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稻飞虱五项关键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干枯、凋萎,进而导致水稻减产、早衰、死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稻飞虱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十分重要。
一、稻飞虱的危害1. 直接危害:水稻稻飞虱每天能够吸食幼叶25~30%的汁液,通过分泌口器分泌的唾液使叶片变黄,叶缘卷曲,导致植株体弱、早衰,严重时导致整株倒伏、死亡。
同时还会使稻株的根系发育不良,株高减矮,茎秆瘦长,影响稻穗的形成和发育,降低粮食产量。
2. 传播病害:稻飞虱引起的病害有莱茵叶斑病、白叶枯病、白癜风病等,会导致水稻的严重病害。
3. 间接危害:由于稻飞虱危害严重,农民为了防治它而频繁施用农药,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环境的恶化。
1. 生态防治: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为稻田提供比较适宜的生长条件。
如采用旱田栽插法,增加间作方式,躲避虫害高峰期,让水稻长势更加健康。
2. 化学防治:使用有机、无机杀虫剂,选择具有高效、低毒、少残留、安全的农药,经过科学调配合适的药剂浓度和频度进行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喷药时要注意药剂浓度和药剂使用量,避免草田和田边的叶片被飘散的药剂污染。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捕食性蜘蛛吃飞虱,还可以采用放飞昆虫等生物方法将害虫有效控制。
其中,利用寄生昆虫法防治稻飞虱最为常见,可以利用小蜂、蝇、茧蜂等寄生昆虫等方式控制害虫数量。
这种防治方式对环境污染最小。
4. 技术防治:采用旋耕和深耕等措施,及时清理水塘沟渠以及田间杂草,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降低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此外,种植抗虫品种、轮作、间作等方法也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
总之,对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科学选择防治方法,做到因地制宜,防止盲目施药和过量使用药剂。
只有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才能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一种常见的害虫,严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
为了防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1.适当增加稻田的生态环境,使稻田中的天敌数量增加。
例如,增加爬行动物数量、种植鱼类等。
这些生物可以帮助控制稻飞虫的数量。
2.采用抗病、抗虫的品种,例如用不同的水稻品种交叉生产,实现物种多样性。
这样可以帮助降低稻田害虫数量。
3.利用菌剂或者病毒进行杀虫。
例如,水稻稻飞虱可以被特定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可以在稻田中广泛传播,对稻飞虫的数量产生毒性影响。
同时,一些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也能够从稻田中生长,对稻飞虫产生杀伤作用。
二、化学防治:1.施播农药是目前最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但是需要非常谨慎,以避免对环境的伤害或者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应该在稻田中均匀地使用,以便杀死害虫。
最好使用针对稻飞虫的农药。
2.进行防治的时机应该要到稻飞虫的发生高峰期。
这样可以阻止稻飞虫数量进一步上升,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水稻发生损失和减产。
三、其他防治方法:1.适当改善稻田的亚健康环境,例如整地、深耕、灭茬、通水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栖息和生长环境。
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利于加强水稻的生存环境,提高收成和质量。
2.促进稻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适当引入天敌、增加植物多样性等措施,有利于繁衍和繁殖天敌,从而有效地控制稻飞虫的数量。
总之,为了控制水稻稻飞虱对水稻造成的危害,需要运用多种综合手段,调整田间、种植做法等等,同时利用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减少稻飞虫对水稻带来的损失,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稻飞虱是一种过飞性害虫,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有利于稻飞虱的迁入危害,只有掌握稻飞虱的发生规律,才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发展。
一、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控制稻飞虱发生危害,在管理上稻田采取排灌方便,降低地下水层,及时排水晒田。
合理施肥,控制分蘖盛期和叶色转赤,使叶片变硬直,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土壤湿度。
二、掌握稻飞虱的防治适期。
文山地区稻飞虱发生危害较重是第二代和第三代。
5月上中旬是外地迁入危害秧田,第三代是6月中下旬水稻处于分蘖盛期;从80年代以来,水稻稻飞虱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较重的是第三代,由于田间水稻群体过大,稻飞虱虫态复杂,难以防治。
多年来各地采取多种防治对策,抓住第二代,压住第三代,狠抓大发生的前一代成、若虫防治,控制大发生的出现,重点挑治大发生的前一代虫口密度,因为虫态比较整齐,面积小,好防治。
三、药剂防治。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注意保护天敌,如蜘蛛,稻田养鱼,有效控制稻飞虱繁殖危害。
药剂选用:亩用25%稻虱净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6%克虫星乳油等高效杀虫剂兑水60公斤喷雾。
施药时间选择睛天下午3点以后,在防治稻飞虱时,田间要保持浅水层为好,这样防治效果才显著。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治水稻飞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
