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工程知识过程介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钻井设备
•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将钻 头切削地层产生的
吸入管线 水龙头 立管 泥浆泵 排出 管线 方 钻 杆 钻 柱 环 空 水龙带
热量和岩屑带出井 眼。
洗 井 液 返 出 管 线
井 壁
钻头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井控系统
井控系统的作 用是,当井内出现 溢流、井涌时,可 快速及时关闭井口 防止井喷事故的发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2. 向“深” 的方向发展(深井、超深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为勘 探和开发地层深处的油气资源
而发展起来的。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陆上石油资源储量为694 亿吨,目前探明172.8亿吨,探明 率为25%;陆上天然气资源量 为30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1.2万
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4%。
五、钻井关键技术
2. 携岩技术
•将钻头破碎的岩屑从井底及时清除出去是提高钻 速,减少钻井事故的关键。 •在大斜度井中,由于岩屑在重力作用下落到井壁
下侧,影响钻柱的活动,增大了钻柱的摩阻扭矩,
还容易引起井下复杂情况。
五、钻井关键技术
3. 井眼轨迹技术
•由于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钻头在地层中 钻进会受到地层力的影响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普通定向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丛式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丛式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丛式井)
埕北1B井组
时效提高30%以上
靶心距均在15m以内
平均钻井周期4.04天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
将油气开采到地面上来
一、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2. 钻井的类型
根据钻井目的和任务不同,钻井可分为 探井和开发井:
基准井 地质普查阶段 剖面井 生产井 开发井 注入井 检查井
探井
区域勘探阶段
构造井
预探井 详探井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1. 钻前准备
•
•
定井位
修公路
•
•
平井场
打基础
•
•
设备搬运
设备安装
•
井口准备
500m水深的海域钻过探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3. 向“小” 的方向发展(小井眼钻
井) 小井眼是钻井向快和省方向发展
的重要措施,当小井眼能够满足勘探
和开发的要求时,它无疑是一种好办
法。正是由于小井眼钻井节约了套管 成本、破岩成本、动力成本和运输成 本,它一般可节约成本35%~50%, 边远和运输困难的地区可能节约50%
涡轮钻具则是靠钻 井液流冲击装在涡轮轴 上的转子而得到扭矩和
转数。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半闭环导向钻井系统
地面 监控 系统 井下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系统
地 面 控 制 指 令
双向 通讯
随钻测量系统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其它钻井工具
稳定器
三片式钻杆卡瓦
大钳
吊环
吊卡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地质导向钻井)
在复杂断块 油藏、隐蔽油藏、 薄油藏和老油田 长期开采剩余的
随钻测 量系统
曲线对比 和模型修 正
边底水构造油藏
等复杂油气藏大
Hale Waihona Puke 有用武之地地质导向 软件系统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闭环钻井)
开环钻井
井下半闭环钻井
井下闭环钻井
全闭环钻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闭环钻井)
闭环钻井,即全部钻井过程依 靠传感器测量多种参数,依靠计算 机获取数据,并进行解释和发出指 令,最后由自动设备来执行,使钻 井过程变成一种无人操作的自动控 制过程。其明显的优点是非正常钻 井时间和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井眼 轨迹控制更加精确,既可严格按照 预定轨迹钻进,也可完全根据地下 情况钻进。
试油
二 开
候凝 安装 井口 油 井 完 成 候凝 安装 试油 井口
三 开
钻进 取心 测斜 电测井 中途测井
拆卸 设备 成本 核算
移 交 生 产
井口 完成 井底 完成
下油层套 管注水泥
石油钻井建井过程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动力系统
钻机所需的各工作 系统大多数是用柴油 机做发动机,通过变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4. 完井和试油
