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设计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设计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设计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设计方案

1 绪论

1.1 变电站防雷接地的意义

雷电是大自然中最宏伟但又最恐怖的气体放电现象。对雷电的物理本质了解开始于18世纪,最有名的当属美国的富兰克林和俄国的罗蒙索诺夫。富兰克林在18世纪中期提出了雷电是大气中的火花放电,且首次阐述了避雷针的原理并进行了试验。近几十年来,由于雷电放电对于现代航空、电力、通信、建筑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促使人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加强了对雷电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停电,会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不仅为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和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供电部门提供更安全、经济、可靠和高质量的电能创造了条件,这就更加要求防雷接地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因此,在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保护变电站的设备安全,提高其供电可靠性,优化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加强变电站的防雷接地安全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雷击事故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变电站防雷接地的研究背景

在我国有过许多的遭受雷击的危害事故。1981年8月27日,省市某微波站遭到雷击,电力载波204、102电路终端机报警整流器的3只整流二极管被击穿;铅皮电缆外皮与地网接触处烧出凹坑;微波设备回路机的4线收发信号衰耗器烧坏,致使方向的7、8、11路中断,方向的第7路不通。

1983年9月西南某工程遭受一次雷击,使配套的一批电子设备损坏,系统工作无法进行,损坏的电子设备和元件有:数字传输机—损坏集成电路芯片20多块;通信系统—8台机中有6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时控单元—脉冲处理回路和脉冲变换电路4块芯片损坏;遥测系统—由于连接电缆较长,损坏电路板3块。

华电网有微波站近百个,其中进口设备站65个。事故统计表明,造成设备损坏、导致长时间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就是雷害。武-衡线段的15个微波站12个曾遭受雷击影响正常通信,甚至损坏多台设备。

1987年8月1日站受雷击损坏16台装置柜。

1989年8月30日有5个站遭雷击损坏11块电路盘,通信中断17小时。

1990年9月27日省电力局调度大楼遭受雷击,使调度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和程控交换设备损坏停止运行27小时。其中,程控交换机损坏电路板8块,VAX 计算机接口板损坏,远动室调度模拟盘 43 块显示消失,PDP-11/24型计算机系统的PMA接口板损坏,存损坏8块。

1992年6月22日傍晚,城区下了一阵中雨。8时左右,雷电击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大楼楼顶,楼的大型计算机与小型计算机网络瘫痪,6条同步线路和1条国际同步线路被中断。整个计算机系统停止工作46小时,气象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损失数十万元,次日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空白。因为大楼装有避雷针,使闪电由避雷针引入,所以大楼、人员及普通设备安然无恙,但是雷电流在四周产生的巨大脉冲电磁场,却损坏了具有极为敏感的微电子器件及计算机系统。

1993年5月17日和6月3日,雷击广西人民银行证券中心,击坏计算机16台,损失11万元。广西市两个专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及电信局程控机也同时损坏。

1994年7月5日和17日两天,省气象局业务系统连遭雷击,计算机网络、气象雷达、卫星接收系统等电子设备被损坏。

1995年9月3日19时55分到4日21时26分,省市出现强雷雨天气,致使中国工行市湖滨支行遭受严重雷击,当即击毁计算机16部、部总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1996年8月31日,华夏证券公司分公司遭雷击,损坏彩色及单色LBE大屏幕设备、交换式集成器、四块语音卡、微机设备等,经济损失约28多万元。

1996年6月22日晚9时前后,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忽远忽近。一声巨响之后,东直门附近一座居民楼2至6层的20户居民中,15台电视机被强大的雷电击毁;一层办公室中的视盘机、一台触摸式台灯和小型程控交换机也被雷击损坏;邻近的一栋楼上,也有数台机遭到破坏。据报道,同日西城区展览路也有居民的电视机和单位的机遭到雷击。

1997年10月13日吉山珠村化工仓库遭雷击造成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烧毁两座共贮存240吨纯苯的简易仓库,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幸好消防部门扑救及时,不致使爆炸蔓延酿成更大灾害。

1998年7月29日市某电子工程智能大楼遭雷电袭击,楼安防管理监控报警、对讲系统、6只摄像机、13部电梯的电脑控制程序遭损坏,损失严重。

1999年8月9日,省蛟河发生雷害,天岗地区某单位的通讯设备被雷击毁,当地1000余台电视机和300余部出现故障。雷害发生后的36小时,远离百里的蛟河市区,市话、手机全停,银行专线无常运行,损失严重。相当多的公安机关的专线和军事机关的雷达也受到雷击。

