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PPT课件(2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 质
C.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 饱和溶液
D. 改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某课外小组需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做 实验,怎样使KNO3固体较快地溶于水中? 说明理由。
建议1:溶解时加热,粒子扩散速率加快, 使溶解速率加快
建议2;溶解时不断的搅拌,使粒子运动 速率加快,迅速扩散到溶剂中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不饱和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饱和
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溶液
溶液的分类:
不限条件粗略分 浓溶液
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一定条件下分类
不饱和溶液
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 一定是稀溶液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C )
A. 在温度不变时,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 解KNO3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 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B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溶质
④增加溶剂 ⑤蒸发溶剂
A. ①②和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溶 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A. 加水
B. 取出一些食盐溶液
C. 加食盐
8、下列有关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晶体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 )
A. 属于化学变化 B. 属于物理变化 C. 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
D. 得到不纯净的食盐晶体
二、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溶解度五大理解要点: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100 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
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
度明显升高的是 ( D ),溶液的温度
明显降低的是 ( C )。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3、现有一瓶蓄电池用的稀硫酸,从 上半部分取出少量,测得其密度为 1.2 g/cm3,若从底部取出少量测定其 密度,则测得底部的稀硫酸的密度 值为 ( C )
A.大于1.2 g/cm3 B.小于1.2 g/cm3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前提测评: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食盐水 NaCl 2、盐酸 HCl ;
3、石灰水 Ca(OH)2;
4、稀硫酸 H2SO4 ;
5、酒精溶液 C2H5OH
.
1、把少量的下列各物质分别放入水里, 充分振荡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
A、葡萄糖 C、花生油
B、面粉 D、冰块
随堂练习
1、在20℃,NaCl的溶解度是36 g。在20 ℃时,把20 g NaCl投入50 g水中,充分 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制成了70 g饱和溶液
B. 制成了68 g饱和溶液
C. 有18 g NaCl发生溶解
D. 还剩余2 g固体NaCl未溶解
(4)20℃时,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 所以说,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难微 溶溶
易溶
溶解性
可
溶
0.01 g 1 g
10 g 20℃时
溶解度
①20℃时溶解度大于10 g的物质为易溶物
②20℃时溶解度在1 g~10 g的物质为可溶物
③20℃时溶解度在0.01 g~1 g的物质为微溶物 ④20℃时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质为难溶物 或不溶物
“定温百克剂,饱和单位克”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其 含义是什么?
①• 单在击20此℃处时编,辑母Na版C文l在本1样0式0 g水中 达到– 第饱• 二第和三级级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 量是36– 第g四。级
或 » 第五级
②在20℃时,NaCl在100 g溶剂 中最多能溶解36 g。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20℃时,36 g NaCl能溶解在100 g水 中,所以说,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2)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 和状态,所以说, NaCl的溶解度为36 g (3)20℃时,36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 所以说,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C.等于1.2 g/cm3 D、无法确定
注明:稀硫酸是溶液,溶液是均一的,即各部 分性质相同。
活动与探究
操 加入5 g 氯 加入5 g 氯 作 化钠,搅拌 化钠,搅拌
加入5 mL水, 搅拌
现象 加入的氯化 一部分氯化 钠,全部溶 钠没有溶解 解
原来不能溶解 的氯化钠又能 溶解了
结 此溶液还能 此溶液不能 加入溶剂,此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饱和溶液
说明: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再加硝酸钾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练习] 20℃时,将33 g食盐放入100 g水中,食盐全部溶解, 此时溶液质量为 g1,33再向此溶液加入3 g食盐又恰好全 部溶解,则溶质为 g,36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 的质量为 13g6,再向此溶液加入3 g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g。 136
论 再溶解溶质 再溶解溶质 溶液又能继续
了
溶解溶质了
一.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不能无限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D. 蒸发水
6、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 断加入食盐晶体,能正确表示溶解的 食盐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的是 (D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 的多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某物质的溶液达到饱和后便不能再溶解 任何物质
建议3:溶解前先将固体研碎,增大固体 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溶解速率加快
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 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 尚有部分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 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 饱和溶液
