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_曹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ecotope;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Zunyi;Guizhou
遵 义 市 位 于 贵 州 省 北 部,介 于 东 经 105°36′~ 108°13′、北纬27°08′~29°12′。 森 林 资 源 丰 富,林 木 生长率高。整个地 区 大 部 分 县 市 均 发 现 野 生、半 野 生及栽培型大茶树资源。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最有价值的 宝 贵 财 富,种 质 资 源 也 是 茶 产 业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茶树种质资源包括幸存 的野生大茶树、地 方 群 体 品 种、栽 培 品 种、新 育 成 品 种和品系以及各种 茶 树 突 变 体、稀 有 种 和 近 缘 野 生 种等。中国西南是 茶 树 原 产 地,贵 州 因 其 自 然 地 理
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
行水稻遗传育种的 物 质 基 础,作 物 的 遗 传 改 良 和 突 破性进展 的 取 得 主 要 依 赖 于 种 质 资 源 的 掌 握 和 利 用 。 [7-9] 为加快香稻的选育进程,应充分发掘 和 合 理 利用丰富的香稻种质资源。
的 特 殊 性 ,被 誉 为 茶 树 种 质 资 源 的 宝 库 ,野 生 大 茶 树 资源分布广 泛、遗 传 多 样 性 丰 富,优 异 种 质 资 源 较 多 。 因 此 ,开 展 贵 州 古 茶 树 资 源 的 调 查 ,对 于 未 来 茶 树良种选 育 有 重 要 意 义[1]。1939 年 贵 州 省 茶 叶 研 究所科技 人 员 首 次 在 贵 州 境 内 考 察 发 现 野 生 大 茶 树。70余年来,通 过 几 代 人 的 共 同 努 力,已 对 贵 州 茶 树 资 源 进 行 了 较 全 面 的 调 查 、收 集 、整 理 、保 存 、鉴 定和评价 。 [1-4] 但是,前 人 调 查 的 图 片 材 料、数 据 等 不 够 详 细 ,随 着 时 间 推 移 ,部 分 茶 树 都 已 被 破 坏 或 者
零 星 的 茶 树 分 布 ,古 茶 树 资 源 为 野 生 资 源 ,有 性 繁 殖 ,乔 木 ,树 龄 在 100 年 以 上 ,长 势 优 良 。
[关 键 词 ]古 茶 树 资 源 ;生 态 环 境 ;基 本 特 征 ;遵 义 ;贵 州
[中 图 分 类 号 ]S57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21-24. [6] 陈远孟,张向军,陈 传 华,等.香 稻 品 种 遗 传 多 样 性 研
究 [J].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006,34(22):5794-5797. [7] 陈能刚,阮仁超,陈 惠 查,等.香 稻 种 质 资 源 主 要 农 艺
性状的聚类 与 评 价 [J].贵 州 农 业 科 学,2008,36(6):
[收 稿 日 期 ] 2011-10-20;2012-01-17 修 回 [基 金 项 目 ] 贵 州 省 科 技 厅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贵 州 大 树 茶 (Camellia thea L.)资 源 调 查 与 研 究 (二 )”[黔 科 合 院 所 创 新 能 (2010)4008-13] [作 者 简 介 ] 曹 雨 (1984- ),男 ,研 究 实 习 员 ,从 事 茶 树 资 源 与 育 种 工 作 。E-mail:caoyu16888@126.com
1-3. [8] 游俊梅,陈能刚,陈 惠 查,等.优 质 香 稻 黔 香 优 302 农
艺性状与 产 量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J],种 子,2010(7):80- 82. [9] 陈能刚,陈惠查,等.贵州旱稻主要农艺性状 的 相 关 通 径及聚类 分 析 [J],贵 州 农 业 科 学,2010,38(11):46- 49.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011年5—7月对遵义地 区 仁 怀 市、赤 水 市、习
水 县 、桐 梓 县 、正 安 县 、道 真 县 、务 川 县 的 古 茶 树 进 行 实地调查。
1.3.3 专家评估 以调查 的 各 项 指 标、历 史 材 料、 地 方 材 料 等 为 参 考 ,评 估 茶 树 的 年 龄 。 1.3.4 计算方法 以平均 数 法、茶 树 叶 面 积、长 宽 比法 计 [7] 算茶树叶片大小和形状描述等。
1.3 评估依据及方法 1.3.1 直 接 依 据 亲 临 现 场 观 察 茶 树 的 生 长 环 境 ,目 测 和 实 地 调 查 茶 树 的 各 项 数 据 (基 茎 、胸 径 、树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高 、年 龄 等 )。 观 察 茶 树 生 长 环 境 。
1 调查研究方法
1.3.2 间接依据 依据地 方 志、地 方 相 关 材 料、当 地老百姓口头传承等对茶树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序号
样点
海 拔/m
植被环境
土壤类型
附近茶树数量
长势
No.