2001年2月21日凌晨,由于大雾闪络造成外部电网对钢铁股份电力供应中断,使炼铁、炼钢、轧钢三大系统全面停产,这是公司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事故。由于停电影响,炼铁厂全部高炉断水、断电、断气,不同程度发生灌渣、烧坏冷却设备等事故;炼钢系统导致铁水、钢水落地,部分铁包、钢包损坏;轧钢系统造成部分设备损坏。本次停电事故,给公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从以上的雷电事故来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由于雷电引起的弱电系统重大事故发生,这也说明对于弱电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还有待加强。因此,对于弱电系统的防雷保护的各项措施还应不断完善。

研究现状:

当雷电直接击中电力系统的导线部分时,会产生极高的雷电过电压,任何电压等级的设备绝缘都会难以耐受变电站对于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取装设避雷针或采用沿变电站进线段一定距离架设避雷线,吸引雷电击向自身,减低雷击点的过电压,通过良好接地的装置,将雷电流迅速泄入。

为了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在变电站要求装设避雷器,使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不致于超过其冲击耐压值在变电站的进线段上装设避雷器,可以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及入侵雷电流的陡度。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中指出,常规防雷的保护对象主要是保护建筑物免遭直接雷击,防雷保护的措施主要是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网(带),其中避雷针的应用最为普遍,在各类建筑物的顶端一般都布置了避雷针。这种常规的防雷方法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且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它对直击雷的防护的确是有效的“但是防雷光靠装设避雷针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避雷针是通过把雷电引到自身来完成其保护围的被保护对象免遭直接雷击的。所以在这样的保护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增加雷击概率、产生感应雷以及地电位反击等。

避雷针大大增加雷击概率,这使得依附于一次设备的,目前正在大量更新的保护、监控、通信等二次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加,损坏方式也多种多样,

从而给电力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这些二次设备防感应雷基本上靠机壳和部元件本身,可靠性较低,当雷击使高压线路引入雷电波时,往往影响到变电站的整个低压电源系统通信系统,导致低压电源系统中绝缘薄弱设备的某些元件损坏,如设备的电源模块,计算机监控系统等,一旦被波及往往造成接口元件击穿或烧坏。

接地起着维持正常运行、保护、防雷、防干扰等作用。当接地不规时,雷电电磁脉冲容易引起接地点之间电位差,产生的电磁场干扰二次设备的运行,严重时会损坏设备部的电子回路。接地电阻不合格,雷电引起的地电位升高,也会通过设备的接地线引入二次设备中,损坏设备的插件。所以,各接地网间必须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线,等电位连接屏蔽及装置本身的电磁兼容防护来解决设备的安全问题。

总之,变电站在高压一次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还是比较完善的。防直击雷有避雷针(带),110kV及以上线路有架空地线保护;35kV线路、10kv线路有线路避雷器保护,变电站还有各级母线变压器的避雷器保护。但在二次系统,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防雷措施没有跟上设备的发展,防雷保护措施都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变电站的防雷和接地问题既非常的复杂又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它的好与坏直接对电气系统的设备和人身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如今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发展,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接地短路电流被要求的越来越大。各式各样的微机监控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同样对防雷接地的要求逐渐增高。以前由于接地装置的一些问题从而引发了主设备的损坏,变电站一度停止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问题,给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措施必须要高度的重视起来。变电站的接地系统是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防止各种电气事故,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电气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对象,各种电气安全措施也正在建立与完善。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气安全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研究电气事故的机理、原因、构成、选某某变电站作为设计对象,分析该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

大多数的中型电力用户,都采用的是35 kV电压等级供电,供电部门的35 kV 变电站也就成为了电力用户供电的重要的供电渠道。而变电站不一定在在变电站避雷针的保护围之,所以35 kV变电站很容易受到雷电的破坏,并给电力用户的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供电部门的供电可靠性也达不到要求。

本课题是针对我国农村35KV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设计;根据变电站国家防雷接地标准,结合35KV变电站电气接线图以及具体情况,学习利用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等,实现对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防护以及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广泛性。