1. 防虫网络:在水稻田里搭建防虫网,可以有效地阻止飞虱的进入,减少虫害的发生。
2. 种植抗虫水稻品种:选择具有抗虫特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如抗虫水稻品种“江稻9号”。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虫性,能够减少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3. 旋转种植:每年在同一块田地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可以打破飞虱的寄主连作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深耕整地:在水稻田里进行深耕整地,将虫卵和幼虫暴露在土壤中,减少虫害的发生。
5.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肥,避免土壤中营养过高或者过低,以免刺激虫害的生长。
6.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来控制飞虱的数量。
可以引入一些捕食飞虱的昆虫,如蝉蜂和蚓螈等,来控制飞虱的繁殖。
7. 化学防治:在虫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农药来控制飞虱的数量。
但是使用化学农药应该注意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8. 病虫害综合防治: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手段,如合理施肥、病虫害轮作等,来减少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飞虱的发生和传播,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也要加强对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寄生虫,其口器发达,吸食水稻叶片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和产量受到影响。
因此,稻飞虱的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1.寄生性昆虫防治。
一些害虫的天敌,如天蜘蛛、蚨蝽、龟甲虫等,可以吃掉稻飞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培养寄生性昆虫,如寄生性蜂类、蜘蛛、螳螂等,来控制稻飞虱。
2.微生物防治。
北方地区多采用菌肥防治稻飞虱。
使用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稻田生态环境的效果,使稻田成为有利于寄生拮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
同时,利用微生物防治可以达到杀虫效果,对环境无污染。
3.化学防治。
利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目前常用杀虫剂有乙氨基甲酸盐类杀虫剂、吡虫啉等。
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时需要注意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物理防治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在每个农业生长季节、每到稻飞虱高危期,采取适当的抗虫措施,调整施肥、清除半枯黄萎叶等,可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2.覆盖办法。
可以在水稻田中采用覆膜的办法来防治稻飞虱,覆膜可以减轻水分蒸发,在温度等环境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3.机械性防治办法。
利用机械性防治办法,如用网完成的物理屏障或灯光诱杀的方法,吸引稻飞虱进入灯罩被集中杀死,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对其进行防治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在防治措施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协调控制措施的实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对稻飞虱的栖息和繁殖环境进行改变,以减少或消灭稻飞虱的数量。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清除杂草、杂菜等生长在稻田周围的植物,减少稻田周围的虫源。
2.深翻土地,促进腐熟、灭绝虫卵。
3.调整间作,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减少稻飞虱的单一栖息环境。
4.利用机械或水流进行稻田的清洗或溢出,清除稻飞虱的幼虫和卵。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数量,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利用鸟类、蝙蝠、青蛙等天敌进行稻飞虱的防治。
这些天敌会主动捕杀稻飞虱,减少害虫的数量。
2.利用假单胞菌、锯蚋菌等寄生菌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这些寄生菌通过感染稻飞虱,导致其死亡。
3.利用生物农药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生物农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安全可靠。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喷洒药剂。
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稻飞虱的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乙胺唑、吡虫啉等。
2.土施药剂。
施用土施药剂可以在整个生长期内防治稻飞虱,常用的药剂有光氢化脲、苯酚醚等。
四、种植防治种植防治是指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通过选用抗病、抗虫的品种和改进种植技术来实现稻飞虫的防治。
种植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选用抗稻飞虱的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抗虫能力。
2.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水稻的营养水平,促进生长。
