术 的部 分 美育 功 能 .也 具 有 了更 为强 大 的 艺 术 魅 力 。其 次 ,校 园戏 剧 具 有交 流 的直 接性 或 者 现 场性 。校 园戏 剧 多采 取 现 场 演 出 的形 式 ,可 以与 观 众 进行 直 接 无 碍 的纵 向交 流 ,其生 动 的 形象 更 具 直 观 性 和 感 染 力 , 这 是 现 代 影 视 艺 术 所 无 法 比拟 的。因为 “ 员直观 的 ‘ 演 当众 表 演 ’以 及 演 员 与 观 众 同处 ‘ 个 空 间 ’是 戏 剧 艺 术 最 为 根 本 、最 一 为 重 要 的两 个 结 构 元 素 , 同时 也 是 区别 和 抗衡 于影 视 艺 术 的关 节 所 在 ” [ 次 ,校 园戏 剧 具 有情 感 性 。 。1 3 再
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校园里的传播,是青少年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的重要载体。
戏曲进校园活动,以戏曲文化在当代青少年中的传播为依托,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中华优秀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戏曲进校园,不仅是戏曲本身的传播与振兴,其对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1.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感受到传统戏剧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了解戏曲中的核心情节,传承中华优秀品德。
2.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能够进一步普及,提高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更有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
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能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略论戏剧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美育的促进作用

大 学 教育 从一 定 程度 上 来讲 , 一种 人 文 教育 、 识 是 通
教 育 、 化 教 育 ,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职 业 教 育 、 用 主 义 教 文 而 实
育 , 生 在 大 学 里 所 学 习 的 是 过 去 几 个 世 纪 人 类 智 慧 和 学 文 明 的成 果 : 继承 的是 一 种 文 化 传 统 。艺 术 是 文 化 不 所 可 分 割 的 组 成 部 分 , 是 传 承 文 化 的 一体 性 格 的 大 学 生 ,进 而 对 整 个 社 会 产
生 深 远 影 响
关 键 词 : 园 戏 剧 美 育 校
作 用
扮 而 轻 视 内 在 素 质 的 提 高 和 美 化 ,追 求 娱 乐 性 的感 官 刺
美 育 又 称 审 美 教 育 , 感 教 育 , 在 塑 造 心 灵 。著 美 重
发 展 的 生 力 军 . 校 园 戏 剧 可 以 塑 造 满 足 社 会 的 健 康 发
愿 花 钱 、 时 间 上 网聊 天 、 游 戏 , 至 是 观 看 各 种 庸 俗 花 玩 甚 的 影 片 ,也 不 愿 意 花 时 间 在 诸 如 阅 读 世 界 名 著 等 具 有 深 刻精 神 性 特征 的 审美 活 动上 。他们 习惯 于 片面 追求 外 在 的 美 感 享 受 而 轻 视 内 在 的 精 神 培 养 ;追 求 外 表 的 时 尚 装
俗 、 遣 性 文 化 娱 乐 , 心 灵 麻 醉 为 超 脱 , 放 逐 精 神 消 以 以
为 新 生 。造 成 当前 大 学 生 出 现 审 美 问题 的 深 层 原 因 是
重 视 。 l 世 纪 德 国 大 诗 人 席 勒 认 为 : 只 有 当 人 在 充 分 意 8 “ 义上 是 人 的 时候 , 才 游 戏 : 有 当人 游 戏 的时 候 , 才 他 只 他 是 完 整 的人 。” …也 就 是 说 , 有 审 美 的 人 才 是 真 正 自 由 只
浅论“戏剧教育走进校园”的重要性

浅论“戏剧教育走进校园”的重要性1. 引言1.1 戏剧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戏剧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戏剧教育,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包括身心、智力、情感和社会等方面。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要表演不同角色,并且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戏剧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找到自己对角色的独特理解,并将其呈现出来。
戏剧教育也能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在剧场表演中,每个演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个表演。
戏剧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校园戏剧教育的意义校园戏剧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重要的意义。
校园戏剧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展现自己在表演方面的潜力。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物角色,增强自信心,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并且更好地了解自己。
校园戏剧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参与剧本创作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学会关注他人,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商。
校园戏剧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设想场景、塑造角色、设计动作,这些过程促使他们锻炼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校园戏剧教育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综合发展的平台,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戏剧教育走进校园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和演绎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自身潜能和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戏剧活动需要学生在理解剧本情节和角色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出了要求。
在练习台词和演技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小学生应该学习戏曲的益处

小学生应该学习戏曲的益处益处一:培养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戏曲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戏曲表演中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小学生通过学习戏曲,不仅能欣赏到其独特的音乐韵律,还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品味。
益处二:塑造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学习戏曲有助于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戏曲表演要求演员通过身体语言、音乐和台词等方式将角色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小学生参与戏曲学习可以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加强他们对情感的准确表达。
通过模仿戏曲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和言辞表达,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其在交流与表达中更加自信和得体。
益处三: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科综合素养学习戏曲有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戏曲,小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民俗文化、人物故事等内容,从而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同时,学习戏曲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综合素养,使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中更加出色。
