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

合集下载

MAPGIS与Surfer软件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

MAPGIS与Surfer软件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

MAPGIS与Surfer软件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近年来,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成为了环境监测的关键指标之一。

如何进行高效、精准的γ辐射剂量率图像生成及分析,需要借助于地信软件,MapGIS与Surfer软件就是两种常用的工具。

本研究旨在探究MapGIS与Surfer软件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本研究以广东某城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了野外调查、标志采样和实验室测试等多种方法,完成对γ辐射剂量率数据的采集。

然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MapGIS进行处理和清洗,包括数据导入、空间数据编辑和数据筛选等工作,以获得质量较高的数据集。

Raw数据清洗后,选定Surfer软件为绘图软件,可以方便的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绘制出γ辐射剂量分析图、等高线图,用图像更直观的展示研究结果。

其次,本研究通过分析Surfer制图效果,发现制图结果美观而精准。

地形高低差异较强的研究区,γ辐射剂量率值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分布规律。

通过使用RFA、PROK等命令,可以得到自动处理的渐变颜色图像,从而让数据呈现出更具有立体感和深度的趋势。

最后,本研究对比了使用MapGIS与Surfer软件和其他软件处理同样的数据集,发现,相比其他软件,MapGIS与Surfer软件更易于操作,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汇总,最重要的是,在制图方面具有先进的绘图算法,绘图效果高清、细腻。

可以说,MapGIS与Surfer软件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本研究通过对MapGIS与Surfer软件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两种软件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软件仅是工具,其分析结果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才能准确反应γ辐射剂量率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实现对环境辐射监测的准确精益管控。

在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工作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γ辐射剂量在一定地域内的分布规律。

核电站γ剂量率监测系统LOCA环境试验故障解析

核电站γ剂量率监测系统LOCA环境试验故障解析

第40卷第2期 2020年3月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Nuclear Electronics Detection TechnologyVol.40 No.2M ar.2020核电站Y剂量率监测系统L O C A环境试验故障解析李亮\张亚栋2,杜乔瑞2,张强升〃,黄炳臣1(1.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102400;2•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94)摘要:y剂量率监测系统电离室在L O C A环境试验第3阶段时,探测器的输出电流逐渐降低,电流值稳定后未能恢复到正常工作范围,不满足试验细则要求。

通过对探测器漏点位置和渗漏原因进行研究发现,由于探测器在完成充气和封口焊接工序后,气嘴过长导致保护盖无法安装。

需对气嘴进行折弯操作,但试验人员未使用专业工具对气嘴根部采取保护措施,而且折弯后没有使用相应的检测手段,对 是否存在漏点进行有效验证,从而造成气嘴根部出现漏气现象。

提出改进加工组装工艺,改良检测方法和设备,提高试验人员核安全意识等建议。

关键词:7剂量率监测系统;电离室探测器;L O C A环境试验;核安全中图分类号:T L818 +.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8 — 0934(2020)2 — 0255 — 057剂量率监测系统™主要是用来监测核电站失水事故或核电站冷却剂意外泄漏时7辐射 吸收剂量率,需要进行多点、连续监测[2]。

失水 事故时安全壳内温度、压力升高,并有大量放射 性物质释放,鉴于该设备在此种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探测器、就地处理箱等关键设备 和敏感元件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国内 核电站均采用国外产品。

为了加快辐射监测系 统设备国产化进程,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本课题以7剂量率监测系统设计研发为基础,主要分析电离室探测器部件在“华龙一号”[3]L O C A环境试验中出现的漏点问题,通 过检漏方式确定漏点具体位置,并从多方面分析造成渗漏的原因,提出关键技术改进措施。

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运维浅谈

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运维浅谈

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422023年6月上 第11期 总第407期0 引言海洋和大气是全体人类共享的地球资源,严重的核与辐射环境污染事故能够通过海洋和大气影响到全球生态环境。

2021年,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2023年排入大海,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近国家,我们十分关注其排放核污水对于我国海洋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生态环境部门作为辐射环境安全的守护者,会密切关注核污水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

生态环境部门采用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辐射环境海洋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我国大气和海洋的辐射环境水平,对保障我国辐射环境安全、保护公众健康、消除公众涉核恐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1 建设背景山东省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大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单位和数量均为全国前列;海阳核电厂与石岛湾核电厂运行核电机组3台,在建核电机组4台,数台核电机组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核电项目进入发展“快车道”,监督性监测的任务日趋繁重;近年来,朝鲜先后进行了6次核试验,山东省处于东北边境地区,在境外核试验影响范围内,核与辐射应急任务繁重;同时,山东省还肩负着邻省的江苏田湾核电厂、辽宁红沿河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增多,高风险移动放射源辖区内作业频繁。