Sampling
Elevation
Vegetation
Soil Number of surrounding Growth
plot
type
tea trees
vigor
1
仁 怀 市 1
1 020
玉 米 地 、树 林
砂质黄壤
10 株 以 上
优
Ecotop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CAO Yu,LIU Sheng-chuan,CHEN Zheng-wu,LUO Xian-yang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Guiyang,Guizhou550006,China)
[参 考 文 献]
[1] 任 光 俊,陆 贤 军,张 翅,等.水 稻 香 味 的 遗 传 分 析 [J].西 南 农 业 学 报 ,1999,12(2):24-27.
[2] 李林峰,李 军.香 稻 种 质 资 源 及 研 究 进 展 [J].上 海 农 学 院 学 报 ,1997,15(4):305-309.
[摘 要]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 参 考,对 遵 义 地 区 部 分 县 市 的 古 茶 树 资 源 进 行 了 调 查,以 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结 果 表 明,遵 义 地 区 大 部 分 野 生 古 茶 树 分 布 在 海 拔 963~1 230m 地 区 ,大 多 数 生 存 在 偏 僻 的 乡 村 ,土 壤 多 为 砂 质 黄 壤 ,周 围 环 境 多 为 林 地 、房 屋 、农 田 ,古 茶 树 周 围 有 很 多 或 者
库,促进贵 州 地 方 茶 树 资 源 的 发 掘、整 理 和 创 新 利 的受害程度、叶片光泽度等生长势。
用,笔者通 过 对 遵 义 地 区 古 茶 树 资 源 的 调 查,利 用 GPS 对 茶 树 详 细 地 点 进 行 了 定 位 ,详 细 调 查 了 茶 树 的 基 本 特 征 ,以 期 充 实 前 人 的 调 查 材 料 ,为 茶 树 现 有
Abstract:The ancient tea resourc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ancient tea resources and to explore the ecotop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resource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wild ancient tea trees distribute in remote villages with an elevation of 963~1230 m.The soil is chiltern and the surroundings are mostly forestry,building and farmland.There are many or sporadic tea trees around ancient tea trees. Ancient tea trees are wild resources,arbor with generative propagation.The tree-age is over 100 with excellent growth vigor.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12,40(3):16~19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 章 编 号 ]1001-3601(2012)03-0106-0016-04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曹 雨,刘声传,陈正武,罗显扬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 17 ·
砍 伐 ,以 前 的 很 多 数 据 、材 料 已 不 能 代 表 现 存 古 茶 树 的分布状 况。 为 了 进 一 步 丰 富 贵 州 茶 树 资 源 数 据
1.2.4 周围茶树数量、生长势 以 实 际 计 数 法(能 够 目 测 到 的 茶 树 )进 行 计 数 ,以 直 接 观 测 法 观 察 茶 树
[3] 任鄄胜,肖培村,吴 先 军,等.香 稻 保 持 系 香 味 遗 传 初 步 研 究 [J].中 国 稻 米 ,2004(2):15-17.