3.合理施肥,减少肥料过量的情况,避免诱发稻飞虱的生长和繁殖。
总之,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栽培方式来设置。
采用多种方式的联合防治能够更好地防止和控制稻飞虱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断株、死穗和减产等方面。
稻飞虱寄生于稻根部位,吸食水稻体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稻飞虱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稻飞虱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断株:稻飞虱大量寄生在水稻体内,会破坏水稻的根系,导致水稻根系薄弱,植株容易折断。
2. 死穗:稻飞虱吸食水稻体液后,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易发生死穗现象,影响水稻的粒重和产量。
3. 减产:稻飞虱寄生在水稻体内,会导致叶片萎缩、黄化,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
天敌金花虫、红蜘蛛和寄生蜂等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 环境调控:合理调控水田的水位和气温,创建适宜生长和繁殖稻飞虱的环境。
水稻的田间管理要做到及时除草和杂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稻飞虱的孳生地。
3. 种植抗虫品种:选用抗稻飞虱的优质稻种进行种植,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
抗虫品种能够减少稻飞虱的侵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农药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和使用剂量,注意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使用规定。
要注意农药的数量和频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5. 种植间套灌溉:利用间套灌溉技术,将水稻田相邻的水田灌溉水轮流循环利用,减少稻飞虱的滋生和传播。
利用间套灌溉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稻飞虱防治标准

稻飞虱防治标准稻飞虱是稻田中最为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稻谷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遏制稻飞虱的危害,减少农作物损失,农业专家总结出了一套稻飞虱防治的标准。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稻飞虱防治的标准。
一、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1. 清田净地。
在水稻生长前期,进行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第一步就是清田净地,及时清除杂草和残留茬。
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和虫栖息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增强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3. 合理配水。
根据水稻生长需要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科学合理配水,控制水位,减少虫害滋生和繁殖的环境。
4. 清除生病植株。
如发现有病虫害或虫危害苗期较重的植株,及时清除,避免病虫害的持续传播和扩散。
二、飞虱防治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前预防稻飞虱的发生,防止虫害进一步扩散。
2. 综合防治。
通过调整田间环境,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增强植株的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和繁殖。
3. 均衡施药。
对于没有条件实行真菌杀虫剂的地方,可采用手工进行施药,每亩稻田每次施药20克石硫合剂。
在有条件实行化学防治的地方,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杀虫剂,科学掌握药剂的浓度和药剂使用量,不要滥用农药。
4. 经常观察。
农民在日常的耕作中要经常观察稻田的生长情况和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
三、稻飞虱防治技术措施1. 化学防治(1)预防性喷药。
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预防性喷药,可选用10%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每亩稻田喷药剂量为100~150克。
(2)剧毒药剂不可滥用。
稻飞虱较易产生抗药性,不可滥用剧毒药剂,应选择新型广谱杀虫剂,如噻虫嗪等。
(3)与杂草同时防治。
杂草是稻飞虱的滋生源和避暑地,对于有大量杂草的稻田,喷药时应加强杂草的灭除。
2. 生物防治(1)鸟类。
一些鸟类如喜鹊、黄鹂等以稻飞虱为食物,可以通过在稻田周围建设鸟巢或人工投喂鸟类食物,吸引鸟类来吃飞虱。
稻飞虱防治技术

稻飞虱防治技术稻飞虱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能够对稻作产生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稻作的生长和增加产量,防治稻飞虱是农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稻飞虱防治技术。
一、农田管理稻飞虱的繁殖和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通过合理的农田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冬季耕作时,可以深翻土壤来破坏虫卵和幼虫的生长环境;在田间杂草较多的情况下,适时进行除草,减少稻飞虱的栖息地;合理施肥,保证稻株的健康生长,提高抵抗虫害的能力。
二、轮作与间作轮作与间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稻飞虱对禾本科植物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可以通过轮作或间作其他作物来减少虫害发生。
