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栽培简介

合集下载

果园生草技术

果园生草技术

草 等 。所选 草类 首先 对环 境 的适应 能力 要 强 ,易 耕 ,消灭 其 他 杂草 ,并及 时灌 水 ,以 使 生 草尽 快
成 活 ,栽 培管 理 容易 ;其 次早 发 性好 ,生 长快 ,覆 覆 盖地 面 。可人工 或 喷洒 除草 剂除草 。
盖期 长 ,在 与 园地 杂草 共生 中有较 强 的优 势 ,耐
间生 草 、行 内覆草 ,或 者 自然 生 草 。
一 般 0.5-1 kg。
1.2 品种 选择 果 园人 工 种 草 ,所 用 的 大 多为 1.4 田 间配套 管理
豆科 和禾 本 科 牧 草 ,如 白三 叶 、紫 花 苜 蓿 、黑 麦
1)清 除 杂 草 。 出苗 后 应 加 强 管 理 ,及 时 中
管 理 ,使 草 类 与果 树协 调共 生 的一 种 生产 技术 。 分 利用 经 过仔 细选 留的原 生杂 草 ,对 于直 立 生
我们 于 2009-2015年 在 全 县 建 立 果 园 生 草 示 长 、茎 秆易 木 质化 的 恶性 草 ,如 灰 藜 、反枝 苋等 ,
范 园 80 hm ,通过 生 草提 升 了土壤 有 机质 含量 , 可 以人 工拔 除 ,或及 时刈 割 。将 果 园杂草 割后覆
改善 了土 壤 的物理 、化学 性能 ,增 强 了土 壤 蓄水 盖在 树 盘 上 ,年 中一般 草 长 到 20 ̄30 em 时 割
保 墒 能力 ,改 善 了果 园小 气候 ,进 而提 高 果 品产 草 ,控 制高 度不 超过 20 em。
量和 品质 。
1.3 播 种 时期 和 方 法 绿 肥 一 般 在 春 季 4— 5
果 园 ,园 地 土壤 为 砂 壤 土 ,pH 值 为 7.6,地 下 水 均 单果 质量 为 202 g。第 6年 10月 23日采收 记

果园自然生草可利用的野生草种

果园自然生草可利用的野生草种

果园自然生草可利用的野生草种果园生草是现代化果园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世界果树生产强国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墒情,调节果园小气候,减少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还可以美化果园环境。

果园生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生草,即人工种植长毛野豌豆、鼠毛草、紫花苜蓿、高羊茅、黑麦草、白三叶等草种。

另一种方法是自然生草,即利用果园原有野生草种。

自然生草具有投资少、成坪快、适应性强、易于管护,植物群落丰富等优势,是果园生草的优先选择。

果园杂草种类很多,在自然生草时要注意选留、扩繁植株矮、根系浅、生长迅速的草种,清除和控制植株高大、根系过于发达、地上部木质化、有攀援习性的恶性杂草如葎草、藜、茼麻等,以方便果园管理的各项作业,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争夺。

同时,尽可能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减少土壤耕作,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也避免了对果园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经过2~3年有意识地选留,杂草种类和比例就会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根本改变,果园土壤管理随后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常见的可利用的野生草种有以下一些:(1)紫花地丁(图1)多年生草本。

无地上茎,高4~14厘米。

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

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距细管状,直或稍上弯。

蒴果长圆形,长5~12毫米。

种子卵球形,长1.8毫米,淡黄色。

花果期3月中下旬至10月。

紫花地丁返青早,是春季最早开花的植物之一,花朵娇嫩、美丽。

秋后茎叶仍青绿如初,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因此是极好的地被植物。

可利用种子自然繁殖。

图1 紫花地丁(2)荠菜(图2)十字花科,荠属植物。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

茎直立,单一或从下部分枝。

基生叶状莲座,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偶有全缘。

茎生叶狭披针或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果期延长可达20厘米。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引言果园生草栽培法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者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得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果树栽培方式,也称为仿生栽培形式。

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结合种植绿肥同时进行。

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之间不留空白土地进行全面种植或是树木空白行间实施全草覆盖等方式可称之为果园生草。

通常被覆盖至树盘上或刈割进行使用,实现土地间的安全管理,进而实现提升产量、升级果品质量、保证生产种植稳定。

对于果园生草的合理种植应区别于秸秆覆盖、绿肥间作等。

而是指利用活体植被如草植等进行果树间隙、植株间隙的种植与覆盖,保证土壤可被充分利用,此时并不收获相应的产品。

1.1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常见技术就是果园生草。

此项措施可有效地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性质。

进行果园生草的土壤通常不需要耕作,省时省力,省人工。

将草根遗留在土壤之中可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利用腐化植物或分解植根,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质,进而提升土壤的育肥能力。

