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 欧洲的宗教改革分析
欧洲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运动
欧洲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运动宗教改革与反宗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个相互对立但又紧密联系的潮流。
宗教改革作为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对欧洲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反宗教运动则是一种对改革者的抵制和反击。
本文将从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及其思想,以及反宗教运动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宗教改革在16世纪的欧洲兴起,其背景与当时罗马天主教教会的腐败以及社会的变动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教会成为社会的权力中心,教会的高级职位世袭化,教士的生活堕落,以及贩卖赎罪券等丑闻频发。
同时,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对教会的不满开始逐渐积聚。
二、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1.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主要领袖之一。
他公开反对教会的贩卖赎罪券的行为,并于1517年发布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他提出了“因信称义”的理念,即信仰上帝可以使人得到救赎,而非通过教会的仪式和赎罪券。
这一观念对当时的教会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
2.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约翰·加尔文是改革派教会(长老会派)的创始人。
他的著作《基督教要义》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信仰观点。
加尔文主张上帝的预定论,认为人的得救与否早已由上帝决定,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命运。
这一观念对于当时的信徒来说,具有强烈的安慰和鼓舞作用。
三、宗教改革的发展和影响宗教改革迅速在欧洲扩散,形成了多个派别,如路德宗、改革宗和长老会派等。
这些新兴宗教派别崇尚个人的宗教体验,强调对圣经的直接解读,并且推动普及在本国使用国语进行宗教仪式。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削弱了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权威,打破了教会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其次,改革派的信仰观点催生了后来的启蒙思想运动,为知识解放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土壤。
此外,宗教改革还为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国家机构和宗教自由等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学习目标】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重难点: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知识概述】
影响: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3.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化社会创造了条件。
4.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知识延伸】
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
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
思想文化:垄断教育、思想、文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2.天主教会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是各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3.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强大冲击。
4.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高三历史选修1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欧洲宗教改革
2.标志:马丁· 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 3.内容: (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信 仰得救; 《圣经》地位至高无上。 (2)提出“信徒皆为祭司”,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 地位。 (3)提出建立廉俭的教会。 (4)指出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
(5)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提高世俗当局的权力。
六、改革冲击波 1.性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 解放运动。 2.影响: (1)思想上:否定了天主教权威,有助于人们的思想 解放。
(2)政治上: ①为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 器。 ②卡尔文在日内瓦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未来资产阶级 政权的雏形。 ③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催生了民族国家教会, 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 1.背景: (1)欧洲宗教改革浪潮的冲击。 (2)自 15 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依靠新兴资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王权不断强化。 (3)当时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 2.开端: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
3.内容: (1)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 事务的最高权力。 (2)成立专门机构审查现行教规,凡与国家法律抵触 的规定一概废除。 4.结果和影响: (1)建立英国民族教会,又称“安立甘教”或英国国 教。
4.影响: (1)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德国社会逐渐 接受其主张。 (2)1555 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确立了路德教的 合法地位。
[思维点拨] 马丁· 路德代表德意志民族和新兴资产 阶级的利益,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意志民 族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 志,所以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了广 泛影响。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1.原因: (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严重威胁罗马天主教会在欧 洲的社会政治地位。 (2)教会内部的有识之士倡议改革。 2.内容: (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5页)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基础知识。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影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宗教改革这一主题上,学生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宗教改革的具体过程、主要人物及其观点、影响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模糊。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3.整合教材内容,梳理宗教改革的发展脉络,以时间轴、地图等形式呈现,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4.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宗教改革家的立场,探讨其观点和贡献。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宗教改革家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真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具备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尊重不同宗教信仰,树立宗教宽容意识。
3.通过学习宗教改革,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培养学生具备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树立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念。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如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约翰·加尔文的“先定论”等,并分析其贡献。
2.通过多媒体展示宗教改革的过程,包括宗教改革的爆发、扩散和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讲解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宗教战争、国家主权的发展、宗教宽容等。
高二历史欧洲宗教改革
——Martin Luther, Disputation on the Power
and Efficacy of Indulgences (1517)
材料二: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 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 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收税效率,是一种有效的税收制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中期之前埃及 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状况。
答案:(1)当时埃及是封建的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政治上,
马木路克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盛行 包税制,社会经济落后。
(2)材料二是对当时包税制的两种不同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请回答: (1)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 人的利益?
