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有关部门针对14个连片特困地区制定的支持政策措施(横版)
2024贫困户扶贫计划与措施
![2024贫困户扶贫计划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4528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a.png)
2024贫困户扶贫计划与措施2024年贫困户扶贫计划与措施2024年,我国继续以扶贫攻坚为重要任务,致力于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下面是2024年贫困户扶贫计划与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投入2024年,财政部将进一步增加对贫困户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的落地和使用效果。
1. 加大财政扶贫力度:财政部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
2.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户扶贫项目,通过PPP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产业项目的发展,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基础,通过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并带动整个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1. 多元化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资源优势,发展不同的产业,如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先进农业设备和种子,推广高产优质农作物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贫困户农业收入。
3. 培育特色产业: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和条件,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如土特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等,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三、教育扶贫教育是扶贫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贫困户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1. 免费义务教育:确保所有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减轻贫困户教育负担。
2. 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师资队伍和学校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贫困户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健康扶贫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通过提供健康服务和保障,为贫困户提供更好的健康条件。
1. 基本医疗保障:加强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降低贫困户的医疗费用负担。
2. 健康扶贫政策:制定健康扶贫政策,对贫困户进行重大疾病救助和医疗费用补偿,确保他们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aa68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d.png)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这些地区贫困程度深,发展基础薄弱,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全面振兴,必须加大对这些特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步伐。
研究背景下,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土地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在全国扶贫攻坚战役中,这些地区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有效实施社会扶贫和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有效的社会扶贫和乡村振新发展对策,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这些地区的脱贫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的明确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有效的社会扶贫和乡村振新发展对策,为改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推动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还可以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通过探讨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旨在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多方合作的格局,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在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进行关于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发展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14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社会扶贫和乡村振兴发展对策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有效的政策参考,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若干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f693d0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c.png)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8.01•【文号】国土资发[2012]122号•【施行日期】2012.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22号)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监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已经2012年6月28日第17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继续执行。
请连片特困地区所涉及省(区、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并于2012年8月15日前将分管领导名单报部扶贫办。
部拟于2012年第四季度召开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汇报会。
联系人:秦博66557938/7925(传真)国土资源部2012年8月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发挥国土资源行业优势,推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内县名单
![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内县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cfd9826add36a32d737581b4.png)
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县的具体名称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现将14个片区的分县名单予以公布。
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分区 省名地市名 县名 宝鸡市 扶风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 陕西(7)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淳化县 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天水市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麦积区 武威市 古浪县平凉市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庆阳市 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定西市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甘肃 (40)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治县西宁市 湟中县、湟源县青海 (7) 海东地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吴忠市 同心县六盘山区 (61) 宁夏 (7)固原市 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中卫市海原县 洛阳市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平顶山市 鲁山县 三门峡市卢氏县 河南(10) 南阳市 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十堰市 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湖北 (7) 襄樊市 保康县重庆 (5) 重庆市 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绵阳市 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广元市 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南充市 仪陇县达州市 宣汉县、万源市四川 (15) 巴中市 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西安市 周至县宝鸡市 太白县汉中市 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安康市 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陕西 (29) 商洛市 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秦巴山区 (75) 甘肃 (9) 陇南市 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宜昌市 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北 (1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 常德市 石门县张家界市 慈利县、桑植县益阳市 安化县怀化市 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娄底市新化县、涟源市 湖南 (3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 重庆(7) 重庆市 丰都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区、武隆县遵义市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武陵山区(64)贵州(15) 铜仁地区 铜仁市、江口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 乐山市 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宜宾市屏山县 四川(13)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雷波县 遵义市 