核与辐射安全保障任务日益繁重,公众核与辐射安全诉求不断提高,为时刻保障公众与辐射环境安全[2],成熟、高效、稳定运营辐射环境,自动监测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责使命。

2 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站构成及功能辐射环境自动站(以下简称“自动站”)以连续在线监测仪器为核心,由数据采集系统、安全加密系统、供电系统、安防系统、采样系统、传输系统、站房基础设施等部分组成。

自动站的主要功能为数据连续监测和样品采集,采集的数据有瞬时环境γ辐射剂量率、空气中典型核素实时分析图谱、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等,采集到的数据经过计算后实时传输至数据汇总平台,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全国空气吸收剂量率发布系统可以查看全国环境监测点和核电厂监测点的小时数据均值;根据年度采样计划和应急任务要求,自动站可以完成气溶胶、碘、干沉降物、湿沉降物、氚、碳等采集任务,样品经自动采集后送回实验室用于分析。

G-M计数管在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G-M计数管在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G-M计数管在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方面,G-M计数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G-M计数管的工作原理和信号输出特点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灵敏度、能量响应和测量范围三个方面对计数管应用问题展开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措施,为环境辐射连续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G-M计数管;环境连续监测;γ辐射引言:环境中γ辐射强度过大,将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所以需要通过实现连续监测保证环境安全。

而目前在环境辐射连续监测方面,G-M计数管凭借结构简单、成本低、信号幅度大等优势得到了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测量问题。

因此,还应加强G-M计数管在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以确保计数管得到科学应用。

1 G-M计数管原理及特点1.1工作原理G-M计数管从结构组成上来看,包含高压模块、信号甄别、信号整形、反符合处理和单片机处理等部分,其中高压模块负责为探测器提供380V工作电压,确保计数管稳定工作。

在对放射源周围剂量进行探测时,通过阴极和阳极可以分别引出信号,然后利用甄别电路进行甄别。

经过反符合处理,信号可以得到整合,并经过整形后传送至单片机,经过处理后可以对放射源现状进行判断。

按照固体吸收辐射能量的原理,探测器内部存在充气微小空腔,初级辐射和次级辐射在其中能够得到分布[1]。

在穿过管腔的过程中,无论能量损失多少都会产生大致相同脉冲输出,能够使射线强度或通量得到反映。

因此采用G-M计数管对γ射线能量进行探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得到式(1),式中n为计数率,ε为探测效率,S指的是管轴横截面积,φ指的是射线粒子注量率,hv指的是γ射线能量,hvφ为射线能注量率,满足式(2),指的是照射率,ψ为射线能注量,(μen)A指的是γ射线空气中的线能量吸收系数。

因此确定γ射线能量和计数管的管型,能够确定(μen)A、S和ε的数值,可以得到照射率与计数率成正比,继而通过测量计数率得到γ射线的照射率。

BH3103B型便携式X、γ剂量率仪操作规程

BH3103B型便携式X、γ剂量率仪操作规程

股份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BH3103B型便携式X、丫剂量率仪操作规程一、概述1.1适用范围文件编号:BL/ZY HJ X第1页,共3页第X版第X次修订颁布日期:X年X月X日主要用于环境辐射X-Y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各种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检测,工业放射性辐射监测,X- 丫辐射源工作场所的剂量监测,X光机周围的剂量监测,核电站、地质矿山、医疗卫生等部门的辐射监测等。

1.2 工作原理当X-Y射线的打在闪烁体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闪烁体吸收带射线能量而使原子、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受激原子、分子退激时发射荧光光子,利用反射物和光导将闪烁光子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由于光电效应,光子在光阴极上击出光电子。

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中倍增,电子流在阳极负载上产生电信号。

再通过1-F 变换器把电流信号变成计数频率,数据采集器采单片机处理系统完成吸收剂量率大小的显示、报警以及数据传输存储、打印等功能。

二、仪器技术规格2.1 技术规格探测射线类型:X 丫射线内置探头:碘化钠量程范围:(1〜100) x 10-8Gy/h测量单位:10-8Gy/h采样时间:1〜99s能量响应:指示值的变化范围(25KeV〜3MeV)报警功能:超阈值报警固有误差:<± 10%重量:约 2.2KG股份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BH3103B型便携式X、丫剂量率仪2.2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温度:-10C〜+40C文件编号:BL/ZY HJ X第2页,共3页第X版第X次修订颁布日期: X年X月X日工作环境相对湿度:v 90%( 40C)供电方式:电池供电,间断供电50 小时(连续使用 4 小时,至少停止使用 1 小时)或连续供电时间〉24小时三、操作步骤3.1使用前将探头和主机连接好,注意电缆插头缺口的方向;3.2开机后仪器需预热 1 分钟以上;3.3按键说明;右侧开机按钮,按一下就开机或关机•【▲】上选或数字增加键•【】下选或数字减少键【确认】确认键【取消】取消或返回键3.4 参数设置测量参数设置:采样时间(每次测量的时间,设置范围为1〜99S, —般设置为5S)、采样次数(指每组数据中重复采样的次数,设置范围为1〜99S, —般设置为1次)、测量组数(指仪器共完成的测量组数,设置的组数为1〜250组)、报警阈(仪器测量值超过设置的报警阈后蜂鸣器将发出连续的报警声音)进行设置。