(2)加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
(3)加尔文教和路德教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案:(1)实质是否定教皇权威建立适应本阶级统治的新教 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都主张信仰上帝即可得救,都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
材料三: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个观点更激进,为什么? 答案:(1)马丁· 路德:灵魂的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购买赎 罪券。加尔文:得救在于上帝,发财致富是上帝的恩赐,应 予以肯定。加尔文的观点更激进,他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 定论”。
(2)这些宗教主张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2)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它反映了包税制的不同层面:一 是土地制度,二是赋税制度。奥斯曼只关心在埃及的统治和 收缴的赋税,对其来讲,包税制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确保赋 税收入的手段。但是,马木路克获得包税权后,不仅控制了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板书设计:
1.宗教改革的背景:
-天主教会的影响
-封建社会的状况
2.宗教改革的起因:
-天主教会的问题
-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3.宗教改革的过程: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约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4.宗教改革的影响: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宗教改革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宗教改革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宗教改革教学目标和宗教改革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宗教改革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作业中的表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内容逻辑关系
①宗教改革的背景:天主教会的影响、封建社会的状况。
②宗教改革的起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束缚、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③宗教改革的过程: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约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宗教改革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宗教改革重点,强调宗教改革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宗教改革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全套教案新人教选修1解析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教学要求:史论共享1.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尽管新教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教的局限性,但它对天主教权威的否定,提出信徒自己阅读《圣经》,无疑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和发展。
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使得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宗教改革所形成的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尼德兰革命以及此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是以新教为政治旗号。
宗教改革还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卡尔文教在日内瓦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未来资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知识梳理: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起源与发展(1)世纪左右,产生于与一带(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2)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3)476年,基督教会转而托庇于日尔曼封建王权;(4)11世纪时,以和为中心,分裂成东正教与天主教;(5)天主教的领袖是教皇,在罗马建立最高权力机构教廷,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并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十字军东征”。
2、原因(1)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以征服“异教徒”组织“十字军东征”(2)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3、表现(1)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占据了天主教世界土地的1/3,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等方式搜刮钱财(2)政治方面:教皇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不断地干涉各国的(3)思想文化领域:垄断教育、思想、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分解
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
教廷该死!’
——斯大林
宗教改革与德国民族
德意志民族的勤奋敬业、诚实可靠、服 从纪律的民族特性是世人皆知的。这一民族 特性造就了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辉煌,使它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之后又使 德国在二战后的复苏中再创经济奇迹。但另 一方面,也正是这种民族特质,为德国暴君威廉 二世和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国民基础。 这种矛盾的、令人不解的民族特性与马 丁·路德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普及和教育普 及有着密切关系。
……只有在14—15世纪以后,以教皇为首的教会势 力才越来越无法同日益强盛的王权相抗衡。
——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
说说“中世纪”的由来?