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 贵州 (10) 毕节地区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曲靖市会泽县、宣威市 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 乌蒙山区(38)云南(15) 楚雄彝族自治武定县州柳州市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 南宁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 百色市 田阳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河池市 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来宾市忻城县 广西(29)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水城县 安顺市 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 贵州(4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贵定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瓮安县 曲靖市师宗县、罗平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泸西县 滇桂黔石漠化区(80)云南(11)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保山市 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 丽江市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滇西边境山区(56) 云南(56) 普洱市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春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腊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内蒙古(5) 兴安盟 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 吉林 (3) 白城市 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 齐齐哈尔市 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林甸县、克东县、拜泉县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19) 黑龙江(11) 绥化市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兰西县 保定市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 张家口市 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 河北 (22) 承德市 承德县、平泉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大同市 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 山西 (8) 忻州市 五台县、繁峙县燕山-太行山区(33)内蒙古(3)乌兰察布市 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 吕梁山山西忻州市 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临汾市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 (13) 吕梁市 兴县、临县、石楼县、岚县区(20) 陕西 (7) 榆林市 横山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安庆市 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阜阳市 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六安市 寿县、霍邱县、金寨县安徽 (12) 亳州市 利辛县信阳市光山县、新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驻马店市 新蔡县开封市 兰考县商丘市 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河南(16) 周口市 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孝感市 孝昌县、大悟县大别山区 (36) 湖北 (8) 黄冈市 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萍乡市 莲花县赣州市 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南康市吉安市 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江西 (17) 抚州市 乐安县株洲市 茶陵县、炎陵县罗霄山区 (23) 湖南(6) 郴州市 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分区省名 地市名 县名 西藏西藏拉萨市 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昌都地区昌都县、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山南地区乃东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措美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错那县、浪卡子县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聂拉木县、萨嘎县、岗巴县那曲地区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聂荣县、安多县、申扎县、索县、班戈县、巴青县、尼玛县双湖办事处阿里地区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区(74)自治区(74)林芝地区林芝县、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云南省(3)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四川(32)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甘肃省(9)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海晏县、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四省藏区(77)青海省(33)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茫崖行委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喀什地区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新疆南疆三地州(24)新疆自治区(24)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哪些地方](https://img.taocdn.com/s3/m/0412c92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3.png)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西藏、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现将14个片区的分县名单予以公布。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c5a4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3.png)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有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亟待研究。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目的入手,分析特困地区现状,提出社会扶贫和乡村振兴对策,并探讨二者结合的对策。
在政策建议部分,提出针对特困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
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特困地区的社会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实用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关键词】特困地区, 社会扶贫, 乡村振兴, 对策研究, 结合, 政策建议,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和地域差异的国家,特困地区的脱贫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
特困地区是指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社会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广等地区。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扶贫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特困地区的脱贫发展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需要探讨更加有效的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对策,以推动特困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深入调研,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对策,为特困地区的脱贫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并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分析特困地区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二是研究社会扶贫对策,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和项目支持来改善特困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制定乡村振兴对策,探讨如何利用乡村资源优势,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研究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结合对策,探讨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效果;五是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推动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
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e01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6.png)
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连片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旨在改善全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为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需要制定实施方案,以便有效地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
在制定本实施方案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当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政府的工作要求和扶贫标准,最终形成了本文所述的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二、基本情况分析1. 连片扶贫区域划分依据国务院批准的《精准扶贫脱贫十三五规划》和其他相关文件,中国连片扶贫开发区域被划分为10个经济区,包括东北黑龙江和吉林、华北山西和陕西、华中湖南和湖北、华南贵州和广西、西南云南和四川、西北宁夏和甘肃、青海海南西藏。