益处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戏曲表演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学习戏曲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在戏曲学习中,小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分工合作完成角色扮演、舞蹈和音乐等方面的演出。
他们需要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培养团队合作和相互信任的意识。
同时,戏曲表演也需要小学生担任主角或领导人物,通过领导团队的经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益处五:培养情绪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戏曲表演中,演员需要根据剧情和角色需要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这对于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学习戏曲可以让小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和表达不同情绪,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情绪变化,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情感调节能力。
校园戏剧的意义

校园戏剧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戏剧不仅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表演技巧,更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等方面有所锻炼。
通过参与戏剧的创作、排练和演出,学生们的创造力、沟通力、协作力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2. 拓宽学生视野:校园戏剧的题材多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参与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
3.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戏剧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戏剧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4.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校园戏剧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通过排练和演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参与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综上所述,校园戏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等方面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校园戏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台。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高校校园戏剧活动是指在高校校园中举办的各类戏剧演出、剧本创作、导演指导和演员表演等艺术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具有娱乐性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下面将从教育意义和实践角度探讨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作用。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在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对剧本的解读、角色的创设和台词的表演等,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去构建一幅栩栩如生的舞台画面。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自己的创意和个性,从而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戏剧是一种高度表现力和传达力的艺术形式,而戏剧表演则需要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声音的运用和表情的塑造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诠释角色和情节。
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不仅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还能够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戏剧表演是一个集体的艺术形式,需要演员、编导、舞美等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才能呈现出完整的演出作品。
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学生们需要在合作中共同努力,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出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团队合作环境。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也具有实践价值。
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戏剧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他们还能够通过与专业导演和演员的交流和合作,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和生产流程,增加自己对戏剧行业的了解和认识。
这对于学生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感受能力,并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孩子的戏剧教育重要性

孩子的戏剧教育重要性戏剧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交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戏剧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戏剧教育。
一、激发创造力戏剧教育为孩子提供了展示和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平台。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孩子们可以从零开始创造和塑造自己的角色,设计舞台布景以及编写剧本。
这种自主创造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迎接挑战的能力。
二、培养表演能力戏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出色的表演能力。
通过学习表演技巧、肢体语言和声音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孩子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形象塑造能力。
在戏剧表演中,他们需要学会适应不同角色的形象和行为,这对于他们日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都非常有帮助。
三、促进社交交流戏剧教育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和社交交流的机会。
在戏剧表演中,孩子们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一场精彩的演出。
他们需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学会相互扶持和理解。
这样的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情感表达能力戏剧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表演中,孩子们需要学会理解和诠释不同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通过戏剧表演,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五、如何有效进行戏剧教育为了有效地进行戏剧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良好的戏剧教育环境:学校和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戏剧教育机构或课程,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2. 创造戏剧表演机会:组织戏剧演出、比赛和交流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展示才艺的机会。
