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大社会热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 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 开。 (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 改革和革命的浪潮。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步过渡到 近代工业社会。 (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 (4)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 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 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 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 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2.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1)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 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 通过朝鲜“使译通于汉”;东汉时期,中日两国的物质文化交流进一 步加强;隋朝时期,中日互遣使臣。日本著名的大化革新,更是由日 本留唐回国的留学生策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2)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 绝;晚清时期,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大批中国青年留 学日本,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3)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 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洲的强国。 ②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 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a.1894~1895年发动甲 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 b.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 量赔款;c.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南部(即南满铁路);d.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
(6)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对外战 略进行收缩。 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中美签订上海公报, 结束了 20 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年美国 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 建交联合公报。1979 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 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 美国始终未放弃霸权政策,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 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 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三、中国历史上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1.十五、十六世纪第一次错失 进入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已经发 展到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涌动,世界历史开 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性发展,原有的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已经没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呼之欲出。此时的中 国仍然满足于汉唐辉煌和农业经济、儒家礼教、科举制度,对 新的世界大潮视而不见,不思变革。其结果是,中国失去率先 实现经济政治转型、发展近代科技和大工业的先机。
百度文库
4.“文化大革命”——部分错失第四个战略机遇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 如荼,日本、韩、新、马、泰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所谓“四小 龙”“四小虎”,形成所谓发展“雁阵”,经济迅速崛起。此时的 中国,在经历过几个五年计划,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后,已经具备 一定的经济起飞条件。但是,此时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 避免”甚至是日益临近,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也进行了不适当 的估计,新中国成立后20年间积累的国力被错用。其结果是,中国 部分错失了第四个战略机遇期,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 距。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恢复和发 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 治建设开始启动;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对内改革: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 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 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 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 模、集约型。 (2)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 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 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 争。为打败共同的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 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有力地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 日军的作战。 (4)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 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美国扶蒋反共,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 年 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5)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 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4)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殖 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5)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 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6)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来看, 1917 年十月革命胜 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社会主 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3.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 的,能为国家(地区、集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 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 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 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 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错失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借助近代科技、工业革命而强盛起来 的欧美国家大规模东侵,企图把全世界纳入其殖民统治范围, 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同时成为欧美侵略的对象。此时,中日都处 于封建社会末世。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日 本采取变革措施——“明治维新”,使其迅速成长为东亚强 国。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实行的是“中体西用”,不愿 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2.17~18世纪 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政治领域:继荷兰之后,英美法相继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 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3)思想领域: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 政治构想。 (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5)科技方面:科技取得巨大进步,其中,牛顿力学体 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 括和总结。
2.明末清初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 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 展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 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 (2)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政治领域逐步转 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 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热点一
壮哉“中国梦”:把握发展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中国梦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是这样解析中国梦的: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社会转型 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 种整体的、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 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 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 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2.大国关系 (1)概念: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世界各个具 有影响力的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2)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特点: ①“总体稳定”保持;②“逐利竞争”激烈;③“因时谋 势”多变;④“新老互动”明显;⑤“区域合作”活跃。
一、风起云涌的大国关系 1.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 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 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2)扶蒋,控制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 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 对华商品输出跃居第一位。
3.辛亥革命——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中国建立 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并开启了民智。虽然 中国这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迟到了300年,但如果发展 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第三个战略机遇期。 事与愿违的是,辛亥革命虽然革命成功,成果却被窃夺。其结 果是,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 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
热点二
和平崛起:风起云涌的大国关系与历史兴衰
1.中国的和平崛起 在人类历史上,后起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 序的严重失衡,甚至引发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就是例证,苏联在 这方面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中国不 会重蹈覆辙。自从1978年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 策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 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中国不会也不需要通过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 更不会也不需要采用争霸或损害别国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 略目标。
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14~16世纪 西欧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 不可分的整体。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标 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 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 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推动 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 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 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