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化文献综述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业智能化文献综述研究述评

发表时间:2018-11-26T16:47:22.0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作者:冯琳鸽

[导读] 本文从智能化的内涵、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学者对制造业智能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对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有一定借鉴意义。

(山西财经大学 030006)

摘要:本文从智能化的内涵、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学者对制造业智能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对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智能化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一度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一、智能化的内涵研究

智能化的内涵至今尚无统一概念。多数人将智能化理解为一种数据处理技术。蔡斌(1999)指出智能化是指系统赖以运行的基础信息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即用户可以通过维护静态数据的手段达到业务需求定制的效果;田寿(2000)认为智能化是指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是先进生产力的突出标志和技术基础。还有学者认为智能化是指根据外界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决策来实现相应管理及控制,智能化的基础是系统的计算机嵌入(何立民,2001)。黄津孚(2013)认为智能化不同于计算机化、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知识化,智能化的推进要依靠个人智能开发、知识管理、社会智能协同、工具化、人机协同、制度激励六大机制。

二、设计智能化研究

设计智能化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关注。Gillenwater(1995)等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研究了将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网络协同技术、模型知识库等各种智能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应用到企业产品研发设计中,以支持设计过程的智能化提升。Zillner.(2016)等从提高智能制造愿景的目标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本体的方法,用于数据源的语义建模,为建立无缝信息交换的基础这为自动化和工业IT 解决方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制造技术是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通过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反馈,实现产品设计过程、制造过程、企业管理及服务的智能化,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张曙,2014)。

三、生产智能化研究

生产智能化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依托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实现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高秋香(2014))。常杉(2013)指出“工业4.0”的两大主题即为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智能工厂主要有制程管控可视化、系统监管全方位及制造绿色化三个层面,智能生产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特征,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应用已贯穿制造业的全过程。

四、管理智能化研究

关于管理智能化,Prickett(1995)等主要从制造科学的视角,研究了将分布式数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智能装备、智能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支持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Ruiz(2014)等将多主体系统引入到生产过程中,是企业更好地应对智能制造新环境的要求。黄津孚(2014)指出由于社会需求和企业能力不足的矛盾以及快速满足小众和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原因,我国企业管理正进入智能化的新阶段,呈现出开发人类智能管理知识、应用人工智能工具等新特征。孙博华(2014)对中国能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角度提出我国能源智能化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五、服务智能化研究

对于服务智能化,王镓垠(2015)指出在企业走智能化发展道路时,要注意服务的智能化,它是通过软件与控制系统、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对工业企业的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的服务进行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拓展。孙立(2017)以江苏省制造企业智能化服务为研究对象,指出目前江苏制造业服务化存在传统行业壁垒阻碍资源共享、创产业链供需信息存在流通障碍等问题,并提出推进技术体系创新发展、加大财政改革支持力度、完善人才等提升策略。

六、智能化研究评价

以上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目前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有很大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对智能化现状的笼统描述较多,缺乏微观机制和内部动力的深入分析;二是对智能化转型中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变革仍缺乏系统分析,理论上的深层次研究不足;三是缺乏从理论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学科角度出发,探索其内涵、外延、发生机理、演进机制和发展趋势;四是缺少对智能制造的支撑技术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研究的最新情况;五是多停留在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和归纳性总结,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以后关于智能化的研究可以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黄津孚,张小红.企业管理发展阶段研究——正从系统化时期进入智能化时期[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16(01):97-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