不仅如此,利用生草技术可有效的阻止杂草丛生,降低田间管理的成本与用工。

1.2防止水土流失,保肥保水,抗旱种植生草所需的植被必须是植被茂密、根茎茂盛、具有高密度茎叶、较强的覆盖率的种类,因此其通常可有效的境地水土流失,保证土壤的水分,有效抑制蒸发,保水保肥。

1.3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利用生草种植,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的变化频率,保证种植园的温度稳定,使得其夏季可降温5〜7C,防止烈日艳阳饿晒灼;冬季可有效升温1〜3°C,便于耐寒抗冬。

此外,生草种植可有效的利用夏季的降水,实现保水并转化养分,提升果蔬的成熟率与枝条的茂密度,保质增产。

1.4为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生产绿色果品创造条件利用生草种植,可增加瓢虫、食蚜虫等益虫,有效的增加害虫的天敌,便于开展生物抵虫、治虫的活动,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数量。

2果园生草技术2.1种草选择2.1.1选择原则适宜果树生长。

果园生草栽培简介

果园生草栽培简介

宿主植物与菌根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Sp Hy Hy
Sp
生草处理区枳苗菌根观察
Hy: 菌丝 Sp: 孢子
A 促进宿主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
外生菌丝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根毛,而且 其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也大大增加,这就使宿主 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极大增加。菌根菌外延菌丝 极细,特别是薄壁菌丝,其直径仅2μm~7μm,因 此对那些根毛(直径10um~20um)不能抵达的土 壤缝隙,菌丝却能轻易进入和穿过。因此菌根真 菌对土壤中扩散率低的离子如P、Zn、Cu等的吸 收运转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Diethoxymethane(1), ethanol (2), 2-methyl-1-propanol (3), 2-methyl1-butanol (4), 3-methyl-1-butanol (5), 3-hexen-1-ol (6), 2-hexen-1-ol (7), octanoic acid-ethyl ester (8), naphthalene-1,2,3,4-tetrahydro1,1,6-trimethyl (9), acetic acid (10), 4-octanoic acid-ethyl ester (11), 2ethyl-1-hexanol (12), nonanoic acid-
5 防治虫害
果园中发生的害虫和广泛存在的害虫天 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在果 园栽培生草,为害虫天敌提供了栖息场所, 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繁衍和活动,天敌数量 明显偏多,可有效地维护果园虫群生态平 衡,其次更重要的是在防治害虫时,天敌 可躲避于草中避免被杀。
7 土传病害的抑制
最近发现,果园种植鼠茅和百喜草能有效 抑制白纹羽病菌的生长。将白纹羽病菌在含有 研磨的茎叶和根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白纹羽 病菌的生长得到了抑制。其原因主要是︰

提升梨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提升梨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提升梨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1、果园生草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等对梨园进行地面覆盖,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地表径流,增强地力的作用。

果园覆盖有两种方法:一是剑园覆盖,适用于郁闭不再间作的果园,每亩覆干草2000~2500千克,或鲜草4000千克;二是株间局部覆盖,适用于树体小,有间作或草源不足的果园,每亩覆干草1100~1500千克,或鲜草2000~3000千克,覆草厚度为10~20厘米。

果园生草是培肥地力、全方位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率、实现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土壤管理模式。

生草的方式主要有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种草,自然生草具有更丰富的植物群落,其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在水分利用、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果树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更有利于生产,且省工、省力,是果园生草的最好选择。

人工生草草种以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田菁等豆科牧草为好,目前以白三叶草最为优越,为果园生草的主导草种。

另外,还有黑麦草、百脉根、百喜草、草木樨、毛苕子、扁茎黄芪、小冠花、鸭绒草、早熟禾、羊胡子草、野燕麦等。

2、浇水水分对果实发育及品质的调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土壤水分不足常降低果实的产量,但在果树生长的特定时期,适当控水常常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水分胁迫影响梨果实糖分的积累,果实发育后期水分胁迫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早期水分胁迫导致果实中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下降。

梨是需水较多的果树。

在萌芽前后至开花前灌水,可促进萌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

落花后,幼果开始膨大,新梢迅速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是梨需水的临界期。

及时灌水1~2次,可以显著减轻落果,促进新梢生长。

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此期也是花芽分化期,需水较多。

有些地区适值雨季不需灌水,但干旱地区仍需灌水,以保证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需要。

果实接近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供应,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果树生长后期,也要控制水分供应,否则新梢停长晚,容易发生冻害和抽干。

果园生草种植

果园生草种植

哲理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没有一个足够宽容的心,就看不到一个春光明媚的世界。

果园生草种植徐章平(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摘 要:果园生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转化营养,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防止水土流失;且能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增加植被多样化,有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果园小气候,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本文从生草区别、草种选择、种植方法、生草管理等方面介绍果园生草种植技术。

关键词:生草;种植方法;生草管理;注意的问题1 果园生草功能1.1 转化营养,培肥地力草类多数为浅根的喜氮植物,在果园中大多数吸取的是表层10 cm 左右土壤中的氮素,通过刈割自然死亡后,草类转化为有机质。