2 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雷电是一种大气里的放电现象,它产生在积雨里。积雨的云在形成的过程中,部分云团带有正电荷,部分云团带有负电荷,因此,当电荷总量积聚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在不同的电荷云团之间,或者云团和之间的电压数值非常大,足够击穿空气。当云团开始游离放电的时候,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先导放电。云团对地的先导放电现象是云团向地面的跳跃式逐渐发展的过程,当先导放电现象到达地面的时候(地面的建筑物和架空输电线路等),就会产生从地面向云团的主要放电阶段。在主要放电阶段中,由于不同种电荷进行剧烈中和,往往此时会出现非常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在几百千安到几千千安之间),并且随后会产生强烈的闪电及巨大的响声,从而形成了雷电。雷电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直击雷的防护、侧击雷的防护和感应雷的防护。防雷工程的一个十分方面是接地和引入下地下线路的基本布线工程,整个防雷工程的效果和防雷器件是否有效都取决这一点,所以,我们应当认真的研究变电站中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接地效果,它是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正常工作运行的必要部分。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和电网相连的仪器和设备都必须接地;只要有电力需要的地方,就会是接地工程需要配置的地方。

变电站接地技术是用来防止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遭到雷击从而采取的基础性的保护措施,它的目的是把由雷电产生的巨大的雷击电流引到中,进而起到保护变电站的作用。同时,变电站接地技术也是保护我们人身安全一种十分有效手段,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了相线与设备外壳相碰触的时候,电力设备的外壳将会有非常危险的电压产生,此时,故障产成的电流将会流经接地保护装置到达,进而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因为变电站具有的特殊环境,比如强大的电磁场、巨大的雷电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使得变电站特别容易受到各式各样的干扰,因此,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时的安全及工作时的可靠性,我们应该根据现实存在的不同的干扰源,来采取相应的防雷和抗干扰的措施。

一、变电站防雷及抗干扰措施

变电站防雷的措施总体可以为两种:第一种是避免雷电电流进入电网系统,第二种则是利用二次保护装置把雷电流引入接地网络。在实际不同的电网中,我们应该根据现场采集的雷电的形式、雷电的频率、电流强度和需要保护的设施重要性,来采取符合需要的保护措施。

防雷接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脱硫系统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1)《室外接地体平面布置图》(YQH1667S-D0801-02) (2)《室外暗装断接卡子做法》(YQH1667S-D0801-03)(二)主要规程、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9999(03)D501-1) (4)《利用建筑物金属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475-2006)(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范(火力发电厂)》(DL5009-2002)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9-2010)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9-92) 二、工程概况: 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位于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县五彩湾工业园

内,距五彩湾镇约30km。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包括SO吸收系统、烟气系统、制浆系统、脱水系统、水工系统、事2故浆液系统、工艺水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系统。配电系统包括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包括重复接地及共用接地装置。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1、组织机构图 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防雷接地施工组织机构图

水电班班长:肖洪海 施工作业班组 、劳动力组织2 作业人员表: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 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如果 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所有如何有效、合理对变电所采取防雷接地保 护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变电所雷电防护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防雷措施;接地电阻;直击雷防护 一变电站防雷接地的研究意义 雷电一直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 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目前,电力系统高压部分的雷电防护措施已经比较完善,而低压系统是由大量电子、微电子等弱电 设备组成,由于其耐压水平低,雷电波侵入弱电系统时易导致设备的误动、击穿,严重影响 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内外对二次系统的防护主要从电磁兼容角度进行研究,并未 提出完善的保护措施。 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首先来分析变电站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雷电是雷云层接近大地时,地面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云和云 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的绝 缘处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作用之下,但是由于雷击的原因,供配电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会大 大超过正常状态下的数值,通常情况下变电站雷击有两种情况:一是雷直击于变电站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其具 体表现形式如下: 1、直击雷过电压 雷云直接击中电力装置时,形成强大的雷电流,雷电流在电力装置上产生较高的电压, 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将产生有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2、感应过电压 当雷云在架空导线上方,由于静电感应,在架空导线上积聚了大量的异性束缚电荷,在 雷云对大地放电时,线路上的电荷被释放,形成的自由电荷流向线路的两端,产生很高的过 电压,此过电压会对电力网络造成危害。 3、雷电侵入波 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是导致变 电站雷害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 防雷措施总体概括为2种: (1)避免雷电波的进入;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1变电站接地的施工要求 (2) 2概述 (3) 3施工流程 (4) 4技术措施 (4) 5主要施工方法 (4) 6变电站主接地网的接地设计、布置和连接: (7)

