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

合集下载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

货币数量论指的是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而通货膨胀则是指价格总水平长期而持续地上涨。

本文将深入探讨货币数量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数量论源于亚当·斯密早期的经济学思想,主要提出“货币量决定价格”的观点。

根据货币数量论,当货币供应增加时,一般物价水平会随之上涨;反之,货币供应减少则会导致价格水平下降。

这一观点既受到经济学家的广泛认可,也引起了不少质疑与争议。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过多的货币供应会导致需求超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从而推高价格水平。

根据供求理论,市场上的货币供应过剩会刺激需求,使得企业能够提高价格,从而实现高额利润。

这种价格上涨将会通过传导机制传递到整个经济体系中,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可能引发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从而导致行为上的通胀,即通过提前购买商品和服务来避免未来物价上涨,从而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然而,货币数量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应量并非唯一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还有其他的经济和政治因素需纳入考虑。

例如,供给面的扭曲、劳动力市场的分配问题、政府政策等都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的时候往往是建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而实际上,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难以实现条件的恒定。

为了有效控制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采取了货币政策工具,如央行利率调控和货币供应控制。

央行利率调控可以通过调整利率的高低来影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进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货币供应控制则通过合理调整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和需求关系,来实现通胀目标。

然而,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货币政策也面临挑战,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总的来说,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但也需要注意到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于货币数量通货膨胀成因论文

基于货币数量通货膨胀成因论文

基于货币数量论的通货膨胀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35-02摘要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以经典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通过对1990—2008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gdp 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主要受制于所谓的通货膨胀惯性的影响,这反映出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效果滞后,亟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

关键词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惯性一、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gosselin(2008)通过实证分析指出,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动、财政赤字正相关,与商业银行部的健康和央行的独立性负相关。

熊鹭(2003)等人实证分析认为自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以来,货币供应量政策在大部分时候并不理想。

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以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进行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此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不考虑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像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经济对利率的反映相当灵敏,利率机制僵化,导致对通货膨胀的反映迟缓,影响甚微。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央行也只是把总的货币供给量作为管理目标,并没有倚重利率,因此,在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这种分析方法还是切合实际的。

二、模型的建立回顾历史,经济学家已经发现了货币数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通过考察费雪交易方程式 ,我们就可以分析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以及gdp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可由比率来获得, 是t期的一般价格指数, 是t-1期的一般价格指数。

另外,它也可由该比率的自然对数即得到。

考察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以下指标:(1)零售价格指数p;(2)表示中国实际gdp的y;(3)作为货币供给一种度量的流通中的货币总数,这里我们用指标m1;(4)货币供给与实际gdp的比值m1/y,(5)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第5章 通货膨胀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PPT

第5章 通货膨胀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PPT
• 方程的左边反映了用于交易的货币的情况。M代表一个经 济的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用来衡量单 位货币在一段时期内换手的次数。
• 将经济中的交易定为最终产品和服务即当期产出 的交易,则可以得到数量方程式的另一种形式: MV=PY
• Y代表当期产出的数量,即实际GDP, P是当期 产出的平均价格水平,V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 代表1年中每一元钱用本
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三、恶性通货膨胀
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在低通货膨胀率下,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是个大问题,因 为它不会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太大的冲击。但通货膨胀 率越高,这一问题就越严重。
• 一个在较高水平上不断变化着的通货膨胀率会使资源配置 由生产领域向通货膨胀预测领域倾斜。准确地预测通货膨 胀率将比发明一种新产品更加有利可图。这种由通货膨胀 引起的职业转向是对有限的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 M3 • M2 • 大额定期存款 • 欧洲美元定期存款、机构性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其他类似M3的存款
• 尽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货币资产的范围 有不同的测算方法,但从最基本方面看,货 币只由二部分构成:现金和存款。
• 存款在货币中占有绝大比重,现金只是起着 辅助作用,这正是现代经济的一大特色。
• 支票和信用卡都不是货币。
• 长期中,名义利率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实际货币需求 函数的变化最终仍然取决于实际收入Y的变化。
• 用ηY表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实际收入每变化一个 百分点带来的实际货币需求的百分比变化,则有:
P P