3. 引导孩子参与戏剧表演: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戏剧表演,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爱。
4. 整合戏剧教育与学科教学:将戏剧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戏剧的乐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结论戏剧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戏剧表演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

戏剧表演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戏剧表演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戏剧表演,青少年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戏剧表演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艺术素养戏剧表演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演员通过声音、肢体、表情等多种手段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青少年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剧本、角色和表演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戏剧表演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演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在排练过程中,青少年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感受,这些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团队协作,青少年可以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增强沟通能力和自信心戏剧表演需要演员与导演、编剧、观众等不同人群进行沟通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通过戏剧表演,青少年还可以增强自信心,因为他们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
四、培养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戏剧表演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表演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五、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戏剧表演需要演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角色和情节。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这种创造力的培养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浅析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模式和作用

浅析黄梅戏在中学校园中的美育模式和作用1.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黄梅戏元素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在语文、音乐等课程中融入黄梅戏元素,引导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剧情表演等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黄梅戏的魅力。
2. 开设黄梅戏课程在中学校园中,可以考虑开设黄梅戏课程,向学生介绍黄梅戏的知识和技艺,培养学生对黄梅戏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学习唱腔、表演技巧等,亲身体验并参与到黄梅戏的表演中去。
3. 举办黄梅戏表演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黄梅戏表演,或者邀请专业黄梅戏演员来校进行表演,让学生欣赏到高水平的黄梅戏演出。
也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黄梅戏表演活动中,通过参与演出来锻炼自己的表演技能。
1. 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
通过接触黄梅戏,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扩展自己的审美视野,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和欣赏黄梅戏,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黄梅戏具有优美动人的旋律,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
学生通过接触黄梅戏,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悲喜交加、情感真挚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黄梅戏是一种包括唱、念、做、打在内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学生通过学习黄梅戏可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锻炼自己的声乐和表演技巧,培养自信和大胆表达的能力。
5. 促进师生交流和团队合作在中学校园中开展黄梅戏美育活动,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戏剧艺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戏剧素养

戏剧艺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戏剧素养引言戏剧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戏剧素养的教育形式。
它通过演绎剧本、参与演出以及研究戏剧文化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演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戏剧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创造力和思维力。
本文将探讨戏剧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戏剧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戏剧素养。
重要性1.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戏剧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和改善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等媒介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反复排练和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同时,在演绎不同的角色时,学生也可以锻炼自我表达和演绎的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和自信地面对人群。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戏剧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理解并感知不同的情感和情境。
通过与角色的互动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每个角色的独特之处,并为角色创造出更丰富和生动的形象。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改编和改造剧本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戏剧作品。
3.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戏剧艺术教育通过参与集体演绎和合作创作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演员合作,在舞台上协同演出。
通过与他人的配合和沟通,学生可以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戏剧艺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不同角色和文化,增进他们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理解和认知。