1变电站接地的施工要求 1.1站内接触电位差超过规定值,因此在操作机构前后1m内地面铺设15cm厚混凝土,使接 触电位差满足要求。 1.2电气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主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引 下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 1.3接地引下线及主网的所有连接点不得采用点焊或螺栓连接。扁钢搭焊长度应不小于其宽 度的两倍并三面焊接;所有焊接点均应经防腐处理。地面以上的焊接处,刷银粉漆;地面以下及电缆沟内接地线的焊接处,刷防腐漆。 1.4室外架构接地线当地面上长度超过8m且中间无紧固点时,应每隔4m左右用一卡环固定,以确保接地扁铁牢固地紧贴在砼线杆表面。 1.5设备接地引下线应远离设备的辅助开关和二次控制回路,室内平行布置的应远离300毫 米以上,室外架构上布置的应尽量不同杆或同杆背向布置,控制箱应外附接地线并可靠接地。 1.6不得利用水泥架构内的钢筋作为接地引下线,应外敷明线与地网连接;上下层布置的变电站其上层亦应有明显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连接。 1.7电缆外皮不能用作接地引下线。 1.8设备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可靠的焊接在一起,焊口要刷防锈漆进行处理,接地线地面以上1.2米应刷黄、绿相间的色标漆,全站统一规格。 1.9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的墙壁上,各刷一块(150m M 150mm白色底漆,中间标以黑色符号“ ”。 1.10对站内变压器中性点、充油设备和避雷器,要实行“双接地”,并与地网的两个不同点相连接,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电气主设备为单相架构式或落地式时,每相应单独接地,当为三相架构式时,可每组只设两根引下线,与地网的两个不同点相连接,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范围 2 二、工程概况 2 三、防雷接地系统方式 4 四、施工部署 4 五、专业与结构配合 5 六、工艺流程及方法 6 七、质量保证措施8 八、接地测试及要求9 九、绿色环保及安全保证措施9 一、制依据及范围 (1)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农民安置点定向安置房11t-04地块301#—308#楼电气专业施工图 2)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4)《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3; 5)《常用电气设备安装》; 6)《北京地区电气规程汇编》; 7)《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2 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2)编制范围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农民安置点定向安置房11t-04地块301#楼—308#楼的防雷接地系统工程 二、工程概况

(3)现场布置情况: 电气材料、成品堆放区位置等详见下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4)工作难点: 1) 管理方面的难点: 结构工程中电气施工队伍于土建队伍的配合、交叉作业等方面,给水电施工在人员管理、现场材料的堆放、现场施工等方面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 2)技术难点: 本工程需求材料大、种类多、施工中需着重控制变标高处、以保证各电位、各系统安装的准确。 三、防雷接地系统方式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设计。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低压电源电缆在入户处重复接地,之后中性线N须与保护线PE分开。所有配电回路均设专用PE线。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浸入。在屋顶沿女儿墙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建、金属物体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突出屋面的所有非金属构筑物或管道均在其上方装设避雷带。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常焊接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米。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χ4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5m,为人工接地体预留条件。本工程配电系统工作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电子信息系统接地等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当实测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防雷接地引下线引出的镀锌扁钢,增设人工接地极。

住宅防雷接地设计方案要点

住宅防雷接地设计要点 咼层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咼于其他建筑物,雷电会引起咼层建筑的损坏、对电力、电信设备造成损坏、甚至人员伤亡。下面电工学习网从防雷等级,防雷措施,等电位接地等方面介绍了防雷设计要点,以住宅楼为例具体进行了防雷设计. 一、利用混凝土内钢筋作法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二、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 (一)、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 (二)、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三八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

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四)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C系统。零地不能再合为一。(五)、仪器仪表接地系统。该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不能与防雷接地连接。 (六)、防静电接地,如油管等,每隔(弯头)35米就得有一处可靠接地(可系统也可独立),电阻小于30欧 三、接地体埋设方法如下: 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 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4、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 5、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实用版

YF-ED-J671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 术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实用 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引言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 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 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 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 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 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 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 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 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