这些地区被认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2. 贫困地区人口情况截至2019年底,中国贫困人口总数为52.5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4.75%。
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连片扶贫区域,其中主要是西部地区。
随着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3. 完成情况以及不足之处从2016年启动实施之后,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贫困地区发展水平整体上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
但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中一些人口经济条件仍然差,生活水平较低。
此外,由于贫困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其它环境因素,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缓慢。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三、实施方案1. 落实中央政策和指导意见。
中国政府已发布多项文件,以引导和支持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地方政府应积极学习贯彻中央政策和指导意见,以确保实施各项措施的顺畅和有效性。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优化整体区域发展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贫困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连片扶贫地区的资源调配和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质量和覆盖率,以此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法宣在线考试扶贫开发专题套题]
![[2022年法宣在线考试扶贫开发专题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2379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f.png)
[2022年法宣在线考试扶贫开发专题套题(含答案)]1、(单选题)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县级政府对扶贫资金管理监督负()。
A.重要责任B.首要责任C.直接责任D.主要责任正确答案:B2、(单选题)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负责全国脱贫攻坚的综合协调。
A.国务院B.党中央C.中央纪委机关D.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确答案:D3、(单选题)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对脱贫攻坚进行监督执纪问责。
A.审计署B.最高人民检察院C.中央纪委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正确答案:C4、(单选题)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资金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审计署D.中央纪委机关正确答案:C5、(单选题)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进行集中整治和预防。
A.中央纪委机关B.审计署C.最咼人民法院D.最咼人民检察院正确答案:D6、(多选题)在脱贫攻坚中,下列关于县级党委和政府的做法,正确的有()。
A.县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及时纠正和处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B.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村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C.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村组织实施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退出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D.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制定乡、村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并监督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证贫困退出的真实性、有效性正确答案:BCD7、(多选题)《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规定,脱贫攻坚按照()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A.市县抓落实B.乡镇搞贯彻C.中央统筹D.省负总责正确答案:ACD8、(多选题)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脱贫攻坚大政方针,()。
14类帮扶措施
![14类帮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b39c3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6.png)
14类帮扶措施
1.资金帮扶:为贫困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
2. 教育帮扶: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如提供奖学金、免费教育等。
3. 健康帮扶:为贫困家庭提供医疗保障,如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药品等。
4. 就业帮扶: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如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支持等。
5. 基础设施帮扶:为贫困地区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改善当地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
6. 农业帮扶:为贫困家庭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农业机械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7. 旅游帮扶:为贫困地区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旅游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8. 文化帮扶:为贫困家庭提供文化教育,如开展文化活动、修建文化设施等。
9. 社会保障帮扶:为贫困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如提供低保、社保等。
10. 生态环境帮扶:为贫困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如进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
11. 科技创新帮扶:为贫困地区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如开展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等。
12. 扶贫产业帮扶:为贫困地区开展扶贫产业,如发展电商、养殖等。
13. 社会援助帮扶:为贫困家庭提供紧急援助,如提供救助金、物资等。
14. 精准帮扶:根据不同贫困群体的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帮扶措施,提高帮扶效果。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9208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3.png)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特困地区是指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滞后、人口素质低下、发展资源匮乏的地区。
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贫困人口众多、脱贫难度大的问题。
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文化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如何解决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社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特困地区的贫困根源复杂,需要综合施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政策,力图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角度来帮助特困地区脱贫致富。
如何将这些政策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实现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的研究,为这一重大课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现状,探讨如何有效整合社会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政策,以促进特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研究特困地区社会扶贫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为改进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二是解读乡村振兴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路径,为特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指导;三是探讨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的衔接点与挑战,为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四是提出特困地区社会扶贫的具体对策,包括政策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五是探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包括农业发展、产业振兴、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解决特困地区社会扶贫和乡村振兴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困地区的贫困状况持续存在,如何有效推动社会扶贫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
![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bc0d80bbed5b9f3f90f1ce0.png)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7月29日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片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就组织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扶贫攻坚总体部署,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加快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到2020年使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