有人做过计算,大多数草类的养分回馈是索取的30~40倍,甚至更多。

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利用土地休闲长草后翻耕来恢复地力,可见果园生草“利”是大于“弊”的。

1.2 增加土壤通气性草类根系在土壤中争得了各自应有的空间,等它们死亡后,根系部位会成为上下通气的管道,改变了土壤的通气性。

这在降雨多的年份尤为显著。

1.3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长期以来,果园内化肥的大量连年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

而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均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其中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

它们具有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2~6 m,深者可达10 m 以上,侧根发达,根上生大量根瘤。

它们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翻压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覆盖层下5~ 10 cm 土壤有机质比原来提高1%,表耕层提高3.5%。

1.4 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土壤是果树的载体,土壤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园生产的性质、植株寿命、果实产量和质量。

果园生草栽培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

活地被物残体、半腐解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有机质及有效态矿质元素,不断补充土壤营养,土壤有机质积累随之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启动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N、P、K 移动性增加,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团粒结构形成,有效孔隙和土壤容水能力提高。

猕猴桃果园生草技术

猕猴桃果园生草技术

猕猴桃果园生草技术作者:马康利张璐璐吕岩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1年第05期果园生草技术于19世纪中叶始于美国,直到20世级中叶,随着开沟旋耕机、割草机的先后问世,以及与之配套的果园喷灌、滴灌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土壤管理技术才在美国得到了大面积迅速推广。

随后,很快在世界各国的果园土壤管理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果园生草技术。

我们对陕西关中猕猴桃主产区多个果园进行了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真切看到了猕猴桃园生草的优势,分析总结了生草制在猕猴桃园无法全面推进的原因,并提出了关中猕猴桃产区果园生草技术推广要点,供果农朋友们参考。

1 猕猴桃园生草的好处经5年跟踪调查,在猕猴桃园实行生草制具有以下好处: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生物多样性。

通过果园生草,可以就地收获大量粗有机质,用来培肥土壤。

据不完全统计,在同样的水、肥管理条件下,猕猴桃园连续生草5年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0.9%。

猕猴桃属于浅根性肉质根系果树,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土壤质量状况决定果树的寿命、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生草果园中不同种类杂草的根系分泌物成分不尽相同,可以刺激土壤中多种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

2)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树体抗逆性。

生草猕猴桃园地面被草覆盖,缩小了昼夜温差,有利于树体防寒抗冻。

生草园夏季高温时阳光不能直射到地面,从而减少了地面热辐射对树体造成的热损伤。

2020年7月8日,陕西周至室外温度达到39 ℃,午后13:00,同一猕猴桃园,生草区域与清耕区域地面温度相差8 ℃。

遇秋季雨涝果园排水不畅时,生草园大量的草根可以吸收和蒸发掉土壤中多余的水分,缩短猕猴桃树根系淹水时间,降低死亡率。

果园生草后,客观上的确存在着草与树争水、争肥的事实,但这也激活了猕猴桃树根系的活力,使其代谢更加旺盛。

如果我们一直给树体施入足量的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高效化学肥料,进行目的性极强的单一高产栽培,使果树自身无须担负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任务,那么树体原有的抗性将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不利于果园长期持续生产,且额外增加了成本投入。

豫北地区果园生草栽培种类选择

豫北地区果园生草栽培种类选择

果园生草是现代果园土壤耕作管理制度的一项主要推广技术,是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发展的方向。

豫北地区降水较少,果园生草模式相对单一,以自然生草刈割为主。

水分短缺及用工短缺是果园生草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生草模式应考虑减少水分散失,增加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豫北地区各果园产区种植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应用上缺乏相应规范化技术,草种类型单一。

生草栽培可以改变果园的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的生长及果实品质[1],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和径流,对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也有重要作用。

对于维持土壤水肥、改善土壤生态结构、推动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生草栽植试验及种类选择1.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安阳县永和镇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梨园进行,园区面积40亩,试验时间为2019年秋至2020年夏。

试验选用白三叶、紫花苜蓿、鼠尾草、蒲公英共4个生草品种进行秋季栽植试验,每个草种栽植面积1300m 2。

于2019年秋季进行种植,2020年夏天通过生长表现及数据分析,选择适合豫北地区果园生草的草种。

白三叶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浅,不与果树争肥,耐践踏,肥效高,生物固氮能力较强[3]。

优点:①植株低矮,草层只有30cm 高,其一生中不青割也不会影响果树生长;②根系浅,不与果树争肥争水;③草层致密,覆盖度好,保墒效果好,抑制杂草作用明显;④耐践踏性、耐荫性好,即使果园已被树冠完全遮盖,白三叶也可正常生长,且践踏后的草层经1~2d 又恢复原状,不影响果农对果园进行其他管理;⑤绿色期长,开花早,花期长,叶型美观,观赏性强。

