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服从,其次再也没有什么比严厉的法令更好了。
水性懦弱,人民就轻视它玩弄它,就有很
多人死于水,所以采用宽和的政策很难。
高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2007年广东高考题) ①【原文】: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翻译】: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只是,仅仅) ②【原文】: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翻译】: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
词义变化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01
02
03
04
05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01
单音换双音:每年、每月
02
主要是针对倒装句 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
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可使报秦之人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为这些既是命题设置的关键点,也是得分点,如本题中“但”“以”“异”“以是”“德”等词,“持以白王”的介短后置句式等就是。另外,掌握古代官职、地理、军事、称呼、礼仪、节气、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快速地读懂理顺文言文,为正确,流畅,自然美观地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
审清采分点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录、删、增、换、调、变
1、"录",就是保留。

凡是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器具、数量词、庙号、谥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专有名词,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时可都可以照原文抄录,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仅有语法作用而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增",就是增加。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翻译出来的内容更加通顺明确。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例如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5、"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的一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以更好的符合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6、"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翻译有关文字。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留、删、换
忠于原文,一一对应,不遗不漏, 不多不少。
补、调、变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 习惯,没有语病。
第一诀 留
文言文里的有些词语,可以照录,不必翻译。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一诀 留
1
保留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 人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五诀 调
调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使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五诀 调
1 调整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语序。
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作:沛公在哪里?把前置的宾语“安”调 整到动词“在”之后。
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 “听到”;“愈”换成“更加”; “悲” 换成“悲痛”。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三诀 换
2 用本字换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两尉”译成“两个军官”。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四诀 补
4 增补语句。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
论战》)
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派大军来攻打 鲁国。庄公将要出兵抗战,曹刿听到这消息, 要求面见庄公。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解析:①重点是把“是”“岁”“雨”“阳”“有”等词 解 释 为 “ 这 ”“ 年 ”“ 下 雨 ”“ 南 面 ”“ 丰 ” 。 ② 重 点 是 把 “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①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 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②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 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二、运用 字诀,确保译文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通过从 3 处着眼,找到了命题点后,接下来就是动手翻 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 时,注意运用“6 字诀”,防范“6 失误”。
6 字诀之(一)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 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 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人不是能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6 字诀之(二)

“换”:①将文言词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 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 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替换法)
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
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①之余子②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 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 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 高唐③之孤④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 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 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 死。②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 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 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是:对、换、留、删、补、调。

1、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

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

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

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

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实践应用案例分析
练习与提高建议
练习方法:多读多写培养语感
提高建议: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多做翻译练习
注意事项:注意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避免望文生义
实践应用:尝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翻译中不断总结经验
总结与展望
章节副标题
06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简练、准确、易记
不足:缺乏语境、语义模糊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探索新的翻译方法满足不同需求
加强与其他翻译方法的比较研究取长补短
完善六字翻译法提高翻译准确度
推广六字翻译法扩大应用范围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删:删除原文中多余的、重复的、不必要的内容。
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特殊词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
译:将原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
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使句子完整。
选:选择恰当的词义使译文更加准确。
调:调整原文的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使句子完整。
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不进行翻译。
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人名、地名、物名等。
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删:删除些词语替换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语。
缩:将原文中的一些句子缩短使其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选: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选: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04
举例说明
举出具体文言文句子解释如何使用六字翻译法进行翻译。
举出不同类型文言文句子展示六字翻译法的适用范围。
对比六字翻译法与其他翻译方法的优劣说明其优势所在。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六字翻译法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一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详解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留”、“换”、“补”、“增”、“删”、“调”。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六字诀文言文翻译

六字诀文言文翻译

六字诀者,乃道家修炼内丹、修身养性之秘法也。

此法以“嘘、呵、呼、呬、吹、嘻”六字为主,配合呼吸吐纳,调和气血,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效。

一、嘘:嘘字诀,发音为“xū”。

嘘者,嘘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清气,呼气时意想排出浊气。

嘘字诀有清热解毒、舒肝理气之功。

二、呵:呵字诀,发音为“hē”。

呵者,呵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真气,呼气时意想排出邪气。

呵字诀有清热降火、润肺养阴之效。

三、呼:呼字诀,发音为“hū”。

呼者,呼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丹田之气,呼气时意想排出体外。

呼字诀有健脾和胃、强腰固肾之效。

四、呬:呬字诀,发音为“sì”。

呬者,呷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天地之气,呼气时意想排出体内废气。

呬字诀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之效。

五、吹:吹字诀,发音为“chuī”。

吹者,吹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元气,呼气时意想排出体内杂质。

吹字诀有调和脾胃、清热解毒之效。

六、嘻:嘻字诀,发音为“xī”。

嘻者,嘻笑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和气,呼气时意想排出病气。

嘻字诀有调和阴阳、强心益肺之效。

六字诀修炼之法,需遵循以下原则:1. 意守丹田:修炼时,意念集中在丹田(位于腹部),以调和气血。

2. 吐故纳新:修炼时,注意呼吸吐纳,吸入清气,排出浊气。

3. 意守六字:修炼时,依次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字,以调和气血。

4. 持之以恒:修炼六字诀需长期坚持,方能收到显著效果。

六字诀修炼之功效,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调和气血:通过呼吸吐纳,调和人体气血,达到强身健体之效。

