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第十九章糖类化合物.doc
非还原性二糖…一分子单糖的苷羟基与另一分子糖的苷羟基缩合而成的二糖。分子中已无醛基,不能由环式转变成醛式。这种双糖不能成脎,没有变旋现象,也没有还原性,所以称为非还原性双糖。重要的是庶糖。
一、蔗糖,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二糖,利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植物的各个部分都含有蔗糖。例如,甘蔗含蔗糖14%以上,北方甜菜含蔗糖16-20%,但蔗糖一般不存在于动物体内。
以上说明蔗糖是由α-D-吡喃葡萄糖的苷羟基和β-D-呋喃果糖的苷羟基脱水而成。
其结构如下:
二、麦芽糖
(1)来源在淀粉酶催化下由淀粉水解而得。
注意几点:
①苷似醚不是醚,它比一般的醚键易形成,也易水解
②苷用酶水解时有选择性
6.甲基化反应
将葡萄糖甲苷在甲基化(用硫酸二甲酯和氢氧化钠)可得到O-五甲基葡萄糖。此反应可用于推测糖的环状结构的大小。
7、显色反应
(1)Selivanov反应
鉴别单糖:①溴水,醛糖褪色。②间苯二酚盐酸,酮糖显鲜红色。
(2)Molisch(莫利施)反应:糖与α—萘酚的酒精溶液,沿管壁小心注入浓硫酸,不要摇动试管,则在两层液面间形成一个紫色的环。
三、重要单糖和它的衍生物
戊糖:D-(-)-核糖,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核酸中,是细胞中核酸的组成部分。
D-(-)-脱氧核糖它也是细胞中核酸的组成部分。
已糖:D-(+)-葡萄糖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糖,又称为右旋糖。它游离
果糖:D-(-)-果糖以游离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它是蔗糖的组分,又成为多聚果糖存在于自然界中。
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H HO HO H H
OH O H H OH OH
β -D-葡萄糖构象
α -D-葡萄糖构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两种异构体的构象可以看出在-D-葡萄糖构 象中所有大基团都处于 e 键,所以这是 D-(+)-葡 萄糖的最稳定构象。
4.变旋光现象的解释
α -D-葡萄糖的比旋光度为+112°, -D-葡萄 β 糖的比旋光度为+19°,在常温下用水或乙醇结晶 的葡萄糖的 m.p.为 146℃,主要是α -异构体, 20 新 配 制 的 水 溶 液 D +112°,在高温下用 CH3COOH 或吡啶结晶的葡 20 D 萄糖的 m.p.为 150℃,主要是β -异构体,所以 新配制的水溶液+19°,以上两种葡萄糖溶液经放 置达到平衡后其比旋光度都是+52°,这种现象称 做变旋现象。
CHO HO HO H H H H OH OH CH2OH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D-(+)-葡萄糖 D-(+)-甘露糖 象这样的两种立体异构体称差向异构体, 这种现象称为 差向异构现象。
几点说明:
①D、L只表示单糖的相对构型与甘油醛的关 系,与旋光方向无关。 ②自然界中存在的糖都是D型,L型多为人工 合成的。 ③1951年,用X射线衍射法证明,单糖的真实 构型正好同原来规定的相对构型一致。
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相反,其他手性碳原子构型完全相同 的异构体,称为差向异构体。 差向异构化: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 ,使其中一个手性碳原子转变为其相反构型过程。
单糖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反应过 程是在碱性溶液中羰基发生烯醇化,通过烯醇式中间 体和其差向异构体达成平衡。
有机化学 第19章 糖类化合物
概述 第一节 单糖 一、单糖的结构式(以葡萄糖为例) 二、单糖的立体构型 三、单糖的反应与构型的测定 四、单糖的环状结构 五、重要的单糖 第二节 双糖 一、双糖 二、重要的双糖 第三节 多糖 一、纤维素及应用 二、淀粉
总目录
概述
1. 糖类的分子组成: 葡萄糖 C 6H 12O 6 果糖 C 5H 10O 5 核糖 C 12H 22O 11 蔗糖 C12H22O11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分 析 思 路 ?
