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

• 5.1.1 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涉及到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

的有机统一。

–政府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执行性

•多样性

•动态性

–正确地确定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

•政府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

•政府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政府管理效能的表征和检验标尺

• 5.1.2 政府职能体系

–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教育职能

•社会服务职能

–政府的运行职能

•决策职能

•组织职能

•协调职能

•控制职能

• 5.1.3 政府职能模式

–政府职能模式是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是政府如何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的运行加以调控的方式、方法的总和,集中反映在政府所确立的经济

体制和政府参与的经济运行机制之中。

–在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两种主要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又出现了一

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我们依次把这些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称作“保护型

的政府职能模式”、“干预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和“引导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5.2.1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含义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腾飞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这一职能模式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与自主

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者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与

控制。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社会处在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相互独立

又彼此依赖的有机统一的关系中。

• 5.2.2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性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共同之处是,都介入市场运行中去对经济进行于预,而且都表现出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保护型或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先导性。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中的行政应当是服务行政。

–总之,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征在于它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与控制。• 5.2.3 我国引导型政府职能的内容

–我国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形成的。

–政府的引导职能从两个方面在全面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其一,政府需要在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中发挥引导功能,确立起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在经济发

展方面,要变指标约束为信息导向,变行政推动为市场拉动,做到

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其二,政府在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过程中,着重于战略方向的把握,通过“元战略”的确立而实现对治理过程的总体引导。

• 5.3.1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实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对社会经济生活实施的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具体包括宏观经济管理、政府经济性管制、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5.3.2 政治管理

–政治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政治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政治发展目标,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的管理过程。

–政治管理包括国防管理、司法管理、公安管理、外事管理等。

• 5.3.3 文化管理

–公共行政学所说的文化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文化发展目标,对社会文化事业

进行的管理过程。

–广义上的文化管理,包含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以及狭义上的文化管理、体育管理与卫生管理。

• 5.3.4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社会发展目标,对社会生活进行的管理。

–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管理、民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

• 5.4.1 非政府组织的含义

–非政府组织的由来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非政府组织已存在几个世纪,但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出现于二战前后,并以1942年英国OXFAM的

诞生为标志;作为一个概念,则最早见于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

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

速成长起来的一种民间组织形态。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概念表述。

•较普遍的是用剩余法来界定非政府组织,政府为第一部门,企业作为第二部门,剩下的为第三部门即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的性质

•非政府组织是指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和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自治型社会组织。

•从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可以引申出其基本属性:

•非政府性。

•非营利性

•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几个相关概念

•非营利组织(non - profit organization,NPO)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

•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VO)

•草根组织(grass roots organization,GRO)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TS)

• 5.4.2 民主行政与参与治理理论

–民主行政是指政府的行政机关(区别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及社会管理中的民主制度、民主作风和民主意识。

–民主行政的意义体现在:

•民主行政是人们自我实现的机制

•民主行政有利于提高公共行政的合法性

•民主行政是控制政府失灵的有效机制

•民主行政能实现行政效率与民主的有效统一

•民主行政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减震器

–治理理论非常强调公众参与治理的意义,认为公众是合法权力的来源,只有当公众普遍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才能建立起民主行政的现实形式。

–公众参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讲,公众参与即公民在代议制政治中参与投票选举的活动,即由公民参与选出代议制机构及人员的过程,这是现代

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政治学的

表述中,我们也称作为公民参与。而广义上的公众参与除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以外还必须包括所有关于公众的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也

就是民主行政参与。

• 5.4.3 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方式

–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是指非政府组织为了影响治理过程而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所有参与行为。

–根据参与治理过程的主体性,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根据参与治理过程的制度化与否,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可分为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

–根据对治理过程参与的主动性,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委托参与方式两种。

–根据在治理过程中的联合方式,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可分为单独参与、联合参与以及与政府合作参与三种。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