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度高三语文下学期二轮复习综合验收试题(5)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9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同胞./剥.离蔽.塞/庇.护所创.痛/疮.痍满目B、迸.发/蹦.跳居.中/狙.击手佝.偻/镂.骨铭心C、颔.联/翰.墨虔.诚/潜.台词恐吓./荷.枪实弹D、颤.抖/忏.悔粘.贴/占.便宜下榻.//踏.歌而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怀柔错愦鸡尾酒嬉皮笑脸B、廊清聪慧联锁店积羽觉舟C、貌像揪心唱双簧前赴后继D、陌路惊悚霓虹灯放任自留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酢暑,四季分明,气候。

在全国宜居城市排珩榜中,位居第四。

②圆明园正值冬天,满目都是萧条景像;野草与树木,着百年洪荒的味道;斜阳和废墟,是一个世纪的倾圮荒落。

③“3.15”晚会播出后,“苹果”的售后标备受诟病。

记者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展开了一番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该道歉的远“苹果”A、宜人弥散不止B、宜人弥漫不止C、怡人弥散不只D、怡人弥漫不只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挥洒自如....的风度博得了岛内舆论的好感,给台湾主流媒体及各界人士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B、泰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政策优惠,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兴业的首善之区....。

C、3月20日下午2点,贝克汉姆来到北京二中,在观看了该校足球队牛刀小试....之后,上场献技,其精彩表演让在场师生大饱眼福。

D、莫言坦言,他获奖后一直冷眼旁观....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认为这是千载难缝的认识人世的机会,更是一个认清自我的机会。

5、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清明假期期间,上海泗经塘、洞泾港部分水域发现大量死鱼漂浮。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文化创造才能被记录下来。

在汉字之前,虽然也会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也就无法进入历史记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留。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记录文化,在它的构形中,也蕴含了很多历代的文化信息。

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者,可以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

我们也由此可知,汉字在保存中国文化、保存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应文化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变发展。

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汉字记载的文献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解析汉字的结构和系统,来捕捉中华文化的精神。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从未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

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汉字中,可以追溯中华文化的种种原生态!首先,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产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谋生,如何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语文试题.doc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语文试题.doc

(新课标版)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语文试题悲剧美的音乐诠释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

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

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

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

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

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

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

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

高三教学质量统测二模语文试题习题五及答案解析

高三教学质量统测二模语文试题习题五及答案解析

孙少安在山里常常把镢头扔在一边,颓然地四肢大展睡在土地上,面对高远的天空长吁短叹。

他不尽地回味自己坎坷的人生道路,双眼噙满了泪水。

他诅咒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总是对他这样冷酷无情!有时候,走入绝境的他,竟然像孩子一般在山里天真地幻想,会不会出现个奇迹让他摆脱这厄运呢?比如过去年代金家的老地主就在这块地里埋下一窖金银财宝,让他一镢头挖出来了……他对自己的荒唐想法报以刻毒的冷笑。

得了吧,孙少安!你这样躺着胡思乱想,还不如起来干一会活。

你已经是这样可笑,说明你活该倒霉。

①你往日那股劲头哪里去了?②你就甘心这样像死狗一般沉沦吗?③看来,你要重新振作精神是多么不容易!是啊,我为什么变得这么软弱无力?我过去不是没有经历艰难困苦;而那时不是一次又一次用顽强不息的意志度过了重重危难,并且一次次转危为安吗?当然,这次危难不比往常,是太巨大太可怕了;但总不能用这样一种灰心丧气的态度去逃避这危难。

再说,能逃避了吗?孙少安心里明白,唯有他的砖场重新上马,他才有希望翻身。

1.文中先后用“他”“你”“我”转换人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如果将③调至①前,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4分)3.下列句子中的“总”与文中加点的“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一坐上马车,总会叫马车夫把车篷支起来。

B.这院门上有几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C.在这满月的光里,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D.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有发起。

参考答案及解析1.(1)人称转换,体现视角的转换,从外在观察到对面批评再到自我反省,更有层次;(2)人称转换,能由表及里全方位刻画孙少安状态,人物形象更立体真实;(3)人称转换,表达方式也相应转换,手法更灵活多样;(4)人称转换,心理描写逐渐深入,抒情性更浓。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1)逻辑严密,体现孙少安从否定自己到肯定过往再到激励自己的自强过程;(2)层次清晰,立足现实困境,回望过去,对比鲜明;(3)语气渐强,从否定到疑问再到反问,语气逐渐变强,情感逐渐激昂;(4)衔接自然,承接上文自贬,引出后文自励。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头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