总目录
分析思路:
⑴ 从丁醛糖酸是否有旋光性可确定丁醛糖 C2、C3上的羟基是否同侧,也即可确定D戊醛糖C3、C4构型。
1 CHO 2 3 4 5 CH
2
OH
总目录
⑵ 从戊二酸结构确定C2构型
总目录
推 测 全 过 程
总目录
四、单糖的环状结构
1. 环状结构 (1)不符合链式结构的实验现象: A. 单糖(葡萄糖)不发生醛类的某些 典型反应(例如,品红醛反应、NaHSO3 反应等); IR检测不到C=O峰; NMR检测不到—CHO峰。
总目录
3. 构型的标记和表示方法(自学)
(1)D、L法;
(2)R、S法;
(3)赤式、苏式
总目录
三、单糖的反应与构型的测定
(一)单糖的反应 1. 成脎反应(α -羟基醛、酮的典型反应)
应用:①分离提纯、鉴定糖类 ②确定构型
总目录
②确定构型——反向应用!
CHO HO HO H H * * * * H H OH OH H HO H H CHO * OH * H * OH * OH CH2OH CHO HO * H * H * O H OH OH
糖类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
CHO OH OH C H 2O H
D-(-)-赤藓糖
CHO H OH C H 2O H
D-(+)-甘油醛
O H (2 ) N a -H g C H 2O H
D-(+)-苏阿糖 编号最大的手性碳上OH在右边的为D型,在左边的为L型
CHO H H OH OH C H 2O H HO H
CHO H OH C H 2O H
HO
HCN
OH C H 2O H CN OH C H 2O H
H3 O
Na
Hg
OH C H 2O H CHO
H3 O
+
Na Hg HO
OH C H 2O H
沃尔(Wole)递降法
C HO H HO H H OH H OH OH C H 2O H
H C H= N O H OH H OH OH C H 2O H
酸或酶
四、葡萄糖环状结构的测定
C H 2O H H H OH O H HOH
(C H 3 ) 2 S O 4 N aO H
C H 2O C H 3 H O H OCH3 H C H 3O HOCH3
HO H OH
H
C H 2O C H 3 O H OCH3 H
H
OCH3
酸或酶
C H 3O
HOH
H
OCH3
第二节 双 糖 disaccharides
一、非还原性双糖和还原性双糖
1.非还原性双糖 (1)蔗糖
6CH 5 4 2O H
O
1
HOH2C 1
2
O HO
3 4 6 5
OH
2 3
OH
OH
HO
C H 2O H
糖类化合物的定义
糖类化合物的定义糖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非常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有机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糖分子,如糖原、糖类多糖、糖酵素、糖苷和糖类混合物等。
它们不仅是有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许多其他应用的重要原料。
糖类化合物的化学定义是指一类具有多种糖分子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包括一个或多个糖类单体,它们可能是糖原、多糖、糖苷、糖酵素等不同类别的糖类分子,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复杂大分子物质。
糖类化合物由各种不同的糖分子组成,其中糖原是最重要的,分子中存在着多个单糖(仅含一种单糖的分子称为非混合糖)和多种结构不同但具有相同糖基的混合糖,它们可能由碳水糖、葡萄糖、糖胺等单糖构成。
糖原是小分子的,体积小,溶解度好,并且可以通过酶的作用被渐渐分解和水解,从而提供能量。
糖类多糖是由多种糖基组合而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它们不仅包括糖原,还包括许多其他常见的多糖,如植物多糖、细菌多糖、海洋多糖、真菌多糖、病毒多糖和胞外多糖等,不仅能提供有机物质的结构支持,还可以用于许多生物过程。