常用的轮作作物包括豆类、玉米和油菜等,这些作物不仅可以破坏稻飞虱的生长环境,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防治稻飞虱过程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选择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可以迅速控制虫害的数量。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为了防止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应定期更换农药品种。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稻飞虱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施用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常用的天敌包括寄生蜂、捕食性昆虫和鸟类等,它们可以食用稻飞虱,减少虫害的发生。
同时,施用一些具有杀虫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绿僵菌、白僵菌等,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五、引入抗虫品种培育抗虫品种是一种长期有效的稻飞虱防治技术。
通过选育具有抗虫性的稻作品种,可以降低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目前,已经培育出了许多抗虫品种,这些品种在抵抗稻飞虱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生长的抗虫品种进行种植,以提高稻作的产量和质量。
稻飞虱防治技术包括农田管理、轮作与间作、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引入抗虫品种等多种方法。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以达到有效防治稻飞虱的目的。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危害范围很广,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及早发现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护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1.1 环境条件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以湿润的环境为宜。
高温、高湿、强光、肥力较低的水稻田特别容易滋生稻飞虱。
一年中,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期的6月至9月。
1.2 危害方式稻飞虱主要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生。
它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卷曲、枯黄;二是分泌蜜露,导致叶片被覆盖并发霉,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三是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黄矮病病毒,给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
1.3 繁殖能力水稻稻飞虱的繁殖速度极快,雌虫寿命约20-25天,能产卵约200粒。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稻飞虱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严重危害水稻田的正常生长。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瓢虫、蚜虫食蚜瓢虫、蚜蚁等。
在水稻田中合理配置这些天敌,促使它们自然捕食稻飞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2.2物理防治在水稻田里栽种辣椒、葱、大蒜等辛辣植物,可以驱避稻飞虱的入侵。
也可以在水稻田四周植栽乌蓼、芦苇等植物,制造天敌栖息地,促进天敌捕食稻飞虱。
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主要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1)喷洒杀虫剂。
及时发现稻飞虱危害后,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控制。
常用的有氧化乐果、噻虫胺、多菌灵等,要注意按照厂家说明使用,小心使用剂量,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2)化学混剂。
可以将杀虫剂与粘附剂、增效剂相混合,在使用时会更加均匀和持久,提高农药的防效。
(3)化学调制释放剂。
可以将杀虫剂和释放剂配制成气雾剂、颗粒剂等形式,通过化学媒介安全、有针对性地释放杀虫剂。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产量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会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
针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1. 天敌调控利用稻田中天敌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促进稻田中生态平衡的形成。
放养蚜茧蜂、细腰茧蜂等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降低虫害发生。
2. 鸟类防治在稻田周围设置一些适宜栖息的树木和杂草,吸引一些食虫鸟类聚集在稻田中,通过它们天然的捕食行为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3. 放养鱼类在水稻田中适当放养一些能捕食水稻稻飞虱的鱼类,比如鲤鱼、鲫鱼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虫害的危害。
1. 田间排水在水稻田中适当进行排水,保持稻田内的水质流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孳生和交配。
稳定的水流可以阻断稻飞虱的繁衍,减少虫害的数量。
2. 手工捕杀定期在水稻田中进行人工捕捉水稻稻飞虱,手工捕杀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可以减少虫害的数量,保护水稻的生长。
1. 农药喷洒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洒,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
