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管理制度
1.1 一般规定
(1)对碾压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2)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仓面每班设总指挥长1人,现场施工员2~3人。总指挥长全面安排、组织、指挥、协调碾压施工,对其质量、进度、安全负责,总指挥长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尽快解决。
(3)除施工总指挥长和现场指挥员外,其它人员无权在仓面直接指挥生产。设计、监理单位人员在仓面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的决定也应通过仓面总指挥后方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下达。
(4)质检部门、试验室现场值班人员应佩戴袖标上岗,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及抽样检验,并按规定填写记录。
(5)所有参加碾压混凝土施工人员,都必须遵守现场交接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按规定作好施工记录。临时离开工作岗位需经总指挥长同意。
(6)仓面上施工的所有设备、检测仪器工具,未使用时应临时停放在不影响施工的部位。进入仓面的工作人员,行走路线或停留位置不得影响正常施工。
(7)仓面施工的整个过程均应保持仓面的干净、无杂物、油污。
(8)仓面上通讯设施畅通。
(9)仓面因某种原因需要拌合楼暂停拌合混凝土或放慢拌合速度时,由总指挥长通知拌合楼值班负责人。
1.2 卸料与平仓
(1)卸料平仓方向与坝轴线平行。汽车在仓面的卸料位置由仓面现场指挥持旗指定,司机必须服从指挥,卸料方法应采用二次卸料在平仓条带上。汽车在碾压混凝土仓面行驶时,应平稳缓行,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有损混凝土质量的操作。
(2)必须严格控制靠模板条带的卸料与平仓作业,卸料堆边缘与模板距离应大于0.3m。卸料平仓时严格控制二级配混凝土和三级配混凝土的分界线,其误差不超过1m。
1.3 碾压
(1)BW202AD~2与BW75S型振动碾作业程序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2)振动碾作业的行走速度应控制在1.0~1.5km/h范围内。碾压方向平行于坝轴线,只有在碾压混凝土与垫层混凝土(变态混凝土)结合处补充碾压或局部处理时才能改变方向。(3)碾压作业要求碾压条带清楚,行走偏误差应控制在10cm 范围内,相邻碾压条带必须重叠15~20cm。同一条带分段碾压时,其接头部位1~2m范围内应进行重叠碾压。两条碾压带间因碾压作业形成的高差,一般应采取无振慢速碾压1~2遍。
(4)碾压混凝土从拌和至碾压完毕,应在2小时内完成,不允许入仓或平仓后的碾压混凝土拌合物长时间暴露,避免VC值的损失。碾压混凝土的层间允许间隔时间必须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内。
(5)碾压作业后的碾压层,要求有微浆出露,振动碾滚轮前后略呈弹性起伏,试验和施工人员根据现场碾压作业后的
实际情况和对VC值的实测值,及时通知拌合楼调整其VC 值,由试验值班人员通知拌合楼试验质控室进行调整。(6)采用BW~75S振动碾靠近模板作业时,应及时清理靠模板一线凸出的砂浆或残余混凝土,使混凝土水平面与模板接触密实,振动碾距模板的距离控制在2~3cm范围(指横缝)。模板阴角、混凝土预制块结合部、有钢筋的部位等小碾无法碾压作业时,采用变态混凝土作业。
(7)碾压作业完成后,试验人员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容重,核子密度仪的操作使用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容重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值,当低于设计要求指标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指挥补碾。补碾后仍达不到要求的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4 异种混凝土结合
(1)每层碾压混凝土完成后,同层的变态混凝土也应随同振捣完成。
(2)在碾压和平仓设备无法作业的部位,应浇筑常态混凝土。振捣时沿基岩边坡依次向里,常态混凝土的顶面应与碾
压混凝土面平齐,并将结合部位碾压密实。
(3)为了防止外来水或雨水进入碾压混凝土仓面,边坡部位的变态混凝土或常态混凝土顶面应低于碾压混凝土顶面5cm左右。
1.5 水泥粉煤灰净浆的铺设
(1)在大坝迎水面各碾压混凝土层间铺设宽3~8m(按设计要求),厚2mm的水泥灰浆。水泥灰浆按试验室签发的配料单配制,要求配料计量准确,搅拌均匀,试验室并对配制浆液的质量进行检查。
(2)水泥灰浆铺设全过程应由现场总指挥统一安排。洒铺水泥灰浆时,应做到洒铺区内干净、无积水。洒铺的水泥浆体不宜过早,应在该条带卸料之前分段进行,不允许洒铺水泥浆后,长时间未覆盖混凝土。
(3)水泥浆铺设应均匀、不漏铺,沿上游模板一线应适当的铺厚一些,以增强层间结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