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20年来英汉语新词语研究述评_金其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因 1 新词
2 旧 词 4 从 方 10 外来 9 缩 写 5 普 通 7 科 技 术
重 新启 言 借用 词

词语 引 语或专业

的 词语
申;
术语的普
词语
6 词 语 及及其词
转义; 义的引申
8 比喻
亢世勇 1 新 造 2 旧 词 3 方 言 4 外 来 5 缩 略 6 修 辞 7 专 业 用
词语 新用 词 汇 进 词
语言 中新词语的激增已 经引起了语言研究 者的兴趣和关 注。吕叔湘先生“大家 来关心新词新义”( 1984a : 8-14) 的呼吁引 发了汉语中研究新词新义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 近 20 年来, 国内 发表的有 关研究 新词新 义的论 文达 420 多篇, 工具 书 20 多 部( 金惠 淑等, 2002: 103) , 汉语 新词语 的研 究热 潮可 见一 斑。同时, 对英语新词语 的研究也在国内展 开, 各种 关于英语 新词的词典、论述文章纷纷问世。本文拟就近20 年来国内关于 英汉语中 新词语的研究作一 综述, 总结 成绩, 并试图 指出其不 足, 希望能对新词语的研究有所帮助。
性。这表明法律 英语和法律汉语在“语言接触”中是相互借鉴、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参考文献
[ 1] G arn er, Bryan A . A D ict ionary of M od ern L egal U sag e[ Z] . Beijing: Law Pres s, 2003.
[ 2] 陈忠诚. 法窗译话[ M ]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2. [ 3]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著作权法及其关联法规[ C] . 北京: 法律
3. 新词语的构成
欧阳因把汉语中的新词语 分成10 类: 1) 新词。如“微波炉、 货柜、寻呼机”等; 2) 旧词的重新启用。如“股票、拍卖”等; 3) 新 俚语的出现。如“水货、出血”等; 4) 从方言借用的词语。如来自 粤 方言的“发 烧友、泊车”、来 自上海话的“马大嫂、过桥费”、北 京 方言的“盖帽儿、托儿 、磁”等; 5) 普通 词语的引申义 。如“松 绑、跳槽”等; 6) 词语的转义。如“强人、名优”等; 7) 科技术语或 专业术语的普及及其词意的引申。如“滑坡、效应”等; 8) 比喻。 如“修长城、菜篮子”等; 9) 缩写词。如“干群、三热爱”等; 10) 外 来词。如“基因、硅谷、DJ”等( 欧阳因, 2000: 7-17) ; 亢世勇在对 4 万多汉 语新词进行 考察后, 按其构 成形式 分为 8 类: 1) 新造 词 语。如“足 彩、辣妹”等; 2) 旧 词新用。如“下课、输血、小姐” 等; 3) 方言词 汇进入普通话词汇。如“埋单、搞笑”等, 约; 4) 外 来词。其中包括: 音译词, 如“酷( coo l) 、秀( sho w ) 等; 意 译词, 如“热点( hot spot ) 、音乐电视( music television) ”等; 音译兼意 译, 如“桑 拿浴、迷 你裙”等; 直 接借 用日 语 词语, 如 “放送、物
23. 8
生活方式
84 8
32
社会经济术语
15 4
5. 8
其他
15 2
6. 7
人与活动( 包括交际与心理)
86 8
32. 75
康蕾指出, 从表 2 可以看出, 科技新词 80 年代以后有所下 降; 生活 方式以及 人与行 为方面 所带来 的新词 却明显 增加至 64. 75% 。这表明在这一时期, 人们在科 学技术不断 发展进步 的大环境 下, 开始更 加注重人与各种关 系的发展, 社 会生活出 现复杂多样性。人类的活动方式也日趋丰富。许多当前的生活 方 式、人类 群体 和心 理行 为是 几十 年前, 甚 至几 年 前所 没有 的。例如: DIN K 丁克族, ra ve par ty 锐舞晚会, SP F 防晒指数, to feng shui 进 行风 水 分 析, headbang er 摇头 乐 痴 等 ( 2002: 36) 。“语言 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新 词语的发展变化 给这句话 作了最好的注解。
2006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2 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une. 2006 V ol. 14 N o . 2
国内近 20 年来英汉语新词语研究述评
金其斌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 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用法 稳 语意义泛
入 普通
定 下 来 化、转 移、
话词汇
的新 词 扩大使用

