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成果公报 - 中国教育科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成果
公报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时间:2012-09-19阅读次数:20作者: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京师范大学张乐天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
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课题批准号:BGA060028)。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邵泽斌、魏峰、张胜军、刘孙渊、彭华安、李非、王正惠、任安明、赵翠、孙猛、李平、李遥望。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本课题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尽管农村教育研究早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心,研究成果堪称丰硕,但从总体上看,对农村教育政策所进行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在此意义上,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独到性与创新性。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系统回顾与反思,可以揭示农村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与特点,分析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政策经验与政策问题,为新世纪农村教育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提供资鉴。
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点,是紧密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而对农村教育政策的研究,这对充实与丰富我国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对农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本课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为题,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系统考察农村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影响,总结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反思政策问题,并为新世纪我国农村教育的继续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与建议。
(一)课题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
1.前十七年”农村教育政策的目标、价值取向与特征
“前十七年”农村教育政策有其鲜明的特征。我们可以把政策的特征表述为:革命式、运动式和“两条腿走路”。所谓革命式,是指教育政策凸显出革命的精神与要求,它要求用革命的方式和革命的办法发展农村教育。具体体现在: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办农村教育,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办农村教育,将发展农村教育与国家的政权建设联系起来,把发展农村教育视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所谓运动式,是指政策要求农村教育发展的运动化。“十七年”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与农村所展开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相联系,也是与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所呈现的运动式特征相联系。所谓“两条腿走路”,是指教育政策中显现的关于农村教育发展路径的特征,要求通过国家办学与农村集体或群众办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十七年”农村教育政策的上述特征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显现出教育政策特有的影响与作用。
2.“文革”时期农村教育政策的目标、价值取向与特征
在“文革”时期,教育政策包含农村教育政策都具有鲜明突出的政治挂帅的取向。“文革”中的农村教育政策呈现的典型特征依然是革命性。“文革”中的农村教育革命也是针对“前十七年”农村教育广泛存在的所谓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控制和影响进行的。这种革命,恰恰是政策的革命,是政策指向的革命。“文革”中农村教育政策指向的革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学校开展大批判。包括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批判“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批林批孔等等。二是农村中小学教育革命。包括缩短学制,农村学校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办,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学校教学内容的革命等。“文革”中农村教育政策主导的革命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负面影响在日后是通过政策变革而不断消除。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目标、价值取向与特征的变革
其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农村教育政策既呈现出改革开放的新特征,也呈现出政策的系统性和统筹性的特征。首先,这一时期的农村教育政策是一种力求变革同时也在努力变革的政策。正是
一系列的政策变革,导致农村教育实践的变化。这既可以从农村教育结构的变化去认识,也可以从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投资方式和师资问题的解决方式等方面予以认识。其次,这一时期的农村教育政策也开始呈现出系统性和统筹性特征。从宏观层次看,是指农村教育政策更科学地纳入国家教育政策体系,成为国家教育政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从中观与微观层次看,农村教育政策是从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和农村成人教育政策的统筹中去建构,同时也是在加强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和农村科技发展的结合中去建构。20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也反映出政策的系统性和统筹性的效果与作用。
其二、新世纪农村教育政策也具有新的特征,突出表现是:科学性和支持性。所谓科学性,一方面是指新世纪农村教育政策是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与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农村教育发展与城市教育发展的互动与统筹,同时强调农村教育自身的更加立体化、科学化发展。新世纪教育政策指向的农村教育发展,包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村继续教育发展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等等。所谓支持性,是指新世纪国家出台的种种加强农村教育的政策,鲜明地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政策支持成为新世纪农村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支持。种种支持性政策的实施正在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它有效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公平。
(二)课题系统总结了60余年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经验
1.政策层面上,自始至终把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一、通过确立并适时调整国家普及教育的目标,以及通过制定普及教育的专项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村普及教育的大力实施。其二、在强调加强各级政府责任的同时,重视调动农村自身的社会力量或民间力量共同致力于农村普及教育的发展。其三、从分步推进到统一实施,以切合实际的政策方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其四、实施特别支持政策,促进贫困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2.国家持续实施的扫除文盲的战略中,始终将扫除农村文盲作为国家扫盲的重大政策任务,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进农村扫盲。
3.确立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政策导向。通过政策调整与变革,在大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大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4.独具特色的师范教育制度设计和大力发展师范教育以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与培训合格师资。
5.结合农村实际,以开放性的政策安排保障农村教师的供给,并以理性的且支持性的政策实施巩固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6.针对不同时期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制定专项政策,启动专项工程,采取专项行动,以适时地破解难题,促进农村教育健康顺利地发展。
7.通过政策试验引领和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数十年来,为了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家十分重视政策试验的先行。所谓政策试验,主要是指农村教育的改革,通过新的政策设计,设立改革项目和改革试验区,从而以项目运作和在试验区进行试验的方式进行农村教育改革,以此探索改革经验,进入推向全面。
8.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重视培养典型、发现典型、表彰先进、推广先进经验,并以此作为一种政策要求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数十年来,农村教育的先进典型不胜枚举。激励先进成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政策导向。
9.与时俱进地变革与创新农村教育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与推进农村教育的新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使得我国教育的发展,包括农村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宏观政策的引领。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出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课题系统反思了我国农村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需要增强
从历史的视角看,60余年农村教育发展所显现的政策问题,较突出地反映在政策制定与政策决策层面。农村教育政策制定或决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政策目标定位的缺少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