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少数民族双语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至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
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普及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a884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9.png)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边远地区,存在大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在这些地区,贫困、落后、闭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苦难。
针对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社会扶贫与乡村振兴发展,亟需制定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对特困地区的社会扶贫政策特困地区社会扶贫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居民摆脱贫困,改善其生活水平。
针对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应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对特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应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体系,保障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居民通过就业创业来增加收入,提高经济独立性。
应该加大对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力度,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让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对特困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政策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
在一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应该加强对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的通达性和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引导农民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应该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要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农村产业和乡村企业发展,为农民提供增收渠道。
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4c09869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7f.png)
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12.24•【文号】国发〔2015〕72号•【施行日期】2015.12.2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边境经济合作区正文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国家级口岸、边境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重点地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确保边境和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正在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手棋和排头兵,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构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祖国边疆,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实现稳边安边兴边(一)支持边民稳边安边兴边。
加大对边境地区民生改善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就业、发展产业、创新科技、对口支援稳边安边兴边。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对于边民自主创业实行“零成本”注册,符合条件的边民可按规定申请10万元以下的创业担保贷款。
鼓励边境地区群众搬迁安置到距边境0—3公里范围,省级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的边民补助机制,中央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支持。
加大对边境回迁村(屯)的扶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鼓励边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
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快改善边境地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因人因地施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使边境地区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对于在沿边重点地区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满20年以上且无不良记录的工作人员,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可探索在其退休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的通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2c1fb6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b.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2.24•【文号】教师厅[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的通报教师厅[2017]1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准确掌握各地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情况,及时核拨中央综合奖补资金,我部于2016年11月印发通知,要求有连片特困地区县的2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22个省份)报送2016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实施情况(一)补助覆盖范围2016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将新疆阿克苏地区列为连片特困地区,故连片特困地区县数由2015年699个增至708个。
截至2016年底,共有684个县已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覆盖率为97%,比2015提高15%。
684个实施县中共有乡村学校8.3万所,乡村教师135.5万人,其中8.1万所学校的 129.5万名教师享受补助,学校和乡村教师的覆盖率分别为98%和96%,比2015年分别提高2%和4%。
多数省份在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基础上,扩大了政策覆盖面。
如:广西、宁夏将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市、区);重庆将实施范围扩大到除主城区及新区外的所有县区;甘肃将17个省级贫困县纳入实施范围;湖南将实施范围扩大到83个县(市、区);四川、河北、吉林、新疆兵团也大幅扩展了政策覆盖面。
(二)资金投入2016年,各地共投入补助资金44.3亿元,比2015年增加9.9亿元,提高28.8%。
17个省份提高了经费投入,甘肃、贵州、湖南、四川、河南分别投入资金5.0亿元、5.0亿元、4.7亿元、4.5亿元、3.6亿元,五省投入资金总量占各省投入资金总量的51.5%;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投入资金增幅较大,分别比上一年增加3.3亿元、3.1亿元、2.9亿元、0.9亿元、0.5亿元。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82fb5126844769eae009ed56.png)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发文字号】教基一厅函[2014]26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发布日期】2014.04.23【实施日期】2014.04.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为切实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以下简称《意见》),现就各地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的实施方案有关事项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制定好“全面改薄”实施方案,是确保“全面改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是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考核各地落实“全面改薄”工作情况的主要依据。
只有根据实际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全面改薄”实施方案,才能使“全面改薄”有案可查,有章可循,才能做好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合理安排,才能实现各级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真正做到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
各地要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并作为落实《意见》的重要抓手,认真负责,统筹协调,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二、“全面改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一)明确工作目标。
针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缺口,“缺什么补什么”,实事求是地提出“全面改薄”的总体和年度工作目标,保基本,补短板,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办学的正常运转,缩小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a493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9.png)
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仍然存在一些特困地区,特别是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生活依然异常困难。
如何实施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扶贫与乡村振新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特困地区的现状我国14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的综合实力较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活贫困。