• 钻开油气层
油气层的特点:渗透性好、地层压力高
面临的问题:油气层易被污染、井喷
措施:(1)搞好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和监测
(2)使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钻油气层
(3)使用和油气层配伍的钻井液 (4)钻开油气层要尽量使用好固控设备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4. 完井和试油
• 选择合理的完井方法
五、钻井关键技术
7. 钻井环保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若因预防措施不力而对井喷失去 控制,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废弃的钻井液和其它废弃物处理不当,则会对 周围环境或水源产生污染 •钻遇地下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时处理不当,更会殃
及人畜的生命
六、钻井风险
1. 钻井风险因素
• 钻井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配合的野外流动作业,
•井眼的不规则和钻柱的不稳定运动加大井眼轨迹
预测的难度
•控制理论被引入到井眼轨迹控制领域,地面遥控
可变弯接头和可变径稳定器被研制出来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五、钻井关键技术
4. 井壁稳定技术
•地层被打开后,井壁岩石便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力, 如果井壁岩层固有的胶结强度较弱,便会失稳垮塌;
有的地层如泥页岩地层容易吸水膨胀垮塌;有的地
速箱直接驱动或由柴
油机发电来驱动钻井 设备。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提升系统
主要用来提 升钻柱和下套管等。 由井架、天车、游 车、大钩、吊环等
组成。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旋转系统
用来旋转钻柱, 向钻头提供扭矩。 由转盘、转盘变速 箱、水龙头、方钻
杆组成。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钻头
钻头是钻进中 最重要的工具。钻 头的不断改进促进 了钻井技术的发展。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钻柱
主要组成:
钻铤、钻杆、方钻杆
主要作用:
传递动力 施加钻压 输送洗井液
延伸井眼等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动力钻具
螺杆钻具是靠钻井 液流在螺杆钻具的定子 和转子间的容积挤压得 到扭矩和转数。
~75%的投资。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4. 向“巧” 的方向发展(多底井钻
井)
从一口定向井或水平井中
侧钻,钻出两个或多个分支井 眼,这种钻井称为多底井钻井, 它能够提高了产层的产能,节 省了钻井和油田开发的投资。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4. 向“巧” 的方向发展(欠平衡压力钻井)
常规钻井 欠平衡钻井
•减小对油气层的伤害
泵入泥浆
泵入泥浆
•有利于发现低压油气层
•明显提高机械钻速 • 减少压差卡钻和井漏事故
泥浆柱压力>油层压力 泥浆柱压力<油层压力 油气层
油气层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4. 向“巧” 的方向发展(连续管钻井)
• 显著提高起下钻换钻头的工作效率
• 起下钻时可循环钻井液
• 与欠平衡、超高压射流等钻井技术
相容性好
五、钻井关键技术
1. 高效破岩技术
钻井是为了在地层岩石中形成一个井眼,因 此,高效的破岩技术,是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 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关键。在深井、超深井和大 位移井中,由于起下钻时间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
上深部地层硬度和研磨性也越来越高,使得高效破
岩技术在深井、超深井和大位移井中显得尤为迫切。
完井方法应能满足有效封隔油气水层,能
减少油气流入井的阻力,能防止油气层井壁坍塌,
保证油气井长期稳定高产,能满足注水、压裂、 酸化等特殊作业要求。
•
安装完井井口装置
通过安装井口装置可以有控制的诱导油、
气流,进行完井测试及投产后正常生产。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4. 完井和试油
• 试油
对可能出油(气)的生产层,在降低井内 液柱压力的条件下,诱导油、气入井,然后对生 产层的油、气产量、水产量,地层压力及油、气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2. 钻进
•
•
钻进
洗井
•
• • • •
接单根
起下钻 固井 地质录井 测井
•
事故处理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钻 进 过 程 演 示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3. 钻井过程
第一次开钻 ( 一开 ) :从地面钻出较大井眼, 到一定设计深度后下表层套管。