核电厂环境监测

核电厂环境监测
调查旳环境介质应结合厂址旳环境特征和核动力 厂机组特征进行拟定,一般应涉及:空气、地表水和 地下水、陆生和水生生物、食物、土壤、水体底泥和 沉降灰等。
2.电厂运营后旳常规环境辐射监测:
a.评价核电站控制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旳设施旳 效能,检验核电厂周围旳环境介质是否符合环境 原则和有关旳限值;
b.估算环境中辐射与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产生旳照射 剂量和潜在旳照射剂量,或其可能旳上限值;
响。 5. 水样取样点旳选用应考虑废水接纳水体旳水文特征、距排放口旳距离
和居民点分布等。 6. 生物样品旳采样应考虑品种代表性和食物链转移途径.尤其要注重食物
链终端和对摄入内服射剂最有明显贡献旳那种品种旳采集。 7. 在核电厂最大污染方位可选用放射性污染指示生物进行监测,以了解放
射性核素污染情况。
原则:近密远疏及主导风向下风向密、非主导风向下风向疏.
• 常规环境辐射监测旳环境介质、监测内容原则上与运营前 环境监测相同环境γ 辐射水平旳调查范围旳半径一般取 20km,其他项目旳调查范围旳半径一般取10km。
• 常规环境辐射监测纲领要根据环境监测旳经验反馈、监测 技术进步以及厂址周围可能旳环境变化,定时(每隔5 年) 进行优化,并报审管部门认可。
• 事故环境应急监测
不同核素所致剂量旳贡献,拟定关键核素/介质(途径) 组合,拟定关键监测点。 5)从所致个人剂量与集体剂量旳份额分析,拟定监测范围,拟定不同监测项目旳监测点位。 7)根据不同监测项目旳监测目旳,核素旳理化特征,环境 样品旳稳定性,生物品种旳生长周期设计监测周期。 8)经过测量措施最小探测限旳研究,拟定实施环境辐射监
3 .水中放射性监测
• 水中放射性监测应涉及地表水、地下水,尤其是饮 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旳监测。 a )监测项目应首选γ谱分析及90Sr、总β、3H测定, 必要时进行α核素旳分析; b )沉积物旳监测应与水生样品监测一并考虑。监 测项目应选γ谱分析、90Sr测定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

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测量目的和要求 (2)5 测量实施 (3)6 测量记录和报告 (5)7 质量保证 (5)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原始记录表 (7)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实施、测量记录和报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源外围环境监测以及应急监测中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其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 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009 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HJ 1128 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JJG 393 便携式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可以通过诸如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和实体。

例如,释放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辐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辐射源,X射线机是放射诊断与治疗中的辐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辐射源等。

3.2环境γ辐射剂量率environmental gamma radiation dose rate测量点位周围物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X/ γ射线在测量点位空气中产生的吸收剂量率。

环境γ辐射剂量率可通过连续和即时等方式开展测量,无特殊说明时,本标准指的是即时测量。

3.3关键人群组critical group对于某一给定的辐射源和给定的照射途径,受照相当均匀、并能代表因该给定辐射源和该给定照射途径所受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最高的个人的一组公众成员。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PPT共26页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PPT共26页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基于北斗通信的应急环境辐射监测装置研制

基于北斗通信的应急环境辐射监测装置研制

基于北斗通信的应急环境辐射监测装置研制
石松杰;梁英超;马畅;马天骥;章红雨;邓文康;钟秋林;罗凡;李可珺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2024(44)1
【摘要】近年来,环境辐射监测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使用的应急环境辐射监测装置通常基于数传电台进行远程通信,体积较大且受距离限制,因此设计了一款基于北斗通信的应急环境辐射监测装置,结合北斗卫星通信及定位技术、嵌入式技术、核辐射探测技术等实现实现了环境辐射在线监测。

装置通过双G-M管探测器探测周围环境剂量率,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模块将剂量率等信息发送给接收站。

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γ测量偏差在7个量程测试点都小于7%,稳定性好,北斗卫星通信成功率不低于80%,定位偏差小于100 m,适合用于应急环境辐射监测。