在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吡虫啉、嘧菌酯等农药进行喷洒,每隔7-10天进行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2. 农药调控对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研究表明药物的轮换使用会更加有效。
通过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轮换施用,可以避免虫害对某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1. 种植抗虫品种选用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选择抗虫品种是一种重要的生态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2. 种植伴作物在水稻田中适当种植一些芳香植物,比如薄荷、迷迭香等,可以有效地驱避水稻稻飞虱,减少虫害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稻飞虱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的防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农业增产措施和自然因子的控害作用,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繁殖和水稻增产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虫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进行防治。
一、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二、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增加株体的硬度,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减轻危害。
三、科学灌水,做到浅水栽秧,寸水分蘖,苗够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通过合理灌溉,促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性。
四、各农技站要加强田间调查,随时掌握本地区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动态,及时指导农户进行防治。
五、在成虫迁入高峰期或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即每百丛虫量500头(水稻生长前中期)―800头(水稻生长中后期)开始用药防治。
六、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1、亩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25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
2、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
3、严重的田块:亩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30―35克+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或40.8%乐斯本乳油60毫升)
兑水60―75公斤喷雾。
4、注意事项:喷药量要充足,喷药部位要尽量喷到水稻基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5―10厘米浅水层。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身体细长而呈纺锤形,通常为浅绿色。
雌虫长约2-3毫米,雄虫稍小。
它以水稻叶片的汁液为食,同时还会分泌有毒唾液导致叶片凋落。
害虫成虫可飞翔,并在水稻田中快速繁殖。
它的卵一般产在叶背面的叶脉附近,孵化后的幼虫则在叶背面活动。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温暖潮湿、气温较高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发生。
通常,它在水稻生长期间的6-8叶期到抽穗期是最为严重的。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水稻生长旺盛,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供稻飞虱摄取。
稻飞虱的发生还与稻田周围的环境因素(如附近有杂草、干旱、风沙等)以及水稻的品种抗性有关。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产生黄色的小斑点,病程发展后引起叶片枯黄、凋落,严重影响水稻的光能转化和养分吸收。
2. 虫害导致水稻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进而降低产量。
3. 叶片凋落后,虫害还会对水稻的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水稻株高矮小,减少穗长和颗粒数。
为了防治水稻稻飞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田间杂草。
稻飞虱常躲藏在杂草上,清除田间杂草可以减少虫害的危害。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并提高免疫力。
3. 轮作。
通过轮作水稻与其他作物,减少稻飞虱的寄主。
4.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等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5. 化学防治。
采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和安全性。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会给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我们应该从田间环境管理、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一种严重害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稻飞虱的防治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1. 天敌调控: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例如瓢虫、蚜蝇、蚜虫等。