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变电站接地设计的必要性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从避雷的角度讲,把接闪器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的装置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对接闪器闪击的电荷尽快地泄放到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 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的高低压电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78296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标准及规范 (1) 3 施工准备 (1) 4 施工说明 (2) 5 安全接地措施 (2) 6 安装施工 (3) 7 质量标准 (5) 8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 9文明施工要求 (8) 10质量,安全,环保等组织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教学楼,共五层.功能为学生阶梯教室,训练室,图书馆等教学二、适用范围用房,及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用房。 本工程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8,为二类防雷建筑。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防侧击雷及等电电位联接等措施。 本方案适用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川技能教学楼防雷接地系统工程。 二、编制依据、标准及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562 《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 三、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1主材钢材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材料,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要求。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接地极及接地干线均选用镀锌钢材。 1.2辅材有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漆,预埋铁件,水泥等。 2、主要工机具: 2.1常用电工工具:焊机、切割机、磨光机等。 2.2线坠、卷尺、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3、作业条件: 3.1基础钢筋绑扎完毕后就可以 3.2按照要求位置清理好场地。 3.3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 3.3.1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3.3.2进行屋面避雷网安装时,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3.4具备作业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4.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四、施工说明 4.1 防直击雷:在屋顶用防直击雷:在屋顶用?10避雷带作接闪器,避雷带网格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在檐口顶板明敷设,并采用?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支架,支架间距为1m,高为0.1m,利用结构柱内两根主筋(?>16mm)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避雷带和引下线可靠焊接,利用结构基础做为接地极,引下线和基础底钢筋可靠焊接.要求将基础底板上下两层主筋(不小于?10)沿建筑物外圈焊接成环形,并将主轴线上的基础梁及结构底板上下两层主筋相互焊接成网,在建筑物外墙四角防雷引下线的位置,距离室外地坪0.5m处预留测试点,在对应的室外埋深0.8m处由被利用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焊出一根-40x4镀锌扁钢,伸向室外散水外1.0m,施工后实测接地电阻,若不满足要求,须增补人工接地极。 4.2 防雷电波侵入:对进出建筑物的电气管线,金属管道,应在进出端将缆线金属外皮,金属管道就近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4.3 防侧击雷: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末端要求与防雷装置连接。 4.4 所有屋面上无金属外壳或网罩用电设备应布置在避雷网保护之内.屋顶的配电穿线管要求分别与配电盘外壳,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或保护罩相连。 4.5 本工程采用TN-C-S接地系统,电源重复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弱电接地系统为共用接地系统.总接地电阻R<1.0欧姆,当实测达不到要求时,可补打接地极,直至符合要求。 五、安全接地措施 5.1 本工程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在配电室设总等电位端子板,所有的正常不带电,绝缘破坏时有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外皮,支架,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等部位进行联结。 5.2 在配电室,电梯机房,各专业技能训练室等专用房间及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等处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并在各管井内各等电位端子板就近通过等电位联结线牢固焊接,卫生间内LEB板,电气管井内的接地干线要求每层与楼板钢筋就近联结,通过梁柱内钢筋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 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乐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全站防雷接地施工图(南供设计院)。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 5.公司三整合体系文件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 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案》 8.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 9.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接地装置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如下:

以上接地装置用的钢材均要热镀锌处理,地下焊点要涂以KV导电防腐涂料。 本站接地电阻要求值应符合R≤Ω。 由于接触电势大,本工程要按设计要求采取均压措施,如设立帽檐式均压带,在操作区铺设鹅卵石及沥青混合物等。 参加作业的人员组织 分项负责人:杜程 安全负责人:徐俊 技术负责人:周运林 接地装置施工设负责人1人,电焊工3人,普工6人。 分项负责人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看懂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电焊工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的人员担任。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接地装置施工作业由分项工程负责人负全面责任。 作业需用的机具材料: 交流电焊机 3台 氧焊机具 1套 接地电阻测试仪 1套 手工具:镐、锹、锒头,钻井机1台和手推翻斗车3辆等 切割机和弯排机各1台,Φ电焊条100kg,沥青漆20 kg,防锈漆20 kg,银粉漆10kg,大小毛刷各10把 三、作业工期 计划从2012年5月开始,到2013年02月完成主接地网部分。 其中与道路相交的部分要先埋入水平接地体,不影响道路施工。接地装置的施工可先在无构支架基础的部分施工,在有构支架基础的地段要待基础浇制后才能施工。有一部分地区由于土建施工的影响,可能要拖到土建施工全部完成后才能完成主地网。设备接地及户内接地体敷设要随设备安装进度而定,拟在2013年03月完成。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pdf