戏剧艺术教育的方式1.演绎剧本演绎剧本是戏剧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演绎经典戏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或中国传统戏剧,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戏剧形式和表演技巧。
演绎剧本需要学生掌握剧本的情节、角色和背景等要素,并通过表演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
以美育人背景下的小学戏剧课程实施

以美育人背景下的小学戏剧课程实施小学戏剧课程是当今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文化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美育人理念下的小学戏剧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育人理念美育人理念是一种以理论的基础上的思维定势,基本是以文化的形式来塑造一个更加美好温暖的世界,而不只是奉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主”的教育模式。
深耕教育和文化产业,深耕世界未来教育,美育理念指引孩子们更合理地处理自身未来人生的路径。
二、美育人理念下的小学戏剧课程实施小学戏剧是一种特殊的课程,有利于孩子们丰富情感,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创意思维等。
严格来说,小学戏剧课程的实施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伴关系,让他们学会相互包容,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小学戏剧课程也能够加深孩子们对文化艺术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不断精进,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素养。
三、实施小学戏剧课程的具体步骤1、角色分配: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表演要求,内容要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扮演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特点,同时也要求他们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剧本创作:根据角色分配,孩子们能够自己编写戏剧剧本,编排出自己的角色互动,让他们在剧中体验独特的感受,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
3、戏剧表演:完成剧本创作之后,孩子们可以进行实际的戏剧表演,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培养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而且可以让他们在表演中形成一种艺术感染力。
四、小学戏剧课程的意义1、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在戏剧课程中,孩子们可以利用言语进行表达,也可以利用表演方式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在剧本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孩子们能够积极思考,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能力。
3、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戏剧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相互学习,交流,学会更好地相处,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戏曲艺术对美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戏曲艺术对美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戏曲艺术具备独特的审美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通过观赏戏曲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戏曲艺术有丰富的深邃意蕴,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精髓。
而且,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独特,以唱、念、做、打、舞、乐为主要形式,这一套完整的表演系统既富有变化又有连贯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戏曲艺术,可以让学生领悟能力提高、想象力增强、表达能力提升,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艺术体验。
二、增强民族自信心三、传承民族文化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价值的表达方式。
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应该更好地传承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戏曲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的我们,更加需要学生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创造美好未来。
戏曲艺术在美育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应该从小学习戏曲艺术,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信心,传承民族文化。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复兴构建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开拓视野,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戏曲艺术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戏曲历史上曾与其他文化艺术有过交流借鉴,形成了戏曲交融、环球共通的文化艺术品牌。
戏曲的表演形式也在进一步发展,如“华夏曲艺”、“实验戏剧”、“现代戏曲”等形式的发展,揭示了戏曲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前景。
由于戏曲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使它具有了更高的应用和表现的地位。
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戏曲的发展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在美育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戏曲艺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跨文化的认知和交流。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戏剧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自古至今一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今天的高校校园中,戏剧活动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形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更重要的是,戏剧活动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戏剧教育的作用。
一、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1. 提升情感表达能力戏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台词、表情、动作等方式来展现角色所具有的情感,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 塑造个性与性格戏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个性与性格。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们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这要求他们对这些角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塑造,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与性格。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戏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戏剧表演中,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要想把一部戏剧演好,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人际交往戏剧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