糖苷是由糖原和酸的氧化物酯反应而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有一个或多个糖基与一个或多个酸的酯基结合而形成糖苷分子,具有特定的染料性和芳香性。
糖苷大多以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糖原为原料,它们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如染料、抗菌剂等。
糖酵素是一类特殊的糖类化合物,它们是由蛋白质和糖类分子组成的复合物,具有特定的酶作用,可以进行特定的水解反应,如糖胺水解、蛋白质水解、淀粉水解等,可以加快生物代谢速度,对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糖类混合物是一种由多种糖原混合而成的复合物,它们既能提供能量,又能提供抗癌和抗炎作用,并能作为营养补充剂等多种用途,混合物中有效成分的组成不同,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总之,糖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包括糖原、糖类多糖、糖苷、糖酵素和糖类混合物等。
它们不仅是有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许多其他应用的重要原料,它们的化学反应性质也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单糖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糖从结构和性质上都 可以作为各种单糖的代表。所以我们以这两种糖为例来讨论单糖的 构造、构型、构象和她它们的性质。
一、单糖的构造式
对葡萄糖分子式的推导 问:经验式C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
根据下列信息推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1、用钠汞齐还原得己六醇,进一步用HI还原得正己烷
2、构型的标记和表示方法
糖类化合物的R,S标记法 当投影式最小的基团在横线上, 顺时针——S 逆时针——R 当投影式最小的基团在竖线上, 顺时针——R 逆时针——S
(i) 写为糖的 Fischer 投影式,
(ii) 将手性碳上的氢省略 (iii) 将手性碳上的醛基与羟基省略(注意羟甲基的写法)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 OH 2 CHO OH HO OH OH CH OH 2 CHO
Br2/H2O Br2/H2O
x
Ç Ë Ì á
问题: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葡萄糖和果糖?
萄 糖 解 : 葡 果 糖
B r / H O 2 2
褪 色
不 褪 色
C.硝酸氧化
对醛糖的氧化 将醛糖氧化成糖二酸,氧化的部位分别链端的醛基和链尾的 羟甲基
CHO
HNO3
COOH
CH 2 OH
D-葡萄糖酸
COOH
D-葡萄糖二酸
木糖还原后生成木糖醇,其第三个碳原子成为假不对称碳原子,无旋光性。
CHO OH HO OH CH2OH NaBH4 HO OH CH2OH CH2OH OH
D-葡萄糖和L-古罗糖还原后生成同一多元醇——葡萄糖醇。
CH O OH HO HO OH NaBH 4 OH CH OH 2 OH OH CH OH 2 HO CH OH 2 CH OH 2 OH HO HO CH OH 2 HO HO OH NaBH 4 HO CH OH 2 OH CH O
糖类化合物ppt(完整版)
较快
酮糖 Br2,H2O X
CH2OH HO
HOH H O OH
H OH
葡萄糖酸--内酯
CH2OH
HO H O OH H O
H H OH
较稳定
酮糖不发生此反应,因此可作为区分两类糖的鉴别反应。
与HNO3的反应
CHO
COOH
稀 HNO3 100℃
氧化酶
CHO
COOH
O HOH
CH2OH
D-葡萄糖
COOH
果糖脎
葡萄糖脎
麦芽糖脎
乳糖脎
用作糖的定性鉴定
(四) 成苷反应 (缩醛)
OH 半缩醛羟基(苷羟基) O
HOH + CH3OH 干HCl
1分子?