第二次开钻 ( 二开 ) :从表层套管内用较小 一些的钻头继续钻进,若地层不复杂, 则可钻到目的层后下油层套管完井, 若地层复杂,则下技术套管。 第三次开钻 ( 三开 ) :从技术套管内再用小 一点的钻头往下钻进。根据情况,或 可一直钻达预定井深,或再下第二层、 第三层技术套管。再进行第四次、第 五次开钻,直到最后钻到目的地层深 度,下油层套管。
工作条件差,安全工作难度高 • 钻井设备庞大而复杂,运动部件多,管线压力高, 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设备或人员伤亡事故 • 钻井工作是在几千米的地下进行的,看不见,摸不 着,是一项非常隐蔽的地下工程。在钻井施工中会 出现许多复杂情况和不确定因素 ,容易造成井下工
生。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监测系统
通过地质和钻井综合录井对井下的 作业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司钻操作台的 仪表对钻进参数如大钩负载、钻压、转
数、扭矩、泵压、排量、钻速等进行记
录和测量 。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顶部驱动
水龙 头与钻 井马达 总成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2. 向“深” 的方向发展(深井、超深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的特点: • 裸眼井段长,要钻穿多套 地层压力系统; • 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
• 井温梯度和压力梯度高;
• 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 钻机负荷大。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2. 向“深” 的方向发展(深水钻井)
目前,在勘探比较成熟的海域 例如墨西哥湾,石油勘探已转向深 水海域,探井的水深已达到1500m, 已开发了1000m水深的油田。我国 南海的流花油田已从300m水深以 下的油井中采出大量石油,并已在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水平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水平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大位移井)
•
•
海油陆采
利用现有平台开采边际小油田
•
•
扩大平台控油面积
多目标大位移井开采多个断块油气藏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大位移井)
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测定,这一整套工艺技术就
叫试油。只有通过试油才能知道油气层含油气情 况。
定 井 位 候凝 安装 井口
地质 设计
下表 层套 管注 水泥 钻进 取心 测斜 电测井
钻井 设计
钻进 取心 测斜 电测井 下中 层套 管注 水泥
准备 工程
修公路 平场地 打基础 安装 下导管 一 开
试车
安全检查
• 有利于实现自动化钻井
Galileo连续管钻机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地质导向钻井)
概念:地质导向钻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通过随钻 测量多种地质和工程参数,对所钻地层的地质 参数进行实时评价和对比,根据评价对比结 果而调整控制井眼轨迹,使之命中最佳地质 目标并在其中有效延伸。 优点:使现场人员根据地质目标情况有效地控制 井眼轨迹的走向,回避风险,从整体上提高 油田勘探开发的总体效果。
层如盐膏层容易发生蠕变;有的地层如盐岩层会导
致钻井液性能变差,从而导致井下复杂情况。
•井壁稳定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严 重制约了钻井的发展。
五、钻井关键技术
5. 地层评价技术
•地层评价主要包括地层的工程特性评价和油层的 含油气情况评价 •进行地层工程特性评价是为了安全、优质、高效 的钻井 •进行油层含油气情况评价是为了提高油层的穿透
世界上位移最大的井:英国 WF油田M-16井,位移 10728m;
英国WFM-14井,位移 8938m,建井周期 81.7天;
Amoco公司在加拿大 Wabasca油田完成的一口井, 位移2988.3m、垂深411.9m, 垂深位移比1:7.25;
埕 北 21- 平 1 井 水 平 位 移 3167.34米 垂 深 2633.91 米 , 测 量 井 深4837.4米
率,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五、钻井关键技术
6. 油气层保护技术
•为了防止油气流入井内,造成井涌、井喷等严重后果, 通常使井内液柱压力略大于油气层压力 •当井内压力大于油气层压力时,钻井完井液中的固相 颗粒也会侵入油气层的孔隙内,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造成对油气层的严重损害
•正确诊断油气层损害机理是进行油气层保护的关键
石油钻井工程介绍
2000.2
主 要 内 容
一、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五、钻井关键技术 六、钻井风险 七、钻井取得的成就
一、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1. 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 • • 寻找和证实含油气构造 探明已证实的含油(气)构造的含油气面 积和储量; 取得油田的地质资料和开发数据
