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遥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平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项目概述 (5)

1.1 当前现状 (5)

1.2森林特点 (6)

1.3设计原则 (7)

1.4先进性原则 (7)

1.5实用性原则 (7)

1.6标准性、规范性原则 (8)

1.7与特色性相结合 (8)

1.8网络化原则 (8)

1.9用户至上原则 (8)

1.10安全性原则 (8)

1.11可扩展性原则 (9)

1.12开放性原则 (9)

2总体设计 (10)

2.1系统总体目标 (10)

2.2 系统分级目标 (11)

2.2.1 县级系统目标 (11)

2.2.2 系统目标 (12)

2.2.3 省级系统目标 (12)

2.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2)

2.3.1 系统总体结构 (12)

2.3.2 系统数据库结构 (14)

2.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5)

2.4 数据共享与交换设计 (17)

2.4.1 数据共享与交换的技术规范 (17)

2.4.2 参考坐标系统定义 (17)

2.4.3 空间数据表现形式 (17)

2.4.4 数据字典 (18)

2.4.5 数据质量 (18)

2.4.6 数据转换 (18)

2.4.7 元数据(Metadata ) (19)

2.4.8 数据共享与更新设计 (19)

2.4.9 集中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共享与更新设计 (19)

2.4.10 采用的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 (20)

2.4.11 用版本管理空间数据的共享 (22)

2.5软、硬件需求 (23)

2.5.1软件需求 (23)

2.5.2硬件需求 (23)

3功能设计 (24)

3.1平台搭建 (24)

3.2系统功能 (24)

3.3基础工具 (25)

3.4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子系统 (25)

3.4.1建设内容 (25)

3.4.2 功能设计 (26)

3.5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处理子系统 (30)

3.5.1建设内容 (30)

3.5.2 功能设计 (31)

3.6森林资源年度变化调查子系统 (33)

3.6.1建设内容 (33)

3.6.2 功能设计 (33)

3.7森林资源数据管理维护子系统 (34)

3.7.1建设内容 (34)

3.7.2 功能设计 (34)

3.8生态公益林管理子系统 (34)

3.8.1建设内容 (34)

3.8.2 功能设计 (35)

3.9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子系统 (36)

3.9.1建设内容 (36)

3.6.2 功能设计 (36)

4数据库设计 (37)

4.1森林资源及基础地理数据库 (37)

4.2数据库设计原则 (39)

4.3数据库设计标准和规范 (43)

4.3.1术语 (43)

4.3.2元数据涉及地理空间数据 (43)

4.3.3元数据分级和特征 (44)

4.4数据库设计步骤 (45)

4.5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46)

4.6 空间数据库设计 (47)

4.6.1 矢量数据设计 (47)

4.6.2 栅格数据设计 (48)

4.6.3 采用Geodatabase 的体系结构 (48)

4.7 属性数据库设计 (49)

4.8 数据建库更新 (49)

4.8.1 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改造 (49)

4.8.2 数据库结构改造 (50)

4.8.3 数据质量控制 (51)

4.8.4 数据划分 (51)

4.8.5 建立数据服务器并提交相关文档 (52)

5项目实施 (52)

5.1组织管理 (52)

5.1.1项目组织保障方法和原则 (52)

5.1.2组织机构 (53)

5.1.3项目组织机构的说明和职责 (53)

5.1.4项目组人员配置: (55)

5.2项目管理 (55)

5.2.1工程进度管理 (55)

5.2.2质量管理 (55)

5.2.3变更管理 (56)

5.2.4沟通管理 (56)

5.2.5风险管理 (56)

5.3实施过程管理 (57)

5.3.1项目启动 (57)

5.3.2需求分析 (57)

5.3.3数据处理 (57)

5.4.4标准化 (57)

5.4.4测试 (58)

5.4实施内容和计划 (58)

5.4.1项目实施计划 (58)

1. 项目概述

1.1 当前现状

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3年,根据全国林业调查会议精神,国有林区逐步开展了森林经理调查,各省也陆续开展了森林资源调查。在60年代,我国在森林资源清查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是引进和试点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抽样调查技术。1973年,全国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森林资源清查全面展开,即“四五”清查。本次清查以县为单位进行,侧重于查清全国森林资源现状。经过四年多时间,至1976年各省先后完成了全部调查任务。1977年,农林部决定建立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自此以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以连清复查为基础开展。1989年,全国设立了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四个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机构。从1999年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开始,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3S)等新技术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到2003年为止,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监测范围已经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全部国土范围,整个监测体系也日趋完善。从2004年开始,新一轮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清查除进一步推广应用新技术外,将对清查内容作适当扩充,把森林生态功能、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等反映生态状况的内容纳入到监测范畴之内,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正朝着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方向健康发展。

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不仅提供资源数据,同时可以确保调查精度,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但是这条技术路线也有缺点,一是调查周期比较长,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要求; 二是抽样调查总体虽然有精度保证,但是不能落实到地块; 三是因为一类和二类调查采用不同总体,虽然国家的森林资源总计与地方森林资源总计都在要求精度范围内,但是数据不同,造成许多麻烦。

森林资源检测平台是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虚拟仿真、图形学、网络、信息监控等计算机技术。

系统能够在计算机三维立体的场景环境下,直观的向用户展现森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开发规划效果,为森林监测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是以往二维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比的。系统在三维环境下运行,引入了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