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曼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舒曼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作者:李想马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7期
项目编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工科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2DB233;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表演风格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创作最为人所熟知的伟大音乐家。

艺术歌曲《莲花》出自舒曼艺术歌曲集《桃金娘》,是舒曼较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舒曼及其作品《莲花》的剖析,揭示舒曼独具诗意的音乐之美与创作风格。

关键词: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艺术歌曲;舒曼
作者简介:李想,女,河北省唐山市,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12级声乐表演专业,学号:120124201015,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通讯作者:马琳,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钢琴讲师,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1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由于受到启蒙思想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崛起,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浪漫主义代替古典主义随之诞生。

浪漫主义文学先于浪漫主义音乐出现约十余年,涌现了如海涅等一大批极具浪漫主义抒情风格的诗人文学家。

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诞生,它承袭古典主义乐派的传统,并加以新的创新与探索,在创作上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与表达,在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国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极负盛名的音乐家。

舒曼继承并发展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

舒曼性格热情敏锐,民主思想意识强烈。

他的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具有十九世纪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的创作和音乐评论,对德国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影响。

在舒曼的各类作品中,他的艺术歌曲最具有代表性,舒曼自幼
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能够精心地选择诗作且深刻理解其内容,并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将不同歌曲完美地塑造出来,集中地体现了其自身的浪漫情怀与表现风格。


艺术歌曲《莲花》(Die Lotosblume)选自舒曼艺术歌曲集《桃金娘》,是整部曲集中的第七首作品,词作出自于德国19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亨利希·海涅,创作于1840年。

《莲花》通过海涅浪漫细腻而伤感的笔触,从莲花的象征意义上表达了舒曼对妻子克拉拉纯洁美丽形象的赞美之情,以及二人对爱情能够冲破封建保守阻碍而降临的期盼与渴望。

舒曼将克拉拉比作洁白晶莹、等待暗夜降临的莲花,将自己比作为爱人带来幸福期盼的月光、遥遥守候,并以独特的视角将阳光比作阻挡二人爱情的障碍。

此曲一改舒曼分节歌写作的传统,而是依照海涅诗作的自然结构谱曲,被处理成一首没有再现部的三部曲式的抒情歌曲,全曲一气呵成,构思精巧。

《莲花》总共二十七小节,由九小节构成的第一乐段中,旋律柔美幽怨缓缓推进,当旋律进入到“月亮是她的情人”时,舒曼根据诗歌情感的自然起伏,运用上方小三度调性的变化使乐曲步入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由后十八小节构成,转调后明亮的色彩风格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对比。

从第二十一小节处旋律转入第一乐段的和声关系小调,又重新回到了第一乐段的主题中。


通过对于舒曼以及其艺术歌曲代表作品《莲花》的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舒曼及其艺术歌曲风格的三个主要特点:
1.资产阶级浪漫主义音乐特征明显
舒曼作为19世纪初期德国音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深受当时欧洲民主革命意识的震动,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德国浪漫主义音乐自身的优缺点。

舒曼代表着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深刻的反映出其阶级的浪漫主义情怀。

他注重对理想艺术形式的崇高追求,倡导对于古典音乐的继承发展与革新,提倡音乐必须反映生活、要有真实的内容与真正感染人的力量,要求音乐作品的深度与思想性,这是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艺术思想上进步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世界无法满足其理想性的追求,他忱于幻想,音乐创作大部分仅仅局限于个人感情的表现和流露,细节描绘过于细腻,抒情性强,范围狭隘。

2.注重诗与乐关系的处理
舒曼又有“诗人音乐家”之称,可见其音乐作品尤其是艺术歌曲与诗歌的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的。

舒曼深厚的文学修养对于日后在诗歌的理解与甄选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独到而具有艺术敏锐性的心灵,将诗人的文字和情感通过旋律流动出来。

舒曼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但由于对于诗的关注度过高而导致音乐作品注重诗而忽视乐,削弱了旋律本应有的戏剧性及主导地位。

3.钢琴伴奏地位提升,性格显著
在舒曼的艺术歌曲里,钢琴这一主流伴奏形式不再仅仅拘泥于对演唱者的应和,而是作为一个如声乐演唱部分一样独立的钢琴伴奏部分出现。

在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有着它自身的显著性格,地位获得了大大的提升,这也是对舒伯特在钢琴伴奏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音乐赏析与歌唱艺术处理》殷梅《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2]《浪漫主义音乐里的一朵奇葩——舒曼艺术歌曲分析》张成康《音乐大观》年,卷(期): 2012(6)
[3]《诗"歌"化乐"诗"化——对于舒曼艺术歌曲的解读》武红梅《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 2009(2)
[4]《诗的音乐音乐的诗--谈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征》黄常虹,刘善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年,卷(期): 2004(4)
[5]《舒曼艺术歌曲风格述评》吴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年,卷(期): 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