【总页数】6页(P111-116)
【作者】石松杰;梁英超;马畅;马天骥;章红雨;邓文康;钟秋林;罗凡;李可珺
【作者单位】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751;TL99
【相关文献】
1.北斗导航系统在环境自动监测及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2.基于SOA的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及应急指挥平台集成
3.北斗短报文电网状态监测及应急通信系统
4.基于北斗RDSS的核辐射监测应急通讯方法
5.基于北斗通信的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三)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三)

5.测量仪器与⽅法 5.1.测量环境地表γ辐射利量率的仪表应具备以下主要性能和条件: a.量程范围; 低量程:1×10-8Gy·h-1-1×10-5Gy·h-1 ⾼量程:1×10-5Gy·h-1⼀l×10-2Gy·h-1 b.相对固有误差:<±15%; c.能量响应:50KeV~3MeV相对响应之差<⼟30%(相对137Cs参考γ辐射源); d.⾓响应:0°~180°R/R≥0.8(137Csγ辐射源);R:⾓响应平均值;R:刻度⽅向上的响应值; e.温度:-10~+40℃(即时测量仪表),-25~+50℃(连续测量仪表); f.相对湿度:95%(+35℃)。

5.2.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的测定成采⽤⾼⽓压电离室型、闪烁探测点型和具有能量补偿的计数管型γ辐射剂量率仪等仪表。

具有能量补偿的热释光剂量计。

可⽤于固定测点的常规测量,也为发⽣事故时提供数据。

5.3.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系统,探测器采⽤⾼⽓压电离室或NaI(Tl)晶体,能量补偿型G-M计数管,数据应⾃动采集、存储或摇控传输,量程必须兼顾⽌常与事故情况下的⽔平。

5.4.对核电⼚等⼤型核设施可配备环境放射性监测车,该车具有测量地表γ剂量率测定以及某些⽓象参数等功能。

核设施正常运⾏时,⽤于定期环境巡测。

事故时配合固定式环境监测系统以及⽓象观测资料可快速确定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与分布状况。

5.5.发⽣重⼤核反应堆事故时,可由装载在飞机上⼤体积Na(Tl)晶体探测器对污染地区进⾏γ辐射测量以提供测区地⾯污染⽔平及γ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浓度和空间分布。

为事故的最初评价提供资料。

5.6.环境地表γ辐射剂以率的测定⽅法: 5.6.1.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式合两种: a.即时测量。

⽤各种γ剂量率仪直接测量出点位上的γ辐射空⽓吸收剂量率瞬时值。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发展作者:张晓妍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9期摘要:自动监测辐射环境是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加强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X8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94-0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社会民众的辐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对辐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全方位的辐射环境的实时自动监测势在必行。

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工作经历了从弱到强、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转变,监测水平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是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预防辐射事件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当前,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业已初步形成,监测的项目包括总α和总β、气溶胶和沉降物中的γ核素以及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氚等。

到2008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又新增了100个辐射环境总动监测站,其中,全国68个辐射环境敏感点各建设了一个基本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31个省会城市各建设了1个标准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相关部门可以实时获取相关的监测数据,也可以在应急状态下,通过第一时间获取事故现场周边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了解事故辐射情况和范围。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环保部门为了加强对我国东北边境的辐射应急预警监测能力,在该地区建设了15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

2012年,环境保护部设在广东、江苏和浙江建设了11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

总的来说,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2008年年底,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点的数量相对我国的国土面积来说还不够,辐射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辐射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找到辐射污染物来源,做好预警工作。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摘要: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是为保证核电厂运行环境安全而建设的,属于必不可少的环境保护设施,本文对我国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概述,对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建设进行了介绍。

并对建设规范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一、概述2012年2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规范(试行)》(环发[2012]16号)(以下简称“规范”),将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列为核电厂重要环保设施,要求实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作为核电厂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之一,对核电厂实施监督性监测,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防止措施,提高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以保证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安全,对保障核电高效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缓解公众质疑核电安全有重要帮助,对提升省级环保部门辐射监测水平有重要促进,也是福岛核事故后我国进一步加强核电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大陆8个在建核电省份,11个在建核电厂址的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第一个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组织的预验收,目前设备性能稳定,系统运行良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意义。

二、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为两部分:一是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其中包括一个前沿站和九个自动连续监测子站。

前沿站位于距红沿河核电厂约22公里的复州城;九个监测子站中七个分布在核电厂各方位角,两个参照子站分别位于前沿站和大连子站。

二是核电厂流出物监测系统:一方面配备独立线路实现流出物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另一方面,建设一个流出物监测实验室,并配置必要的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

