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认知过程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心理过程
表象、想象、思维
(动态)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情操 注意
理
意志过程:意志品质,意志行为
现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差异
信念、理想、价值观
象 (静态)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四、知觉的基本特性
性知 觉 的 整 体
性知 觉 的 选 择
性知 觉 的 理 解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性知 觉 的 恒 常
(一)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 整体加以反映。
(二)知觉的选择性(对象性)
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 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感觉的测量: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费希纳) :数量化的关系把 心理感觉同物质刺激联系起来。
S = K log R S——感觉强度 K——常数 R——刺激强度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限感
wk.baidu.com
感
觉
受
阈
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变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
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先 后)和周期性的反映。
(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1、真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似动知觉: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 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 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1)动景运动;(2) 自主运动;(3)诱导运动。 3、相对运动:由于我们自己身体移动而觉得并未 移动的物体在移动的现象。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动景运动
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 时,人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
运动的现象。EG:霓虹灯广告(100ms PHI现象)
自主运动
指人在注视暗室内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 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原因:视野内缺乏参照物 EG: 迷信神灵
诱导运动
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 来。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大小、形状、方位、 明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 映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
视觉 380-760毫微米电磁波 色调、明度、饱和度等
听觉 20-20000赫兹的声波 音高、响度和音色等
皮肤觉 伤害性刺激,紧接皮肤的 痛、触、压、冷、热等
压力和位移,高或低于体
温的温度变化
嗅觉 化学气体
各种气味
味觉 溶解性化学物质
酸、甜、苦、咸等
动觉 身体个部位的运动变化 身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平衡觉 头部位置变化和加速度 身体运动和位置变化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测量:心理物理学 三、基本感觉现象 四、知觉的基本特性 五、错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涵义 (二)感觉的分类 (三)知觉的分类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一)感觉和知觉的涵义
感觉(生理与心理的交汇):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体验多彩大千世界):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听、味、嗅、皮肤 (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
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和平衡(本体感觉 ) 内脏感觉(机体感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感觉、适宜刺激和基本感觉体验
种类
适宜刺激
感觉体验
在实验测定中,呈现一个基线刺激,然后 再呈现一个强度改变同类刺激,要求报告是否 发生变化。当两个刺激的强度差刚好达到50% 的觉察时,这一最小强度差称为差别阈限。
比较刺激量(g)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test1
- - - - ====+
test2
- - - ====++
机体觉 内脏器官运动状态 饿、饱、胀、疼痛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三)知觉的分类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一)空间知觉 1、距离知觉 (1)生理线索(2)单眼线索(3)双眼线索 2、方位知觉 (1)视觉的方向定位(2)听觉的方向定位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1、距离知觉(深度、立体)
6
8
10
-
-
-
+
-
-
+
+
-
+
+
+
+
+
+
+
25% 50 % 75 % 100%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实际上,绝对阈限只是一个统计值。 个体在每次的刺激觉察过程中会发生微小的
变化(由于注意、疲劳等因素) 个体没有觉察到刺激也进行反应(期望的作
用,如虚报)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差别阈限:刚好被觉察到的两个刺激的 最小变化量。
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仅见于视觉),也可以引起感 受性的降低。
视觉的适应现象:明适应;暗适应。 味觉、嗅觉、触压觉、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 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因为痛起到警报作用)。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三)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化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觉的灵敏程度)
反比关系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一)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在实验测定中,如果某种刺激在多数呈现 中刚好达到50%觉察比例的最小强度,则此 强度称为此类刺激的绝对阈限。
刺激量(hz) 2
test1
-
test2
-
test3
-
test4
-
“有感觉”概 率
0
4
test3
- - ====+++
test4
- ====++++
“有差别”概率(%) 100 75 50 25 0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25 50 75 100
三、基本感觉现象
(一)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象:性质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同。 负后象:性质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反。
(二)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距离知觉的线索
生理 线索
单眼 线索
双眼 线索
调节 辐合
线条 纹理 对象 明暗 空气 运动 透视 梯度 重叠 阴影 透视 视差
双眼 视差
2、方位知觉
对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对自身空间位置的知觉。 (上下3岁,前后4岁,左右5岁)从具体方位知觉 上升到方位概念需经历较长的时间。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时间知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心理过程