[4] 陈远孟,张向军,陈传华.香稻的发展现状与 研 究 进 展
[5] 陈远孟,张向军,陈 传 华,等.广 西 非 香 地 方 栽 培 稻 与 香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J].河 南 农 业 科 学,2007(8):
古茶树周围有很多或者零星的茶树分布。由于这些 茶 树 都 生 长 了 一 定 的 时 间 ,对 环 境 有 很 好 的 适 应 性 , 所以长势优良。
据描述。
表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植物量
Table 1 Locus,envirenment and phytomass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2
仁 怀 市 2
1 017
玉 米 地 、坟 地
砂质黄壤
10 株 以 上
优
3
仁 怀 市 3
1 015
玉 米 地 、竹 林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生长环境及其地理位置 从表 中 看 出,遵 义 地 区 大 部 分 野 生 茶 树 分 布 在
海拔963~1 230m 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 土 壤 多 为 砂 质 黄 壤 ,周 围 环 境 多 为 林 地 、房 屋 、农 田 ,
1.2.3 茶树生物学特性 参照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行业标准 NY/1312-2007《农 作 物 种 质 资 源 鉴 定 技术规程 茶树》,对 调 查 茶 树 进 行 标 准 化 整 理 和 数
[J].广 西 农 业 科 学 ,2007,38(6):597-600.
(责 任 编 辑 :陈 静 )
曹 雨 等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CAO Yu et al Ecotop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1.2 调查方法 1.2.1 茶 树 地 理 位 置 利 用 GPS 对 茶 树 进 行 准 确 定 位 ,获 得 茶 树 所 在 位 置 的 经 度 、纬 度 及 海 拔 。 1.2.2 茶 树 生 长 环 境 依 据 《土 壤 肥 料 学 通 论》[5],利用直接观测法对土壤进行描述;依据《植 物 学 》[6],利 用 直 接 观 测 法 对 周 围 植 被 进 行 描 述 。
遵 义 市 位 于 贵 州 省 北 部,介 于 东 经 105°36′~ 108°13′、北纬27°08′~29°12′。 森 林 资 源 丰 富,林 木 生长率高。整个地 区 大 部 分 县 市 均 发 现 野 生、半 野 生及栽培型大茶树资源。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最有价值的 宝 贵 财 富,种 质 资 源 也 是 茶 产 业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茶树种质资源包括幸存 的野生大茶树、地 方 群 体 品 种、栽 培 品 种、新 育 成 品 种和品系以及各种 茶 树 突 变 体、稀 有 种 和 近 缘 野 生 种等。中国西南是 茶 树 原 产 地,贵 州 因 其 自 然 地 理
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櫃
行水稻遗传育种的 物 质 基 础,作 物 的 遗 传 改 良 和 突 破性进展 的 取 得 主 要 依 赖 于 种 质 资 源 的 掌 握 和 利 用 。 [7-9] 为加快香稻的选育进程,应充分发掘 和 合 理 利用丰富的香稻种质资源。
的 特 殊 性 ,被 誉 为 茶 树 种 质 资 源 的 宝 库 ,野 生 大 茶 树 资源分布广 泛、遗 传 多 样 性 丰 富,优 异 种 质 资 源 较 多 。 因 此 ,开 展 贵 州 古 茶 树 资 源 的 调 查 ,对 于 未 来 茶 树良种选 育 有 重 要 意 义[1]。1939 年 贵 州 省 茶 叶 研 究所科技 人 员 首 次 在 贵 州 境 内 考 察 发 现 野 生 大 茶 树。70余年来,通 过 几 代 人 的 共 同 努 力,已 对 贵 州 茶 树 资 源 进 行 了 较 全 面 的 调 查 、收 集 、整 理 、保 存 、鉴 定和评价 。 [1-4] 但是,前 人 调 查 的 图 片 材 料、数 据 等 不 够 详 细 ,随 着 时 间 推 移 ,部 分 茶 树 都 已 被 破 坏 或 者