同时,在前沿站建设一个标准气象场,占地面积320平方米。

基于全集成自动化的区域γ辐射监测系统

基于全集成自动化的区域γ辐射监测系统

为扩宽测量范 围 同时减 小误差 , 探 头 电路采 用
两个 探测 器 : 低量程段用高灵敏度 探测器 , 高量程 段用低灵 敏度 探测 器 。 探 测器 与 ^光 子作 用 , y 产
Fi 2 P i cpl f p o e’ ic t g. rn i e o r b s crui
操 作站 l上 -
操作 站11 .
操作 站1 也Ⅳ
垦 …— : 『 l

垦 ● 唐 ● I 厂

: 工业 以太 稠


/ 一

//、 \
图 1 系统 配 置
F g S se c n iu a in i .1 y t m o fg r to
应和多探测 器组 合等 的 MC P 一 种 “ N 4( 蒙特 卡罗 ” 软 件) 模拟计算 结果 , 定 探 头所 用 的理论 上最 佳屏 决
蔽体组合 、 材质和开孔方法 ; ②进行 探测器的能响试
验验证 , 同步进行探测效率、 并 测量范围和温度稳定性
酷罐
I裹I 低 电 电置 l 量 路 l 设I 压 设 程 置 阈 f 值
及多数信号仍然是模拟量传输 、 线缆布设繁杂等 问题 ; 而 目前市场上 的区域 辐射监测 系统在 容错 性 、 可靠 性、 可维护性 和远 距 离数 据传 输 等方 面 , 往 能 力不 往
足, 特别是系统大多独立运行 , 很难与工业控制领域普 遍使 用的 P C D S 口, 以系统集成 。 L 、C 接 难 为有效地解决上述 问题 , 本文 提 出了基于 全集成 自动化 (o l t rt u m t n TA) t ayi e a dat ao , I 的区域 ^辐 tl n g e o i y 射监测系统 。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技术要求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技术要求

附件四: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国辐射环境网络各级环境监测站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的活动。

其他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HJ/T 61-200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GB/T 14583-93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名词术语3.1 环境γ辐射剂量率室外环境地表上方一定高度(通常为1m)处,由周围物质中的天然核素和人工核素发出的γ射线产生的空气吸收剂量率。

3.2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43—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进行连续测量的过程。

4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4.1 系统的构成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由现场监测子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组成。

数据处理中心分省级和国家级两类。

现场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进行连续监测;存储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向数据处理中心实时传输数据。

省级数据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收集各现场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对所收取得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显示、报表;向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发送监测数据。

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收集各省级数据处理中心的监测数据并对所收取得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显示、报表。

4.2 现场监测子站设置现场监测子站点位的布设取决于测量目的,需根据源和照射途径以及人群分布和人为活动情况仔细选择。

4.2.1 对于核设施监测,应考虑风向分布、人群居住分布、地形等因素选择现场监测子站设置位置。

4.2.2 现场监测子站应选择周围环境开阔,容易检修,避水—44—的场地。

秦山核电基地第二代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运行10年回顾

秦山核电基地第二代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运行10年回顾

秦山核电基地第二代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运行10年回顾宋建锋;胡丹;丁逊;郑国栋;何必胜;甄赐达【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于2002年底在秦山核电基地周围建造了第二代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测量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秦山数据汇总站和杭州数据处理中心组成,多次监测到由核电厂排放烟羽引起的剂量率升高现象。

随着监测手段的日趋多样化、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快速进步,根据连续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运行过程中,适时地对连续监测系统的监测设备、通讯网络等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几次升级和改造。

截至2013年1月该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10年,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组成及系统升级与改造情况,并就这10年来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建设的建议。

【总页数】5页(P98-102)【作者】宋建锋;胡丹;丁逊;郑国栋;何必胜;甄赐达【作者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杭州310012;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杭州310012;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杭州310012;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杭州310012;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杭州310012;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7L75+1【相关文献】1.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回顾 [J], 陈群华;宋建锋;郑惠娣2.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水平 [J], 曾广建;叶际达;马永福;刘鸿诗3.秦山核电基地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J], 刘建;李贤良;郑国栋4.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现场监测系统 [J], 韩冬;张宏建;胡赤鹰;杨斌;徐辰5.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J], 刘建;杨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山核电基地环境_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秦山核电基地环境_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第26卷 第4期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Vol.26 No.4 2006年 7月Nuclear Elect ronics &Detection TechnologyJ uly 2006 秦山核电基地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刘 建1,李贤良2,郑国栋1(1.国家环保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浙江杭州310012;2.秦山地区环保与应急中心,浙江海盐314300)摘要:主要介绍了秦山核电基地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

为保证在野外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监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采取了温度补偿、防潮、防雷电等保护措施。

对所获得的连续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环境γ辐射水平升高的原因。

探讨了区分核电厂排放引起的环境γ辐射水平升高的方法。

关键词:γ辐射;监测;标准偏差;区分;核电厂中图分类号: X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20934(2006)0420400205收稿日期:2005202223作者简介:刘建(1963—),男,浙江余姚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从事辐射环境监测研究和管理 根据国标G B6249286《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1]: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每座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0.25mSv 。

