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压电引起点烧伤的典型特点:
①烧伤面积不大,但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有“口 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
②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 ③肌肉组织常呈夹心性坏死。 ④电流可造成血管壁变性、坏死或血管栓塞,从而引起继发性
出血或组织的继发性坏死。
3.辅助检查
▪ 早期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的 活性增高。
2Fra Baidu bibliotek输液护理
①淡水淹溺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 ②海水淹溺者及时输入5%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切忌输入生理盐水。
3.复温护理
①体外复温。 ②低体温严重者,除体表复温外,可采用中心复温法。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做好心理护理
第三节 电 击 伤
电击伤
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 通过人体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 心搏呼吸骤停。
救治与护理
(二)医院内救护 1.急性高原反应
• 急性高原反应者一般休息、吸氧后多可缓解。必要时返回平原 即可自愈。症状重者可对症治疗,采用乙酰唑胺0.25g口服, 每日2~4次,上山前2天起服至登高原后3天。
2.高原肺水肿 3.高原脑水肿 病情凶险。
救治与护理——高原肺水肿
①早期充分吸氧,呼吸衰竭者应使用机械通气,有条件者使用高压氧治疗。 ②利尿,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 ③绝对卧床休息,烦躁不安可给予镇静剂。 ④吗啡:15mg缓慢静脉。 ⑤0.25g氨茶碱溶于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注射。 ⑥对严重患者可酌情使用扩血管药物。 ⑦应用糖皮质激素。 ⑧其他治疗,如合并感染给予抗生素,有心衰表现时可给予强心剂。
发病机制
❖ 人淹没于水中后,本能地出现反射性屏气和挣扎,避免水 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 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留,造成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的病理改变特点
血容量 血液性状 红细胞损害 血浆电解质 室颤 主要致死原因
轻度中暑 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 热痉挛 • 热衰竭 重度中暑 • 热射病
病情评估与判断——辅助检查
血生化检 血尿素氮、血肌酐可升高
动脉血气 血清电解质检查可有高钾、低钠、低氯血症
尿常规
尿常规可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 管型尿改变
严重病例常出现肝、肾、胰和横纹肌损害的实验室改变。 凝血功能异常时,考虑DIC。 尿液分析助于发现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
相关
电流
方向
因素
类型
接触 部位
通电 时间
频率 高低
病情评估与判断
1.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触电后,轻者表现为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 色苍白、四肢软弱、表情呆滞,呼吸及心跳加速,头痛、头晕、 心悸等,皮肤灼伤处疼痛。高压电击时,常发生神志丧失,心搏 呼吸骤停。 (2)局部表现:高压电引起电烧伤的有典型特点;低压电引起 的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入点与流出点,伤口小,呈椭圆形或圆形, 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一般不 损伤内脏。 (3)并发症:可继发各系统及器官功能异常。
救治与护理
(二)医院内救护
1. 热痉挛
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溶液。
2.热衰竭
①迅速降温;②当血容量严重减少、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
3.热射病
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迅速降低核心温度,血液 净化,防治DIC。具体救治措施为“九早一禁”。
降温
❖ 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 续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明显增加。 当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后立即开始降温,并持续监测体 温。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10~40分钟内迅速降至 39℃以下,2小时降至38.5℃以下。
▪ 因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应注意患者有无其他合并伤 存在。
护理措施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生命体征监测 ▪ 心律失常的监测 ▪ 心肌损伤的监测 ▪ 肾功能监测
5.加强基础护理
▪ 病情严重者注意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口腔炎和压疮的发 生。保持患者局部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脱落。
第四节 高 原 病
救治与护理
(救一)治现与场护救理护
1.脱离高温环境
转移患者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20~25℃房间内平卧休息,帮助松 解或脱去外衣。
2.降温
轻症患者反复用冷水檫拭全身,直至体温低于38℃;可应用扇子、 电风扇或空调帮助降温。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体温持续在 38.5℃以上者可口服水杨酸类解热药物。对有循环功能紊乱者,可 经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但滴注速度不能太快,并加强观察,直 至恢复。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病因 ▪ 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在高压电和超高压电场中,电 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 ▪ 人体作为导电体,在接触电流时,即成为电路中的一 部分。电击通过产热和电化学作用引起人体器官生理 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
电击伤对人体危害的相关因素
气象 条件
电压 高低
电流 强弱
电流
救治与护理
(二)医院内救护
1.维持有效呼吸 2.纠正心律失常 3.补液 4.处理创面 5.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6.其他对症处理
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措施
▪ 心搏骤停尽早尽快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充分供氧,配合 医生做好抢救。
2.用药护理
▪ 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输液,恢复循环容量。
3.合并伤的护理
其他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昏迷或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 管,用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
❖ 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控制心律失常。 ❖ 出现躁动、抽搐,给予镇静药。 ❖ 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 除非一些必要操作,如血液净化置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应尽可能减少手术操作。
护理措施
现场降温 途中降温 病房内降 温
❖ 缺氧是淹溺者最重要的表现,可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 心跳呼吸骤停、脑水肿,肺部吸入污水可发生肺部感染
❖ 常表现为窒息、神志丧失,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可 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肺水肿表现,甚至室颤、心衰、 ARDS、脑水肿、溶血性贫血、急性肾衰或DIC等各种 临床表现。肺部感染较为常见。
❖ 淹溺在冰冷的水中,患者可发生低温综合征。 ❖ 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
病因
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1 产热增加
2 散热减少
3 热适应能力下降
发病机制
大量出汗 失水、失盐 补盐不足 低钠、低氯血症 肌肉痉挛
热痉挛
大量液体丧失
散热绝对或相 对不足
