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学(中药专业)复习题11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倒位导致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
⑶降低倒位杂合体的连锁基因重组率
易位: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其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①类型
相互易位: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区段互换(常见)
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一个臂内(少见)
②细胞学鉴定
1和2代表两个非同源正常染色体
1^2和2^1代表两个相互易位染色体
⑶可能会造成假显性的现象
重复:染色体多了自身的某一区段
①类型
顺接重复:重复区段与原有区段在染色体上排列方向相同
反接重复:重复区段与原有区段的排列方向相反
②细胞学鉴定
⑴若重复的区段较长,会形成环或瘤-重复圈或重复环。
⑵若重复区段很短,就不会有环或瘤突出。
③遗传效应
⑴重复扰乱基因间的固有平衡
⑵基因剂量的改变引起剂量效应
⑶位置变化引起位置效应
倒位:染色体中发生了某一区段倒转
①类型
臂内倒位(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
臂间倒位(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
②细胞学鉴定
⑴若倒位区段很长,则倒位染色体就可能反转过来,使其倒位区段与正常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两端区段则只能保持分离状态。
因型的一种回交。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
累加:同一个性状有多个非等位基因控制,每个基因对该性状都有影响。
上位: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
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作用。
相引组:两个显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两个隐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染色体各部分的名称:
染色体的形态: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等臂):V
近中着丝点染色体:L
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似棒状
端着丝点染色体:棒状
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
第三章遗传规律8-10’
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所决定并有明显差异的性状。如豌豆的形状呈圆形或皱缩。
测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
整倍体:具有物种特有的一套或几套整倍数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缺体:二体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细胞、组织或个体。表示为2n-2。
三体:二体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表示为2n+1。
单倍体:具有和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1.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的类别,细胞学鉴定及其遗传效应。
第五章染色体变异8-10’
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倒转180o后又重新连接。
易位:一条染色体的一个片段转接到染色体组中另一条染色体上。
假显性现象:在杂合体中如携有显性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区段缺失,则隐性等位基因得
以实现其表型效应,出现所谓假显性现象
剂量效应:由于基因数目的不同,而表现的不同表型差异的现象。
转换:核酸序列中一种嘌呤(或嘧啶)被另一种嘌呤(或嘧啶)置换。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重演性、可逆性、多方向性、有害性、平行性。
第七章数量性状的遗传6-8’
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呈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遗传力:数量遗传的基本参数之一。是在数量性状由父母到子女的传递过程中,可以遗传并予以固定的部分。分为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
2.解释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
⑴显性学说:显性基因有利于个体生长和发育,相对的隐性基因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在杂种子代中,几乎全部的有害隐性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所掩盖,从而表现杂种优势。
⑵超显性假说:(杂合说)认为杂种优势是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刺激发育的效应。
⑶加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在于显性效应,累加效应互补作用,当由加性效应明显的两组结合时,就可产生杂种优势。
⑵如果倒位区段比较短,则两侧区段正常配对,而倒位区段与对应正常区段保持分离,二价体上形成一个泡状。
⑶若倒位区段不长,则倒位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就会在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⑷臂内杂合体在倒位圈内外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双着丝粒染色单体,成桥状结构
③遗传效应
⑴形成新的连锁群,促进物种进化
l–1^2–2–2^1的“+”字联会形象http://www.cet.edu.cn/news_show.php?id=111
③遗传效应
⑴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是生物进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⑵易位还可能导致物种染色体数目改变
⑶相互易位杂合体常表现为半不育现象。
⑷同倒位杂合体相似,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某些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有所下降
第四,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第五,引种后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选择育种6-8’