OH OOCH3
+
OH O 氧苷键
糖苷
OCH3
β-D-吡喃
α-D-吡喃
葡萄糖甲苷
葡萄糖甲苷
CH2OH
OO
OH
OH
HO
OH
熊果苷(在梨树叶中)
水解 酸或酶
CH2OH O
对映体
CHO
HO H H OH
HO H HO H
CH2OH
L-葡萄糖
要求掌握的几种单糖:
CHO
CHO
CHO
HCOH
HOCH
HCOH
HOCH
HOCH
HOCH
HCOH
D-葡萄糖
HCOH
CH2OH
HCOH
D-甘露糖
HCOH
CH2OH
HOCH HCOH CH2OH
D-半乳糖
D-核糖 戊醛糖
己醛糖
CHO CH2 HCOH HCOH CH2OH
第十九章-糖类化合物
二、 单糖旳命名
D,L表达相对构型
实例
CHO
H
OH
CH2OH CHO
H OH
H
OH
H OH
CH2OH
CH2OH O
HO
H
H
OH
H
OH
CH2OH
系统命名法
(2R)-2,3二羟基丙醛
习惯命名法
类别
D-(+)甘油醛 丙醛糖
(2R,3R,4R)-2,3,4,5四羟基戊醛
D-(-)-核糖
戊醛糖
(3S,4R,5R)-1,3,4,5,6-
定义: 多羟基旳醛或酮或经简朴水解能生成此类醛酮旳化合物
称为糖。 生物界分布广、含量多。几乎全部旳动物、植物、微生物
体内都有,是维持生命不可缺乏旳物质。 丙醛糖 醛糖 丁醛糖
分类:
糖
单糖 低聚糖
酮糖
戊醛糖 己醛糖
多糖 主要旳生物学作用:1. 人和动物旳主要能源物质。
2. 具有构造支撑功能。 3. 具有复杂多方面旳生物活性与功能。
1
2 OH OH
-D-呋喃葡萄糖
3、葡萄糖旳构象式
CH2OH
H?
H
H OH
O OH HO
CH2OH O H?
H
HO H?
OH
H
OH
H
OH
H?
H
CH2OH
OH
H? HO O OH H?
H?
H? H?
OH
OH
-D-吡喃葡萄糖
(1)
(2)
CH2OH
H
O
H
OH H
OH
H
H HO
CH2OH O H
第十九章糖类化合物
H AcO AcO H
CN OAc H H OAc CH2OAc
(1) NH3 (2) H3O+
CHO HO H (1) H2NOH HO H H OH CH2OH
CHO HO H H OH CH2OH HNO3
(2) 乙酸酐 高温
(3) NH3 H3O+
COOH HO H H OH COOH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HO HO H H CHO H H OH + NH2OH OH CH2OH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1)
HO HO H H
CH NOH H H OH OH CH2OH
19-3 有一戊糖 5H10O4,与羟氨 有一戊糖C 与羟氨(NH2OH)反应生成肟, 反应生成肟, 反应生成肟 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C 后者有光学活性, 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 5H12O4。后者有光学活性,与乙酐 反应得四乙酸酯。戊糖与CH3OH、HCI反应得 6H12O4, 反应得四乙酸酯。 戊糖与 、 反应得C 反应得 再与HIO4反应得 6H10O4 。 它 ( C6H10O4 ) 在酸催化下水 反应得C 再与 解,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和 乳醛 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和D-乳醛 乳醛(CH3CHOHCHO)。 。 从以上实验导出戊糖C 的结构式。 从以上实验导出戊糖 5H10O4的结构式。你导出的结构式 是唯一的呢,还是可能有其他结构? 是唯一的呢,还是可能有其他结构?。
有机化学汪小兰第4版教案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3、纤维二糖:是纤维素的结构单位。有还原性。 水解得两分子葡萄糖。与麦芽糖相比,只是麦 芽糖以α—苷键相连,纤维二糖以β—苷键相连。
H OH H HO HO H H OH H O O
H OH H HO H H OH H O OH
纤维二糖
4、乳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是还原糖。水 解得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存在于哺 乳动物的乳中。
1> 2> 3>
2 、 3、 4 、5、
一、纤维素及其应用:
1、纤维素的结构: 是D—葡萄糖的高聚体,葡萄糖分子间 用β—1,4—苷键连接。存在于纤维植物如木材、 草、竹子等中。