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学生们可以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从而丰富自己的社交圈子,促进人际交往和交流。
5. 增强自信心戏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通过戏剧表演,学生们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喝彩,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实践1. 开设戏剧课程高校可以开设戏剧课程,将戏剧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生活中。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在正规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戏剧教育,系统地学习戏剧知识和技能。
2. 组织戏剧社团高校可以组织戏剧社团,为喜欢表演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能够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戏剧艺术的美好。
“以戏育人”:戏曲特色美育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关于美育的具体阐述。
为了更好地实施美育工作,让儿童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江苏省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羊尖实小”)立足儿童视野,以家乡戏曲艺术——锡剧作为学校美育的载体,建构与实施戏曲特色美育课程,让儿童在戏曲的浸润中提升审美能力,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课程缘起: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的时代召唤中华美育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人,他说:“其教人也,始于美育,终于美育。
”陶行知先生也非常重视美育对人发展的作用,他一生办学都未停下“求美”的脚步。
陶行知认为,美与善、真都是人类美好的品质,提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长期的美育实践中,陶行知坚持“在生活中接受美育”,因为,他相信“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
作为江苏省陶研实验学校,为践行陶行知的生活美育理念,羊尖实小选择锡剧这一戏曲艺术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媒介。
(一)中华传统戏,以文化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由原来的音乐、美术加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新三科”,形成五大科目。
新三科的设立对于“五育并举”,特别是美育相关能力的提升“以戏育人”:戏曲特色美育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陆 芳戏曲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及美学价值。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传承家乡戏曲艺术,以锡剧作为学校美育的载体,建构与实施戏曲特色美育课程。
基于以形育人、敦品励行的课程理念,架构素养导向、多元贯通的课程内容,建设立体丰富、沉浸互动的课程环境,开发“生活锡剧”、锡剧主题节、“学科+锡剧”等课程实施形态,实现“童年有戏,戏育成长”的美育愿景。
运用戏剧教育范式,让美育赋能课堂教学

运用戏剧教育范式,让美育赋能课堂教学摘要:“戏剧教育是一种实践艺术,即通过将现实生活与戏剧表演结合起来,通过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进行创意思维和创造的学习方式。
”我国戏剧教育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戏剧教育范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和教学形态,戏剧教育范式强调了戏剧表演、戏剧游戏、戏剧创作等多种戏剧活动在小学不同学段中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艺术审美的感知、体验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艺术能力体系。
关键词:戏剧教育;美育赋能;课堂教学1引言“戏剧教育范式”是指一种以戏剧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
通过将戏剧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我国,随着戏剧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戏剧教育范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戏剧表演为主体、以游戏为辅助的教学模式。
而将戏剧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则可以称为“以戏带科”或“学科融合”。
2戏剧教育范式的定义“戏剧”一词源于希腊语“phron”,意思是“表演”或“演剧”。
目前,在我国学界,普遍接受的“戏剧”概念是指:以舞台为载体,通过演员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艺术形式[1]。
在西方,戏剧教育从19世纪末兴起,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态,戏剧教育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体验角色、情节、冲突、情感等,从而理解和认识生活。
戏剧教育的内容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和影视等多个领域。
戏剧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表演、创作和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艺术能力体系。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
戏剧教育在小学阶段引入戏剧教育范式,是指在小学不同学段中将戏剧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学习体验、创意表达、情感共鸣等形式引导学生感知和表达美的形态、结构和规律,并借助相应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戏剧教育融入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戏剧教育融入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戏剧教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独特的启发性和功能性渗透在人类的发展史中。
戏剧教育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至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
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
2016年4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剧、戏曲进校园。
戏剧是一门由演员扮演角色、表演情节、显示规定情境的艺术,它包含了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许多种艺术形式。
戏剧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使青少年通过身临其境地表演,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事物,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完善。
本文将探讨戏剧教育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并深入分析以戏剧课程为载体,以浸润的方式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养成,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真善美的心灵。
校园戏剧对改善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影响作用

一、校园戏剧的内涵及其地位(一)校园戏剧的内涵及其地位校园戏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活动。