这些天敌能够有效地捕食和控制稻飞虱的数量,对于稻田的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
2. 改善生境: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稻田的生态环境,增加稻田的生态平衡,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可以在稻田附近种植一些对稻飞虱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比如香菜、葫芦、茴香等,这些植物能够释放出一些特殊的气味,对稻飞虱有着驱避作用。
1. 机械控制:在稻田里可以采用机械的方式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比如利用“稻虱网”对稻田进行遮阴,避免稻飞虱的产卵和繁殖。
还可以利用高压水枪来对稻田进行喷淋,将稻飞虱冲刷干净。
2. 灌溉控制:通过调整灌溉的时间和频率,控制稻田的湿度,减少稻飞虱的滋生条件。
还可以利用稻田排水系统,将稻田内的水分排除,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1. 农药喷洒:可以在稻田发现稻飞虱的早期阶段通过农药来喷洒,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但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来使用,并且注意安全和防护,避免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2. 定时喷药:可以根据稻飞虱的生长繁殖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对稻田进行定时的农药喷洒,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稻飞虱,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虫特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稻飞虱的危害。
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密植和良好的田间管理来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稻飞虱的危害。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施肥的量和时间,不要过量施肥,避免造成稻飞虱的滋生。
3. 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理田间杂草、杂草灌木,及时清除稻田中的虫源和虫卵,保持稻田的整洁,并且加强稻田的留茬管理,减少稻飞虱的滋生。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世界上威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病虫害综合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一、预防和监测1. 选择抗虫品种。
深耕整地,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土质,行间杂草及时清除。
2.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间隔。
高温干旱条件下,及时切断水稻生长期,避免水浇花,预防稻飞虱的种类数量。
3. 在田间种植抗虫、抗病的主、副作物,通过植物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4. 定期对虫情进行排查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化学防治1. 灭活普通方法:选择化学杀农药,可以在适宜的时期、适宜的浓度和剂量下喷洒,达到快速防治和控制。
2. 喷雾防治:开花期和分蘖期可采用气体喷雾器进行喷雾防治,但需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浓度,避免农药残留。
3. 投毒防治:浸入杀虫剂可在水稻各时期用来控制稻飞虱。
4. 烟熏防治:进入除草器的烟雾可杀死害虫。
三、生物防治1. 生物轮作:通过种植绿肥、土壤修复和生物轮作,增加土壤养分,减少病菌和害虫对水稻的危害。
2. 插秧控虫:在水稻田间种植药食两用植物,如大头菜、豆叶和韭菜等,通过增加敌害的天敌,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危害。
3. 细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主要天敌之一是细蜂,如果在稻田中加入细蜂种群,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
4. 非化学防治:利用生物菌剂、红蜘蛛和土壤调理剂等非化学方法进行生物防治。
总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实现对水稻稻飞虱的有效控制,防止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危害。
同时,也能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东北地区稻飞虱的防治技术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稻田中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
它以稻米为食,会给稻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稻田,种植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稻飞虱的危害。
1.增加栽植密度。
稻飞虱喜欢在高密度稻田中繁殖,因此种植户可以增加稻谷的栽植密度来减少害虫的繁殖数量。
通过增加株密度,可以减少害虫的食物供应,从而降低害虫数量。
2.合理施肥。
稻飞虱常常选择施肥不良的稻田进行繁殖,因为这样的稻田更容易被害虫攻击。
种植户应该根据土壤条件和稻谷的需求来合理施肥,保持稻田的健康生长状态,使其对害虫的抵抗力增强。
3.湖泊灭虫。
湖泊中常常孳生大量的稻飞虱,它们通过风向传播到稻田中。
种植户可以定期将湖泊中的稻飞虱进行灭杀,减少害虫在稻田中的数量。
4.农药防治。
农药是防治稻飞虱的重要手段之一。
种植户可以根据害虫的数量和稻谷的生长阶段来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喷洒。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遵守农药的使用规定。
5.捕虫器防治。
种植户可以在稻田周围设置捕虫器,吸引害虫进入捕虫器后进行捕获。