假设照射的剂量全部来自于核电厂排放的惰性气体,则每h 公众所受到的照射为28.5nSv 。

而秦山地区天然地表γ辐射水平约为100n Gy/h ,而且年与年之间的涨落范围为10%之间,瞬时的变化率依据各监测点的环境条件不同可达到辐射水平的100%。

而实际上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核素和途径是多样而复杂的。

所以要监测出核电厂通过气态途径排放所致公众受照的剂量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在监测系统设计中就要考虑到探测器的灵敏度;监测系统又连续在野外工作,要考虑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抗干扰、供电等因素;同时又要考虑到核电厂事故应急情况下,剂量非常高,而应急事故时的实测数据能为防护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而要求探测器又要具备足够宽的量程。

FJ1200环境级X伽玛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FJ1200环境级X伽玛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采用薄膜开关按键,操作方便及中文提示
剂量率报警阈值连续可调
测量响应快,每秒显示一次
超阈值报警、过载报警
欠压报警、计数故障报警、高压故障报警
测量结果由模拟和数字同步显示
基本构
FJ1200辐射测量仪,主要包括主板、LCD显示器、探测器及其他组件几部分,仪器整机外观如图1所示。
探测器LCD显示器
薄膜按键
电池仓
供电方式:4节AA电池(5号碱性电池)
功耗:<240mW
外壳防护等级:IP64
重量:<1200g(含电池)
操作指南
图3操作流程框图
电池安装
用手指打开仪器手柄后方的电池盖,按照正负极方向装入4节5号电池,仪器的蜂鸣器会发出“嘀”的一声,说明电池安装正确。
按键
本仪器采用的是薄膜按键,按键示意图如图4所示。
关机
在测量、查看或设置状态下,按住键保持3秒,蜂鸣器响一声,当显示界面显示如图16所示时,松开按键,即可关闭仪器。
图16
报警
超阈值报警
在测量过程中,当剂量率测量值超出所设置的报警阈值时,仪器会发出声光报警,蜂鸣器发出“嘀、嘀…”的响声,指示灯呈红色,并不断闪烁,同时屏幕显示超阈值报警字符“alarm”,如图17所示。
在查看剂量率阈值界面下,按住键3秒不放,进入剂量率报警阈值设置状态,第一个数字开始闪烁,显示如图12所示画面。图中表示剂量率报警设定值为10.000μSv/h。
图12
剂量率报警阈值的设置范围是0~199.999μSv/h。如需设置仪器的剂量率报警阈值为 21.000μsv/h,按一下键,此时,图12中 的第二个数字开始闪烁,如图13所示。
图1整机外观
显示界面
本仪器采用图型点阵LCD界面显示,显示界面内容参见图2所示。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

2021年第6期西部探矿工程*收稿日期:2020-09-07修回日期:2020-09-07项目来源:广西地区军工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整治工程,中央预算内军工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艳丽(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工程师,现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相关工作。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王艳丽*(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800)摘要:生态环境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中导致众多疾病发生的环境辐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γ辐射剂量率作为环境辐射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已在诸多行业及领域被应用。

本次通过γ辐射剂量率在铀矿设施退役整治工程中野外实际监测工作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且与其他方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因此,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结果可以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γ辐射剂量率;监测;退役整治中图分类号:X8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1)06-0191-03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增大。

2011年4月11日福岛发生7.1级地震,受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到严重损毁和破坏,大量放射性物质出现严重泄漏,严重影响到人类身体免疫系统功能[2],并且导致周边水土、空气、生物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1]。

通过此次事件,环境辐射安全更加受到环保人士和学者的关注,也间接促进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提高与发展。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技术水平相对成熟先进。

我国核事业发展起步相对晚于国际发达国家,导致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发展也相对落后于国际社会。

最早在1983年,我国由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大量人力、物力采集到全国γ辐射剂量率数值和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等多项重要成果,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 仪器名称:RSS-131高气压电离室环境辐射监测仪
RSS-131为一台单体γ辐射照射量率测量仪,量程是0~100mR/h和 0~10R/h(可选)。设备的组成:微处理器、静电计和高压电离室 (HPIC)。 微处理器:包含数据的存储、数据的传输、通讯命令的访问和程序的 刷新等功能,另外还有连接外部气象传感器到RSS-131的能力即扩 展设备的功能。 静电计:提供与照射量率成比例的模拟输出信号。静电计直接安装到 电离室上以减少噪声,并且通过电缆与微处理去连接,向静电计供电 和输出电压到处理器板上的A/D模块。

