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论文

针对汶川地震震害及原因浅析建筑物防震减灾设计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 (1)

引言 (2)

正文 (3)

1、汶川地震特点及发生机理 (3)

1.1地震成因 (3)

1.1.1地震的概念 (3)

1.1.2地震的分类 (3)

1.1.3汶川地震特点 (4)

1.1.4汶川地震形成机理分析 (4)

2、汶川地震中的建筑物震害 (6)

2.1非结构构件震害 (6)

2.1.1填充墙震害 (6)

2.1.2内、外墙装修面层震害 (6)

2.1.3变形缝震害 (6)

2.2结构构件震害 (7)

2.2.1楼板震害情况。 (7)

2.2.2承重梁震害。 (7)

2.2.3承重墙柱震害情况。 (7)

2.2.4楼梯间震害情况。 (7)

2.2.5装饰性构架震害情况。 (8)

2.2.6钢结构震害情况。 (8)

3汶川地震对建筑防震的启示 (9)

3.1国家政策和法律保障措施 (9)

3.1.1规范现状 (9)

3.1.2提高我国对建筑的抗震标准 (10)

3.2.3加大力度落实建筑的抗震标准 (10)

3.3.4加固原有建筑抗震措施 (10)

3.2建筑物建设环节防震措施 (10)

3.2.1 做好建筑场地的选择,减轻地震影响 (11)

3.2.2 优化建筑设计,充分考虑防震要求 (11)

3.2.3 优化结构设计,满足抗震防震规范 (11)

3.2.4采用适宜建筑材料,加强建筑抗震效果 (12)

3.2.5保证施工质量,实现抗震能力 (12)

4总结 (13)

4.1建筑抗震意义重大 (13)

4.2存在的不足 (13)

5、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

阐述了地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介绍了地震的发生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将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分为非结构构件破坏和结构构件破坏,并且提出了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的措施要从政策保障和建筑物本身两方面考虑,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不足。

关键词:地震,地震带,震因分析,建筑物震害,防震措施

引言

由于地震具有波及范围广、无法准确预告、对建筑物危害大、可诱发火山等次生灾害等特点,使得地震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的,5. 12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造成了十余万人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也使国家蒙受了惨痛的代价,目前国内外各地质专家、地球物理学家都认为此次地震发生的因素较多,但尚未完全阐明[1]。但是刘丹撰文提到:造成人员伤亡的不是地震,而建筑物的不抗震是更大级别的地震。由此提高建筑的防震抗震水平,是避免造成伤亡的最重要途径。笔者以汶川大地震为实例,探讨地震发生的机理和建筑防震措施,并对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正文

1、汶川地震特点及发生机理

1.1地震成因

1.1.1地震的概念

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球在运动和发展中产生的能量(如转速变化、地幔对流) 使地壳和地幔上层岩层产生了很大的应力集中,日积月累,当应力集中超过某处岩石强度极限时,岩石遭到破坏,产生错动,将积累的应变能转化为波动能,形成构造地震。

1.1.2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其发生原因不同可分为五类:1)构造地震。也称“断层地震”。根据板块理论全球分为6大板块,大板块内部包含若干小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在内部岩浆的作用下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其成因是由于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 发生断层而引起。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震动称为人工地震。5)诱发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其中以水库地震最为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现今世界范围内所有地震90%以上是板块不稳定引起的构造地震。

1.1.3汶川地震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地震活动大致划分三个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岭地震带。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5个区域和2 3条地震带;汶川地处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该地震带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是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同时,汶川地理位置又正好位于龙门山地震带,历史上松潘地区曾经发生七次7级以上的地震,主要是岷江旁边。1933年就发生了一次大的地震,还有1976年松潘7.4级地震,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就是多震区。

1.1.4汶川地震形成机理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此次汶川地震成因分析说[2],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亚欧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陈志明认为[3],这次汶川里氏8.1级大地震的发生,可能涉及两种成因:首要的原因即印度洋海底的较快扩张,使印度板块以北偏东的方向对青藏板块碰撞与推挤。2001年11、12月在东昆仑山,发生的8.1级特大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