它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和作为戏剧的类型。
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它是一种区别于校园歌曲、校园舞蹈的文艺样式;作为戏剧的类型,它是一个与主导意识形态戏剧、大众商业戏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从第一层面上看,校园戏剧外在必须符合“校园人创作表演”这一特征,内在还须契合校园文化的精神特质,而不仅仅是指校园生活题材的戏剧作品。
当今的校园戏剧继承了“五四”以来校园戏剧的光荣传统,通过戏剧演绎的方式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以及理想追求展现在大家眼前。
校园戏剧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亲和性和非功利性,戏剧的团体教育功能在大学校园中得到了最好的实践,它在促进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及改善或纠正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偏失,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校园戏剧活动能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二是校园戏剧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对学生内在人格的塑造,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三是校园戏剧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心智力,实现校园文化的智育功能;四是校园戏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校园文化育人为本的目标。
二、校园戏剧在改善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中的作用校园戏剧的天地是永远令人难忘的精神家园,它以如诗如画的多彩体验、醇厚美妙的理想意境使拥有者梦绕魂牵终生依恋。
它不仅曾经培养和造就过投身于戏剧事业的专门人才,而且还将影响和浸润莘莘学子的灵魂。
校园戏剧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代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那一段鲜活而光彩的生命轨迹。
(一)校园戏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较高的审美素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还可以起到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灵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校园戏剧对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作用作者:石心苏国华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8年第01期[摘要]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作为校园艺术重要内容和载体的校园戏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美育素养,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融洽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关键词]校园戏剧美育素养学生发展一、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意义根据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小学美育素养应该是以人本文化的创设为核心,以优质的校园文化为基础的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生态系统。
学校不仅要抓教育教学质量,还要创设一种干群和谐互敬、教师和谐互学、师生和谐互动、家校和谐互赢的机制。
让学生的精神风貌、品德修养、美育素养乃至学业成绩等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一)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
教育以其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对创建和谐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创建和谐社会给美育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持续动力,一个和谐、幸福、公正的社会,将为美育素养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美育素养,将直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美育素养能够促进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学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园具有和谐社会文化、理念的传播环境,除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物质条件外,还营造着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并且以无形的精神文化感染、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着和谐的气息茁壮成长。
同时,这种和谐的文化力量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美育素质的形成、发展,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巨大的。
可以说中小学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美育素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文化传播异常迅速,文化的影响力也日趋增强。
青少年正处于猎奇心强,勇于探求新事物的时期,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对文化的选择和价值追求往往还不确定,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其中不乏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
而学校美育教育恰恰是以真善美的思想、观点引领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
因此,中小学要建立和谐的、积极的美育文化,进而促进学生成长。
二、校园戏剧的内涵及其在提升中小学美育素养中的作用校园戏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体现师生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活动。
它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和作为戏剧的类型。
校园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于一体,对表演的专业要求不高,凡是对其感兴趣的师生都可以参加。
校园戏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校园戏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之一,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戏剧教育综合了多种艺术教育的形式,学生通过校园戏剧创作、排练、角色体验、情感融合、登台表演的实践活动,可以接受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的启迪,融合、重塑、丰富自己的审美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校园戏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灵之美许多校园戏剧作品都是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引领着学生的思想道德。
而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戏剧作品更能引起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
与传统的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相比校园戏剧寓教于乐,完全是一种体验式教学,表演者和观众都“身临其境”,直接体验角色的情感、剧情的跌宕起伏,欣赏文学美、语言美、艺术美……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提升心灵之美。
(三)校园戏剧有助于提升师生的礼仪之美校园戏剧是具有导向性的精神产品,师生在表演过程中也在传递着精神文明,通过舞台把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呈现给观众。