•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将钻 头切削地层产生的
吸入管线 水龙头 立管 泥浆泵 排出 管线 方 钻 杆 钻 柱 环 空 水龙带
热量和岩屑带出井 眼。
洗 井 液 返 出 管 线
井 壁
钻头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井控系统
井控系统的作 用是,当井内出现 溢流、井涌时,可 快速及时关闭井口 防止井喷事故的发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2. 向“深” 的方向发展(深井、超深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为勘 探和开发地层深处的油气资源
而发展起来的。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陆上石油资源储量为694 亿吨,目前探明172.8亿吨,探明 率为25%;陆上天然气资源量 为30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1.2万
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4%。
五、钻井关键技术
2. 携岩技术
•将钻头破碎的岩屑从井底及时清除出去是提高钻 速,减少钻井事故的关键。 •在大斜度井中,由于岩屑在重力作用下落到井壁
下侧,影响钻柱的活动,增大了钻柱的摩阻扭矩,
还容易引起井下复杂情况。
五、钻井关键技术
3. 井眼轨迹技术
•由于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钻头在地层中 钻进会受到地层力的影响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普通定向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丛式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丛式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丛式井)
埕北1B井组
时效提高30%以上
靶心距均在15m以内
平均钻井周期4.04天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
将油气开采到地面上来
一、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2. 钻井的类型
根据钻井目的和任务不同,钻井可分为 探井和开发井:
基准井 地质普查阶段 剖面井 生产井 开发井 注入井 检查井
探井
区域勘探阶段
构造井
预探井 详探井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1. 钻前准备
•
•
定井位
修公路
•
•
平井场
打基础
•
•
设备搬运
设备安装
•
井口准备
500m水深的海域钻过探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3. 向“小” 的方向发展(小井眼钻
井) 小井眼是钻井向快和省方向发展
的重要措施,当小井眼能够满足勘探
和开发的要求时,它无疑是一种好办
法。正是由于小井眼钻井节约了套管 成本、破岩成本、动力成本和运输成 本,它一般可节约成本35%~50%, 边远和运输困难的地区可能节约50%
涡轮钻具则是靠钻 井液流冲击装在涡轮轴 上的转子而得到扭矩和
转数。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半闭环导向钻井系统
地面 监控 系统 井下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系统
地 面 控 制 指 令
双向 通讯
随钻测量系统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其它钻井工具
稳定器
三片式钻杆卡瓦
大钳
吊环
吊卡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地质导向钻井)
在复杂断块 油藏、隐蔽油藏、 薄油藏和老油田 长期开采剩余的
随钻测 量系统
曲线对比 和模型修 正
边底水构造油藏
等复杂油气藏大
Hale Waihona Puke 有用武之地地质导向 软件系统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闭环钻井)
开环钻井
井下半闭环钻井
井下闭环钻井
全闭环钻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闭环钻井)
闭环钻井,即全部钻井过程依 靠传感器测量多种参数,依靠计算 机获取数据,并进行解释和发出指 令,最后由自动设备来执行,使钻 井过程变成一种无人操作的自动控 制过程。其明显的优点是非正常钻 井时间和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井眼 轨迹控制更加精确,既可严格按照 预定轨迹钻进,也可完全根据地下 情况钻进。
试油
二 开
候凝 安装 井口 油 井 完 成 候凝 安装 试油 井口
三 开
钻进 取心 测斜 电测井 中途测井
拆卸 设备 成本 核算
移 交 生 产
井口 完成 井底 完成
下油层套 管注水泥
石油钻井建井过程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动力系统
钻机所需的各工作 系统大多数是用柴油 机做发动机,通过变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4. 完井和试油
• 钻开油气层
油气层的特点:渗透性好、地层压力高
面临的问题:油气层易被污染、井喷