失水、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
汗腺疲劳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热衰竭
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
体温急剧增高
生理和生化 异常
▪ 少数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病情评估与判断——辅助检查
❖ 急性高原病患者轻度白细胞增多。 ❖ 高原肺水肿者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和
呼吸性碱中毒。 ❖ 心电图检查:慢性病患者可显示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
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及(或)右束支阻滞部,胸部X 线检查显示双侧肺野有弥漫性斑片或云絮状模糊阴影。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九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第一节 中 暑
中暑
中暑(heat illness)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 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 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的热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 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 脑损害或肾衰竭。
救治与护理
❖ 急救原则是发现症状后及早处理和治疗,避免发展为重型 高原病。
(一)现场救护 1.休息
• 过度活动可增加氧耗量,加重症状。对轻型者要减少活动量, 适当休息。但对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吸氧
• 有条件者经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氧气吸入。一般急性高原反应者 可以继续留在高原,但要密切观察,一旦有急性高原肺水肿或 脑水肿先兆出现时,可考虑送回低海拔处,或就近送入医院给 予积极有效治疗。
热射病
病情评估与判断——病史
询问有无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或热适应不 良的原因存在,如有无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 未补充水分等病因存在。
病情评估与判断——临床表现
• 大汗、口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 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体
先兆中暑 温正常或略升高,不超过38℃。
• 体温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 皮肤灼热等;或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血
血液净化
❖ 具备以下一条可考虑行持续床旁血滤,如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 者应立即行血滤治疗。
①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40℃大于2小时。 ②血钾>6.5mmol/L。 ③CK>5000U/L,或上升速度超过1倍/12小时。 ④少尿、无尿,或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 ⑤Cr每日递增值>44.2μmol/L。 ⑥难以纠正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⑧严重感染、脓毒血症。 ⑨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海水淹溺
减少 血液浓缩 很少 高血钠,高血钙,高血镁 极少发生 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衰
淡水淹溺
增加 血液稀释 大量 低钠,低氯,低蛋白,高血钾 常见 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衰、室颤
病情评估与判断——病史
向淹溺者的陪同人员详细了解淹溺发生的时间、地 点和水源性质以及现场施救情况,以指导急救。
病情评估与判断——临床表现
高原病
高原病(disease of high altitude)由平原移居到高原或短 期在高原逗留的人,因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引起以缺氧 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 最关键的始发性影响和损伤作用的是低氧。
2.发病机制
▪ 从平原进入高原,为适应低氧环境,身体适应性改变,维持毛 细血管内血液与组织间必要的压力阶差。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 高原,随着海拔逐渐增高,大气压逐渐下降,氧分压也随之下 降,由此从吸入气氧分压到肺泡气氧分压至动脉血氧分压均逐 步下降,从大气到机体细胞线粒体的氧传送过程是呈瀑布式逐 级递减降低的。
沫或泥污。
病情评估与判断——辅助检查
(1)血、尿检查 (2)心电图检查
(3)动脉血气分析
(4)X线检查
现场救护
1.水中营救 2.受训人员反应 3.水中复苏 4.移离水中 5.初期复苏:“ABC”策略
救治与护理一一医院内救护
1.维持呼吸功能
❖ 高流量吸氧,根据情况行气管插管并予机械通气。
2.维持循环功能 3.防治低体温
▪ 尿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 ▪ 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或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等。
救治与护理
❖ 救护原则:迅速脱离电源,分秒必争地实施有效的心肺复 苏及心电监护。
(一)现场救护
1.迅速脱离电源。 2.防止感染。 3.轻型触电者就地观察及休息1~2小时。 4.重型触电者心搏骤停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病情评估与判断——病史
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海拔较高或高原地区后发病。发病有无 明显的诱因,发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 情自然好转史。
病情评估与判断——临床表现
❖ 急性高原反应
▪ 急性高原反应很常见,未适应者进入高原地区后数小时即 可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厌食、恶心和呕吐、 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夜间或早晨起 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有些患者出现口 唇和甲床发绀。一般经吸氧,或适应1~2周,或转入低处 后上述症状或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
健康教育
❖ 大量饮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 注意饮食及休息。 ❖ 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 ❖ 热习服,学会适应环境。
第二节 淹 溺
淹溺
淹溺
(drowning)
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 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 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 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 能,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
❖ 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低体温的溺水者需要立即给予复温。 国际救生联盟建议体温非常低的溺水者需要复温,但开始时 只需复温到32~34℃。
4.纠正低血容量、水 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5.对症处理
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措施
①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内,换下湿衣裤,保暖。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情况配合气管插管并做好机械通气准备。 ③建立静脉通路。
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包括:
①首选晶体液,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200~300ml/h。 ②在尿量充足的情况下,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可达6~10L左右,动
态监测血压、脉搏和尿量,调整输液速度。 ③利尿:早期充分补液扩容后,如尿量仍不达标,可给予呋塞米
10~20mg静推,之后可根据尿量追加剂量。同时注意监测电解质, 及时补钾。 ④碱化尿液:补充碳酸氢钠使尿pH>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