2. 清热解毒:六字诀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可消除体内热毒。

3. 润肺养阴:六字诀可滋润肺脏,养阴生津。

4. 健脾和胃:六字诀有助于调和脾胃,增进食欲。

5. 强腰固肾:六字诀可强化腰部肌肉,固肾强身。

6. 延年益寿:长期修炼六字诀,可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六字诀作为我国道家修炼内丹、修身养性之秘法,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文言文翻译六字经

文言文翻译六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草木之性,各不同。

麻麦菽,稷稻梁。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此六者,皆自然。

人之所以,能可贵。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七情者,人心也。

人心有七,以应七政。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五常者,人心之常。

人心有五,以应五行。

水火木金土,此五行,相生相克。

五方之民,各有性。

东北之人,多刚毅。

西北之人,多坚刚。

西南之人,多柔顺。

东南之人,多聪慧。

此四方,人之性。

有圣人,则此理。

圣人无常,性亦然。

善善恶恶,人知之。

有愚人,则此情。

愚人无常,情亦然。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贤愚之别,在于其心。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此古圣,所以教。

教之道,贵以专。

今翻译如下:人之初生,本性本善。

人的本性相近,但习惯却使得人与人之间有了差异。

如果不加以教导,人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

教育的道理,贵在专一。

往昔的孟母,选择邻居居住。

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会断掉织布机。

首要的是孝顺和尊敬,其次是广泛的学习和见闻。

知道数字,识别文字。

一加十等于十,十加百等于百,百加千等于千,千加万等于万。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指的是日月星。

三纲指的是君臣之间的义,父子之间的亲,夫妇之间的顺。

春夏秋冬四季,运转不穷。

南北西东四方,应合中央。

水火木金土五行,本于自然之数。

仁义礼智信五常,不容混淆。

大地所生,有草木。

这是植物,遍布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这是动物,能飞能走。

草木各有其性,麻麦菽稷稻梁六谷,是人类食用的。

文言文六字翻译

文言文六字翻译

一、修身齐家修身,即修养自身之德行。

君子之道,首在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以修身为本,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之道,在于克己复礼,遵道守德。

克己,即克制私欲,不贪图名利;复礼,即恢复周礼,遵循礼法。

君子修身,当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养浩然之气,以正己正人。

齐家,即管理家庭。

君子以仁爱之心,关爱家人,使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安定。

齐家之道,在于教子有方,慈孝为本。

教子有方,使子女成才;慈孝为本,使家庭充满温情。

君子齐家,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要,营造和谐之家。

二、治国安邦治国,即治理国家。

君子治国,以民为本,以德治国。

治国之道,在于选拔贤能,任人唯贤。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

治国之道,还需明察秋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治国者,当以仁义礼智信为根本,以民心为天心,以民利为大利。

安邦,即安定国家。

君子安邦,以民为重,以和为贵。

安邦之道,在于调和矛盾,消除纷争。

君子安邦,当以德政为要,以法治为辅,以和为贵。

治国安邦,还需注重民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君子治国安邦,当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德治国。

三、平天下平天下,即使天下太平。

君子平天下,以民为念,以和为贵。

平天下之道,在于消除战乱,实现和平。

君子平天下,当以德服人,以仁义为本,以礼法为辅。

平天下,还需注重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总之,古之君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修身之道,在于克己复礼,遵道守德;齐家之道,在于教子有方,慈孝为本;治国之道,在于选拔贤能,任人唯贤;安邦之道,在于调和矛盾,消除纷争;平天下之道,在于消除战乱,实现和平。

君子之德行,当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以民心为天心,以民利为大利。

如此,方能成就一番伟业,为后世子孙造福。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刘蒋巍(学思堂教育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0)本文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六字诀”——“留、替、调、补、删、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如“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中的“蔓子”可以保留。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彼——对方(敌方),竭——穷尽(衰竭,消失),我——我方,盈——旺盛,故——所以,克——战胜(打败),之——他们。