说美人是美的,也犹如说她是高是矮是肥是瘦一样,她的高矮肥瘦是她从娘胎带来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无关。

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许多心力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

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欢喜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欢喜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是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是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

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

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答数一样。

【新课标版】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 语文

【新课标版】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 语文

【新课标版】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语文试卷说明:下学期高三二轮复习语文验收试题(6)【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现代”的精神特质不同于“传统”的精神气象,传统是一个魅惑的时代,而现代则是一个祛除魅惑的时代。

B.传统时代,要么政治与宗教合一,要么政治与教化合一。

而现代则是以理性来筹划人类的公共生活。

C.经过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涤荡之后,借助宗教力量的君权政体自此失去了政治正当性的强大支持力量。

D.人们不再需要神为人定位,这必然位,即人的价值定位和社会制度的设计。

这一变化也被概括为“ 理性祛除巫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祛魅之后,人类的生活世界简单并且分明地由私人信仰世界与公共理性世界两个部分构成。

B.人们在祛魅之后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首先体会到的是,宗教在生活中长期具有的绝对重要性明显下降,世俗化特征凸显而出。

C.人们在宗教的绝对性明显下降,世俗化特征突出的社会氛围中,习惯了一种将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划分开来的生活方式。

D.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以非理性的情感原则来处理私人生活的各种事情,能够保持着本身的宗教信仰私密关系和个人的隐私。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从18世纪以后的人类生活经验来看,宗教并未完全退出人类生活世界,宗教的主宰性力量确实消退,但其影响力并未遭到毁灭性打击。

B.在政治生活领域,宗教力量不仅关系政治信念、价值、精神的塑造,也关系人们的政治操守,还关系到发自个人内心深处的自我约束和服从规则的牵制力量。

C.在文化生活领域,人们重视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影响,宗教决定了他们在共同体生活中的节制美德和互爱德行。

D.宗教信仰在人类的生活领域影响深刻且无可匹敌,它关系到个人生活的价值信念、规则意识、利他行为、奉献精神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测试卷(九省联考新题型三)(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测试卷(九省联考新题型三)(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测试卷(解析版)(九省联考新题型卷三)(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防控疫情,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的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了疫苗,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

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

人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时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毒性也很大,“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

正是这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

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

《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就是说用“熟苗”接种,八九千人中不能救治的仅有二三十人。

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

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

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

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于是他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广东省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五_含答案

广东省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五_含答案

广东省新课标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五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面加点词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倏.来倏去(shū)菡萏..(hàndàn)拾.级而上(shè)唿哨..(hūshào)B、脖颈.(jǐng)鬃.毛(zōng)深邃.(suì)俯瞰.(kàn)孜孜..以求(zhī)C、氦.气(hài)韧.性(rèn)看.守(kān)迷惘.(wǎng)步履.(lǚ)D、骷髅..(yuánnáo)..(kūlóu)窸.窸窣.窣(xīsū)丛冢.(zhǒng)猿猱2、下面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峥嵘而崔嵬转轴拨弦呕哑嘲哳良辰美景羽扇纶巾B、舞榭歌台雕栏玉砌豆蔻词工悬崖绝壁畸形丑陋C、兵马佣风云变幻名副其实殉私枉法打盹滞留D、语无伦次面面相觑诡异藕断丝连我行我素3、下面词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①然而,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②这种马车在巴黎只有天黑了以后才出现,仿佛在白天它们,不出来。

③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病人的痛苦。

④梦想到盛在________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A、虽然自惭形秽减少名贵B、尽管自愧不如减轻珍贵C、尽管自惭形秽减轻名贵D、虽然自愧不如减少珍贵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准确一项是(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B.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

C、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

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侧目而视....。

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物本身,而是对物的阐释。

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他们都在言说物的存在本质在于其物质上的构成。

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对物的理解与阐释,仿佛在我们弄清楚了物的构成物质之后,便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物以及物的本质。

一把铁锤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电脑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电脑的硬件物质构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中的怪物,我们无法说这个数字怪物是由某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但仍然可以将这个怪物看成是一个电子脉冲或比特。

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下还原。

海德格尔则以一个古希腊陶壶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壶之所以为壶,不在于壶壁和壶底,而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