因此校园戏剧表演要求学生演员有挺拔俊美的仪态,行为举止端正;要生龙活虎、精神百倍地出现在舞台上;声音要清晰洪亮、引人注意。
因此在校园戏剧的排练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会互相合作、配合、交流,都会不自觉地注意礼貌,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一言一行,自觉做到遵守纪律、语言文明、举止优雅,敬人、自律,重视卫生……因而演出时师生在舞台礼仪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做到知“礼”晓“仪”,台上、台下均向观众展示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提升了师生的礼仪之美。
三、校园戏剧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有效探索创建于2009年的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以下简称芳草富力),经过师生们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芳草地教育集团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多年来校领导一直提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戏剧活动,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校园戏剧产生的轰动效应,提升了学生的美育素养。
(一)语文课本剧在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中发挥了特有的功能芳草富力学校的师生先后把几十篇中小学语文课文加工、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多次进行会演,评出了创作、演出奖,并录制光盘,作为视听资料。
语文课本剧在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中发挥了特有的功能。
1.语文课本剧的选材广泛,体现了学生的美学表现力。
(1)通过学生们的表演,我们发现课本剧的选材广泛,彰显了同学们的表现力。
有的课本剧选择戏剧冲突尖锐的课文,如《小英雄雨来》《羚羊木雕》《争吵》《我的叔叔于勒》等;也有的课本剧选择戏剧因素并不明显的课文,如《大森林的主人》《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初中学生除了演出经典的戏剧《雷雨》《日出》《哈姆雷特》以外,还将一些诗歌、文言文篇目改编成课本剧,如《孔雀东南飞》《晏子使楚》《宋定伯捉鬼》等;有的学生甚至尝试将议论文、说明文改编成课本剧,演出效果也受到了好评。
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展演,加深了对课文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思想内涵的理解,彰显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2)语文课本剧从形式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除了将课文改编成话剧外,师生们还尝试运用诗剧、舞剧、哑剧、歌剧、造型剧、双簧剧等表演形式。
如课本剧《雷电颂》《海燕》就是集舞剧、造型剧、诗剧三种形式为一体;《狼》采用了舞剧和诗剧两种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学生们就地取材制作简化的布景道具,激发了美学创造力。
芳草富力学校组织课本剧活动,需要经费的支持。
学校师生一向注重节俭,经常就地取材,或者把家里不用的物品拿来制作道具。
一束金黄色的毛线可以做公主的“金头发”;太阳伞上贴上绿纸、再勾画几笔就成了荷叶;把妈妈的黑色缎面连衣裙的松紧带去掉,勒上爸爸的裤带,再用纸壳糊一顶帽子,“晏子”的官服就做好了;几张桌子垒起来就是山;所有的舞台背景都是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校领导不花钱开展课本剧活动让师生自制道具,并不是学校不肯支付必要的经费,而是要让师生懂得勤俭节约,同时也是要激发学生们的美学创造力。
戏剧演出时舞美设计因陋就简,大量的模拟道具、简易布景不仅没有影响舞台艺术效果,反而由于师生创意性的布置和出色的表演,成功地“征服”了观众。
3.语文课本剧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了美学的感染力。
《松树的风格》是一篇议论文,学生们在展演时别出心裁地让一位同学扮演已经逝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陶铸先生与拟人化的“凤凰松…‘罗汉松…‘二红松”等对话。
诗化的课文语言,感情真挚的朗诵打动了观众。
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主体意识。
在《半夜鸡叫》课本剧中,表演者用夸张的动作及造型使舞台效果呈现出雕塑感很强的“定格”画面,有力地再现了给地主干活的长工们的劳苦以及他们对地主的愤慨和反抗。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狼》的课本剧,演员们在昏暗的灯光下用街舞中难度颇大的僵硬舞步,表现狼的残忍、贪婪和愚蠢。
这些设计灵感完全来源于学生自己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同学们探索、进取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美学感染力。
4.课本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美育效果。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
芳草富力学校的语文课本剧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要演好课本剧,学生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师会要求学生“美读”,即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要把自己想象成是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与作者心灵沟通。
随着情节跌宕起伏,学生就会走入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感知故事情节蕴含的细腻的美,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有道德的比较与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英语短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跨文化美育素养的提升1.英语短剧表演提升了师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了语言之美。
伴随着语文课本剧在学校的遍地开花,近年来芳草富力学校又在校本课程中开设了英语戏剧教学,并且以汇报演出的方式来展示教学效果。
学校英语教研组编写了《外国电影视听教材》校本课程用书,内容涵盖了多部原声外国电影的经典对白,并附有光盘。
这些对白音色纯正,语音委婉优美,语调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极具吸引力。
学生们十分喜爱这套书,通过阅读与视听,经常模仿、即兴表演一些电影片段。
英语教研组还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外国经典戏剧,英语语言本身就具有优美的组合,它措辞准确,修辞精妙,语言含蓄而具文学色彩,加上西方人特有的幽默感,都足以唤起学生的美的感受。
学生们通过模仿、表演、对话,英语口语也更加标准、流畅,展现了英语的语言之美。
2.排练英语短剧,有效地促进了跨文化的美育素养的提升。
作为一所国际学校,芳草富力学校实行国际理解教育。
由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得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不同国籍的学生一起参演的剧目既有国外经典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皇帝的新装》《音乐之声》《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也有中国古典故事《龟兔赛跑》《拔萝卜》《老虎拔牙》《三打白骨精》《狐假虎威》等,还有当代故事《男孩和树》《美丽的背后》《在回家的路上》等英语情景剧。
通过排练、演出英语戏剧,不同国籍的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大家用英语交流,了解彼此出演戏剧作品的表现形态、表现意境、现实审美等方面的不同,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美育素养,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
(三)校园戏剧融洽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无论是语文课本剧的编演还是英语短剧的排练,一直都是师生甚至是家长共同努力,大家积极准备,从前期的挑选课文、改编剧本、选择角色,到排演、背台词、走台、借服装、制作道具布景等。
校园戏剧的排练、演出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沟通、磨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