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特点
课堂上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往往由于资源缺乏、形式单调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网络环境则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特别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平台,学生借助于网络环境能够进行丰富多彩的合作学习,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效果都出现了崭新的变化。这是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最突出的特征。
网络环境所具有的同步工具和异步工具,如音频会议、网络会议、视频会议、聊天、及时消息、白板、讨论板、BBS讨论系统、学习日历、各种链接、小组公告、Email、调查和测验、内容集成、课件、流媒体、幻灯片、电子书等都可以成为课堂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基于网络档案管理功能所构建的学习资源库、版本跟踪和控制、基于许可的网页访问更是给合作学习提供了浩瀚的学习资源。在新课程所提倡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多重交互性。学生与网络资源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各种交互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效地进行,极大地满足了合作学习方式的需要。
在这样的学习平台上,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随时进行全班的或小组的或师生之间的对话、商讨、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集思广益,各显神通,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业绩、思维能力、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交流沟通能力、心理体验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多方位的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章网络环境下有效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
在网络环境下要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2.1合理建立合作小组
合理地建立合作小组是有效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因素,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同样也要正确建立合作小组。首先要遵循合作学习的通常原则,例如小组的规模应当控制在4~6人左右。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设备、工具的数量,如在进行江苏省信息技术高中教材中的“多媒体中图像获取”课程的学习时,每个小组最好有数码相机多台、扫描仪一台、数码摄像机一台、计算机设备多台。小组建立以后重要的事情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如在学习“多媒体中图像获取”一课时,应该明确地将照相、扫描图片、摄像、上网搜索图像、屏幕抓图等任务,按任务的难易程度、复杂程度合理地分配给小组中不同的成员,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对小组任务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中学班级人数较多,各小组的任务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在异步的情况下,一项任务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组同时去做,以便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一般不能一个组单独完成一项任务。
建立合作小组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事项是小组成员的搭配。除了要遵循合作学习的通常原则,如将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者合理搭配外,要特别注意学生在电脑知识、电
脑操作、其他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能力,保证每个组都有这些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使得小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同时要注重男女生的搭配,因为大多数男生比女生敢于动手、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而男女生的搭配,可以促使女生向男生学习动手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2正确把握教师角色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并非可有可无,因为教师在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合作学习的组织、学习过程中的解惑与答疑、学习效率与效果的控制、学习效果的评价等许多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而且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备娴熟的学习活动组织指导技能,而且要能够十分熟练地利用网络环境和网络工具达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组织、指导、帮助、支撑等目的。例如在“多媒体中图像获取”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自己创设的学习情境(演示物理电容器工作原理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多媒体的特点以及图像资料的来源。在对情境的观察分析中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多媒体信息获取有哪些方法和途径?由此明确了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每个组自主获取不同的图像资料,并在技术与理论上加以总结。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巡视、答疑、启发、讲解等组织指导工作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观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掌握情况,并根据需要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避免走弯路。有时还
可以组织视频会议、网络交换资料和结果等多种形式,达到小组间交流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控制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甚至直接修改。学生在组间交流时,除了进行本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展示外,也可以对不同做法、不同结果提出不同意见,甚至直接在网上进行修改,再展示给全班看。因此教师从传统计算机教师那种说教者、演示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网络资源设计者、学习活动组织者、网络学习的伙伴、学生的指导者等多种新型的角色。
2.3网络合作学习环境的营建
同非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一样,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也需要特定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还要包括进行网络学习和网络交互活动的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硬件环境除了必要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或局域网等环境外,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还需要添置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等许多仪器设备。作为教师来讲资源环境的建设可能是更重要、更需要花费时间建设的环境条件。网络资源环境是非常丰富的,如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互联网的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动画库、游戏库、共享打印机等。但是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将这些资源合盘托出交给学生,是不恰当的。教师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精心的筛选、组合、甚至重建。不仅要从内容上考虑筛选符合课堂学习需要的资源,而且在资源利用方式、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都要进行筛选和重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意外困难就会大幅度降低,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在资源环境的建设上还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简单堆积资源的做法,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迅速提高,尤其是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该遵循意义建构的理论,为学生创建有利于独立探究、独立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并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加以储存和呈现。这样的学习情境在互联网上并不多见,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精力去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