中世纪(Middle Ages ;公元476~公元 1453) ,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 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计算,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 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 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 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 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 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 遍称作“黑暗时代” 。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 利益的需要,其目的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③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 什么?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 案。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三)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是一 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
(二)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3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栏 目 链 接
(1)政治上: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封建主 ,占有各国1/3的 (2)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 ________ 土地。
(3)思想文化上: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受天 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3.宗教改革的原因。
(1)14-15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却受到天主教会阻碍。
1.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1)序幕: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____________》的发表。 (2)主张。
因信称义 ①提出“ ________”思想,《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
②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3)影响。 ①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发展。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必要性:天主教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生 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它的腐败统治,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 发展和社会进步,引起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强 烈不满。 (1)政治上: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神权大于王 权,干涉各国内政,阻碍王权强化。 (2)经济上: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超过三分之 一的土地。 (3)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会处于统治地位,垄断教育, 思想文化专制;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迫害异教徒。 (4)社会生活上:影响无处不在。
耶稣会 ,成为天主教会中反宗教改革活动最重 ④创立________ 要的工具。
(3)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 分势力。
②耶稣会在海外传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 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作出了贡献。 2.宗教宽容。
2014年高中历史 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3)宗教改革思想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卡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清教成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007年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490周年,当年马 丁· 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
《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新兴资产阶 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 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C.卡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 解析: 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 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中大胆、果敢分子的要求,他们以此 为旗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
5.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 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 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
C.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解析: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 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 “先定论”。
答案:A
6.英国宗教改革后不久又出现了要求清除国教中天 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A.教皇的腐败引起教徒的不满 B.封建主积极争夺教会的领导权
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D.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
解析: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是英国宗教改革开始的 标志,从此,英国教会推翻了罗马教廷,英王成为英国最 高的宗教首领。由于英国宗教改革保留了大量天主教会的 残余,受卡尔文教影响的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清除国教 中的天主教残余。
高中历史选修1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共25张PPT)
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
(3)特点:自上而下的改革,政府的民族教会
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成分
•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 改革有什么不同?
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 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 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英国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回顾 总结
(1)经济 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而教会
倡导轻商思想,严重阻碍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 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的障碍
(3)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而教会却实行专制
(4)天主教会 腐败奢侈,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5)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①整顿组织内部: 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 加强对神职人员监督。 ②坚持教皇至上:
宣布所有新教都是“异端”,教皇是宗教事务 的最高权威,没有教会 解释《圣经》,普通 教徒不可能得救。 ③加强宗教裁判: 扩大惩治范围,加紧 打击“异端”。
布鲁诺被处以火刑
成立耶稣会
西班牙人罗耀拉于1534年在 巴黎创立耶稣会,1540年得到教 皇的正式批准。这是天主教中反 宗教改革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 其宗旨是绝 对服从教皇, 为了天主教 会利益不惜 伊纳爵·罗耀拉 运用一切卑 劣手段来达到目的。为此, 其成员远赴世界各地传教。
影响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
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 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加尔文教对西方 资本主义的兴起 影响极大。日内 瓦新教会也因此 实行政教合一的 体制 ,不再受 制于教皇。加尔 文被人们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 的第二位伟大人 物”。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局面。
国家政权
• (3)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 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
•中3央.集权思想上:__富__国_强__兵_____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 击了___________文的艺统复兴治。
天主教会
• 思维拓展2 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 么?
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 (3)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思维拓展1 早期“异端”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 【提示】 (1)认为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
是魔鬼创造的;
• (2)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
• (3)要求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没收教会的财产;
• 2.可能性 •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
行反封建斗争。 • (3)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
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 (4)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
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 (5)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
• ③11世纪,分裂日耳为曼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________和