H OH H HO HO H H OH H O
HO H H OH H H OH H OH H O O H HO H H OH H O O HO
H OH H H
O
CHO OH HO OH OH CH2OH
三、单糖的反应: 1、差向异构化:由一种差向异构体转 变成另一种差向异构体的作用叫差向异 构化作用。如: D—葡萄糖 CH2OH C=O CHOH+OH– CHOH CHOH CH2OH –H2O H C C=O OH –
H2O
H C H OH – H
OH
5>、纤维素醚:纤维素还可烃基化成醚。目 前主要制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苯甲 基纤维素等应用于喷漆、精密铸件、纺纱上 浆等。
羧甲基纤维素是由一氯乙酸和碱纤维素 作用的产物, [C6H9O4(ONa)]n +nCl—CH2COOH [C6H9O4(O—CH2COOH )]n +NaCl
羧甲基纤维素
五、单糖的环状结构: 1、环状构型的表示:
环状构型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 直立环状投影式即费歇尔(Fischer)式。
糖类化合物ppt(完整版)
CH2OH
2-氨基葡萄糖
HO HO
OH O OH
NH2
β-D-2-氨基葡萄糖
HO HO
OH O OH
NH C CH3
O
2-乙酰氨基-β-D-葡萄糖
OH OH O
HO
OH
NH2
β-D-2-氨基半乳糖
存在于糖蛋白和粘多糖中,是血型物质的组成成分
练习: 写出D-核糖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 ⑴ CH3OH+无水HCl
► 还原性二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 ► 非还原性二糖:蔗糖 ♦ 麦芽糖
问题: 1、麦芽糖的组成? 2、如何形成双糖? 3、麦芽糖的性质?
1、麦芽糖的组成
1、麦芽糖是淀粉水解的产物,水解产生二分子a- D-吡喃 葡萄糖,说明?
2、双糖的形成
CH2OH O
OH
CH2OH O
OH ~OH
HO
O
OH
OH
(二)醛羰基的氧化(氧化剂: Tollens试剂、
Fehling试剂、 Br2-H2O、HNO3等)
Ag(NH3)2+
CHO
(Tollens试剂)
COO
Ag
H OH
H OH
糖类化合物
2.氧化作用
• 所有单糖都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如: 吐伦试剂、费林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 •D-葡萄糖与溴水反应,醛基就被氧化为羧基 而生成D-葡萄糖酸。酮糖在此条件下不反应, 因此可用溴水来区别醛糖和酮糖。 •较强氧化剂(如稀硝酸)氧化时,单糖碳链上的 羟甲基也被氧化为羧基,生成糖二酸。
第一节 单糖
•苷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非糖部分叫做糖苷 配基(aglycone)。糖和糖苷配基脱水后一般通 过“氧桥”连接,这种键称为苷键 (glycosidic bond)。 •α-苷键,β-苷键
第一节 单糖
(二)化学性质
5.酯化作用
第一节 单糖
三、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一)D-(-)-核糖和D-(-)-2-脱氧核糖 (二)D-(+)-葡萄糖 (三)D-(+)-半乳糖 (四)D-(-)-果糖 (五)氨基糖
(a)
HO C H (c) ( a ) C OH HO H OH H H OH CH2OH ( 烯二醇) (c) CH2OH C O H H O H H O CH2O D-果 糖 (31%)
HO ( b ) HO H H
CHO H H OH OH CH2OH D-甘露糖 (5%)
第一节 单糖
(二)化学性质
1
OH a H
e
OH
β -D- 吡喃葡萄糖
第一节 单糖
3. 哈沃斯 (Haworth)式和构象式
CH2OH C HO H H O H OH OH CH2OH
HO HO H
6
2
1
6
C C C C
CH2 OH H OH H O
HOH2C
5
O H
4
OH
2
有机化学 第十九章碳水化合物
在碱溶液中D-葡萄糖变为烯醇中间体使C2失去手 性。C1上的烯醇氢回到C2时可从烯平面上或下两侧与 C2结合恢复醛基并产生C2的两种构型,完成D -葡萄 糖和D -甘露糖的转化。同样C2上烯醇氢可与C1结合 使C2生成酮羰基,这就生成D-果糖。用碱溶液处理D甘露糖和D -果糖可得到相同的平衡混合物。