国家数据中心 (杭州)
路由器
防火墙热备
VPDN无 线网络
路由器热备 联通20M互联网 电信10M互联网
省级中心
数据库/应用服务器 备份/杀毒服务器 工作站
磁盘阵列 磁带机 显示屏
摄像头
互联网
工控机 2M互联网 交换机
高压电 离室
路由器 综合安全网关 防火墙 USG3020
无线路由器
省级中心和现有站在一起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
贵州省辐射环境监理站 邓多丽 2011年6月1日
环境γ辐射剂量率: 室外环境地表上方一定高度(通常为 1m)处,由周围物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和人工核素发出的γ辐射产生的空气吸收剂 量率。 环境γ辐射自动监测: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 境γ辐射剂量率进行连续测量的过程。
ADSL猫 USG3000
ADSL猫 VPN网关 无线路由器
A 新宇公司实施
监测 仪器
工控机
监测仪 器
监测 仪器 工控机
工控机
环境γ辐射剂量率 自动监测系统的构成
遵义市
贵阳市
六盘水市
2 现场监测子站设置 现场监测子站点位的布设取决于测量目的,需根据源 和照射途径以及人群分布和人为活动情况仔细选择。 2.1 对于核设施监测,应考虑风向分布、人群居住分布、 地形等因素选择现场监测子站设置位置。 2.2 现场监测子站应选择周围环境开阔,容易检修,避水 的场地。避免高温、多湿的场所。 2.3 现场监测子站应在平面上设置,周围的地形、建筑物 对其屏蔽影响最小。站点周围应设立围栏,避免人活动影 响测量值。 2.4 辐射监测仪器安装在气象百叶箱内,探测器中心位置 离地面(或屋顶等其他安装支撑平面)1 米。 2.5 应特别考虑周围电磁辐射、地线回路等对自动监测的 电磁干扰。 2.6 应采取避雷措施。
3.3 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 3.3.1 设备配置 1) 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应配置服务器、数据处理应用工作站、数据 备份设备、网络通讯设备、网络安全设备。 2)应配置打印机和UPS。 3)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与省级数据处理中心的通讯采用宽带专线通 讯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应在1Mb/s以上,误码率为10-6 以下。 3.3.2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应具有以下功能: 1)采用Windows 操作系统; 2)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软件,建立自动监测数据库; 3)配置GIS 系统; 4)应具备实时获取各省级数据处理中心监测数据并进行储存及自动 备份的功能;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5)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6)实时显示γ辐射剂量率,能以图形实时显示剂量率值;实时显示 气象参数; 7)可设置辐射剂量率自动报警阈值并进行声音提示报警; 8)可按需要对任意时间段的测量结果进行查询,并以表单形式自动 生成输出结果。
1 系统的构成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由现场 监测子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组成。数据处理 中心分省级和国家级两类。 现场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对环境γ辐 射剂量率进行连续监测;存储监测数据; 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向数据处理中心 实时传输数据。

省级数据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收集各 现场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 信息,并对所收取得监测数据进行判别、 检查和存储;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 处理、分析、显示、报表;向国家级数据 处理中心发送监测数据。 国家级数据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收集 各省级数据处理中心的监测数据并对所收 取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采 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显示、 报表。
贵州省辐射环境监理站环境γ辐射自动监测设备安装位置图
3 仪器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3.1 现场监测子站 现场监测子站主要是由辐射监测仪器、气象仪器、数 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等组成。 在选择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设备时,应考虑如 下原则: 1) 选购的仪器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要 求。 2) 应具有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用于数据记录及向数据 处理中心传输数据。 3) 数据采集方式应考虑扩展性,便于其他辐射监测设备 的联网接入。 4) 全天后结构,结构牢固可靠,便于搬运和安装。 5) 应便于保养维护、故障诊断和零部件更换及维修。 6) 长期运行安全可靠,故障率低。 7) 仪器设备厂家应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及时向客户提 供所需的备品备件、易损易耗件和技术支持。
高压电离室(HPIC):是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γ射线探测器。其探 测器由一个10英寸的不锈钢球形外壳组成,里面有25ATM的氩气; 工作时,-400的高压加于外部壳上,同时保持阳极接地;当γ光子经 过探测器时,它们与钢壁以及氩气相互作用,使氩气分子电离;产生 的离子在探测器内电场作用下被阳极和阴极收集后,产生电流。此电 流通过静电计测量。
5 数据处理与报告 5.1 平均值用5 分钟平均值计算1 小时标准差,标准差超 过1.7nGy/h 以上,判为异常,应查明原因。如为设备原 因,应剔除该时段数据,不作为有效数据进入数据统计。 在数据报告中因注明异常及原因。 5.2 计算5 分钟平均值时,用Grubbs 准则剔除组内异常 数据。 5.3 降雨量应自动实时记录,记录时段最长为5 分钟。 5.4自动监测站5 分钟剂量率监测数据和雨量数据实时传 输至国家环保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5.5 应对探测器做当地宇宙射线响应测量,并在报告中注 明宇宙射线贡献值和测量年月。 5.6 报告制度:每月5 日前,自动监测站运行部门,按格 式填写并加盖公章,向国家环保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 心上报前月的监测报告。