零 星 的 茶 树 分 布 ,古 茶 树 资 源 为 野 生 资 源 ,有 性 繁 殖 ,乔 木 ,树 龄 在 100 年 以 上 ,长 势 优 良 。
[关 键 词 ]古 茶 树 资 源 ;生 态 环 境 ;基 本 特 征 ;遵 义 ;贵 州
[中 图 分 类 号 ]S57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21-24. [6] 陈远孟,张向军,陈 传 华,等.香 稻 品 种 遗 传 多 样 性 研
究 [J].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006,34(22):5794-5797. [7] 陈能刚,阮仁超,陈 惠 查,等.香 稻 种 质 资 源 主 要 农 艺
性状的聚类 与 评 价 [J].贵 州 农 业 科 学,2008,36(6):
[收 稿 日 期 ] 2011-10-20;2012-01-17 修 回 [基 金 项 目 ] 贵 州 省 科 技 厅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贵 州 大 树 茶 (Camellia thea L.)资 源 调 查 与 研 究 (二 )”[黔 科 合 院 所 创 新 能 (2010)4008-13] [作 者 简 介 ] 曹 雨 (1984- ),男 ,研 究 实 习 员 ,从 事 茶 树 资 源 与 育 种 工 作 。E-mail:caoyu16888@126.com
1-3. [8] 游俊梅,陈能刚,陈 惠 查,等.优 质 香 稻 黔 香 优 302 农
艺性状与 产 量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J],种 子,2010(7):80- 82. [9] 陈能刚,陈惠查,等.贵州旱稻主要农艺性状 的 相 关 通 径及聚类 分 析 [J],贵 州 农 业 科 学,2010,38(11):46- 49.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2011年5—7月对遵义地 区 仁 怀 市、赤 水 市、习
水 县 、桐 梓 县 、正 安 县 、道 真 县 、务 川 县 的 古 茶 树 进 行 实地调查。
1.3.3 专家评估 以调查 的 各 项 指 标、历 史 材 料、 地 方 材 料 等 为 参 考 ,评 估 茶 树 的 年 龄 。 1.3.4 计算方法 以平均 数 法、茶 树 叶 面 积、长 宽 比法 计 [7] 算茶树叶片大小和形状描述等。
1.3 评估依据及方法 1.3.1 直 接 依 据 亲 临 现 场 观 察 茶 树 的 生 长 环 境 ,目 测 和 实 地 调 查 茶 树 的 各 项 数 据 (基 茎 、胸 径 、树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高 、年 龄 等 )。 观 察 茶 树 生 长 环 境 。
1 调查研究方法
1.3.2 间接依据 依据地 方 志、地 方 相 关 材 料、当 地老百姓口头传承等对茶树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序号
样点
海 拔/m
植被环境
土壤类型
附近茶树数量
长势
No.
Sampling
Elevation
Vegetation
Soil Number of surrounding Growth
plot
type
tea trees
vigor
1
仁 怀 市 1
1 020
玉 米 地 、树 林
砂质黄壤
10 株 以 上
优
Ecotop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CAO Yu,LIU Sheng-chuan,CHEN Zheng-wu,LUO Xian-yang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Guiyang,Guizhou550006,China)
[参 考 文 献]
[1] 任 光 俊,陆 贤 军,张 翅,等.水 稻 香 味 的 遗 传 分 析 [J].西 南 农 业 学 报 ,1999,12(2):24-27.
[2] 李林峰,李 军.香 稻 种 质 资 源 及 研 究 进 展 [J].上 海 农 学 院 学 报 ,1997,15(4):305-309.