由D -甘油醛可以通过增碳反应(参阅19. 3节) 制备D -赤藓糖和D -苏阿糖。手性碳的增加只涉及 到醛基的反应,反应的立体化学决定新生成的手性 碳有两种可能,因此产生两种四碳糖的异构体。反 应中不涉及原手性碳的羟基,这样使生成的两种四 碳糖—D-赤藓糖和D-苏阿糖的C3的构型与D-甘油醛C2 的构型相同。
他羟基都在e键。相比之下β异构体构象中所有羟基
均在e键较为稳定,在葡萄糖水溶液平衡混合物中β
异构体较多(64% )是必然的。
在书写吡喃糖稳定构象时,可以以哈武斯式作
参照。书写时不但要注意把—CH2OH放在相应位置的 e键上,而且一定要使各羟基的空间位置与哈武斯式
中的位置相对应。如写β-D-吡喃甘露糖稳定构象,
以上D系醛糖多数存在于自然界,如D-葡萄糖广 泛存在于生物细胞和体液内。D -甘露糖存在于种子、 象牙果内。半乳糖存在于乳液、乳糖和琼醋中。阿 洛糖存在于豆腐、果苷内。D-核糖和D-去氧核糖为 核酸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D-木糖 存在于玉米芯、麦秸、稻秆等中。少数醛糖是人工 合成的。
在自然界也发现一些D酮糖。它们的结构一般在 2位上具有酮羰基,比相同碳数的醛糖少一个手性碳 原子,所以异构体的数目也相应减少。如存在于甘 蔗、菊芋和蜂蜜中的D-果糖,为六碳酮糖,它具有 八种异构体,D型和L构型的各一半。在一些植物中 还存在一些七碳酮糖,如在鳄梨树果实中发现D -甘 露庚酮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 OH 2
H
OH
应当注意的是:碳链上的几个碳原子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这可从分 子模型看出。把结构式横写更容易看出分子中各原子团之间的立体关 系。
(三)、单糖的环状结构
单糖的开链结构是由它的一些性质而推出来的,因此,开链结构能说明 单糖的许多化学性质,但开链结构不能解释单糖的所有性质,如: ① 不与品红醛试剂反应、与NaHSO4反应非常迟缓(这说明单糖分子内无 典型的醛基)。 ② 单糖只能与一分子醇生成缩醛(说明单糖是一个分子内半缩醛结构)。 ③ 变旋光现象,如: 葡萄糖晶体 常温下用乙醇结晶而得(α型) 高温下用醋酸结晶而得(β型) m.p 146℃ 150℃ 新配溶液的[α]D +112° +19° 新配溶液放置 [α]D 逐渐减少至52° [α]D 逐渐增高至52°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 OH 2 CHO OH HO OH OH CH OH 2 CHO
CH OH 2
另一种表示方法是用楔型线表示指向纸平面的键,虚线表示指向纸 平面后面的键。如D-(+)葡萄糖可表示为:
CHO H C HO C H C H C OH H OH OH H 6 5C CH OH 2 H OH O 4C OH H CH 1 OH C C
变 旋 现 象 由变旋现象说明,单糖并不是仅以开链式存在,还有其它的存在形式。 1925~1930年,由X射线等现代物理方法证明,葡萄糖主要是以氧环式(环 状半缩醛结构)存在的。
1.氧环式结构
H CHO C O OH
CH 2OH
CH 2OH
2.环状结构的α构型和β构型 糖分子中的醛基与羟基作用形成半缩醛时,由于C=O为平面结构,羟基 可从平面的两边进攻C=O,所以得到两种异构体α构型和β构型。两种构 型可通过开链式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
6 C O + 6 H 源自 2 2日 光 叶 绿 素
C H O + 6 O 6 1 2 6 2
葡萄糖在植物体内还进一步结合生成多糖——淀粉及纤维素。地球 上每年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物质达数千亿吨。它既是构 成掌握的组织基础,又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为工业 提供如粮、棉麻、竹、木等众多的有机原料。 我国物产丰富,许多特产均是含糖衍生物,具有特殊的药用功效, 有待我们去研究、开发。
第二节 单 糖
一、单糖的结构 (一)、单糖的构造式 葡萄糖、果糖等的结构已在上个世纪由被誉为“糖化学之父”的费歇 尔(Fischer)及哈沃斯(Haworth)等化学家的不懈努力而确定。 实验证明,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为2,3,4,5,6,-五羟 基己醛的基本结构。果糖为1,3,4,5,6,-五羟基己酮的基本结构。 其构造式如下:
H C O CH 2OH α 型 37% 112° HO OH H C OH OH OH CH 2OH O HO H C O CH 2OH β 型 63% 19°
开链式 0.1%
这就是糖具有变旋光现象的原因。 52° α构型——生成的半缩醛羟基与决定单糖构型的羟基在同一侧。 β构型——生成的半缩醛羟基与决定单糖构型的羟基在不同的两侧。 α-型糖与β-型糖是一对非对映体,α-型与β-型的不同在C1的构型上故有 称为端基异构体和异头物。
* * * * * * * CH CH CC H CH CH CH CC HCHO H 2CH 2 2CH OH OH OH OH OH 葡 萄 糖 OH OH OH OH O OH 果 糖
(二)、单糖的构型 葡萄糖有四个手性碳原子,因此,它有24=16个对映异构体。所以, 只测定糖的构造式是不够的,还必须确定它的构型。 1.相对构型的确定 糖的相对构型(D系列和L系列)是以D-(+)甘油醛和L-(-)甘油醛作为 标准,将其进行与糖类化合物有关联的一系列反应联系,得到相应 的糖类。这样糖类的相对构型也就可以确定了。
2.构型的标记和表示方法 (1)构型的标记 糖类的构型习惯用D / L名称进行标记。即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 上OH在右边的为D型,OH在左边的为L型。八个D型的己醛糖的名 称及构型见P581,另有八个L型异构体。 (2)构型的表示方法 糖的构型一般用费歇尔式表示,但为了书写方便,也可以写成省 写式。其常见的几种表示方法为:
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涵义及分类
一、碳水化合物的涵义 糖 —— 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及其缩合物,或水解后能产生多羟基 醛、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因这类化合物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都符合Cn(H2O)m的 通式,所以称之为碳水化合物。例如: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可表示为C6(H2O)6, 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可表示为C12(H2O)11等。 但有的糖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例如:鼠李糖C5H12O5(甲基 糖);脱氧核糖C5H10O4。 有些化合物的组成符合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但不是糖。例如甲酸 (CH2O)、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因此,最好还 是叫做糖类较为合理。
二、分类 根据其单元结构分为: 单糖 —— 不能再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低聚糖——含2~10个单糖结构的缩合物。以二糖最为多见,如蔗糖、 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 ——含10个以上单糖结构的缩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
三、存在与来源 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 在日光的作用下,在叶绿素催化下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 萄糖,并放出氧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费歇尔(E•Fischer)首先对糖进行了系统的 研究,确定了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的构型如下:
H HO H H CHO OH H OH OH CH 2OH HO H HO HO CHO H OH H H CH 2OH
D-(+) 葡萄糖
L ( ) 葡萄糖
十六个己醛糖都经合得到,其中十二个是费歇尔一个人取得的(于 1890年完成合成)。所以费歇尔被誉为“糖化学之父”。也因而获得了 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38岁出成果,50岁获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