紫花苜蓿属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高约100cm 。

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杂草危害轻,出苗率和成活率较高。

根系发达,直根系,根系深,主根粗长。

喜温暖半干燥气候,日平均温度在15~25℃,昼暖夜凉最适合生长。

抗寒性强,冬季-20℃可安全过冬。

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灌 封 冻水 , 高树 体抗 冻 能 力 。③ 控 制 产 量在 提
6 71 0 g 6 110 0k 。④用 塑 料 薄膜 包 扎 防 冻 。⑤ 2
树 盘封 土堆 防止根 系受冻 。
基 金 项 目 : 家 葡 萄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 yyx3 —6 国 n c t-00 -
果 园生 草可 有效 降 低夏 季 7 —8月 份 地表 温度 , 增加 冬季地 表温度 , 保持 全 年地 温 比较稳 定 。由于地 表 有草 层覆 盖 , 夏季 减少 了地 面 热
辐射 , 冬季 又减 少 了 地热 的散 失 。果 园 土壤 温
有效 提 高 固 土能 力 ; 一 方 面可 有 效 消除 因降 另 雨 而 出现 的“ 土壤 进溅 ” 象 , 现 减缓径 流 流速 , 有
园面积 占果 园总 面积 的 5 以上 , 的 国家 达 5 有
1 2 改 善 土 壤 理 化 性 状 .
牧 草覆 盖果 园后 , 其枯 叶 、 枯根 等残 体 在土 壤 中降解 、 化 , 转 形成 腐 殖 质 , 土 壤 中 的 有 机 使 质 不断 提高 。研究 表 明 , 耕 导 致 土 壤 有 机 质 清 的下 降 , 表层 下 降最 明显 。而 果 园 生 草 增 加 土
到 9 左 右 。在我 国 , 5 生草栽 培始 于上世 纪 7 0
年代 末 8 O年 代 初 , 在 山 东 、 现 山西 、 宁 、 南 辽 河 等地 已有 部分 应用 。现 将生 草 的优点 及果 园生 草方 法介 绍如 下 , 供参考 。
1 草 园生草 的优 点
壤有 机 质 含 量 , 加 量随 土 壤 和环 境 条 件 的变 增 化 而变化 , 加最 多 的是 表 土 , 其 是 表 层 , 增 尤 向

火龙果园为要生草?

火龙果园为要生草?

火龙果园为要生草?
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理在欧美、等国已施行多年应用非常普遍近有种植火龙果的网友咨询耕种帮:是果园生草?火龙果园为要生草?火龙果园生草有哪些好处?火龙果园种植草好?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是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法就是人工全园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草所种的草是优良多年生牧草;全园或带状人工生草也可以是除去不适宜种类杂草的自然生草生草地不再有除刈割以外的耕作人工生草地由于草的种类是经过人工选择的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理。

施行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理的效的但果园生草后要加强理理技术到位才能发挥果园生草的综合效益到达果园生草的目的。

火龙果园生草的好处是
火龙果施行生草栽培技术对果园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及改善火龙果生长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火龙果果园施行生草栽培后因地表有草类覆盖盛夏可降低土表温度进步空气相对湿度。

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草根系的生长及穿透、土壤
凋落物的增加引起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进步来改变的。

生草根系的穿刺作用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从而直接降低土壤的容重;根系更新腐烂后在土体内留下大小不等的孔隙进而对毛孔隙及非毛孔隙产生影响。

而生草的根、茎、叶残体进入土壤后通过分解、转化成为土壤有机质重要的补充来源。

土壤有机质增多有利于土壤微团聚体和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和增多。

火龙果生草栽培常用的草有紫花苜蓿、柱花草、百喜草等3种生草栽培对火龙果果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程度为紫花苜蓿柱花草百喜草。

是果园生草?火龙果园为要生草?火龙果园生草有哪些好处?火龙果园种植草好?。

浅谈现代果园管理中的生草栽培技术

浅谈现代果园管理中的生草栽培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是果园长期清耕导致果品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先进果园管理办法,在园区推广种植生草绿肥,根据生草长势一年收割3~4次,割下的生草作为绿肥覆树盘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生草栽培技术对建设绿色生态无污染果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果园常见的几种耕作方式1.1清耕法清耕法就是园区工人勤于翻地耕作,果树株行距间不保留任何植被,土壤因为勤于耕作始终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

此种方法在短期内,可使土壤疏松通气,但长此下去,可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现象严重。

1.2免耕法此法主要是利用除草剂来灭除园区内的杂草,也就是不需要利用任何机械进行土壤翻耕,免于耕作(见图1)。

这种方法能够保持土壤自然结构不被破坏,而且免耕还可以节省劳动力,降低果园管理成本,目前很多果园都在使用免耕法。

1.3覆盖法覆盖法主要是就地取材,在树冠下覆盖杂草、秸秆、地膜等。

其中以果园覆草最为普遍,果园覆草是指在果园水分缺乏、园内杂草又不能满足保墒的要求时,从园外收集杂草在树盘下覆盖的管理方法。

简言之,就是将杂草粉碎后,均匀铺在果园行间和树盘下,通常覆草厚度为5~10厘米不等。

覆盖能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草腐烂,还能增加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浅谈现代果园管理中的生草栽培技术陈占文1,刘继峰1,郑兴臣1,周勋1,贾红梅2*(1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山东泰安271027;2广饶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广饶257300)摘要:目前很多果园的杂草很多,影响树木的生长。