表象、想象、思维
(动态)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情操 注意
理
意志过程:意志品质,意志行为
现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差异
信念、理想、价值观
象 (静态)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四、知觉的基本特性
性知 觉 的 整 体
性知 觉 的 选 择
性知 觉 的 理 解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性知 觉 的 恒 常
(一)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 整体加以反映。
(二)知觉的选择性(对象性)
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 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感觉的测量: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费希纳) :数量化的关系把 心理感觉同物质刺激联系起来。
S = K log R S——感觉强度 K——常数 R——刺激强度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限感
wk.baidu.com
感
觉
受
阈
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变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
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先 后)和周期性的反映。
(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1、真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似动知觉: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 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 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1)动景运动;(2) 自主运动;(3)诱导运动。 3、相对运动:由于我们自己身体移动而觉得并未 移动的物体在移动的现象。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动景运动
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 时,人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
运动的现象。EG:霓虹灯广告(100ms PHI现象)
自主运动
指人在注视暗室内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 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原因:视野内缺乏参照物 EG: 迷信神灵
诱导运动
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 来。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大小、形状、方位、 明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 映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
视觉 380-760毫微米电磁波 色调、明度、饱和度等
听觉 20-20000赫兹的声波 音高、响度和音色等
皮肤觉 伤害性刺激,紧接皮肤的 痛、触、压、冷、热等
压力和位移,高或低于体
温的温度变化
嗅觉 化学气体
各种气味
味觉 溶解性化学物质
酸、甜、苦、咸等
动觉 身体个部位的运动变化 身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平衡觉 头部位置变化和加速度 身体运动和位置变化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测量:心理物理学 三、基本感觉现象 四、知觉的基本特性 五、错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涵义 (二)感觉的分类 (三)知觉的分类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一)感觉和知觉的涵义
感觉(生理与心理的交汇):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体验多彩大千世界):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听、味、嗅、皮肤 (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
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和平衡(本体感觉 ) 内脏感觉(机体感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感觉、适宜刺激和基本感觉体验
种类
适宜刺激
感觉体验
在实验测定中,呈现一个基线刺激,然后 再呈现一个强度改变同类刺激,要求报告是否 发生变化。当两个刺激的强度差刚好达到50% 的觉察时,这一最小强度差称为差别阈限。
比较刺激量(g)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test1
- - - - ====+
test2
- - - ====++
机体觉 内脏器官运动状态 饿、饱、胀、疼痛等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三)知觉的分类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一)空间知觉 1、距离知觉 (1)生理线索(2)单眼线索(3)双眼线索 2、方位知觉 (1)视觉的方向定位(2)听觉的方向定位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1、距离知觉(深度、立体)
6
8
10
-
-
-
+
-
-
+
+
-
+
+
+
+
+
+
+
25% 50 % 75 % 100%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实际上,绝对阈限只是一个统计值。 个体在每次的刺激觉察过程中会发生微小的
变化(由于注意、疲劳等因素) 个体没有觉察到刺激也进行反应(期望的作
用,如虚报)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差别阈限:刚好被觉察到的两个刺激的 最小变化量。
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仅见于视觉),也可以引起感 受性的降低。
视觉的适应现象:明适应;暗适应。 味觉、嗅觉、触压觉、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 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因为痛起到警报作用)。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三)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化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觉的灵敏程度)
反比关系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一)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在实验测定中,如果某种刺激在多数呈现 中刚好达到50%觉察比例的最小强度,则此 强度称为此类刺激的绝对阈限。
刺激量(hz) 2
test1
-
test2
-
test3
-
test4
-
“有感觉”概 率
0
4
test3
- - ====+++
test4
- ====++++
“有差别”概率(%) 100 75 50 25 0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25 50 75 100
三、基本感觉现象
(一)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象:性质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同。 负后象:性质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反。
(二)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距离知觉的线索
生理 线索
单眼 线索
双眼 线索
调节 辐合
线条 纹理 对象 明暗 空气 运动 透视 梯度 重叠 阴影 透视 视差
双眼 视差
2、方位知觉
对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对自身空间位置的知觉。 (上下3岁,前后4岁,左右5岁)从具体方位知觉 上升到方位概念需经历较长的时间。
第五章认知过程简版
(二)时间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