D. 改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某课外小组需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做 实验,怎样使KNO3固体较快地溶于水中? 说明理由。
建议1:溶解时加热,粒子扩散速率加快, 使溶解速率加快
建议2;溶解时不断的搅拌,使粒子运动 速率加快,迅速扩散到溶剂中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不饱和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饱和
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溶液
溶液的分类:
不限条件粗略分 浓溶液
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一定条件下分类
不饱和溶液
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 一定是稀溶液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C )
A. 在温度不变时,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 解KNO3
4、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 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B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溶质
④增加溶剂 ⑤蒸发溶剂
A. ①②和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溶 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A. 加水
B. 取出一些食盐溶液
C. 加食盐
8、下列有关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晶体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 )
A. 属于化学变化 B. 属于物理变化 C. 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
D. 得到不纯净的食盐晶体
二、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溶解度五大理解要点: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100 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
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
度明显升高的是 ( D ),溶液的温度
明显降低的是 ( C )。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3、现有一瓶蓄电池用的稀硫酸,从 上半部分取出少量,测得其密度为 1.2 g/cm3,若从底部取出少量测定其 密度,则测得底部的稀硫酸的密度 值为 ( C )
A.大于1.2 g/cm3 B.小于1.2 g/cm3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前提测评: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食盐水 NaCl 2、盐酸 HCl ;
3、石灰水 Ca(OH)2;
4、稀硫酸 H2SO4 ;
5、酒精溶液 C2H5OH
.
1、把少量的下列各物质分别放入水里, 充分振荡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
A、葡萄糖 C、花生油
B、面粉 D、冰块
随堂练习
1、在20℃,NaCl的溶解度是36 g。在20 ℃时,把20 g NaCl投入50 g水中,充分 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制成了70 g饱和溶液
B. 制成了68 g饱和溶液
C. 有18 g NaCl发生溶解
D. 还剩余2 g固体NaCl未溶解
(4)20℃时,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 所以说,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难微 溶溶
易溶
溶解性
可
溶
0.01 g 1 g
10 g 20℃时
溶解度
①20℃时溶解度大于10 g的物质为易溶物
②20℃时溶解度在1 g~10 g的物质为可溶物
③20℃时溶解度在0.01 g~1 g的物质为微溶物 ④20℃时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质为难溶物 或不溶物
“定温百克剂,饱和单位克”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其 含义是什么?
①• 单在击20此℃处时编,辑母Na版C文l在本1样0式0 g水中 达到– 第饱• 二第和三级级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 量是36– 第g四。级
或 » 第五级
②在20℃时,NaCl在100 g溶剂 中最多能溶解36 g。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20℃时,36 g NaCl能溶解在100 g水 中,所以说,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2)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 和状态,所以说, NaCl的溶解度为36 g (3)20℃时,36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 所以说,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C.等于1.2 g/cm3 D、无法确定
注明:稀硫酸是溶液,溶液是均一的,即各部 分性质相同。
活动与探究
操 加入5 g 氯 加入5 g 氯 作 化钠,搅拌 化钠,搅拌
加入5 mL水, 搅拌
现象 加入的氯化 一部分氯化 钠,全部溶 钠没有溶解 解
原来不能溶解 的氯化钠又能 溶解了
结 此溶液还能 此溶液不能 加入溶剂,此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饱和溶液
说明: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再加硝酸钾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练习] 20℃时,将33 g食盐放入100 g水中,食盐全部溶解, 此时溶液质量为 g1,33再向此溶液加入3 g食盐又恰好全 部溶解,则溶质为 g,36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 的质量为 13g6,再向此溶液加入3 g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g。 136
论 再溶解溶质 再溶解溶质 溶液又能继续
了
溶解溶质了
一.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不能无限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D. 蒸发水
6、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 断加入食盐晶体,能正确表示溶解的 食盐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的是 (D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 的多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某物质的溶液达到饱和后便不能再溶解 任何物质
建议3:溶解前先将固体研碎,增大固体 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溶解速率加快
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 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 尚有部分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 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