以罗马为中心的_____.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优质课件:单元总结: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2)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改革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加尔文改革的思想核心是“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 进取精神;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日内 瓦共和国等。 ②亨利八世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通过“至尊法 案”,强调英国国王在教会中的权力与地位,保留天主教 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等。
2.历史作用 (1)政治上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 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 宗教改革运动中,资产阶级获得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很大一 部分财产,加尔文派又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神圣的 宗教外衣,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二、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北魏统 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 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他们靠武力统 一黄河流域,又把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 ,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 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 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 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知生识导产图 整方体架式构;整线索顿归纳吏思维治整,合 采学用会解封题 建体验的高考俸
又形成了雅典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推动了梭伦改革的进程。
(2)梭伦改革制定了有利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促使雅典走
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推动了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欧洲宗教改革是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场宗教变革运动,在欧洲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场改革运动既是对中世纪天主教传统的质疑,也是对教皇权威的挑战。
那么,欧洲宗教改革背景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宗教制度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经济背景欧洲中世纪大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呈现出一种封建社会形态,而宗教是封建社会的基石之一。
中世纪的基督教是天主教,教会成为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会拥有极为广阔的土地和房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交一定的粮食和货物的租税来维持教会的神职人员和建筑维护等开支。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经济和政治结构封闭,对外部世界的贸易和生产活动非常有限,主要是以自给自足为主。
但是,到了15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开始着手进行商业和农业的改革,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这种发展使欧洲出现了一部分新的阶层,他们同时也被教会的严格的道德规范所束缚。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宗教制度背景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教堂体系已经形成,分为一些不同级别的教职人员,顶端是教皇。
教皇管理着整个天主教的宗教活动,通过建立卡托利卡神职制度来维持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卡托利卡神职制度包括了简单手工的制度、终身学习的制度、教区会议的制度、部门分工的制度、教派制度等多种构成。
教皇权威主义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教会的核心思想。
教皇的权威无人可以挑战,所有人都应该服从,否则会受到惩罚。
同时,天主教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包括教育、科学、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处于这种背景之下,欧洲的宗教改革对于中世纪教会的规范是一次大的挑战。
总的来说,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既包括了社会经济因素,也包括了宗教制度因素。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才逐渐开始了转变,教会的枷锁被渐渐地破除。
欧洲宗教改革课文知识点高中历史选修一
欧洲宗教改革课文知识点高中历史选修一高三之前的历史学习在于学生深度的培育。
你会发现语文程度的上下和课外学问的丰厚水平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欧洲宗教改革课文知识点高中历史选修一,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欧洲宗教改革课文知识点高中历史选修一背景(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2)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3)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政权与教权矛盾加深,天主教会成为各国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4)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5)文化因素: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概况1.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原因(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时间1517年开始经过开始:“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内容及评价(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2)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王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比较题也是在学习历史中经常遇到的,无外乎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我想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一罗马教会的封建神权统治1.建立(1)公元4世纪末,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2)后来,教分裂成东西两派,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自称“公教”,又称罗马教会,最高统治者为教皇,最高统治机构为罗马教廷。
2.全盛时期(1)时间:11世纪初~13世纪末。
(2)概况:整个西欧和中欧都归教皇统辖。
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控制各国的司法。
罗马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集团。
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国王到农奴,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由于当时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专制。
首先,教会加紧了对人们思想信仰的控制。
其次,教会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最后,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宗教改革的原因:16世纪,西欧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当时,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掀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史称宗教改革。
二异端派别和人文主义思潮1.背景(1)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与罗马教廷的矛盾日益突出。
(2)教会日益腐朽,与各国国王、贵族以及手工业者、农民的矛盾日益激化起来。
(3)随着西欧各国统一的国内市场逐步形成,人民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保证经济利益,促使王权尽力摆脱教权的控制。
(4)西班牙、法国等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将教会置于君权控制之下。
2.异端派别(1)在农民、城市平民和新兴市民中不断出现被斥为异端的派别。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宗教改革在瑞士扩展的表现。
2.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宗教改革在英国扩展的表现。
3.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P50(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加尔文发表《基督教原理》,提出宗教改革主张。
(4)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1)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3)思想核心是“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主张选民应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4)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影响(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深化认知]加尔文宗教改革显得比较激进,具体表现为建立民主教会,严厉排斥异己,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这彻底否定了罗马和天主教会教皇的作用。
(1)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
(2)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深化认知]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
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
选修1:宗教改革
②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 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 展。
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 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 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 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 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 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科学和自由的思想 才能成长起来,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 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 起。