混合选择:作物育种的人工选择方法之一。选择优良单株后混合脱粒播种,下年继续相同选择过程的选择方法。
个体选择:基于个体本身的表型进行的选择。
优株:相似环境条件下,在某个或某些性状远远超过同种个体的单株。
1.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2.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
单倍体:⑴个体及器官弱小⑵生长势弱⑶高度不育性
多倍体:多倍体植物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第六章基因突变及基因工程6-8’
基因突变:由于核酸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缺失突变、定点突变、移框突变等,使之不再是原有基因的现象。
复等位基因:二倍体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上具有两个以上突变状态的基因。
⑶中间缺失,且缺失的区段较长,则在缺失杂合体的偶线期和粗线期,正常染色体与缺失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常会出现环形或瘤形突出(与重复的不同)
③遗传效应
⑴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缺失了,其上原来所载基因自然就丢失了,这是有害于生物生长和发育的
⑵如果缺失的区段较小,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可能存活下来。这类个体往往具有各种异常表现
⑷杂种生境假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植物生存的杂种生境中
4.杂种的杂种优势更强
4.亲本选择和选配原则
选择:⑴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⑵明确目标性状,突出重点⑶重视选用地方品种⑷考虑亲本性状的遗传规律
选配:⑴双亲优点多,缺点少易克服、主要性状突出⑵双亲间遗传差异大⑶选用品质性状优良的材料做亲本⑷亲本之一最好是当地优良品种⑸选用遗传力和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做亲本。
6.杂交育种技术做法。
四、抗性育种3-5’
抗虫性: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害虫危害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避害、耐害或抗生的生态
适应性。
水平抗病性:植株对病原菌的各种生理小种都有差不多相同水平的抗性。
1.植物抗病机理。
3.药用植物育种目标
⑴产量⑵品质:外观,营养,加工,贮运。⑶成熟期⑷适应性⑸机械化操作
4.获得新品种的基本途径
5.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的特点
本地资源:a:对当地具有高度适应性b:变异类型多
外地资源:a:容易为生产利用b:多样性
野生资源:高度适应性和抗逆性,是抗性育种材料
6.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方法
(3)各基因的效应是累加的;
(4)基因的行为但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有连锁互换和分离重组。
2.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⑴呈连续变异⑵比质量性状更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5.遗传增益的计算。
第九章群体遗传6-8’
随机交配: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和相反性别的个体
遗传增益:入选亲本的子代平均表现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型值间的离差,叫做响应。响应的绝对值,常以符号R表示。响应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x),所得百分率,叫遗传增益,常用符号△G表示。
简答
1.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1)数量性状是受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每个基因作用微小,作用相等,各个等位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增效和减效作用;
进行交配的方式。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遗传漂移:遗传漂移更广泛的说法是遗传漂变,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
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1.哈代-韦伯格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
在一个自然群体中,知道了基因型频率就可求得基因频率,但知道了基因频率却不一定能确知它的基因型频率。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通过基因频率来确定基因型频率,这个条件就是要求该群体达到了遗传平衡状态。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是哪些?
⑴基因突变⑵选择⑶遗传漂变⑷迁移
第十章种质资源3-5’
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并能繁殖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动、植物群体。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及经济学上的一致性,并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1.药用植物育种特点
7.影响种质流失的因素
⑴自然力⑵生物:病害、虫害等⑶人的影响:人的活动人的“选择”
第十一章育种技术
一引种3-5’
引种:将异地的优良品种、品系或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类群引入本地作为育种素材或直接推广应用的育种措施。
驯化:在人工选择条件下,生物体的性状向人类所要求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1.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与生态学原理。
2011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2-3’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个体之间的差异
基因型:一个生物体或细胞的遗传组成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5’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1.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分散性,区域性,多了成草,少了成宝
2.产量质量的双重性:更要重视成分育种.