采取土壤清耕和使用除草剂的方法,杂草能够清除得比较干净,但是却对果树生长不利,对果园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现在生草栽培技术正在被广大果农认可,被应用于果园管理中。

生草栽培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改善果园环境,促进果树健壮生长,而且果实产量明显增加,果品品质也有所提升,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技术

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技术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先进的果园可持续发展土壤管理模式,在欧美及日本等果树生产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行。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引进该技术,最初在福建、山东、广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为适时推进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促进果园栽培管理绿色化,本文从果园生草的主要作用、生草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推动果园生草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一、果园生草的主要作用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矿质营养元素长期以来,因为化肥的大量的使用,造成果园的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等情况。

生草栽培有利于果园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恢复土壤自身的肥力循环功能和土壤修复功能。

一般果园经过2~3年生草栽培后,果园土壤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和有效养分逐渐增加。

2、保持土壤墒情、维护生态安全果园生草栽培后,土壤被草大面积覆盖,一方面能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进而保护土壤表面;另一方面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利用率;另外,果园生草提高了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可以较好地维护生态安全。

3、延长根系活动时间果园生草可以提高地温,与清耕果园相比,果树的根系在四季均比清耕果园的作物根系活动时间长。

尤其冬季,种植草枯死后覆盖在果园土壤表面,可提高土壤表面温度,并保持根层适宜的有效水含量,防止或减轻低温对根系的冻害。

4、改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后,由传统清耕果园的土壤-大气接触模式,改为土壤-草-大气模式,地表光、热、水、气等生态因子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

5、生草具有疏松土壤的良好效果土壤容重是反映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

果园生草可以使土壤容重降低4.7%~13.0%。

生草覆盖后,果园的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疏松易碎,通气和透水性好,不仅能保持土壤结构稳定,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利于蚯蚓繁殖,恢复土壤健康。

6、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益生草果园在机械刈割、锄地、施肥、打药等用工量方面,仅相当于清耕除草果园的10%~20%,每年每667m2减少投入2000余元。

果园生草的生态作用及其栽培

果园生草的生态作用及其栽培

播 种 时间应 适 当提 前 , 加大 种 子播 量 。 持 良好 的 并 保
收稿 日期 :0 1—1 20 2—4
复 中枢 神经 系统 的 功能 , 其次 是抗 菌 、 毒 、 解 利尿 。
殖 , 生毒素 , 非 细 菌本 身 所 致 , 产 并 目前 世 界 上 尚无
这种 生物毒 素 的 解 毒 药 。 因 此 , 已出 现 临 床 症 状 对
好 地控 制病 虫 害 ; 同时 又获 得 肉质好 , 有 自然 野 味 具 的 商品鸡 ; 粪 归还 土壤 还 能 改 土 培肥 , 鸡 可大 大 提高
果 园的 经济效 益 。 3栽培 要点
3 1为使 牧 草 在 冬 季严 寒 来 临 前 能 生 长 繁 茂 , 好 . 较
地覆 盖地 面 , 以便 能 很 好 地 发 挥 保 温 效 果 。牧 草 的
维普资讯
上海 农业 科 技

2 0 — 0 2—5
果 园生 草 的生 态作 用 及 其 栽 培
张树生 何美仙 朱华 兵 胡 蕾 ( 江 省金 华 职 业技 术 学 院 生物 工 程 学 院 浙 3 10 ) 2 0 7
果 园特别 是低 丘 红壤 果 园 , 壤 有机 质 缺 乏 、 土 结 构差 、 分贫 瘠 、 旱 等 , 扰 着 果 园 产 量 提 高 及 其 养 易 困
品 质 改 善 。 经 长 期 观 察 和 试 验 研 究 表 明 , 园 生 草 果
适 量施 肥 ) 马 塘等 品质 优 的 有利 杂 草 即使 在 旱 季也 , 能 很好 生长 , 能 迅速 覆 盖地 表 , 效果 常 常 比人 工 并 其 套 种牧 草更 好 , 得推 广 。 值 1 3增强抗 寒 能 力 果 园生 草 在 冬 季 可 提 高果 树 根 .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果园生草栽培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果树栽培方式,也是仿生栽培形式。

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结合种植绿肥进行。

一、果园生草与果园野生杂草的区别1、果园人工生草所用的大多为豆科牧草或经过仔细选留的原生杂草,是养地作物,它可以通过生物固氮等方式来培肥地力;而果园野生杂草多为耗地型的禾本科、苋科、藜科等作物,它们不仅不能培肥地力,反而要与果树争肥争水,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