××××××机房 防 雷 设 计 方 案 第一章概述

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及数据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33%,防雷电及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 数十万安培。高度200m的雷电闪击电流100KA时,雷电闪电产生的闪电电磁 脉冲电磁辐射半径在2km内,对电力、电子线路产生的感应电流约为800A/米,电磁波变化磁场强度为0.03-0.3高斯,仅0.03高斯能量就会损坏微机及自动控制 的芯片、传感器探头和磁盘存储数据;雷电脉冲电压达到2000伏(8~20us)时,目前现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晶片是无法抗御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安装相应的防 雷保护设备。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四种层次:1)建筑物毁坏及引起火灾;2)设备损坏,人员伤亡;3)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4)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 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对于雷雨多发地区,计算机房必须设计、安装防雷系统装置进行保护。 第二章方案设计说明 2-1、雷电的全面防护: 系统防雷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目的主要如下: 1、解决不同系统之间因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浪涌电压、干扰电压,传输抑 制等问题,提高传输质量; 2、实现供电系统、供电设备防感应雷击,防雷电波入侵,消除短路故障电 流和开关电磁脉冲(SEMP)的危害; 3、实现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UPS电源、微机网络及通信设备的接 地安全,接地装置的等电位联接;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 马春玲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马春玲 发表时间:2018-09-18T18:58:15.4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马春玲 [导读] 摘要:本文就以福建省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11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实现对此110KV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 身份证号码:65212219760210XXXX 摘要:本文就以福建省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11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实现对此110KV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以国家《防雷接地标准》为依据且结合变电站具体情况,对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进行保护设计具有一定代表性。 关键词:变电站;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防护;接地保护 1 绪论 针对福建省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110KV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设计;根据变电站国家防雷接地标准结合110KV变电站电气接线图以及具体情况,学习利用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等,实现对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防护以及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 2 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2.3 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 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在非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使两者的接地电阻都得到降低。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或沥青地面。 变电站装设避雷针时,应该使站内设备都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对于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因此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 2.4 变电站的侵入波保护 变电站中限制侵入波的主要设备是避雷器,它接在变电站的母线上,与被保护设备相并联,并使所有设备受到可靠保护。 2.4.1 雷电保护措施 变电站配电装置对侵入雷电波的过电压保护是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及与氧化锌避雷器相配合的进线保护段等保护措施。 2.4.2 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变压器是变电站最重要的电器设备,但由于其绝缘较为薄弱,因而必须对变压器装设防雷保护。 2.5 变电站的进线段保护 要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电流幅值和雷电波的波度,就必须对变电站进线实施保护。当线路上出现过电压时将有行波导线向变电站运动,起幅值为线路绝缘的50%冲击闪络电压,线路的冲击耐压比变电站设备的冲击耐压要高很多。因此在接近变电站的进出线上加装避雷线是防雷的主要措施。侵入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波主要来自进线段外,并经过1~2km线路的冲击电晕影响,不但削弱了侵入波的幅值和陡度,而且因进线段波阻抗的作用,也限制了通过避雷器的雷电流,使其不超过规定值保证了避雷器的良好配合,这一措施就是变电站进线段保护。 2.6 避雷针与避雷线的保护范围的计算 雷击只能通过拦截导引措施改变其入地路径。变电站装设避雷针时应该使站内设备都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对于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因此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 2.6.1 110KV变电站年预计雷击次数N 由于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长100m,宽40m,变电站的最高点高度为20m,地年平均雷电日为80,故有: 即该变电站可能平均运行9年就要遭受一次雷击。 2.6.2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装设避雷针应该使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和构筑物处于保护范围内。避雷针的设计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单支避雷针和两针或多支避雷针的保护。 (1)设避雷针的高度为h(m),被保护物体的高度为hx(m),则避雷针的有效高度为ha=h-hx,在hx高度上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半径rx (m)由以下公式计算: 当hx≥h/2时: rx=(h-hx)p=ha p (2.1) 当hx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 LTD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项目概况及设计说明 (2) 3、施工部署 (4) 4、项目机电部组织架构 (6) 5、分项施工项目内容说明 (6) 6、施工准备 (7) 7、施工方法 (8) 8、质量验收标准及注意的质量问题 (17) 9、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8) 10、职业健康及安全关键要求 (19) 11、成品保护 (20) 12、质量记录 (20) 13、安全保证措施 (20)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总平面图、防雷接地基础平面图、建筑设计总说明等。 1.2建筑物防雷规范及图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 《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D501-1-4 《防雷接地工程与等电位联结》12D10 《电气通用图集》92DQ13 2、项目概况及设计说明 2.1项目概况