3.收获部位多样性:根、茎、叶、皮、花、果实、种子、花粉等。一物多药。
4.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
5.植物熟性与早熟性的区别:要有效成分的成熟为依据
2.药用植物育种主要内容的方法
⑴引种⑵选种⑶杂交育种⑷诱变育种⑸无性系育种⑹抗性育种⑺良繁技术
缺失:
1类型
⑴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
顶端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某一整臂缺失了就成为顶端着丝点染色体
中间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
⑵断片:缺失的区段无着丝粒
②细胞学鉴定
⑴在最初发生缺失的细胞内,可见到遗弃在细胞质里无着丝粒的断片。但随着细胞多次分裂,断片即消失
⑵顶端缺失的区段较长,可在缺失杂合体的双线期检查交叉尚未完全端化的二价体,看非姊妹染色单体的末端是否长短不等
1.选择响应与选择差的关系
2.选择差与选择强度的关系
3.性状标准差,遗传力与选择响应的关系
2.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做法。书P69 P71
三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6-8’
杂种优势:杂交子代在生长、成活、繁殖能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
1.近交的遗传效应。
⑴近交可使基因纯合,致使群体中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相对减少。固定纯合的优良基因,淘汰隐性纯合Fra Baidu bibliotek有害基因。⑵近交降低群体均值,引起近交衰退。
遗传学原理: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本质区别在于引进植物适应性的宽窄及环境条件差异大小的反应。
生态学原理:主要有综合生态因子分析法、主导生态因子分析法和生态历史分析法。
2.引种成功标准
第一,与原产地比较,植株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
第二,能够以常规可行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生产。
第三,药用植物的质量没有降低。
1)方式:
(1)就地保存: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种源
(2)迁地保存:移栽到植物园,种质收集圃
(3)离体保存:采集组织、器官、种子等
2)方法:
(1)贮藏保存:种子,花粉,枝条
(2)种植保存:适度集中与分散保存,国家级、地方级保存单位不同
(3)组培保存:保持遗传稳定,一旦需要即可大量繁殖,管理也较方便,可保存800个x6重/平方米,茎尖培养可以保持无毒
内含子:初级转录物中无编码意义而被切除的序列。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也常被称作“间
结构基因:一般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广义上也包括编码RNA的基因。
RNA的分子形成过程及真核生物RNA成熟过程
中心法则
从噬菌体到真核生物的整个生物界共同遵循的规律。遗传信息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以及遗传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引组。
交换值:两个连锁基因间的交换频率。
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
2.基因互作的形式:①互补作用②积加作用③重叠作用④显性上位作用⑤隐形上位作用⑥抑制作用
3.基因定位的方法(三点测验)书P91-92
第四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4-6’
⑶降低倒位杂合体的连锁基因重组率
易位: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其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①类型
相互易位: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区段互换(常见)
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一个臂内(少见)
②细胞学鉴定
1和2代表两个非同源正常染色体
1^2和2^1代表两个相互易位染色体
⑶可能会造成假显性的现象
重复:染色体多了自身的某一区段
①类型
顺接重复:重复区段与原有区段在染色体上排列方向相同
反接重复:重复区段与原有区段的排列方向相反
②细胞学鉴定
⑴若重复的区段较长,会形成环或瘤-重复圈或重复环。
⑵若重复区段很短,就不会有环或瘤突出。
③遗传效应
⑴重复扰乱基因间的固有平衡
⑵基因剂量的改变引起剂量效应
⑶位置变化引起位置效应
倒位:染色体中发生了某一区段倒转
①类型
臂内倒位(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
臂间倒位(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
②细胞学鉴定
⑴若倒位区段很长,则倒位染色体就可能反转过来,使其倒位区段与正常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两端区段则只能保持分离状态。
因型的一种回交。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
累加:同一个性状有多个非等位基因控制,每个基因对该性状都有影响。
上位: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
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作用。
相引组:两个显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两个隐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染色体各部分的名称:
染色体的形态: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等臂):V
近中着丝点染色体:L
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似棒状
端着丝点染色体:棒状
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
第三章遗传规律8-10’
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所决定并有明显差异的性状。如豌豆的形状呈圆形或皱缩。
测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
整倍体:具有物种特有的一套或几套整倍数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缺体:二体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细胞、组织或个体。表示为2n-2。
三体:二体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表示为2n+1。
单倍体:具有和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1.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的类别,细胞学鉴定及其遗传效应。
第五章染色体变异8-10’
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倒转180o后又重新连接。
易位:一条染色体的一个片段转接到染色体组中另一条染色体上。
假显性现象:在杂合体中如携有显性等位基因的染色体区段缺失,则隐性等位基因得
以实现其表型效应,出现所谓假显性现象
剂量效应:由于基因数目的不同,而表现的不同表型差异的现象。
转换:核酸序列中一种嘌呤(或嘧啶)被另一种嘌呤(或嘧啶)置换。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重演性、可逆性、多方向性、有害性、平行性。