6.1 环境γ 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系统性能指标 6.1 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 6.1.1 环境温度: -25℃~+50℃(非特殊高寒高热地区通用)/-45℃~+65℃ (特殊高寒 高热地区专用) 6.1.2 相对湿度:能适应各种室外环境 6.1.3 适用电源: 220V AC,50Hz 6.1.4 探测器类型:球形充Ar 高气压电离室 6.1.5 量程范围: 1×10-8Gy/h~1×10-2Gy/h(仅用于环境质量监测的,量程可缩小到 1×10-8Gy/h~1×10-5Gy/h) 6.1.6 灵敏度:>2.6×10-6A/(Gy/h) 6.1.7 能量响应:50keV~3.0MeV 相对响应之差<±30%(相对于137Cs 参考γ辐射源) 6.1.8 方向响应:4π范围 RAVER/R≥0.95(137Cs 参考γ辐射源)。其中,RAVER 为角响 应平均值,R 为刻度方向上的响应值 6.1.9 相对固有误差:≤±5% 6.1.10 过载特性:有过载显示或过载报警,过载保护功能。 6.1.11 线性:量程范围内线性好于1% 6.1.12 自身本底:<1×10-8Gy/h 6.1.13 结构要求:结构牢固,防腐蚀,防盐雾,能适合长期在野外工作;防震动、冲击; 防电磁干扰。全天候工作。 6.1.14 供电:后备电池可以满足数据采集系统和高压电离室工作7 天以上。 6.1.15 数据采集频率:可设置采样频率,最低1 秒,最高1 小时,调整步长1 秒。设置 固定采样频率后,读出数据为该时段的即时平均值。 6.1.16 现场数据存储:分钟数据可存储1 个月以上。 6.1.17 具有通讯功能,能与计算机实时通讯。 6.1.18 能现场显示监测数据
风速风向 传感器
相对湿度和温度传感器 雨量计
气压计
6.3 机房
贵州省辐射环境管理 中心机房
贵州省辐射环境管理中心站机房设备布局示意图
DELL 110T磁带库
新大陆 NL365无线路由器(5 楼机房)
6.2 自动气象测量仪 各现场监测子点配置1 套自动气象监测仪器。主要测量风向、风速、 温度、湿度、气压、雨量。 6.2.1 固定式气象杆,有安全联锁功能;可抵抗12 级风力;气象杆至少能 够安装5 种气象传感器;外部结构均为金属材质,抗腐蚀处理,操作温度 40~50℃,对要求有地面风参数监测的使用场合,气象杆高度10m; 6.2.2 数据采集与显示,采集所有传感器数据,提供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数 据接口(串行通讯RS232 或RS485,或USB,或TCP/IP RJ45接口), 提供与数据采集器进行实时数据通讯的协议或库函数。能实时显示所有传 感器数据。交流和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时能连续运行30 天以上。 6.2.3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温度范围:-40~90℃;测温元件:热电阻;温度精度:±0.1℃; 湿度范围:0~100%;相对湿度精度:3%;响应时间<3 秒。 6.2.4 气压传感器: 测量范围:900~1200hPa;温度漂移小于0.1 hPa/℃。 6.2.5 风向传感器与风速传感器 风向:输出信号:4~20mA;阈值<0.4m/s;精度<1.5%;线性:0.5%; 风速:输出范围:0~30m/s;阈值<0.4m/s;精度<1.5%;直线度:0.5 %;分辨率<0.2m/s。 6.2.6 雨量计 盛水口径:Φ200mm; 分辨率: 0.1 mm; 雨强: >4mm/min 。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1 投入使用的仪器要在刻度检定的法定有效期内。 4.2 每年刻度前,应对仪器的工作状况作一次全面的检查, 确保仪器工作状况正常后才送交刻度。 4.3 定期检查剂量率仪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用137Cs 源 (强度:1 米处的剂量率是仪器使用地环境本底剂量率的 3~5 倍,每次检验用同一个源、同一个位置)每3 个月 做一次定期检验,每次检验读数10 分钟,净读数偏离应 该在3%以内。 4.4 标准气象传感器每年至少1 次送往国家有关部门进行 质量检验和标准传递。 4.5 仪器的年刻度系数变化超过许可范围(±5%)时应 对仪器进行检查后重新刻度。 4.6 仪器因故障维修后,需重新进行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