该工程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德新区,拟建工程位于长德经济开发区德贤路以南,102国道以东,用地东北侧为长德甲三路,东南侧为长德丙一街,西南侧为机械城用地,西北侧为长德大街。 2.2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利用金属屋顶作为接闪器,并利用金属屋面板及在屋顶的所有9mx9m钢结构网架做为避雷网格,且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避雷网,构成接闪器。利用建筑外圈每根钢结构柱子做为引下线,基础承台、基础梁和桩基内主筋相互连通做为接地极,并将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极相互连通。 防雷保护及安全保护接地均利用结构基础做为接地装置, 防雷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中的对角主钢筋( Ф>16)做为引下线,并使所有基础梁及基础筏板中两根?16以上主筋相互连接后再与柱中主筋连接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形接地网,在防水层下方混凝土垫层内做一圈人工接地体,与基础钢筋连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在外墙结构柱外侧距地-1m处预埋若干个100X60X5钢板图中用作为连接人工接地和连接附近进户金属管道做等电位用。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均需要在入户处做等电位连接。 本工程利用筏板中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电阻实测不满足要求时,需要补打人工接地体。卫生间等电位接线端子与就近柱内钢筋可靠焊接。强弱电竖井、电梯竖井内预埋一根40x4接地镀锌扁钢且上下贯穿,扁钢与接地极

机房 防 雷 接 地 设 计 方 案

机房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秦皇岛东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目录 一、雷电防护概述............................................................. . (3) 二、防雷体系概况............................................................. . (6) 三、弱电系统雷害成因............................................................. .. (7) 四、防雷设计方案............................................................. . (7) 1、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 (7) 2. 综合防雷系统如图............................................................. . (8)

3、具体设计内容............................................................. (9) 五、机房防雷产品介绍............................................................. (13) 六、机房防雷工程报价单............................................................. .. (16)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

编号:SM-ZD-94033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接地装置 保护和屏蔽措施都要求有科学可靠的接地装置。 1.1接地体 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设计中通常采用人工接地体,以便达到所规定的接地电阻,并避免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工接地体又可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取决于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面积、接触状态和土壤性质。 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为5m左右,顶部埋深0.5~0.8m。接地体与道路或通道出入口的距离不小于3m,当小于3m时,接地体的顶部处应埋深1m以上,或采用沥青砂石铺路面,宽度超过2m。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连接部位应按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以达到电气连接。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1.2接地线 接地线即接地体的外引线,连接被保护或屏蔽设施的连线,可设主接地线、等电位连接板和分接地线。 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即防雷接闪装置的引下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两端按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达到电连接。 防静电保护和防干扰屏蔽装置的主接地线一般采用多股铜芯电缆,分接地线采用多股铜芯软线。 2防雷保护措施 防雷措施总体概括为2种:①避免雷电波的进入;②利用保护装置将雷电波引入接地网。防雷保护措施应根据现场常见的雷击形式、频率、强度以及被保护设施的重要性、特点安装适宜的保护装置。 2.1避雷针或避雷线 雷击只能通过拦截导引措施改变其入地路径。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线。小变电所大多采用独立避雷针,大变电所大多在变电所架构上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或两者结合,对引流线和接地装置都有严格的要求。 2.2避雷器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方案

. . . .. . 省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办公楼工程 防雷接地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日期:二○一三年四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 2 - 二、防雷接地概况............................................................................................................................................. - 2 - 三、标准及规 .................................................................................................................................................... - 5 - 四、施工组织部署............................................................................................................................................. - 5 - 五、施工准备 .................................................................................................................................................... - 6 - 4.1技术准备 (6) 六、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 8 - 七、质量保证措施........................................................................................................................................... - 10 - 八、安全保证措施........................................................................................................................................... - 12 -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写依据 (1) 3、项目概况 (1) 4、施工方案 (1) 5、组织措施 (8) 6、技术措施 (14) 7、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16) 8、安全文明及环保措施 (16) 9、施工注意事项 (20) 附件:万达广场110kV输变电工程三级进度横道图(电气)