2、果园生草大多根系较浅,植株低矮,匍匐生长,草层多在50厘米以下,覆盖度大,保墒效果好,对果树无不良影响;而果园野生杂草大多根系较深,植株高大,直立生长,株高一般都在60厘米以上,对保持土壤水分作用不大,还要消耗土壤中大量水分和养分,并且对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较多;而果树的根系较深,主要是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杂草易与果树生长发生矛盾。

3、因为野生果林动植物共存,所以发展果园养殖也是仿生栽培的重要内容。

果园生草是经过筛选的种类,一般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多在16%~17%以上,且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是很好的动物饲料;而果园野生杂草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低,矿质元素和维生素也不如果园生草的含量高,且适口性较差。

二、果园草种选择原则果园生草对草的种类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所选草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强,栽培容易成活,草种自身栽培管理容易,包括繁殖容易,最好能播种、分株、扦插繁殖兼备;早发性好,生长快,覆盖期长,在与园地杂草共生中有较强的优势;耐割耐践踏,再生能力强;易于被控制,必要时可净除。

草种主要是栽培在果园树冠层下,其耐荫性是需要特别注意,病虫害是重要问题,应筛选抗、耐病虫害、病虫害少的优良品种,并且与果树无共同的病虫害或寄主的关系,能引诱天敌,生育期较短。

另外,一个优良的草种要在大范围推广应用,还必须对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果园生草栽培试验

果园生草栽培试验
维普资讯
杭 州 农业科技
26 0 年第 5 0 期
・3 3・
果 园生草栽培试验
王 建 民
( 杭州格林农庄有限公 司 3 10) 1 10
所谓果园生草 , 即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 益的草本植物。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推行的土壤管
表下 1c 0m处土样 , 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同样 在试验和对照地块各确定三点 , 测定表土下 1c 0m处
24 产量 及 品质 . 果 园生草后 , 园产 量 提 高 , 验 地 和 对 照 地 产 梨 试
在试验地 和对照地块各确定三个取样点 , 取地
量分别为 12k 和 18l , 66g 81g折合单产 ( c 下转第 3 5页)
维普资讯
杭 州 农业科技
植株抗病毒能力 , 减轻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 略。
( 上接第 3 页) 2 生长 , 应及时绑蔓上架。座果后及时 摘除下部老叶 , 改善通风透光 , 减少病虫害发生 。
24 3 授 粉 疏果 技 术 .. 主要 采 用人 工 授 粉 与 放 蜂
虑浇水。一般一次施足基肥 , 网纹形成后 可喷施 在 磷酸二氢钾 、 靓果素等叶面肥提高品质 。
2 1 土壤 含水 量 .
分另 于 20 年 6 5日、 月 2日、0 5日 贝 0 05 月 7 1月 i 0
定 土壤 含水 量 。
表 1 土壤含水量 调查结果 调查时 间 试验地 % 对 照地 % 说 明
Hale Waihona Puke 休耕 、 免耕 , 大大减少除草 、 翻耕用工 , 节省管理成 本。果园生草栽培制度在发达 国家包括我国的台湾
低龄若虫高峰进行药剂 防治。 另外 , 灰飞虱药剂防治应选用对灰飞虱击倒快、

果园套种白花三叶草栽培技术

果园套种白花三叶草栽培技术

果园套种白花三叶草栽培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9年第8期广西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潘介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当今生态果园的发展方向,这种模式又叫果园生草栽培模式。

生草栽培模式就是在果树行间、全园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绿肥植物作为覆盖地面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该方法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之一。

通常果园杂草都很多,果园生草栽培,关健是选择好某一草种,然后进一步纯化与利用。

下面介绍一种果园常见杂草——白三叶草(又叫日本草)。

白花三叶草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果园生态环境、给果园有益昆虫提供栖息场所、免除草剂、免人工拔草费用和改善果实品质等作用。

下面介绍百花三叶草的特点与纯化与利用技术:白花三叶草的生长特点1.多年生植物:白花三叶草属宿根性植物,如管理适当,可持续生长10年以上。

2.耐荫性好:能在30%透光率的环境下正常生长。

3.侵占性好:白花三叶成坪后有较发达的侧根和匍匐茎,有较强的竟争力。

4.适应范围广: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热能力,对土壤PH值的要求范围为4.5~8.5。

5.观赏价值高:开花早,花期长、叶形美观,成坪后可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6.肥地效果好:白三叶属于植物,能固氮,年生物产量9000公斤/亩,茎叶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白花三叶草的栽培技术1.播种时间:白花三叶草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春秋两季,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春季播种可在3月底至4月底,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

在南宁,秋季播种一般从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在广西以秋播最好。

2.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每斤种子加水1.5斤,加钼酸铵1克浸种11~12个小时(没有钼酸铵也可免)。

加钙镁磷肥5~10斤及细土或黄沙15~20斤拌匀后进行播种(加沙量不限,加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播种均匀度,因为种子太小)。