M M
Y
Y Y
• 从长期来看,实际GDP的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因此,即 使考虑到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函数,在长期中,一国 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观点,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的增长会直接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因此,弗里德曼主张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价格水平。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许多国家,央行都会根据通货膨胀的情况来调整货币供应量,以维持价格的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央行经常会发布货币政策报告,详细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和对经济的影响。

然而,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等都会对价格
水平产生影响。

因此,单纯依靠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价格水平可能并不可行。

总的来说,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货币供应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对于制定货币政策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货币政策。

理论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与通货膨胀

理论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与通货膨胀

理论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与通货膨胀货币数量理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理论经济学中,货币数量理论是经济学家们对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一种解释。

它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这个理论的核心原则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本文将探讨货币数量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现实经济中的适用性。

货币数量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

休谟提出了“货币数量论”的概念,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个思想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发扬光大,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

然而,货币数量理论并不是没有批评的声音。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应量只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其他因素如物价水平的变化、生产成本的上升等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我们来看看货币数量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的。

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导致总需求的增加。

当总需求增加超过总供给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增加人们的购买力,促使他们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推动物价的上涨。

此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会刺激生产者提高价格,以维持利润不变或增加利润。

这种上涨的物价和成本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扩散,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然而,货币数量理论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的观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对意见是“货币的中性”。

中性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只会引起物价变动。

换句话说,即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实际经济活动的水平不会受到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的影响只是表象的。

此外,货币数量理论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争议。

例如,理论中没有明确说明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也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如财政政策、外汇市场变动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有些经济学家也指出,通货膨胀并不一定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结果,还可能受到生产能力、劳动力市场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

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

适用条件:供需论无法完全解释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因为一些非供需因素也会影响通货膨 胀。
二、传导机制检验
1、货币数量传导机制
在我国,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会降低利率,进而刺激投资和消费。然而,当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需求时,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增大。这种传导 机制受到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渠道以及市场主体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一、形成机理分析
1、货币数量
货币数量论认为,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会引发通货膨胀。在我国,政府主导的 货币政策决定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通常会增加货 币供应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然而,当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需求时, 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增大。
适用条件:货币数量论在我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尤其是当经济处于扩张阶 段时。然而,在经济增长乏力时,增加货币供应量可能无法刺激实体经济,反而 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适用条件:货币数量传导机制适用于解释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利率传导渠道。 然而,该传导机制可能受到市场主体行为因素的影响,如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 度、消费者的信心等。
2、价格水平传导机制
在我国,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等局面,这些 因素会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此外,价格上涨还会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预期, 从而加剧通货膨胀。
适用条件:供需关系传导机制适用于解释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供求渠道。然而, 该传导机制可能受到市场主体行为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定价策略、消费者的购 买行为等。
三、总结
本次演示从货币数量、价格水平以及供需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 的形成机理,并检验了相应的传导机制。虽然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它 们无法完全解释我国通货膨胀的全部成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全面 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过程。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个方面:货币数量论、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结构因素变 动。 具体阐述: 1:作为货币现象旳通货膨胀 (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 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交易方程:M V= P y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 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指在没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 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两个方面引起 ①﹕工资提高(工资—价格螺旋)②﹕利润推 动 4﹕结构性通货膨胀(生产率提 高的速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世界市场的关系) 5:通货膨胀的持续
一、通货膨胀的描述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 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 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 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 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a. b. c.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从而促进就业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四、我国目前通胀现状
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11个月,全 国36城市蔬菜同比批发价上涨超过60%。同时,10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 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 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 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 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 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 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 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 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公布的CPI来看, 我国现已是处在通货膨胀时期。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解释通货膨胀原因的理论框架,它基于货币的数量对通货膨胀产生直接影响的观点。

本文将介绍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原理,并探讨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一、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原理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其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会刺激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活动,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增加。

2. 供给相对固定:货币数量论假设经济中的生产能力不会瞬间发生变化,因此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供给相对固定。

这种情况下,供求失衡会产生通货膨胀。

3. 通货膨胀是货币超发的结果:货币数量论认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超过总需求的增长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过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购买力超过了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二、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之一。

在现实中,通货膨胀的程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1.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控: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政府和央行可以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控。

当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可以采取相应的货币紧缩政策,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2. 货币数量论并非通货膨胀的唯一解释:尽管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一种解释通货膨胀的视角,但并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解释。

其他因素如需求冲击、成本推动等也可以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3. 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实际通货膨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货币供应量只是其中之一。