这样可以减少害虫对稻田的危害,并且可以检测害虫的数量和种类,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6.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天敌来防治稻飞虱,如蜘蛛和捕食性昆虫等。
种植户可以通过种植适宜的花草、植物等来提供天敌的栖息环境,吸引天敌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
7.清田除草。
清理稻田中的草杂物和残留物,减少稻飞虱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防治稻飞虱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增加栽植密度、合理施肥、湖泊灭虫、农药防治、捕虫器防治、生物防治和清田除草等。
种植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定期检查稻田的害虫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护稻田的生长和丰收。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严重的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吸食性害虫,以水稻叶鞘内的汁液为食,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
1.叶片损伤:稻飞虱刺吸叶片汁液会导致叶片发生黄化、透明化和白斑等症状,称为黄化病,严重时叶片会出现褐斑和枯死。
这些损伤会使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水稻的养分供给和生长发育。
2.减产:稻飞虱的吸食会导致水稻叶片积弱,光合作用减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落和分枝减少,进而降低水稻的光合效率和产量。
据统计,水稻受稻飞虱危害时,产量可降低10%-50%。
3.诱发病害:稻飞虱吸食叶片的汁液会导致水稻叶片弱化,病原菌易于侵入,诱发稻瘟病、稻纹枯病、稻黄萎病等多种病害,进一步加剧水稻的损失。
4.传播病毒:稻飞虱是多种水稻病毒的重要媒介,如稻矮缩病毒、稻黄矮缩病毒等。
通过吸食感染病毒的水稻植株,稻飞虱会将病毒传播至健康植株,加重病情,进一步减少产量。
为了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治方法如下:1.物理防治:采用网罩、遮阳网等覆盖措施,防止稻飞虱的侵入。
通过悬挂黄色板、根茎埋草带等,诱杀稻飞虱。
2.生物防治:利用稻飞虱的天敌对其进行控制。
常用的天敌包括二化螟、蝗虎、蚜虻等。
可通过增加天敌数量或引入天敌等方式进行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常用的农药有敌百虫、福尔丹、马拉松等。
喷洒时要注意农药的浓度和喷洒时间,避免对水稻造成伤害。
4.综合防治:通过综合防治的措施,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增加天敌数量、种植抗虫品种、优化田间管理等,综合利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手段来控制稻飞虱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减少其危害,我们应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措施,尽量减少稻飞虱对水稻的损害,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叶 枯 净 O
( 枯 净 ) 胶 悬 剂 杀
展 起 来 的 一 项新 技 术 。 衣 种 子都 经 过 精 选 加 工 , 包 其 梁 场所 , 降 净 质 、 芽 率 高 , 利 于 实 行 精量 、 发 有 半精 量 播 种 。 衣 包 一 作水 耕 种 子 中含 有 杀 虫 剂 、 菌 剂 、 量 元 素 、 物 生 长 调 杀 微 植 合 理布 局 节 剂 , 综 合 防 治 苗 期 病 虫 害 , 能 补 充 营 养 , 促 能 并 可 高、 米质 优 使 种 子 生 根 发 芽 , 激 作 物 生 长 , 到 苗 全 、 壮 的 刺 达 苗 位, 一 统 定 目的 。在 保 管 和 使 用 包 衣 种 子 时 一 定 要 注 意 以 下 几 要 环节 。 个 方面 : 、 种 包 衣 种 子 有 剧 毒 , 能 作 种 子 用 , 对 不 能 只 绝 二、 选 食 用或 作 饲 料 。 包衣 种 子 要 存 放 在 干燥 、 凉 的通 风 阴 处 , 防小 孩 和 家畜 、 禽接 触或 误食 。如 有 误 食 致 严 家 径, 形成 强
细菌 性 务 斑病 : 要为 害 叶 片 。 主 病 斑 初 为 暗 绿 色 水 渍 状 小 斑 , 快 很 在 叶脉 间 扩 展 为暗 绿 至 黄褐 色 的细 条斑 , 大小 约 l l x 0毫 米 , 斑 两 端 病 呈浸 润 型 绿 色 。病 斑 上 常 溢 出大 量
‘ } 0毫 升 亩用
三 、 治 方 法 防
虫羽化
素 传 播 。 病 菌 借 灌溉 水 、 雨 传 播 偏 施 氮肥 , 水过 深 加 重 发病 。 风 灌 ( ) 一 白叶枯 病 的 防 治技 术
升 ,充分 搅 匀 后 浸稻 种 6 8公 斤 , — 生 长发 浸种 3 6小时 后催 芽 : 可 用 中 生菌 还 绿、 食 专 素 1 0倍 液 ,升 温 至 5 c ,浸 种 0 51 : 而增 多
一
.
症 状 区别
持 田间
白叶 枯 病 : 稻 病 害之 一 。 株 水 病
加 水
叶 尖 及 边 缘 初 生 黄 绿 色 斑 点 , 沿 后
叶脉 发 展 成 苍 白色 、 褐色 长 条 斑 , 黄 最 后 变灰 白色 而枯 死 。 病株 易 倒 伏 , 稻 穗 不实 率 增 加。 病 菌 在 种 子和 有 病稻 草 上 越 冬传 播 。 分 蘖 期病 害 开 始发 展 。 高 温 多湿 、 风 雨 、 田受 暴 稻 涝及 氮 肥 过 多 时有 利 于 病 害流 行 。
有 但 对光 看 可 见 许 多半 透 明条 斑 。病 酸 性 都 有利 于 病 害 发生 。 一 般 中稻 源 的 前 提 下 , 抗 性 抗 病 菌 为 基 机 肥 以 施 情 严 重 时 叶 片卷 曲 , 问 呈 现 一 片 发 病 重 。 稻 、 稻 重于 粳 稻 。矮 秆 础 , 田 晚 籼 以秧 苗为关键 , 狠抓肥水管理 , 肥模 立, 强 增 黄白色。 阔 叶 品 种重 于 高 秆 窄 叶 品 种 , 耐 辅 于药 剂 防 治 。 不
二 、 播 途 径 和 发 病 条 件 的 区 肥 品种 重于 耐 肥 品种 。水 稻 在 幼穗 传
别
水稻 白叶 枯 病 : 菌种 子 、 带 带病
稻草 和 残 留 田 间 的病 株 稻 桩 是 主要
初 侵 染 源 。 细 菌 在种 子 内 越 冬 , 播
后 由 叶片 水 孔 、 口侵 入 , 成 中心 伤 形 病株 , 病株 上分 泌 带 菌 的黄 色 小 球 ,
三、 掌
号、 奇 0
晒 田 , 田 严 防 水 淹 。 妥 善 处 理 病 秧 稻草 , 让病菌 与种 、 、 接 触 , 不 芽 苗 清 除 田边 再 生 稻 株 或 杂 草 。 4 药 剂 防 治 。 发现 中心 病 株 .