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不过,海德格尔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壶中虚无的物质形态,而且是我们如何在观念中架构了壶这个物体。

也就是说,人将壶之物纳入人类本身的生存机制之中,当我们使用壶来装水、酒等物时,壶才向我们呈现为一个壶。

壹的物性,并不在于它如何呈现出自己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的生存机制中找到使用位置的物品。

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上还原。

无论是向下还原还是向上还原,都是把人当作主体,而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

在数字空间中,情况却完全不同。

江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验收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验收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验收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0世纪是我国学术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沈从文先生深耕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的服饰、丝绸、染织、瓷器、家具等物质文化史专题都有所建树,《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

它尤其注重寻找文物背后的文化与史实,揭示服饰和穿着者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信息,进而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沈从文首先在博物馆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就算是在北京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却没有增暖设备的艰苦条件下,沈从文硬是“转了十年”。

其间他研究过的丝绸、铜器、玉器、瓷器、绘画等诸类文物数不胜数,由此大体掌握了这些文物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

随后,他又在不同类别文物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观察、总结、提炼。

沈从文在研究商代服饰时,发现安阳殷墟墓出土人形雕像“辑录了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着体型的商代人形”,“这些人形,不仅反映商王朝不同阶层,可能还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当时与商王朝对立各部族”。

他注意到,在殷商时期,殷王朝“主要征伐的对象有两个,即西南的戎羌和东南的淮夷。

至于荆蛮成为征伐对象,时间似较后。

这些在玉、石、铜上的人物形状,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各个敌对而又强有力的西羌和东夷人形象。

特别是铜器上的卷发人形,必有寓意,不会是偶然出现的”。

他通过对稍早时期商代人形雕像服装的研究,不仅搞清楚了当时服饰的阶层信息,同时也加深了对商代社会历史环境状况和早期民族分布的了解,而且还令之前的推断更加真实可信,可谓以小见大。

古代社会中治史者世代延续,史籍文献内容虽然比较多,但是大多都并未从当时历史环境角度对服饰名物进行记述,其记载带有一定的简单性和片面性。

面对这类问题,沈从文坚持细致研究,去伪存真,得出结论。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用之有度、用养结合。

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农业形成了生态保护、物质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和技术体系,探索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

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为当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

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

与家庭生产相关的还有耕读传统。

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

”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

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天然形成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五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面加点词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倏.来倏去(shū)菡萏..(hūshào)..(hàndàn)拾.级而上(shè)唿哨B、脖颈.(jǐng)鬃.毛(zōng)深邃.(suì)俯瞰.(kàn)孜孜..以求(zhī)C、氦.气(hài)韧.性(rèn)看.守(kān)迷惘.(wǎng)步履.(lǚ)D、骷髅..(yuánnáo)..(kūlóu)窸.窸窣.窣(xīsū)丛冢.(zhǒng)猿猱2、下面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峥嵘而崔嵬转轴拨弦呕哑嘲哳良辰美景羽扇纶巾B、舞榭歌台雕栏玉砌豆蔻词工悬崖绝壁畸形丑陋C、兵马佣风云变幻名副其实殉私枉法打盹滞留D、语无伦次面面相觑诡异藕断丝连我行我素3、下面词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①然而,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②这种马车在巴黎只有天黑了以后才出现,仿佛在白天它们,不出来。

③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病人的痛苦。

④梦想到盛在________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A、虽然自惭形秽减少名贵B、尽管自愧不如减轻珍贵C、尽管自惭形秽减轻名贵D、虽然自愧不如减少珍贵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准确一项是(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B.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

C、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

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侧目而视....。

【新课标版】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版】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轮复习 语文验收试题(4)【新课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1.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 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B.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C.悲剧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悲剧美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

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

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B.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

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

C.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进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D.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的效果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也是一种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借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 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

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

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

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

”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过去之事、眼前之事、将来之事”,新闻和文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

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趋势下,各类叙事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进入了叙事的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故事化”时代。

虽然“新闻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人曾戏言: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

就文本而言,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

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

从叙事内容来看,文学叙事的基础是“母题”,新闻叙事的基础是“事实”。

韦斯坦因认为文学叙事的母题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可以归结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三项二元组合结构,由此对应的基本题材就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叙事主题都是由此产生的变体。

文学叙事主题大多以情感发展为主线。

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文学叙事的母题不论生与死、爱与恨还是美与丑,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