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并非简单明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总结货币数量论是一种解释通货膨胀原因的理论框架,它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实际中,通货膨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货币供应量只是其中之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西北大学2008研)答: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关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最早由16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波丹提出,现在继承这一传统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

货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动,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方向变动。

这就是说,货币数量越多,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货币数量越少,货币的价值越高,而物价水平越低。

货币数量论还提供了一种对物价水平变动的解释,即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物价水平与其货币供应量成正比例变动。

货币数量论以费雪交易方程式为依据,只考虑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而未考虑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作用。

2.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nominal variables & real variables)答:真实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

并且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真实变量。

3.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西北大学2008研)答:古典二分法指古典模型中将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进行理论划分,从而使名义变量不影响真实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

《宏观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

《宏观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基本要求古典通货膨胀理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货币数量论方程式;费雪效应及名义利率如何对通货膨胀作出反应,通货膨胀给社会的各种代价,通货膨胀税。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长期中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决定理论):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价值——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联储注入货币后,货币贬值、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与物价水平负相关——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仅适用于长期)。

货币数量方程式与货币数量论:MV = PY 称为货币数量方程式。

通常,货币流通速度V是稳定的,因此:1、货币数量M的变动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2、长期中,产出量Y与货币数量无关,因此PY的变动值反映在P的变动上。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轮)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调整:名义利率 = 真实利率 +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资源配置不当、税收扭曲、混乱与不方便、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税——政府增发货币的激励。

—1—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出口、进口及净出口——物品与劳务的国际流动资本流出、流入及资本净流出——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基本关系:净出口 = 资本净流出、储蓄 = 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名义汇率、真实汇率及其关联,汇率决定理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物品的流动:净出口NX(贸易余额)= 出口–进口金融资源的流动:资本净流出NCO = 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 - 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重要的等量关系: NCO = NX ——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口NCO = S-I ——资本净流出等于一国的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S = I+NCO ——一国的储蓄等于国内的投资与资本净流出的和NCO(或NX)>0,或S>I时,称作贸易盈余;反之,称为贸易赤字;NCO(或NX)= 0,或S = I时,称作贸易平衡名义汇率: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当这一比率增加时,称货币升值,反之称作货币贬值(间接标价法)真实汇率:两国产品交换的比率;真实汇率 = 名义汇率×(国内物价/国外物价) = e(P/P*)第一种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意义: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真实汇率就是固定不变的。

金属货币在东汉三国时期通货膨胀现象基于货币数量论视角的观察

金属货币在东汉三国时期通货膨胀现象基于货币数量论视角的观察

金属货币生产和发行的管理问题
私人铸币泛滥大,超过了市 场需求
政府对金属货币的生产和发 行缺乏有效监管
货币流通不畅,导致货币贬 值和通货膨胀
战争和经济动荡的影响
战争消耗:战争导致金属货币大量消耗,导致货币供应减少 经济动荡:经济不稳定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货币铸造:政府为了筹集军费,大量铸造货币,导致货币供应增加 贸易中断:战争导致贸易中断,货币流通受阻,导致货币供应减少
添加项标题
信用货币的出现: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信用货币开始出现并逐 渐取代金属货币
添加项标题
金属货币的贬值:由于金属货币的短缺,导致金属货币的购买力 下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添加项标题
金属货币的替代品对经济的影响:纸币和信用货币的出现,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金属货币通货膨 胀的原因分析
政府加强对金属货 币的监管,防止伪 造和盗用
政府通过提高金属 货币的购买力来抑 制通货膨胀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 政策来控制金属货 币的流通量
商业贸易中的应对策略
提高商品价格:通过提高商品 价格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调整货币供应量:通过减少 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
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加强市场 监管来防止价格欺诈和投机行
金属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
金属货币的价值:由金属的稀有性 和重量决定
通货膨胀现象:金属货币的购买力 下降,导致通货膨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购买力:金属货币的购买力与金属 的稀有性和重量成正比
原因:金属货币的供应量增加,导 致金属货币的价值下降
基于货币数量论 的通货膨胀观察
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原理
添加标题

第22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附答案)

第22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附答案)

