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创新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方法

1创新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手段

1.1把人员培训工作抓紧抓好

企业要创新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一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二要对在职设备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三要对现有设备操作、维修工作进行技术培训,三者缺一不可。它第一次把我国设备管理的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国家正规教育。太钢烧结厂从1998年开始,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设备管理、生产操作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成效显著。其主要培训方式为:①请大学教授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讲授国内外烧结设备的发展和管理方法。

②到国内先进的企业实地学习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并有针对性的吸收和采纳。③广泛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和设备管理研讨会,收集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推广应用。④有计划地编写培训教材,按照厂年度培训大纲,定期对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基本知识培训。⑤把培训工作放在现场,由专职点检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点检技能的培训。⑥凡发生设备事故,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写出事故报告,对全体员工进行设备事故的案例教育。⑦由车间(工段)自行组织采取集中培训、答题卡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培训。⑧与厂外大专院校和相关部门联合办学,进行专业知识和“一岗多能”的培训。⑨厂每年举办一次钳工、焊工和电工的技术比武,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多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培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我厂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1.2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

设备维修经历了事后维修和定期预防维修的发展过程,从50年代到现在,我们多数冶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确定各自的设备定修模式,定期实施设备的大中修和日常计划检修,这种维修方式在设备管理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设备的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复杂,检查工作量大,检查质量要求高,一般来说,故障因素很难靠人的感官和经验检查出来,这就要求用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即应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维修。目前,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使设备的状态维修成为可能。早在1983年,太钢公司做为试点单位,配备了仪器,开展了此项工作。我厂从2000年开始,逐步认识了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首先为设备专职点检站配备了一些诊断仪器,如各种测振仪、测温仪等。其次明确了进行状态监测的设备为主作业线设备,并每半月对4台主抽风机进行一次精密诊断。此项工作的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工作仍停留在状态监测上,所具备的诊断仪器简单,更精密的仪器尚未配备,对人员的培训还不到位,全面实行设备的精密诊断工作将成为本单位近年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1.3计算机管理手段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设备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手段。计算机能使管理工作高效化和信息化,更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太钢烧结厂从1998年开始,计算机应用于设备管理,但只是停留在计算机应用的初始阶段,即单项数据处理阶段,起初计算机主要模仿手工管理方式,用于制定统计报表之类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近两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和普及,资源逐步增多,一般管理人员计算机占有率已接近100%,计算机的应用则向多功能方面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内部局域网,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更直接和高效化,从一户一机过渡到多用户共享资源,逐步走向数据的综合处理阶段。2001年,我们与太钢计控处合作,共同开发了备件库存管理软件,使计算机不仅能够记录和统计仓库日常的收发台帐,还可动态统计流动资金的占用,为下一步制定合理的备件储备定额提供最科学的依据。我们认为,随着设备大型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必将成为企业效益的新的增长点。

1.4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

设备的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备综合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随着冶金装备的迅猛发展,出现设备投资费用高昂,发生故障损失大,修理费用高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

济性,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如何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我们采取了下列管理手段:一是抓好设备投资的决策管理,凡设备大修、设备更新和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必须进行方案论证和经济效果评价,对投资回收期较短,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优先考虑投资。二是严格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工作循环,把维修费用分解至各个车间(工段),厂每半月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核算和分析费用的使用和支出情况,对当月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对超支者实行月考核制度。三是不断开展设备自检和备件、材料的修旧利废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按季度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以此降低成本、节约费用。四是注重对流动资金的管理,从强化备件、材料计划入手,严格逐级审批制度,既要保证合理储备,又要防止备件和材料的积压和报废。通过上述管理手段的实施,有效地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维修费用,使本单位的吨矿维修费由1998年的7.99元/吨降至2002年的4.26元/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1推行设备的“零故障”管理

设备的故障管理是冶金设备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实现设备的“零故障”始终是企业追求的管理目标之一,降低设备故障率对于保证生产均衡稳定,降低维修费用以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推行管理现代化,就必须创新设备的“零故障”管理。我厂从2000年开始推行“零故障”管理以来,设备故障停机率逐步降低,已由1998年的8.41‰降至2002年的1.19‰,管理成效十分显著。那么,如何推行设备的“零故障”管理,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做法:一是要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开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使大多数员工认识开展“零故障”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研究并分步实施有关对策。①推行岗位人员的标准化操作,进行每个员工标准化操作的认证考试。②强化设备的点检定修管理,通过培训,重点提高生产岗位人员的点检技能。③制定符合本厂实际的定修模式,变事后维修为主动维修。④选定攻关课题,对易发生故障设备进行攻关改造。⑤通过培训和技术比武等手段提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能。⑥采用备件质量验收卡和检修质量跟踪卡的形式,狠抓备件质量和检修质量。⑦确定目标,落实责任,奖优罚劣,严格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度。三是要逐月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成果,找出差距,持续进行改进。通过采取以上对策,我厂的设备故障率逐年降低,正在向“零故障”目标迈进。

2.2设备点检定修制与包机制相结合

设备的点检定修制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之一,设备包机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何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80年代中期,我厂开始试行设备点检与包机双轨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起初成效不是很大,主要表现为生产方、检修方、管理方三者之间的职责不够清晰,岗位日常点检、维修人员包机点检、专职点检分工不细,责任落实不到位。针对此问题,我们于2001年修订了设备点检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凡出现设备故障(事故),均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找出责任者进行考核。对于通过设备点检查出较大的设备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给予奖励。近年来,由于设备点检责任清晰,设备包机落实到位,使设备故障大幅度降低,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2.3把设备维护与设备的清洁管理结合起来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同样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只是片面地注重设备是否完好,设备润滑是否良好,各种螺栓是否紧固,而忽视设备的清洁管理。2001年,我们结合公司对现场管理和厂容治理的要求,把设备维护管理的具体内容做了修订和完善,开始推行设备的清洁管理,制定了设备清洁管理标准和季度检查评比实施办法,使我厂的设备清洁管理工作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现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厂容厂貌大为改观。清洁、清洁、再清洁将成为我们工作的更高目标。

2.4创新设备的质量管理

设备的质量管理主要是设备的实物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备品、备件、材料管理和检修质量管理。改进和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对于发挥设备良好的性能,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消除设备故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改进设备的质量管理呢?我们的做法是:采用“两卡”的形式,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两卡”即:备件质量验收卡和检修质量跟踪卡。备件质量的把关验收由使用方(或生产方)承担,设备能源部备件管理人员存档备查。检修质量的把关验收由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完成,由生产岗位人员监督检查。此项工作改进后,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维修质量,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