尤其是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这些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二、社会扶贫对策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特困地区的群众普遍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应当重点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每个群众都能够享有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权利。
2. 提高教育水平。
特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应当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鼓励优秀教师到特困地区支教,提高特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3. 发展特色产业。
特困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和自然条件,培育和发展一批本地适宜的产业,增加特困地区的经济收入。
4. 加强卫生健康工作。
特困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应当加大对特困地区的卫生健康工作投入,提高特困地区的医疗条件,改善群众的就医环境。
5. 加强就业服务。
特困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应当加大对特困地区的就业服务投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特困地区的群众就业创业。
三、乡村振新发展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应当加强对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2. 改善生态环境。
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应当加强对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特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f37e50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0.png)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4.02•【文号】国开办发〔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04.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办(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精神,按照全国扶贫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我办起草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建档立卡工作。
相关指标体系和解释将另行印发。
各省组织实施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沟通反映。
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4月2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精神,按照全国扶贫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建档立卡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
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2014年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
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一)工作方法1.标准。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52be92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f.png)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公布日期】2013.12.31•【文号】教基一[2013]10号•【施行日期】2013.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但是,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辍学率相对较高,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
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2024年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2024年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2536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4.png)
2024年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联合国提出了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和确保人们享有和平繁荣的目标。
然而,虽然国际社会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贫困、环境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等挑战。
为此,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旨在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帮扶计划:1. 政策支持:我们将为贫困国家和地区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框架,鼓励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2. 资金援助:我们将增加对贫困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援助,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领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
3. 技术转移:我们将促进技术转移,帮助贫困国家和地区培养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并推动技术在农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4. 教育和培训:我们将加强对贫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和培训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的发展。
5. 环境保护:我们将支持贫困国家和地区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推动可持续能源、清洁生产等环保行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帮扶措施:1. 促进贸易和投资:我们将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国际投资,帮助贫困国家和地区增加出口收入和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增长和脱贫。
2. 健康和医疗援助:我们将提供医疗援助,改善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条件,加强基础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的建设,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3. 粮食安全:我们将加强对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援助,提供种子、肥料、农业技术和市场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人民的粮食供应。
4. 社会保障和福利:我们将支持贫困国家和地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救助、养老金、失业救济等福利,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5. 和平与安全:我们将加强对冲突地区的帮助,通过推动和平进程和提供人道援助,帮助贫困国家和地区实现和平与安全,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土资源部:18项措施扶持连片特困区脱贫
![国土资源部:18项措施扶持连片特困区脱贫](https://img.taocdn.com/s3/m/b699b846fe4733687e21aa8a.png)
相结合方式进行 , 对于问题多、 任务重的地 区, 同时 证明文件或者被 吊销《 药品生产许可证》 《 、药品经营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深入检查 , 水利部稽察办派 许可证》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未取得医疗器 或《 的;
专家参与。 械产品注册证书生产医疗器械 ,或者生产不符合国 家标准 、 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情节严重 , 或者其他生
交通运输部 :
产、 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医疗器械造成严重后果, 被 Βιβλιοθήκη 公路水运工程夜间施工必须报备
项目 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强夜间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
吊 疗 产品 册证书 《 疗器械 企业 销医 器械 注 、医 生产 许
《 规定》 明确 , 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 3 7
近 日, 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 , 要求各公路水运 可证》 《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的等。
曩
理恢复; 构建防治地质灾害对 口支持机制 。 作, 严格实行夜间施工报备制度 ,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度 , 夜 间值班 与巡查 制度 , 格 隐蔽 工程 检查 验 严格 严
水利部 :
收制度, 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等级的施工生产安全
部署中央补助资金项 目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事故的发生, 确保下半年交通建设生产安全形势总
中西部地区、 贫困地区( 东部地区享受 中西部地区政 各工序或作业 区的结合部位要有明显 的发光标志 , 策的县纳入中央补助范围) 县级水利部 门( 或其所属 并安排专人值守; 夜间施工人员须穿反光工作服 ; 施
水管 单位 ) 管理 的 国有 公益性 水利 工程 ( 下称 县级 国 有公 益性 水 利 工程 )包 括 承 担 防洪 、 , 排涝 、 旱 、 抗 灌 溉等 公 益性 任务 的水库 工 程 、 闸工 程 、 防工 程 、 水 堤 工 便道 转 弯处 、 基坑 、 槽 四周 须 设 置施 工 围 挡 , 沟 悬 挂红 色警示 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银行
2012年8月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农银发〔2012〕250号)
充分认识做好片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片区金融服务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强化风险管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
37
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
2012年5月
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动员和支持各级团组织及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开办发〔2012〕35号)