第二十二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2.货币数量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的理论3.古典二分法4.货币流通速度5.通货膨胀税6.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7.皮鞋本钱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所浪费的资源二、选择题1.在长期中,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 A 〕A.物价水平B.信用卡的可获得性C.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D.利率2.货币数量论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给增加引起〔 B 〕A.货币流通速度同比例提高。

B.物价同比例上升。

C.实际产量同比例增加。

D.货币流通速度同比例下降。

E.物价同比例下降。

货币数量论:PY=MV物价水平*真实GDP=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3.实际变量的例子是〔 B 〕A.名义利率B.工资价值与汽车价格的比率相对工资C.玉米的价格。

D.美元工资E.以上各项都不是实际变量4.如果货币是中性的〔 D 〕A.货币供给增加无所谓C.货币供给变动只影响实际产量这类实际变量D.货币供给变动只影响物价和货币工资这类名义变量5.征收通货膨胀税的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C 〕A.政府不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后果B.政府预算平衡C.政府支出高,而且政府征收的税收不够,借款又困难D.通货膨胀税和所有税收大体相同E.通货膨胀税在所有税收中是最具累进性的〔由富人交纳〕。

6.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结果高于人们预期的,那么〔 A 〕A.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再分配对债务人有利B.财富从债务人向债权人再分配C.没有发生再分配D.实际利率不受影响7.当通货膨胀稳定而可预期时,以下哪一项本钱不会发生〔 D 〕A.皮鞋本钱B.菜单本钱C.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的本钱D.任意的财富再分配E.由于混乱和不方便引起的本钱8.如果实际利率时4%,通货膨胀率是6%,而且,税率是20%,税后实际利率是多少〔 B 〕A.1%B.2%C.3%D.4%E.5%税后实际利率=10%*〔1-20%〕-6%=2%9. 如果货币供给增长5%,而且实际产量增长2%,物价应该上升〔 B 〕A. 5%B. 小于5%C. 大于5%D.以上各项都不是。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M / M V /V P / P Y /Y
❖ 由于ΔV/V=0,ΔY/Y=0;则:ΔM/M=ΔP/P。可见,
通货膨胀率完全是由货币供给的变化率决定的。 ❖ 所以,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无论在哪里都是一
种货币现象。”
❖ 三、古典两分法
❖ 货币数量论反映了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观点:名义变 量的变化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实际 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的一般均衡来决定,名义变量则取决 于货币的供给数量。货币供给数量增加,只会导致普遍的 价格水平上升,不会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也不会改 变厂商和家庭的决策、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由于这种 观点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泾渭分明地分割开来,互不影 响,因此被称为古典两分法。
❖ 5. 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内在通货 膨胀未被预期并存在潜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它对经 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长期内由于不可能有无限的潜在 生产要素可供货币启动,也不可能长期存在通货膨胀 而不被人们预期,它对长期经济 增长不但不能促进, 而且会产生危害作用。
格水平上升,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导致名义利率提高,名义利率(持
有货币的成本)提高导致对货币实际需求的下降,也就是价格水平的进一
步上升,直至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的需求。

不仅当前的货币供给变动影响价格,预期未来的价格变动同样会影响
当前的价格。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 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1.借款者与贷款者 ❖ 2.工人与雇主 ❖ 三、恶性通货膨胀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1867-1947):许多人认为费雪是最 杰出的美国经济学家。在耶鲁大学的学生时代,他就崭露头角。 从数学、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到课外活动,费雪不是为学生 写讲义赚取生活费,就是得到奖学金并担任学生领袖。1891年, 耶鲁的第一个经济学博士学位由数学系授予了他(24岁)。 1918年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30年与他人共同创立经济计 量学会。今天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与利率理论基本上都源于费 雪。货币的交易方程式与指数理论也都要溯源到他。

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点汇总

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点汇总

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物价总水平)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上涨。

2、通货膨胀的衡量(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指人们有选择地选择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他们按当期价格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

主要衡量的是消费者买这些商品和劳务涨了多少。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度量在不同时期生产者为购买投资品(原材料)所支付的价格指数。

比如当期(现在)购买花费多少,基期(过去)购买花费多少,比较两者看看是不是多花费了,如果现在比过去多花费了,说明物价涨了,反之则跌了。

PPI一方面反应生产资料等这些投入品价格变动幅度,也就是成本,成本上涨会导致销售价格上涨,最终会导致CPI上涨,另一方面反应企业经营愿望的一个指标,生产者是不是愿意更多的投入。