1、适用范围 本施工施工方案适用于万达广场110kV变电站全站水平接地主网及与铜接地主网相连接的室内环网(镀锌扁钢)的热熔焊接施工。 2、编写依据 2.1 设计图纸《万达广场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图》; 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3《DB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11; 2.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6《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2013); 2.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2.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 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14送变电质量、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管理办法。 3、项目概况 万达广场110kV变电站工程接地系统包含配电装置室、主变室、开关室、电容器室和室外等接地网。接地装置安装采用垂直接地体及镀锌扁钢,设备接地由主系统接地网引接。围墙以内敷设水平接地网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主接地网的水平接地选用直径为10mm的圆铜,焊接成5米x5米方孔网格状,垂直接地体采用?12长度为2.5米的铜棒,主建筑物下接地体采用200mm2的铜绞线,室内环网采用镀锌扁钢,与室外主地网连接采用-40x5的铜带接入,接地主网之间焊接、主网与室内环网之间的焊接、主网与设备接地(即支路)之间的焊接、接地主网与垂直之间的焊接均采用热熔焊接。 4、施工方案 4.1热熔焊接原理: 铜排的热熔焊接施技术,由国外引进,工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因此焊接的参数和标准将按照厂家提供的《放热焊接工艺操作手册》中接头焊接照片指南及相关要求施工。 焊接原理:热熔焊是一种使铜和铜、或铜和钢进行电气连接的方法。此过程不需要外部的热源或动力。施工过程中,颗粒状金属(焊药:粒状氧化铜和铝)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通信基站综合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涉及的产品规范与标准;工程施工涉及的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等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此):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 1联合接地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1接地的目的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接地是为了给通信设备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5)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1.2地网的组成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中规定: 1)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2)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地网的组成如图1所示。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物的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他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当铁塔设在机房房顶,电力变压器设在机房楼内时,其地网可合用机房地网。 图1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示意图 3)机房地网组成:机房地网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当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当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线,作为地板金属支架的接地引线排,其材料为铜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不少于二根截面积为50~75mm2的铜质接地线与引线排的南、北或东、西侧连通。 4)对于利用商品房作机房的移动通信基站,应尽量找出建筑防雷接地网或其他专用地网,并就近再设一组地网,三者相互在地下焊接连通,有困难时也可在地面上可见部分焊接成一体作为机房地网。找不到原有地网时,应因地制宜就近设一组地网作为机房工作地、保护地和铁塔防雷地。

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88146

东原北碚蔡家项目3-1期重庆庆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东原北碚蔡家项目3-1期 重庆庆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三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 一、编制依据 1、东原北碚蔡家项目3-1期设计施工蓝图以及《施工组织设计》。 2、东原北碚蔡家项目3-1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5、国家和地方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安全检查标准。 6、2002年国家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版 8、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知》(渝建[2012]301 号) 二、执行规范 本工程施工应执行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技术标准及检验评定标准,并严格执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国标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06)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第二章工程概况 原北碚蔡家项目3-1期项目用地属于北碚蔡家组团,位于北碚区蔡家嘉景大道附近。本项目东侧紧临嘉陵江,北距嘉悦大桥约2公里;西面为

自然山地,南面与中央公园紧密连接。本工程为商住楼,包括高层2栋、地下车库3层、临街商业门面三层、内部道路、管网、挡墙等附属工程,建筑物室外地面以上最大高度约为81米,建筑总面积约为47980.26平方米,其中车库建筑面积约为11200.0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约为6862.00平方米,高层建筑面积约为29918.26平方米。本工程建设单位为重庆东原创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重庆林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长夏安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重庆庆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由重庆市北碚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全程进行质量监督,重庆市北碚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全 程进行安全监督。 本工程施工范围包括:基础、主体、楼地面、屋面、门窗总包管理及配合、室内外初装饰、给排水、电气、有关的预留预埋和配合(如暖通等)。室外管网工程、环境挡墙工程及合同协议约定相关内容。 第三章防雷接地施工 第一节安装工程设计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交底要求、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合同要求,本工程电气安装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生活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系统安装。 1、电气工程设计内容: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低压配电动力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及自动报警、电视电话弱电系统。电源由车库内配电室引入,包括各种低压配电柜和箱安装,低压配电设备箱包括各种双电源箱、电机控制箱和照明配电箱等;一层和电气井内的电力电缆沿水平托盘和竖井桥架敷设,分支干线及电视电话、消防等线路均沿金属线槽、钢管、阻燃PVC 管敷设、其中管线采用暗敷;整个低压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到各用电处,照明配电箱在电井内挂墙安装,其余配电箱全部暗装,动力配电箱落地安装,并涉及到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防雷与保护接地系统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