再如: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使——假使,吾——我们,得——得到,臣——将军(大臣),若——如同(像…这样),用——需要,城——城池,何——什么,为——因为(何为——为什么)。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调整语序为“使吾得若蔓子之臣,为何用城!”。

再如:“甚矣,汝之不惠。

”调整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应补充为“彼(勇气)竭我(勇气)盈,故克之。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删去,不翻译。

顺:文句翻译,综合性强;突出考查与原文的契合度、译文的通畅度。

2010年以前,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的通行做法:先看关键词是否落实,再看语句是否通顺。

2010年开始,将“大意对,语句通顺”这一要求,作为评判译文高下优劣的第一准则——即:首先考量你译“文”的质量,然后再审视你“言”的落实是否到位。

案例如下:2009卷·“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评分建议”:原题: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4分)评分建议:①购:悬赏。

(1分)②妻子:妻子儿女。

③踪迹:追踪寻觅,做动词用。

(1分)④文意通顺。

(1分)评分补充细则:(1)“急”译作“急切”、“紧急”、“急迫”或类似同义词皆可,位置可在“悬赏”前或在“妻儿”后。

(2)其他依据标准。

原题: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3分)评分建议:①卒:最终。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六字歌诀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六字歌诀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六字歌诀六字歌诀:留、对、换、补、删、调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以准确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

通常,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

1.留:即保留法。

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

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误区点拨:强作对译。

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予以保留,不要强作翻译,因为这些词大都难与现代汉语对译。

2.对:即对译法。

对应直译,逐字落实。

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

如:如:“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习”可对译为“温习”3.换:即替换法。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要换成“无”。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使用借代手法的要换。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补:即增补法。

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

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

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方法2、删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主要有
①句首:“夫”、“盖”“且”“且夫”等发语词。
②句中: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顿
作用的助词,如“者”“也”等,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矣”中的“也”。表并列和顺承关系的连词,如“予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 “以”。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 我曾见前朝先例,国家有大变故,那么天子就用朱墨御批诏令 译文: _责__问_宰__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
2、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2020全国3卷)
1、留:
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换(语境法): 以:凭借 率:率领 以为:作为
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的 文武官员作为先锋
②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1、留: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换 ➢组词法:__清_忠__:__清__廉__忠__诚___正__:_端__正__ ➢语境法:__以__:因__为_____素__:_向__来______
1、留: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2、换:笃:严重。 营:购买

最新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最新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保留不变扩:单音节词扩充成双音节词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补:对于省略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无实义的词移:调整词语的顺序。

文言文翻译六字口诀短语

文言文翻译六字口诀短语

一、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译: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解:此言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指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终能成就大事。

此句寓意着,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此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指只要坚持不懈,就能雕刻出精美的金石。

此句寓意着,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具备坚定的意志,持之以恒,方能实现梦想。

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解:此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指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此句寓意着,面对困难和挑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往直前,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四、世上无不可为之事,只怕有心人不行译:世上无不可为之事,只怕有心人不行。

解:此言世上无不可为之事,只怕有心人不行,意指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此句寓意着,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此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指时间宝贵,金钱难以买到。

此句寓意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此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指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脚下开始的。

此句寓意着,我们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结:六字口诀,短短六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通过翻译和阐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口诀所传达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口诀,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删”
1.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 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 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 译时,应该删除不译。
2.偏义复词,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 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对偏义复词进行翻译时, 要将“陪衬意”去掉
(张士隆)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
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
旧习气
招致民乱
祸乱
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
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和……亲近
怨怒
调查 案件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
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被举荐 担任
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担任同州节度使
辞去官职(致仕、移病、乞身、乞骸骨)
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征召书记。(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 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 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 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 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1)继勋入朝,会 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 从,乃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 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 山。(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 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 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 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 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文言文语句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语句翻译六字诀

翻译古文,虽难亦乐,六字诀,助你通关。

兹以文言文语句翻译六字诀,析其要义,以飨读者。

一、求义求义,即寻求原文之本义。

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便是理解文意。

古人云:“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故而,翻译时须细心揣摩,探求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时,应先理解“学”为学习,“时”为按时,“习”为复习,“说”为愉快,最终译为:“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二、明词明词,即明确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文言文中的词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用法。

翻译时,需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如“驷马难追”,其中“驷”为四匹马,“难追”意为难以追上。

此句译为:“四匹马都难以追上,形容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三、辨句辨句,即辨别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文言文句子结构严谨,成分繁复。

翻译时,需梳理句子结构,明确主谓宾关系,准确把握句子含义。

如《离骚》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此句中,“青青”修饰“子衿”,“悠悠”修饰“我心”。

翻译时,应译为:“青青的衣领,悠悠的忧思。

”四、通译通译,即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翻译文言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含义,还要使译文流畅自然。