[摘 要]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 参 考,对 遵 义 地 区 部 分 县 市 的 古 茶 树 资 源 进 行 了 调 查,以 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结 果 表 明,遵 义 地 区 大 部 分 野 生 古 茶 树 分 布 在 海 拔 963~1 230m 地 区 ,大 多 数 生 存 在 偏 僻 的 乡 村 ,土 壤 多 为 砂 质 黄 壤 ,周 围 环 境 多 为 林 地 、房 屋 、农 田 ,古 茶 树 周 围 有 很 多 或 者
库,促进贵 州 地 方 茶 树 资 源 的 发 掘、整 理 和 创 新 利 的受害程度、叶片光泽度等生长势。
用,笔者通 过 对 遵 义 地 区 古 茶 树 资 源 的 调 查,利 用 GPS 对 茶 树 详 细 地 点 进 行 了 定 位 ,详 细 调 查 了 茶 树 的 基 本 特 征 ,以 期 充 实 前 人 的 调 查 材 料 ,为 茶 树 现 有
Abstract:The ancient tea resourc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ancient tea resources and to explore the ecotop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resource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wild ancient tea trees distribute in remote villages with an elevation of 963~1230 m.The soil is chiltern and the surroundings are mostly forestry,building and farmland.There are many or sporadic tea trees around ancient tea trees. Ancient tea trees are wild resources,arbor with generative propagation.The tree-age is over 100 with excellent growth vigor.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12,40(3):16~19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 章 编 号 ]1001-3601(2012)03-0106-0016-04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曹 雨,刘声传,陈正武,罗显扬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 17 ·
砍 伐 ,以 前 的 很 多 数 据 、材 料 已 不 能 代 表 现 存 古 茶 树 的分布状 况。 为 了 进 一 步 丰 富 贵 州 茶 树 资 源 数 据
1.2.4 周围茶树数量、生长势 以 实 际 计 数 法(能 够 目 测 到 的 茶 树 )进 行 计 数 ,以 直 接 观 测 法 观 察 茶 树
[3] 任鄄胜,肖培村,吴 先 军,等.香 稻 保 持 系 香 味 遗 传 初 步 研 究 [J].中 国 稻 米 ,2004(2):15-17.
[4] 陈远孟,张向军,陈传华.香稻的发展现状与 研 究 进 展
[5] 陈远孟,张向军,陈 传 华,等.广 西 非 香 地 方 栽 培 稻 与 香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J].河 南 农 业 科 学,2007(8):
古茶树周围有很多或者零星的茶树分布。由于这些 茶 树 都 生 长 了 一 定 的 时 间 ,对 环 境 有 很 好 的 适 应 性 , 所以长势优良。
据描述。
表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植物量
Table 1 Locus,envirenment and phytomass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2
仁 怀 市 2
1 017
玉 米 地 、坟 地
砂质黄壤
10 株 以 上
优
3
仁 怀 市 3
1 015
玉 米 地 、竹 林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生长环境及其地理位置 从表 中 看 出,遵 义 地 区 大 部 分 野 生 茶 树 分 布 在
海拔963~1 230m 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 土 壤 多 为 砂 质 黄 壤 ,周 围 环 境 多 为 林 地 、房 屋 、农 田 ,
1.2.3 茶树生物学特性 参照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行业标准 NY/1312-2007《农 作 物 种 质 资 源 鉴 定 技术规程 茶树》,对 调 查 茶 树 进 行 标 准 化 整 理 和 数
[J].广 西 农 业 科 学 ,2007,38(6):597-600.
(责 任 编 辑 :陈 静 )
曹 雨 等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CAO Yu et al Ecotope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Trees in Partial County(City)in Zunyi Area
1.2 调查方法 1.2.1 茶 树 地 理 位 置 利 用 GPS 对 茶 树 进 行 准 确 定 位 ,获 得 茶 树 所 在 位 置 的 经 度 、纬 度 及 海 拔 。 1.2.2 茶 树 生 长 环 境 依 据 《土 壤 肥 料 学 通 论》[5],利用直接观测法对土壤进行描述;依据《植 物 学 》[6],利 用 直 接 观 测 法 对 周 围 植 被 进 行 描 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