后 , 始喷洒 2 % 枯宁 ( 开 O 叶 叶青 双 ) 可 湿 性 粉 剂 1 O 克 +水 5 升 / O 0 6 7平 方 米 或 1 % 霉 素 1 0 6 O 氯 O 克 +水 5 一 6 升 / 6 平 方 米 、 O 0 67
虱和 灰
我区
3 —4 6 8小 时后催 芽播 种 。 3 农 业 防 治 。 倡施 用酵 素 菌 . 提 沤 制 的 堆 肥 , 强 水 浆 管 理 , 水 加 浅 勤 灌 , 后 及 时 排 水 , 蘖 期 排 水 雨 分
种 子包衣技术就是把含有农药 、 微肥和植物生
长激素 等多种成分 的种衣剂通过机械 加工手段 , 均 匀 地 包 在种 子 表 面 。 是 在 传 统 浸种 、 种 技 术 上 发 它 拌
化学 农
条件应
间统 一
立 即用 头, 孕
稻每 百
●
要对不
龄
时气温
点取样
串珠 状 黄 色 菌 脓 , 后 呈胶 状 小 粒 。 干 白叶枯 菌 性 条 斑 上则 常布 满 小 珠状 细 作 造 成 带菌 扩 散 。高 温 高 湿 、 无 病 区 的 防 治 策 略 : 到加 强 肥占 做 多露 、 氧 化钾 菌液 。发 病 严 重 时条 斑 融 合 成不 规 台 风 、 雨 是病 害 流 行 条件 , 区长 检疫、 引进带菌的种子 。 不 暴 稻 时 每 有 病 区 的 防 治 策 略 : 控 制 菌 , 亩 在 则黄 褐 至 枯 白大斑 , 自 叶枯 类 似 , 期 积 水 、 肥 过 多、 长 过 旺 。 与 氮 生 土壤
借风 雨 、 水 、 露 灌水 、 昆虫 、 为等 因 人 距 离较 远 , 洼 积 水 、 涝 以 及 漫灌 低 雨 可 引 起连 片 发 病 。晨 露 未 干 病 田操
干 1 选 用适合 当地栽 培 的抗 病 品 湿交 . 烤 田, 控 分 化 期 和孕 穗 期 易 感病 。 种。 注 2. 强 植 物 检 疫 , 从 病 区 引 加 不 水 稻 细 菌 性 条 斑 病 : 菌 主 要 病 由稻 种 、 草和 自生 稻带 菌 传 染 , 稻 成 种 , 必须 引 种时 , 1 石灰 水或 8 % 用 茗 0 四 夏 0 0 0倍 液 浸种 2天 或 秋多 为 初侵 染源 。 菌 主 要从 伤 口侵 入 , 4 2抗 菌 剂 2 0 病 天, 0倍 液 的 福 尔 马 林 浸 种 3小 时 闷 龄 菌 脓 可借 风 、 、 雨 露等 传 播 后 进行 再 5 0 2小 时 , 净 后 再 催 芽 ; 可 选 洗 也 侵 染 。高 温 高 湿 有 利 于 病 害 发 生 。 种 1 一 只雌 兑 0 2 台 风 暴 雨造 成 伤 口, 害 容 易流 行 。 用浸 种 灵乳 油 2毫 升 , 水 1 — 1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