如《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时,应译为:“那美丽的女子,君子们都喜欢她。

”五、求韵求韵,即追求文言文的韵味。

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韵味,翻译时,应力求保持原文的韵味。

如《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翻译时,可译为:“桃花盛开,绚烂夺目。

”六、审校审校,即反复审阅、校正译文。

翻译文言文,需反复推敲,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如《左传》中“子路曰:‘敢问何谓君子?’”翻译时,应译为:“子路问道:‘请问什么是君子?’”在翻译过程中,需多次审校,确保译文通顺、准确。

总之,文言文语句翻译六字诀,即求义、明词、辨句、通译、求韵、审校。

掌握此六字诀,便能游刃有余地翻译文言文,领略古人之智慧。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2019年高考真题(翻译题)
全国1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原文节选: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候,冯敬之属 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 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参考译文:于是说贾生的坏话道:“洛阳的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着独揽权利,使事情 变得复杂混乱。 考点:实词(短:指摘缺点,指出过失,说坏话。)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
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 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 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
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 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翻译出来的句子语意连贯通顺。
文言文翻译复习
一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两个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翻译题涉及知识点
1.实词的意义(1)一词多义;(2)古今 异义;(3)通假字;(4)偏义复词 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词类活用 4.文言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 (3)倒装句(4)省略句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参考译文:等到悼亡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逃到 悼亡尸体旁边 并伏在尸体上。 考点:虚词,而,表递进;走,逃。
练习题: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 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能无怪哉?”
即时练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2019年江苏卷《临川汤先生传》 7(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 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1分,身边;“啮” 被动,1分; “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通顺1分。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 连词“而”等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 不是用来教导孩子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 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 成现代汉语。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但是陈涉不过是个贫家子弟,又是被迁谪戍边的兵卒。
草书大王
张商英(北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
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 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 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 也
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
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
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
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在秦国客 死他乡,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 人所招来的祸患啊
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疏远、信任 (单换双)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中原
如果能够以江东的兵力,可与中原抗衡,不如早与他们断绝交往
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 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换)(留) (补) (换) (调) (补) (换)


县 (于) 在

乎?
(换)
更何况 马鞍 悬挂
柱子上 呢?
(换) (留) (换)(补) (换)
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命 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
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2分)
“为…所…”,被…怎么样,1分;啮,咬,咬破,1分 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2分) “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 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4分)
留、补、删、换、调、变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㈠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 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 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汝今得与李、杜齐名。《范滂传》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5.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 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对译法
一般指把原文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 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 / / / / / / / / / 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是) 译文: 老师, 用来 传授道理教授
学业解答 疑难问题的。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 / / / / / / /亡/ 身/ / 译文: 忧虑辛劳可以使 国家兴盛 ,
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 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 写下来,整张纸上像龙蛇一样飞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书法中
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 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
有过。“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 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⒈沛公谓张良曰:“
(省略主语)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 (鼓) (鼓)
(省略谓语)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谨庠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七十者衣
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
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
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
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
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拿着他写的字的纸去问
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细地看了许久,自己不认识了,便 责怪侄子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
了。”
你记住了么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换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
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 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 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 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 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曹操的马鞍放在库房里,被老鼠咬了个洞。看守库房的守卫很害怕以为自己
一定会死,(他们)打算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自首请罪。心里仍 担忧这样不能免受惩罚。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再)去自首。”曹 冲于是用刀刺穿(自己的)单衣,弄得像是被老鼠咬坏的一样,假装很不开心 脸上显出忧愁的神色。曹操问他为什么,曹冲对他说:“一般人都认为被老鼠 咬了衣服,对衣服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被咬坏了,因此心里悲伤。”曹 操说:“这都是瞎说的,不用为这件事苦恼。”一会儿,看守库房的小厮来报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
1.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 , 文 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信 达 雅 二是字字落实 ,以直译 为主,以 为 意译 辅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随意增减内容。 2.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 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 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
⒈沛公安在?
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 ⒉秦时明月汉时关
我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设宴.
⒊竖子,不足与 谋。 (之)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于) ⒋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 (于)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
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 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
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
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
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 军校尉,因为擅自释放司马彪犯罪,被廷尉拘囚, 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㈥变: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
地翻译。这个“变”就是“意译”灵活 的翻译(尤其是修辞或者典故)。
(注:牛马走,像牛马“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
何况马鞍是悬在梁柱上呢?”没有追究这件事。
练一练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太祖 马鞍 在 库, 而 为 鼠 所 啮。 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留)(留)
今 单衣 见
(换)
啮,
(换)
是以
(换)
忧戚。
现在 单衣 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