3、宗教“异端”思想(12——15世纪) 法国、英国威克里夫、捷克胡司 思想共性: 1、揭露教会的虚伪与腐败; 2、对正统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予 以否定; 3、主张用民族语言传教,建立民族 教会。 胡司被处死
*补充材料:西欧出现宗教“异端”活动的原因 (1)从经济上看:欧洲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 别是14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2)从阶级上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 伍扩大,特别是14世纪资产阶级兴起。 (3)从天主教方面看: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 教会的奢侈腐化、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等,严重阻碍了 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4)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 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
③信仰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④用英语做礼拜
思考: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与德国和瑞士的 宗教改革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⑴领导和方式: 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⑵内容: 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了民族教会,但 也不彻底,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体现了英国 王权与罗马教廷的权利之争。 ⑶影响: 宗教改革其实是加强英国的封建专制,当加尔文教传 入英国后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清教徒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
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文化:垄断文化教育意识形态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
离不开教会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 ,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 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 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 在我耳边缭绕, 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 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课堂小结:
宗教改革发生的背景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 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崛 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 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⑤直接因素: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 宗教改革运动
——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
宗教“异端”思想的影响:
①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②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 工商业经济的要求。
③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自主学习目标
阅读“向近代过渡的西欧”一目,结合下列材料思 考(4分钟) 1.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什么变化? 2.出现了哪些新兴的阶级力量? 3.他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自学指导(一)
(阅读第一框内容,独立完成以下问题,4分钟)
(1)分析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主 要原因;
(2)概括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 现;
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主要原因:
①内部改革: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 权势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 军 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 ③欧洲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
思考: 从以上材料, 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教会的贪婪、腐朽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教会之所以出现 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结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
矛盾,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二.宗教“异端
中古西欧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 称。 中古西欧教会内部一直存在着对教义、信条的 不同理解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以罗马 教廷为首的主流派以正统自居,视其他派别为异端, 不断加以排挤、迫害。 1、“异端”运动的代表:
第五单元
第 课
欧洲的宗教改革
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诞生于AD1C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AD4C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C第一 次分裂
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 _____ 16C第二 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新 教 ____
东正 ____ 教(中心:君士坦丁堡)
东正 _____教
路德 教(宗)②________ 加尔文 教③________ 英国国 教 ①______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②14-15C 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合作探究(6分钟)
1、思考“异端”运动兴起的原因,概括宗教“异端” 思想的共同之处。 2、分析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 “异端”的形式?(提示: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 位、14-15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来考虑。) 3、总结宗教“异端”思想的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的共同之处:
(1)都揭露了天主教会的奢侈、虚伪和腐化;
(2)都主张取消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 教阶制度,没收教会财产;
(3)《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
(4)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 教“异端”的形式?
①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 天主教的严格控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 发动起来,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材料二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 的财富要高出德意志中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 倍。
华丽的祭坛 愚人船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 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 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 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德意 志中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倍 悬在空中的糕点。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 的问题。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 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阅读材料: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5’)
材料一:这个时候的德国,却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完全蒙昧的 日尔曼人国度,虽然比较意大利、法国,德国仍然属于文化非常落 思想原因:文艺复兴的兴起 ——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 后的国家,但是它已经受到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为了 自己官员培养的需要,德国的诸侯也纷纷模仿意大利和法国的贵族, 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建立了大学,新的思想比比皆是。 材料二 :马丁· 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和领袖。青年时代 的路德,系统地学习了天主教神学,研读了圣经, 1511年,路 德受修道院的差遣朝拜罗马教廷,目睹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朽 糜烂,使他对教会的说教越来越感到怀疑,萌发了改革德意志宗 教的思想。 1512年,马丁· 路德获神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维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登堡修道院的副院长和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他利用大学的图书 馆潜心研读《圣经》,从《圣经》中悟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的道理,已经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立志要通过改革, 实现民族复兴。
“卡诺莎之辱”
拿破仑加冕
此一时,彼一时,时代不同了!
中世权力犹如月亮, 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 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拿破仑所处的时代
18世纪的西欧:
“教会是迷信的恶魔, 教皇是四足禽兽,天主 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 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 网。” 伏尔泰
——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力 量较弱,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 来批判封建主义,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天主教之所以激起这样强烈的反对, 并非因为它是一种宗教,而是因为它是一 种政治制度;并非因为教士们自命要治理 来世的事务,而是因为他们是尘世的地主、 领主、什一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并非因 为教会不能在行将建立的新社会占有位置, 而是因为在正被粉碎的旧社会中,它占据 了最享有特权、最有势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