第七章数量性状的遗传6-8’
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呈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遗传力:数量遗传的基本参数之一。是在数量性状由父母到子女的传递过程中,可以遗传并予以固定的部分。分为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
2.解释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
⑴显性学说:显性基因有利于个体生长和发育,相对的隐性基因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在杂种子代中,几乎全部的有害隐性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所掩盖,从而表现杂种优势。
⑵超显性假说:(杂合说)认为杂种优势是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刺激发育的效应。
⑶加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在于显性效应,累加效应互补作用,当由加性效应明显的两组结合时,就可产生杂种优势。
⑵如果倒位区段比较短,则两侧区段正常配对,而倒位区段与对应正常区段保持分离,二价体上形成一个泡状。
⑶若倒位区段不长,则倒位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就会在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⑷臂内杂合体在倒位圈内外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双着丝粒染色单体,成桥状结构
③遗传效应
⑴形成新的连锁群,促进物种进化
l–1^2–2–2^1的“+”字联会形象http://www.cet.edu.cn/news_show.php?id=111
③遗传效应
⑴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是生物进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⑵易位还可能导致物种染色体数目改变
⑶相互易位杂合体常表现为半不育现象。
⑷同倒位杂合体相似,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某些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有所下降
第四,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第五,引种后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选择育种6-8’
混合选择:作物育种的人工选择方法之一。选择优良单株后混合脱粒播种,下年继续相同选择过程的选择方法。
个体选择:基于个体本身的表型进行的选择。
优株:相似环境条件下,在某个或某些性状远远超过同种个体的单株。
1.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2.单倍体、多倍体的特点
单倍体:⑴个体及器官弱小⑵生长势弱⑶高度不育性
多倍体:多倍体植物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第六章基因突变及基因工程6-8’
基因突变:由于核酸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缺失突变、定点突变、移框突变等,使之不再是原有基因的现象。
复等位基因:二倍体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上具有两个以上突变状态的基因。
⑶中间缺失,且缺失的区段较长,则在缺失杂合体的偶线期和粗线期,正常染色体与缺失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常会出现环形或瘤形突出(与重复的不同)
③遗传效应
⑴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缺失了,其上原来所载基因自然就丢失了,这是有害于生物生长和发育的
⑵如果缺失的区段较小,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可能存活下来。这类个体往往具有各种异常表现
⑷杂种生境假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植物生存的杂种生境中
4.杂种的杂种优势更强
4.亲本选择和选配原则
选择:⑴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⑵明确目标性状,突出重点⑶重视选用地方品种⑷考虑亲本性状的遗传规律
选配:⑴双亲优点多,缺点少易克服、主要性状突出⑵双亲间遗传差异大⑶选用品质性状优良的材料做亲本⑷亲本之一最好是当地优良品种⑸选用遗传力和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做亲本。
6.杂交育种技术做法。
四、抗性育种3-5’
抗虫性: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害虫危害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避害、耐害或抗生的生态
适应性。
水平抗病性:植株对病原菌的各种生理小种都有差不多相同水平的抗性。
1.植物抗病机理。
3.药用植物育种目标
⑴产量⑵品质:外观,营养,加工,贮运。⑶成熟期⑷适应性⑸机械化操作
4.获得新品种的基本途径
5.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的特点
本地资源:a:对当地具有高度适应性b:变异类型多
外地资源:a:容易为生产利用b:多样性
野生资源:高度适应性和抗逆性,是抗性育种材料
6.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方法
(3)各基因的效应是累加的;
(4)基因的行为但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有连锁互换和分离重组。
2.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⑴呈连续变异⑵比质量性状更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5.遗传增益的计算。
第九章群体遗传6-8’
随机交配: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和相反性别的个体
遗传增益:入选亲本的子代平均表现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型值间的离差,叫做响应。响应的绝对值,常以符号R表示。响应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x),所得百分率,叫遗传增益,常用符号△G表示。
简答
1.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1)数量性状是受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每个基因作用微小,作用相等,各个等位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增效和减效作用;
进行交配的方式。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遗传漂移:遗传漂移更广泛的说法是遗传漂变,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
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1.哈代-韦伯格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
在一个自然群体中,知道了基因型频率就可求得基因频率,但知道了基因频率却不一定能确知它的基因型频率。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通过基因频率来确定基因型频率,这个条件就是要求该群体达到了遗传平衡状态。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是哪些?