措施:(1)搞好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和监测
(2)使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钻油气层
(3)使用和油气层配伍的钻井液 (4)钻开油气层要尽量使用好固控设备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4. 完井和试油
• 选择合理的完井方法
五、钻井关键技术
7. 钻井环保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若因预防措施不力而对井喷失去 控制,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废弃的钻井液和其它废弃物处理不当,则会对 周围环境或水源产生污染 •钻遇地下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时处理不当,更会殃
及人畜的生命
六、钻井风险
1. 钻井风险因素
• 钻井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配合的野外流动作业,
•井眼的不规则和钻柱的不稳定运动加大井眼轨迹
预测的难度
•控制理论被引入到井眼轨迹控制领域,地面遥控
可变弯接头和可变径稳定器被研制出来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五、钻井关键技术
4. 井壁稳定技术
•地层被打开后,井壁岩石便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力, 如果井壁岩层固有的胶结强度较弱,便会失稳垮塌;
有的地层如泥页岩地层容易吸水膨胀垮塌;有的地
速箱直接驱动或由柴
油机发电来驱动钻井 设备。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提升系统
主要用来提 升钻柱和下套管等。 由井架、天车、游 车、大钩、吊环等
组成。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旋转系统
用来旋转钻柱, 向钻头提供扭矩。 由转盘、转盘变速 箱、水龙头、方钻
杆组成。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钻头
钻头是钻进中 最重要的工具。钻 头的不断改进促进 了钻井技术的发展。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钻柱
主要组成:
钻铤、钻杆、方钻杆
主要作用:
传递动力 施加钻压 输送洗井液
延伸井眼等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2. 钻井工具和仪器
• 动力钻具
螺杆钻具是靠钻井 液流在螺杆钻具的定子 和转子间的容积挤压得 到扭矩和转数。
~75%的投资。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4. 向“巧” 的方向发展(多底井钻
井)
从一口定向井或水平井中
侧钻,钻出两个或多个分支井 眼,这种钻井称为多底井钻井, 它能够提高了产层的产能,节 省了钻井和油田开发的投资。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4. 向“巧” 的方向发展(欠平衡压力钻井)
常规钻井 欠平衡钻井
•减小对油气层的伤害
泵入泥浆
泵入泥浆
•有利于发现低压油气层
•明显提高机械钻速 • 减少压差卡钻和井漏事故
泥浆柱压力>油层压力 泥浆柱压力<油层压力 油气层
油气层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4. 向“巧” 的方向发展(连续管钻井)
• 显著提高起下钻换钻头的工作效率
• 起下钻时可循环钻井液
• 与欠平衡、超高压射流等钻井技术
相容性好
五、钻井关键技术
1. 高效破岩技术
钻井是为了在地层岩石中形成一个井眼,因 此,高效的破岩技术,是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 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关键。在深井、超深井和大 位移井中,由于起下钻时间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
上深部地层硬度和研磨性也越来越高,使得高效破
岩技术在深井、超深井和大位移井中显得尤为迫切。
完井方法应能满足有效封隔油气水层,能
减少油气流入井的阻力,能防止油气层井壁坍塌,
保证油气井长期稳定高产,能满足注水、压裂、 酸化等特殊作业要求。
•
安装完井井口装置
通过安装井口装置可以有控制的诱导油、
气流,进行完井测试及投产后正常生产。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4. 完井和试油
• 试油
对可能出油(气)的生产层,在降低井内 液柱压力的条件下,诱导油、气入井,然后对生 产层的油、气产量、水产量,地层压力及油、气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2. 钻进
•
•
钻进
洗井
•
• • • •
接单根
起下钻 固井 地质录井 测井
•
事故处理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钻 进 过 程 演 示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3. 钻井过程
第一次开钻 ( 一开 ) :从地面钻出较大井眼, 到一定设计深度后下表层套管。
第二次开钻 ( 二开 ) :从表层套管内用较小 一些的钻头继续钻进,若地层不复杂, 则可钻到目的层后下油层套管完井, 若地层复杂,则下技术套管。 第三次开钻 ( 三开 ) :从技术套管内再用小 一点的钻头往下钻进。根据情况,或 可一直钻达预定井深,或再下第二层、 第三层技术套管。再进行第四次、第 五次开钻,直到最后钻到目的地层深 度,下油层套管。