文学作品在安排情节时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但感性是文学打动人的核心因素,文学叙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感性叙事能否充分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

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而新闻作品所叙之事,依据新闻的本质,则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

因此,新闻叙事应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

新闻叙事要求叙事者从理性的态度出发,诉诸受众的内容以信息为主,用客观事实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

当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感性的描写、刻画,但其目的是让新闻叙事更生动、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题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3)屈原《离骚》中表达诗人内心美好、死而无悔的两句是“,”。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即便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数字时代②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物质丰富、娱乐活动异彩纷呈③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行事④四季轮替、花开花落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关⑤但作为物种的个体,我们依旧生活在天地之下、四时之中A.④⑤③①②B.②①④⑤③C.②⑤①④③D.④⑤③②①(2)旅居京师的阿宝托同乡友人带家书给自己哥哥,阿宝写给友人一纸短笺。

请在以下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表达不得体的词语并修改。

(3分)【甲】闻足下定于某日归宁,特奉一函,【乙】敬烦面交尊兄,匆匆不尽,【丙】弟某敛衽。

”二阅读 70分(一)王立群教授写了一本《唐十家诗传》,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序言(部分)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请阅读这些内容,完成第3-7题。

(16分)图书目录江湖有酒庙堂梦,尽付清风明月中——李白诗传半在朝廷半在山,云自无心水自闲——王维诗传一壶漂泊铸诗史,忧君忧国忧万民——杜甫诗传诗与远方吾最爱,风雪鞍马梨花开——岑参诗传永不退缩韩退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韩愈诗传长恨琵琶秦中吟,功名富贵皆浮云——白居易诗传花开花落两由之,半生归来仍少年——刘禹锡诗传投荒去国六千里,江山永柳一孤舟——柳宗元诗传孙子兵法阿房赋,春风十里不如你——杜牧诗传万里云罗一雁飞,世事无情最深情——李商隐诗传序言(部分)知识碎片化时代,我们如何读诗(代序)王立群①我们当下的时代,知识的碎片化是一个必然存在,所以我们对此不必过多纠结,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发现高质量的碎片、剔除无用的碎片,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碎片。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综合复习卷

新高考高考语文二轮综合复习卷

(新高考)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语文(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

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

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

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

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

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

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2023届江西省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届江西省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与自然发生互动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

历史上曾经历多次重大能源变革,每一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

近代以来,能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能源丰富及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更快。

今天,能源更是关乎各国民生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意义重大的能源进步,是对火的利用。

大约五十万年前,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

火使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增强了体质,提高了智力,人口数量随之增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用火来获取有机物中累积的太阳能,人类首次支配了自然力,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进步。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能源进步是距今万年前后农业的诞生。

通过种植作物与驯养家畜,人类更有效地把太阳能转化为食物、热量和动力。

农业文明时代的燃料是薪柴,动力有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

距今约六千年前,乌克兰大草原上的人们将马驯化为驮兽。

公元1000年左右在波斯出现了风车。

水车源自中亚和东亚,从欧亚大陆到北非,在大河溪流之畔,经常能看到水车。

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影响深远的能源进步。

迄今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化石能源有泥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荷兰是第一个采用泥炭为主要燃料和动力的国家,由此开启了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时代。

英国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有很长的煤炭利用史。

在此基础上,18世纪的英国发生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能源技术革命,即高效利用煤炭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经过区域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组织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够给该农产品带来相应的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

根据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结构形态,农产品区域品牌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

第二种类型是出现大量的工厂化农业企业,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但没有形成主导的龙头企业品牌,同时存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

第三种类型是出现大量的工厂化农业企业,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形成若干个业界有影响的主导龙头企业品牌,有一定的市场集中度。

第四种类型是以龙头企业品牌为主导,若干主导品牌市场高度集中,形成品牌加工运作,辅助产业、原材料产业系统化运作的产业集群。

这四种类型,以第一种、第二种类型存在最为普遍,而第三种、第四种类型则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理想状态。

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组织、服务三种协同效应,从而降低成本。

一是公共资源协同效应,区域品牌组织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二是组织协同效应,区域农产品的运作组织可以克服以小企业、小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无力进行品牌运作的弊端;三是服务协同效应,农产品区域品牌将带动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产业、辅助产业,从而为区域的农产品企业与农户提供全面、低成本的共享资源。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农产品的“信号显示”,可以使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自然资源优势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