面向中西部各省区市,以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区域和片区县为重点,动员组织贫困家庭“两后生”到承办学校接受2-3年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办法中职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2012年计划招收10000名。
39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2年5月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2〕10号)
28
国家林业局
2012年5月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关于支持贵州省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林规发〔2012〕128号)
充分发挥林业对维护贵州生态安全,抵御自然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29
国家林业局
2012年6月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关于支持青海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林规发〔2012〕152号)
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5
国土资源部
2012年8月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22号)
发挥国土资源行业优势,推动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基本原则、政策措施、保障措施等意见。
要求深刻认识进一步加强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意义,支持青海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强化林业援青工作的组织保障。
30
国家林业局
2012年12月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林规发〔2012〕312号)
深刻认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总体思路和目标,把大力推进林业扶贫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规函〔2013〕125号)
提出重点推进信息服务应用工程、通信服务提升工程、基础能力培育工程、产业项目扶持工程。
10
国家民委
2012年4月
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民委发〔2012〕15号)
34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
2013年2月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同意在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设立“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批复(旅发〔2013〕37号)
35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
2013年3月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同意在河北省阜平县设立“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批复(旅发〔2013〕60号)
31
国家林业局
2012年7月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提供对连片特困地区出台支持政策情况的函(办函规字〔2012〕175号)
实行林业重点工程全覆盖,林业投资倾斜政策,宏观指导政策,支持农户增加经营资本政策,智力扶持政策等。
32
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
2012年7月
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关于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合作框架协议
22
卫生部
2012年9月
卫生部关于印发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妇社函〔2012〕276号)
卫生部与全国妇联合作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为6-24月龄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贫血,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水平。
23
卫生部
2013年3月
2012年,面向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计划选派17000名左右西部计划志愿者。
40
全国妇联
2011年12月
全国妇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妇字〔2011〕36号)
把握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扶贫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阶段妇女开发式扶贫;协调资源、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妇联组织扶贫方式;抓住机遇、加大宣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有关部门针对14个连片特困地区制定的支持政策措施、规划等相关文件汇总
一、政策措施
序号
部门、单位名称
出台时间
文件名称及文号
主要内容
1
教育部等15部门
2012年5月
教育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教财〔2012〕2号)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指导各地有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出台了实施细则等五个配套文件。
为做好联系吕梁山片区工作,全面推进片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了工作方案。
21
卫生部
2013年1月
卫生部印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卫生事业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规财函〔2013〕8号)
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卫生事业振兴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同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出了实施意见。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提出了扩大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配套改革措施等意见。
14
财政部、水利部
2011年11月
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463号)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加大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深化西部计划和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工作,整合社会资源,深入推进共青团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38
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
2012年5月
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2012年“雨露计划·扬帆工程—中西部地区万名应用人才助学行动”的通知(国开办发〔2012〕39号)
建立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联系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重点工作,片区联系工作方式等。
18
农业部
2012年10月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行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农计发〔2012〕42号)
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农业行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突出重点,进一步明确农业行业扶贫的各项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
教育部、财政部
2012年5月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2号)
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4
教育部
2012年7月
26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
2012年3月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监测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12〕21号)
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将2011-2020年国家专项贫困监测调查范围从592个重点县扩大至包括14个片区。
就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等提出了实施意见。
11
民政部
2012年12月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民政事业振兴发展的意见(民发〔2012〕237号)
进一步支持和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民政事业加快发展,从总体要求、支持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12
民政部
2012年12月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民办函〔2012〕406号)
为承担好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联系单位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包括机构、任务、内容、分解落实任务等。
13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2年10月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
科技部、铁道部决定成立部际协调小组,公布了小组成员和联络员。
8
科技部、铁道部
2012年12月
科技部办公厅、铁道部办公厅关于成立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工作规则的函(国科办函农〔2012〕461号)
确定了秦巴山片区部际联系会议的参会单位、职责分工、议事规则等。
9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3月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发函〔2012〕108号)
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
5
教育部
2013年1月
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发〔2013〕3号)
为做好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6
科技部、铁道部
19
卫生部
2012年7月
卫生部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卫生扶贫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卫规财发〔2012〕49号)
贯彻新纲要精神,指导各地卫生部门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卫生扶贫工作提出了意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