工作条件差,安全工作难度高 • 钻井设备庞大而复杂,运动部件多,管线压力高, 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设备或人员伤亡事故 • 钻井工作是在几千米的地下进行的,看不见,摸不 着,是一项非常隐蔽的地下工程。在钻井施工中会 出现许多复杂情况和不确定因素 ,容易造成井下工
生。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监测系统
通过地质和钻井综合录井对井下的 作业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司钻操作台的 仪表对钻进参数如大钩负载、钻压、转
数、扭矩、泵压、排量、钻速等进行记
录和测量 。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1. 钻井设备
• 顶部驱动
水龙 头与钻 井马达 总成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2. 向“深” 的方向发展(深井、超深井)
深井、超深井钻井的特点: • 裸眼井段长,要钻穿多套 地层压力系统; • 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
• 井温梯度和压力梯度高;
• 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 钻机负荷大。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2. 向“深” 的方向发展(深水钻井)
目前,在勘探比较成熟的海域 例如墨西哥湾,石油勘探已转向深 水海域,探井的水深已达到1500m, 已开发了1000m水深的油田。我国 南海的流花油田已从300m水深以 下的油井中采出大量石油,并已在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水平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水平井)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大位移井)
•
•
海油陆采
利用现有平台开采边际小油田
•
•
扩大平台控油面积
多目标大位移井开采多个断块油气藏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1. 向“横” 的方向发展(大位移井)
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测定,这一整套工艺技术就
叫试油。只有通过试油才能知道油气层含油气情 况。
定 井 位 候凝 安装 井口
地质 设计
下表 层套 管注 水泥 钻进 取心 测斜 电测井
钻井 设计
钻进 取心 测斜 电测井 下中 层套 管注 水泥
准备 工程
修公路 平场地 打基础 安装 下导管 一 开
试车
安全检查
• 有利于实现自动化钻井
Galileo连续管钻机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5. 向“智” 的方向发展(地质导向钻井)
概念:地质导向钻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通过随钻 测量多种地质和工程参数,对所钻地层的地质 参数进行实时评价和对比,根据评价对比结 果而调整控制井眼轨迹,使之命中最佳地质 目标并在其中有效延伸。 优点:使现场人员根据地质目标情况有效地控制 井眼轨迹的走向,回避风险,从整体上提高 油田勘探开发的总体效果。
层如盐膏层容易发生蠕变;有的地层如盐岩层会导
致钻井液性能变差,从而导致井下复杂情况。
•井壁稳定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严 重制约了钻井的发展。
五、钻井关键技术
5. 地层评价技术
•地层评价主要包括地层的工程特性评价和油层的 含油气情况评价 •进行地层工程特性评价是为了安全、优质、高效 的钻井 •进行油层含油气情况评价是为了提高油层的穿透
世界上位移最大的井:英国 WF油田M-16井,位移 10728m;
英国WFM-14井,位移 8938m,建井周期 81.7天;
Amoco公司在加拿大 Wabasca油田完成的一口井, 位移2988.3m、垂深411.9m, 垂深位移比1:7.25;
埕 北 21- 平 1 井 水 平 位 移 3167.34米 垂 深 2633.91 米 , 测 量 井 深4837.4米
率,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五、钻井关键技术
6. 油气层保护技术
•为了防止油气流入井内,造成井涌、井喷等严重后果, 通常使井内液柱压力略大于油气层压力 •当井内压力大于油气层压力时,钻井完井液中的固相 颗粒也会侵入油气层的孔隙内,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造成对油气层的严重损害
•正确诊断油气层损害机理是进行油气层保护的关键
石油钻井工程介绍
2000.2
主 要 内 容
一、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二、钻井的主要程序 三、钻井设备、工具和仪器 四、钻井的发展及趋势 五、钻井关键技术 六、钻井风险 七、钻井取得的成就
一、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1. 钻井的目的和意义
• • • 寻找和证实含油气构造 探明已证实的含油(气)构造的含油气面 积和储量; 取得油田的地质资料和开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