3.土壤处理:播种前需将果树行间株间除草松土,将地整平,喷一到2次除草剂后,在下雨前1~2天播种,或播前对土壤淋透水后播种,播种后再淋水,以后如果不下雨,每隔2天淋水一次,直至出苗,出苗后视天气情况淋水。

四川柑桔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四川柑桔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现代园艺2018年第5期四川柑桔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林玲,唐卫东,李华雄,宋伟,汪军,刘钇,林熊,宋锐,杨敏(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641000)柑桔是四川重要的水果,占全省水果产量的52.6%。

近几年,四川柑桔在原有的栽培种植区域上扩大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提升,在柑桔栽培方式上,生草栽培成为热点。

本文重点介绍了柑桔果园生草栽培的优点、草种的选择、栽培的技术,并提出柑桔果园生草栽培应注意的问题,为果农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四川柑桔;生草栽培;技术;注意事项园土壤低蒸发,低需水,从而提高土壤保蓄能力。

2.3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养分更充足、平衡,有利于健壮树体和果实品质提高。

试验表明,柑桔园内种植百喜草,柑桔坐果率由1.58%提高到1.81%,果实产量增产1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7.6g/kg,柠檬酸含量降低0.9g/kg,其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显著提高[3]。

任群等的研究也表明,生草栽培可有效提高柑桔叶片钾、磷、硼的含量及果实糖酸比[4]。

2.4改良果园生态环境柑桔果园生草栽培增加了植被覆盖度,为微生物的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等大量生成,促进了柑桔根系对N、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生草后,给害虫的天敌创造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利于柑桔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从而降低农药的投入及农药对环境、果实的污染。

2.5省工省力、成本低在柑桔果园管理中,人工除草用工量较大,实行果园生草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够减少土壤翻耕和除草用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树势更加强健,能够抵御各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也能降低果园成本;果园生草也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在柑桔果园推广。

3柑桔果园生草选种柑桔果园生草,选择优良草种十分重要,应做到:①草种为多年生;②浅根系为主;③植株低矮,覆盖效果好;④抗旱、抗寒性好,较耐阴,耐践踏,管理简单;⑤与果树无共同病害,不是果树害虫和病菌的寄生或宿生场地;⑥具有一定的产草量,兼具其它经济效益[5]。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作者:吴婉莉刘鲜艳卢彬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10期摘要:生草栽培是指在果园行间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秆覆盖树盘,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果园小气候的栽培模式。

这一栽培模式的全面普及,不仅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生态大环境。

本文分析了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优点与弊端,介绍了常见的果园生草方法,并指出了当前生产中果园生草存在的问题且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关键词:果园生草;优点;弊端;方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 S5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19.0065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指在果园的行间、株间种植多年生草,但这些草不被收获,刈割后覆盖在树盘下,是有效保护果园土壤的一种方法。

它是19世纪中叶开始于美国,但当时受很多条件的限制,直到20世纪40年代,开沟旋耕割草机的出现,割草问题才被解决和后续的果园喷灌系统的开发,在美国果园生草才被推广开来。

随之,果园土壤管理这种模式被许多果树生产发达的国家,如日本、新西兰、法国、意大利等采用,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同时,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次大变革,不但把土壤有机质多年短缺的难题解决了,也开辟了利用生草来调控土壤中水分含量的节水农业这一新思路,同时也简化了果树栽培方面的许多管理模式,从而使果业由单一生产向综合开发快速过渡,使加工业、观光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又使生产绿色果品变成了现实。

1998年,果园生草就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纳入到了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

随后又将果园生草作为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开始全面推广,并建立了许多的示范园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实践中果园生草尚处于示范与小面积应用阶段。