⑴基因突变⑵选择⑶遗传漂变⑷迁移
第十章种质资源3-5’
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并能繁殖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品种: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动、植物群体。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及经济学上的一致性,并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1.药用植物育种特点
7.影响种质流失的因素
⑴自然力⑵生物:病害、虫害等⑶人的影响:人的活动人的“选择”
第十一章育种技术
一引种3-5’
引种:将异地的优良品种、品系或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类群引入本地作为育种素材或直接推广应用的育种措施。
驯化:在人工选择条件下,生物体的性状向人类所要求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1.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与生态学原理。
2011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2-3’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个体之间的差异
基因型:一个生物体或细胞的遗传组成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5’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1.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分散性,区域性,多了成草,少了成宝
2.产量质量的双重性:更要重视成分育种.
3.收获部位多样性:根、茎、叶、皮、花、果实、种子、花粉等。一物多药。
4.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
5.植物熟性与早熟性的区别:要有效成分的成熟为依据
2.药用植物育种主要内容的方法
⑴引种⑵选种⑶杂交育种⑷诱变育种⑸无性系育种⑹抗性育种⑺良繁技术
缺失:
1类型
⑴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
顶端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某一整臂缺失了就成为顶端着丝点染色体
中间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
⑵断片:缺失的区段无着丝粒
②细胞学鉴定
⑴在最初发生缺失的细胞内,可见到遗弃在细胞质里无着丝粒的断片。但随着细胞多次分裂,断片即消失
⑵顶端缺失的区段较长,可在缺失杂合体的双线期检查交叉尚未完全端化的二价体,看非姊妹染色单体的末端是否长短不等
1.选择响应与选择差的关系
2.选择差与选择强度的关系
3.性状标准差,遗传力与选择响应的关系
2.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做法。书P69 P71
三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6-8’
杂种优势:杂交子代在生长、成活、繁殖能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
1.近交的遗传效应。
⑴近交可使基因纯合,致使群体中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相对减少。固定纯合的优良基因,淘汰隐性纯合Fra Baidu bibliotek有害基因。⑵近交降低群体均值,引起近交衰退。
遗传学原理: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本质区别在于引进植物适应性的宽窄及环境条件差异大小的反应。
生态学原理:主要有综合生态因子分析法、主导生态因子分析法和生态历史分析法。
2.引种成功标准
第一,与原产地比较,植株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
第二,能够以常规可行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生产。
第三,药用植物的质量没有降低。
1)方式:
(1)就地保存: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种源
(2)迁地保存:移栽到植物园,种质收集圃
(3)离体保存:采集组织、器官、种子等
2)方法:
(1)贮藏保存:种子,花粉,枝条
(2)种植保存:适度集中与分散保存,国家级、地方级保存单位不同
(3)组培保存:保持遗传稳定,一旦需要即可大量繁殖,管理也较方便,可保存800个x6重/平方米,茎尖培养可以保持无毒
内含子:初级转录物中无编码意义而被切除的序列。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也常被称作“间
结构基因:一般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广义上也包括编码RNA的基因。
RNA的分子形成过程及真核生物RNA成熟过程
中心法则
从噬菌体到真核生物的整个生物界共同遵循的规律。遗传信息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以及遗传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引组。
交换值:两个连锁基因间的交换频率。
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
2.基因互作的形式:①互补作用②积加作用③重叠作用④显性上位作用⑤隐形上位作用⑥抑制作用
3.基因定位的方法(三点测验)书P91-92
第四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