(3)GDP折算数:指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例:名义GDP/实际GDP=105%,说明当前的物价与以前相比上涨5%。

(4)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πt=(Pt-Pt-1)/Pt-1式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 t和P t-1分别是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3、通货膨胀的类型常见的三种类型:(1)按照价格水平上涨的速度不同分为三类:①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

中国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

③超级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的不同影响区分:①平衡型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生活中少见。

②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

生活中常见的大部分是非平衡型通货膨胀。

(3)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区分:①未预期型通货膨胀:没有预期到突然间发生通货膨胀了。

②预期型通货膨胀:在我们预料之中已经预料到了会发生通货膨胀。

在这种通货膨胀中,已经被人们事先预期到,人们会事先采取一些措施来规避或避免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得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这种通货膨胀是非预期型的,没有想到就突然发生了,人们没有事先做好任何准备,这个时候通货膨胀影响比较大。

理论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理论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理论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经济是一个复杂而有关联的系统,通货膨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货币数量论是理论经济学中一种解释通货膨胀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货币数量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一种用于交换价值的工具,它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和计量单位的作用。

人们通过货币来实现商品交换和财富积累。

因此,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增加导致的。

根据这一理论,当货币供给增加而货币需求不变时,物价水平会上升。

这是因为人们有更多的货币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而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导致需求超过供给,从而推高物价。

因此,调控好货币供给是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货币数量论的核心假设是货币的速度和产出的关系。

根据这一假设,货币的速度是一定的,而产出是由经济的其他因素决定的。

因此,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货币的速度不会发生改变,而产出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导致通货膨胀。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货币数量论并不完全正确。

尽管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会推动通货膨胀,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现代经济学承认,通货膨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货币供给只是其中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货币数量论低估了需求方面的影响。

当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感到乐观时,他们往往愿意多消费,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此外,生产能力的增加和改进技术的应用也会影响通货膨胀。

这些因素都表明,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增加。

尽管如此,货币数量论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货币供给的增加确实会加剧通货膨胀的风险,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低迷、投资不足的情况下。

因此,合理控制货币供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国家央行来说,货币政策的制定是实施货币数量论的关键。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速度来影响通货膨胀。

当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时,央行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19章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19.1 复习笔记1.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在总收入规模既定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该货币需求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货币流通速度和交易方程式①货币流通速度费雪考察货币总量M(货币供给)与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P×Y(总支出P×Y也称为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之间的联系,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总产出(收入)。

M和P×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表示,即货币周转率,也就是1年当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流通速度V可以更精确地定义为总支出P×Y除以货币数量M:V=(P×Y)/M。

②交易方程式上述公式两边同时乘以M,就可以得到交易方程式:M×V=P×Y。

该公式表明:货币数量乘以在给定年份中货币被使用的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

但是交易方程式仅仅是一个恒等式,它没有说明当货币供给M变动时,名义收入(P×Y)是否会同向变动:M的增加可能由V的下降所抵消。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经济中影响个体交易方式的制度决定的。

假如人们使用赊购账户和信用卡来进行交易,那么在购买时通常较少地使用货币,则流通速度上升。

相反,如果购买时用现金或支票支付更加方便(两者都是货币),则流通速度会下降。

费雪认为,由于经济体中的制度和技术特征只有在较长时间里才会对流通速度产生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

③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数量论说明了在名义总支出数量既定前提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