范围
上 表中 可以 清晰 地看 出, 除了 “新俚 语的 出现 ”和“字 母 词 ”是两人在 新词语构成分类上 的不同之处外, 其余部分基 本
上是相吻合 的。 对 英语新词的构成, 国内也多有论 述, 陆国 强列举了拼 缀
2. 新词语的来源
章 宜华从新词语产 生的“宏观”理据探讨 了新词的三大 主 要 来源: 科学技 术的发 展、信 息技术 的发展、语 言发展 过程 中 的 继 承 和 创 新 能 力 ( 如 政 治 丑 闻 的 代 名 词 “水 门 事 件 ” “w ater gat e”中的 “gate ”, 已变为 一个 后缀 , 表 示“丑闻 ”或“不
经济变化多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000a: 122-129) ; 康蕾把美
国学者Ray mond G ozzi, Jr. 对20 世纪60 到80 年代新词的来源
分析和《英汉大词典补编》( 收录 80 年代以后到 1998 年间英语
新词) 中新词的来源做了对比( 见下表) :
表 1. 20 世纪 60- 80 年代新生词汇的分类统计
摘 要: 从对新词语的定义规 范、来源分类、构成方式、新词词典编纂、网络环境下的新词语研究、新词 语研究的价值等 方面, 对国内近 20 年来英汉语中新词语的研究进行述评。 关键词: 新词语; 研究; 述评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03( 2006) 02-0011-04 Abstract: T he pr esent paper is a gener al r eview o f the gr ow th and recor ding o f new w or 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he past tw enty year s, co ver ing issues such as w hat they ar e, wher e t hey a re fro m, how they are coined a nd the compilation of dictionaries o f new w o rds and study of such w o rds in cy berw or ld. Key words: new w or ds; r esearch; a genera l r eview
出版社, 2002. [ 4] 姜剑云. 法律语言与言语研究[ M ] . 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5.
[ 5]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M ]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 6] 任学良. 汉英比较语法[ M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 7] 孙新强, 于改之 译. 美国版权法( 附英文文本) [ Z] . 北京: 中 国人
版中收录的 词汇( 1998: 8) ; 亢世勇在全面考察 4 万多个新词语 并 且借鉴、吸收 学术界新词语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 认为新词 语 可 以定义为: 通 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具有基本 词汇没有的新 形 式、新意 义或新用法的词 语( 2003: 12) 。可 见, 曹、王、李、高 分 别 从语言 新词和 言语新 词、新 词来源、交际 功能 和时间、蓝 本 参照角度对 新词给出了各自的定义。
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作 者简介: 郑殿 臣, 大连大 学英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 向: 法律 英 语。
收稿日期 2005-12-13 责任编校 薛旭辉
·11·
2006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2 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12·
语 ”等; 5) 简略词。如“博导、严打”等; 6) 修辞用 法稳定下来 的 新词语。可分为比喻引申, 如“朝阳产业、下海”等; 借代, 如“菜 篮 子 工程、老人 头”等; 防 拟, 如 “空姐、吧 姐、空 嫂”等; 7) 专 业 用 语意义泛化、转移、扩 大使用范围, 如“软 件、硬件 、套牢 ”等; 8) 字母词, 如“G RE、A T M 、E 时代、3D、CCT V ”等( 2003: 1214) 。尽管欧阳因 和亢世勇的分类方法 和表述不同, 但本质 上 基本是相同 的, 可对两人的分类对比列表如下:
1. 新词语的定义 及如何规范的问题
关于什 么是新词语, 新词语如何确 定, 长期 存在争论。曹 聪孙综合 国内外的说法, 指出新词语是 一个最近创造的 词语, 它代 表新的 概念, 表述一 种新的 事物; 或者, 是一 个旧 词语的 新含义, 也即包括词汇性新词和语义性新词( 1990: 134) ; 李建 国在讨 论了王铁昆对新词 的定义: “一个新创造的 或从其他语 言中, 从本民族语言 的方言词、古 词语和行业语中新 借用过来 的词语, 也指一个 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 语”后, 提出 新词语必 须是表义明确, 符合汉语构词 规律, 能独立 运用顺利 实现 交际的词( 1997: 21) ; 高永伟从时间 参照和蓝本 参照两个 角 度提出 了确定 新词的观 点, 即第一, 新词 可以是 “出 现在某 一时间段内或自某一 时间点以来所首次出 现的词汇”, 如 Jo hn A yto 的 L ongman Register of N ew W ord s( 1989) 收录 了出现 在 1986- 1988 年 之间的新 词, 第二, 新词指 的是“某一 词典, 一些词 典或所有现有词典 未曾收录的词汇”, 如许 多词典增补
类别
数 量 比例( % )
科学技术
24 19
45. 235
生活方式
12 94
24. 190
社会经济术语
61 1
11. 424
其他
45 5
8. 509
人与活动
37 8
7. 068
交际与心理
19 0
3. 551
表 2.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新生词汇的分类统计
类别
数 量 比例( % )
科学技术
wk.baidu.com
63 2
鉴 于新词 语的数 量之众, 关于 新词语 的规 范问题 也引 起 学 者的 关注。应该 承认的是 , 语 言规范 的标准 不是一 成不 变 的, 而是动态的。吕叔湘在 1984 年曾把“达标”( 达到体育锻炼 等的标 准) 、“死缓”( 死刑 缓期执 行) 、“人流 ”( 人 工流产 ) 、“糖 心 病 ”( 糖尿病型心脏病) 、“内矛”( 人民内部矛 盾) 、“民品”( 民 用 产品) 等六 个词列为 “简 称滥用”的例 子( 1984b) , 而目前 这 六个词中的 前三个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同样, 陈 原曾经对新词 语的创造提 出了一些愿望。其中包括“…… 不盲从海外( 如迷 你, 穿梭机不用为宜) , 不滥用方 言( 不用曲 奇, 士多) ……, 不 背 离 社 会 心 理 ( 不 是 超 级 市 场, 而 应 是 自 选 市 场) ”( 陈 原, 2003: 123) 。时隔将近 20 年后, “迷你”、“士多店”和“超市”、“曲 奇 ”等词依 旧十分 活跃, 可见新 词规范 之不易( 详细 讨论可 参 考下文 6. 2) 。
June. 2006 V ol. 14 N o . 2
光彩的事件”) ( 2003: 2-4) ; 罗斯认为科学和技术是新词汇的 主
要供应者, 动荡的政 局、日趋变革 的社会环境和世界 性的文化
及 各方面 的交流, 也是 英文新 词的 来源( 1981: 前言 III -V II) ; 汪榕培指 出英语词汇发展的 原因有: 科 学技术飞速发展、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