1果园生草的优点1.1改善果园土壤环境1.1.1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长期以来,由于果农为了省事省力,连年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的酸性碱失去了平衡,土壤板结很严重,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肥料的效力下降,这也是果实品质不能提高的最根本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草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矿质营养, 其腐烂分解后,释放出大量有机质及矿质 元素,有利于营养的循环利用,减少肥料 的流失。
减肥处理对生草栽培管理的梅果实产量的影响 表1 生草栽培区与清耕区施肥量
处理
N (kg/亩) P (kg/亩) K (kg/亩)
生草栽培区
25
15
20
清耕区
37
35
25
表2 减肥处理对梅果实产量的影响 (g / 枝)
2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果园进行生草栽培,夏季7~8月份地表 温度可降低5~7℃,冬季地表温度可增加 1~3℃。由于地表有草层覆盖,夏季减少了 地面热辐射,减少灌溉投入,冬季又保护 了地热的散失。地温相对变幅小,升温和 降温比较缓和,对根系生长非常有利。
3 防止水土和肥料的流失
土壤中多而发达的根系使根际土壤紧紧 连在一起,降雨时能缓冲雨水对地表的冲 击力,使表土保持良好的结构,增加雨水 渗透,减少地表径流,有效降低水土和肥 料的流失。
1 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
结构
生草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和 有机物。其腐烂分解后,释放出大量有机质,能 有效补充果园有机质。英国曾在苹果园进行9年生 草法试验,其结果:土壤有机质最高52 g.kg-1 (清耕法只有40 g.kg-1 )。
连续多年覆草,草体腐烂后,使土壤腐殖质 增厚,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根本上改 良了土壤,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 隙度,增加了土壤透气性能和水分渗透能力。
果园生草栽培简介
一、 果园常见耕作方式
生草栽培 是指果园行间(株间)长期种植 豆科或禾本科草作为覆盖作物的土壤管理方 法。
清耕法 又称耕后休闲法。园内不种植其它 作物,经常进行耕作,使土壤保持疏松和无 杂草状态。 覆盖法 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杂草秸杆、沙 砾淤泥或地膜等,以覆草最为普遍。
日本梅园的鼠茅(Vulpia myuros)生草栽培
B 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
菌根真菌能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主 要通过:①促进宿主植物营养吸收,提高宿 主植物的抗病能力,②与土传病菌竞争根 系上的侵入点和碳水化和物,③提高根际 周围微生物数量。
C 植物之间形成大量的菌丝网络
Hy Hy
Hy
土壤纵切面的菌丝网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宿主 植物的根系后,一方面向根 内发展形成丛枝结构,另一 方面向根外介质广泛分枝延 伸,由于菌根真菌无寄主专 一性, 根外菌丝伸展过程中 接触到其它的根系后可以再 度侵染。众多的植物根间菌 丝桥可以在土壤中形成一个 密集的地下菌丝桥网络系统, 在植物间传递物质和信息在 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防治虫害
果园中发生的害虫和广泛存在的害虫天 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在果 园栽培生草,为害虫天敌提供了栖息场所, 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繁衍和活动,天敌数量 明显偏多,可有效地维护果园虫群生态平 衡,其次更重要的是在防治害虫时,天敌 可躲避于草中避免被杀。
二、 引入生草栽培的意义
1. 常用的清耕法,加剧土壤有机质消耗与土 壤冲刷,地力下降。
2.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 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 染。
3. 由于农产品的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 严重的危害。
三、生草栽培目前在我国的利用现状
1948年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 但是我国对生草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从80年代开始才逐渐展开。国内广东、浙 江、湖南、山东、辽宁、重庆、山西等省 的一些果园正在试验、推广生草覆盖栽培。
四、 生草栽培的作用和优点
1 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3 防止水土和肥料的流失 4 抑制杂草 5 防治虫害 6 促进有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7 土传病害的抑制
2)丛枝菌根真菌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是高度 演化的、土壤真菌和植物根系间的互惠共生关 系。菌根真菌在促进植物矿质元素吸收方面起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 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菌根是目前所知最普 遍和古老的共生关系:菌根菌可以和85%以上 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并且研究表明,350到 460万年以前已经存在这个共生关系。利用高侵 染率的生草覆盖果园能显著提高土壤中菌丝密 度和孢子数,有利于果树根系保持高侵染率。
6 促进有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1) 磷溶解细菌
磷施入土中后很容易和Ca 、 Fe和 Al固定而失效。 磷溶解细菌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和磷酸酶使植物不能吸收 的难溶性磷转化成为能吸收的可溶性磷。根际中分解有 机磷的细菌均多于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
我们从百喜草和鼠茅的根系上分离出了四种细菌 (Bacillus subtilis KYI 004, Pseudomonas stutzeri KYI 033, Burkholderia cepacia KYI 061, and Paenibacillus polymyxa KYI 091 ),这四种细菌均能有效溶解难溶性 磷,并且这四种细菌还具有对白纹羽病的拮抗作用。
果实产量 (g)
2007年
2008年
生草栽培区 1650±168Z 956±278
清耕区
1322±247 900±159
Z平均值±标准误差(n=4)
4 抑制杂草
生草通过覆盖地表,肥水竞争和释放生 化它感物质抑制杂草。果园生草能有效抑 制杂草,减少除草剂使用,降低果园的化 学污染,有利于果园的可持续发展。如白 三叶草根系多分布在土壤表层0~30cm内, 因侧根、匍匐茎发达,较其它杂草竞争力 强,可有效抑制果园内杂草的滋生,免除 果园除草,较清耕区,杂草降低了96.8%。
宿主植物与菌根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Sp Hy Hy
Sp
生草处理区枳苗菌根观察
Hy: 菌丝 Sp: 孢子
A 促进宿主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
外生菌丝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根毛,而且 其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也大大增加,极细,特别是薄壁菌丝,其直径仅2μm~7μm,因 此对那些根毛(直径10um~20um)不能抵达的土 壤缝隙,菌丝却能轻易进入和穿过。因此菌根真 菌对土壤中扩散率低的离子如P、Zn、Cu等的吸 收运转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