交易方程式被改写成:M=PY/V。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M d)。

此外,由于货币数量论假定流通速度为常量,我们用常数k代表1/V,将1/V和M分别替换为k和M d,可以将方程式改写成:M d=kP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有经济学家把不会显著改变相对价格和收入分 配的通货膨胀称作温和通货膨胀(modest inflation);把年上涨率超过50%或者100-200% 的称为奔腾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年 率超过1000%的称为超速通货膨胀。
14
超速通货膨胀
20年代初德国超速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在1922年1 月至1923年11月不到两年间上升了100亿倍。这意 味着,如果一个富翁在1922年初拥有300万马克的 德国政府债券,第二年末他的全部财富还买不到一 块糖果。
货币增长既要满足真实产出和价格上升对媒介手段的 需要,另外要满足经济货币化进程对货币额外增加需 要。仅看名义GDP增幅与货币增幅关系,就会发现二者 出现越来越大差距,形成货币流通下降现象。
13
通货膨胀分类
可以把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10%的通货膨胀 称为温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百分比超过两位数 的通货膨胀是严重通货膨胀;物价年上涨幅度达 到三位数或更高的,称为超速通货膨胀或恶性通 货膨胀(hyper-inflation)。
年份
12
经济货币化解释
经济货币化指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经济 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成熟发达市场经济 国家,早已经完成了货币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经济或 计划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经历体制转型。 自给经济转变为交换经济,计划协调的经济逐步融入 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运行需要更多货币媒介手段。
8
交易方程式之二
把名义GDP表示为真实产出数量(Q)与一般物价 水平(P)的乘积,交易方程式改写为:
V = PQ / M 它表明一国货币流通速度等于真实产出数量与一
般价格水平乘积除以货币存量。假设存在只有一 种商品——窝窝头的原始经济,总的货币供给为 100元,窝窝头产量为1000斤,每斤窝窝头平均价 格0.5元,那末利用可见交易方程式,货币流通速 度为(1000 0.5)/ 100 = 5,即一年中每元钱在交 易中被换手5次。
9
交易方程式之三
货币数量论的又一表达:P = VM / Q
采取这一表达,原因在于古典经济学家通常相 信,货币流通速度大体是稳定的。另外他们还 相信,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增长步幅也是 稳定的。因而货币供应量变化会表现为价格水 平变动。现代货币学派(modern monetarism) 改造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这一传统。他们的核 心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在短期内决定产出 水平,在长期决定物价水平。
11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名义GDP、货币增长(%) 名义GDP/Mo
8000
18
7000
货币增长
名义GDP
17 16
6000
Mo流通速度
15 14
5000
13
12 4000
11
3000
10
9
2000Biblioteka 810007
6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10
货币数量论的经验研究
从货币数量角度解释价格变动的一个前提, 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这一假定 是否符合实际?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大量经 验研究,发现各国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 有的确实比较稳定,有的虽然存在长期下 降趋势,但是短期内波动不大。给定流通 速度大体不变或趋势比较平稳的条件,货 币学派强调的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关系, 在长期确实具有成比例对应关系。
Ms2
P
(物 )价
水 平 100
50
200
25
Md
400
0
M1
M2
货币量(M)∞
5
货币数量论
上述分析实质是从货币数量过多角度 解释通货膨胀,理论性表达就是货币 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存在的货币 供应量决定了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 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 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有一句 名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一 种货币现象”。
6
交易方程式之一
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用一个定义式 表达货币与价格之间联系。
钱会被花掉,并且钱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被多次换 手,换手次数代表货币流通快慢。利用宏观数据可 以计算一国经济中流通的货币一年内购买物品和劳 务的平均换手次数,称作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circulation),表示一年内一个国家货币存量被用于 购买经济中的产出量的平均次数。用M代表货币供 应量,GDP表示名义产出量,则有交易方程式:
V = GDP M
7
我国2000年货币流通速度
2000年我国GDP为88190亿元,现金(M0)流 通量为14653亿元,广义货币(M2)为134610 亿元,依据公式(1)计算,M0的流通速度为 6.0,M2的流通速度为0.66。换言之,现金平 均每年被换手6次,广义货币每年换手不到0.7 次。
第24讲、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 2)货币数量论 3)超速通货膨胀 4)菲利普斯曲线 5)通货膨胀的总供求解释 6)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 参考阅读: 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第37-38章
1
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称为通货膨胀。我国80年代以来发 生了四次通货膨胀。
25 20 价格变动率(%) 15 10
经济含义:物价上升时,人们仍需要利用货币作为 交换媒介;如果实际交换物品和劳务数量不变,或 变动幅度小于物价上升幅度,人们对名义货币需求 量会上升。
3
货币供求解释的图形表达



币 价
Ms
水 平


P

100
100
50
200
Md
0
M*

货币量(M)
4
货币供给增长的影响
货 币 价 值 100
Ms1
5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年份
2
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
通货膨胀表示流通中货币过量增长。结果一是物价 水平上涨,二是单位货币贬值。什么因素决定货币 价值?回答是供求关系。
假定货币供给被中央银行决定。决定真实货币需求 量因素之一交易动机;名义货币需求与物价正相关。 由于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所以名义 货币需求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