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乐思想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礼乐思想探析

摘要

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的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礼治模式的基础。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乐之邦,荀子的礼治和乐论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传统的源头。他从哲学角度并从与哲学相联系的道德伦理学角度来看待审美与艺术问题,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观察,认为礼和乐在功能上各有侧重,主要表现在礼关乎善,乐关乎美,礼的主旨是培养德行,乐的主旨是陶冶情操;礼和乐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它表现为礼至深则美,乐至纯则善。礼乐结合,美善相乐,既是治国安邦的实际需要,又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荀子,礼,乐,文化

第一章绪论

礼乐文化作为整个文化的总称,在古代文献中,是以一系列概念反映出来的,这就是:礼,乐,文。礼,本义是行礼之器(文物典章),由于礼器上的图象(彩陶、玉器、青铜的器形与图案)反映了文化的本质,从而扩展为整个仪式的代表。乐,本义是由舞乐及其带来乐心(快乐),由于舞乐之乐(心态)代表了文化的本质,从而扩展为整个仪式的代表。文,本是仪式中文身之人(巫),由文身之巫引导着整个仪式,而巫身所文的图象又代表着仪式的本质,文就扩展为整个仪式的外观,从而扩展为整个仪式的代表。这样,一方面,礼、乐、文都可以以部分代全体的修辞方式作为整个仪式的代表,另一方面,三者又可以分别地代表仪式中各自本来代表的那一方面。礼代表仪式的政治性规定,乐代表仪式的心理状态,文代表仪式的外观形象。礼乐文化就是通过一种规定的朝廷/国/家的仪式形式(礼、乐、文)把文化本质化、定型化、审美化和整体化。礼乐文化是一种整合性的文化,礼乐是文化的整合形态。

中国文化也常将“礼乐”并称。作为中国远古文化一个特殊阶段的礼乐文化,在先秦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礼”,《说文解字》谓之“所以事神致福”者,指出礼本是祀福祈神的仪式;而“乐”是祭祀时与礼配合的歌舞诗赋的总称。礼以祭神,乐以娱神。祭祀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神灵有不同的礼和乐,礼、乐均为连接神人的产物。换言之,礼乐本为一体。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家自立其说

寻求出路。孔子继承古代乐教思想,提出了“礼乐并重”的教育主张。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把乐教看成是人的修养最后完成阶段,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教育思想,揭示了礼乐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荀子承接孔子恢复礼治、捍卫雅乐的理论主张,为了汇集道墨法诸家的毁乐观点。他具体阐发了礼的价值、发生、本质等,同时他也探讨了乐的根源、本质和功用,写出了著名的《乐论》。他一般总是从哲学角度并从与哲学相联系的道德伦理学角度来看待审美与艺术问题的。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和天人相分说,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两者共同构成了荀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荀子的美学思想,是他整个唯物主义哲学与文化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荀子的传世著作中,除了《礼论》与《乐论》两篇专论礼、乐外,其余诸篇也几乎没有不论及礼乐问题的。荀子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理论的奠基人。

荀子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看到了社会纷争不断这种不和谐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本身处在一种不和谐的境地。因为人首先是一个生物,天生就具备享乐的欲望,要满足其生理快感,而外界的物资相对却是有限的,每个主体若都从自我的私欲出发,必然无法满足,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争斗,社会的动荡。荀子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就是规范、塑造人本身,规范、提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而实现“礼”的最好途径又是让人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当中就受到影响的“乐”,从而实现生物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转化与生成,从而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美善相乐”既是荀子向往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又是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途径。他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美善关系即礼乐关系。荀子认为一方面,礼和乐在功能上各有侧重,主要表现在礼关乎善,乐关乎美,礼的主旨是培养德行,乐的主旨是陶冶情操;另一方面,礼和乐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它表现为礼至深则美,乐至纯则善。礼乐结合,美善相乐,既是治国安邦的实际需要,又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

第二章荀子礼的思想

荀子礼的思想来自春秋末期的礼学思潮和战国诸子之礼观。荀子的礼涉及天道观、知行观、社会观、法律观、人性论和人生论等,其所谓礼,首先指人之为人的道德伦常“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儒学之礼源于三代的礼治,礼治源于更原始的礼俗。早期社会,包括三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原生性特点,即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血缘关系与地缘社会关系合一的特点,决定了无论礼俗,抑或礼治,都有以家庭伦常为根基的性质。三代是家国合一的,所以礼既是人伦,也是政治。经周秦之变,家国分离,

伦常与政治有了区别,各种政治学说对礼的地位相应地也就有了不同的态度,对礼的内涵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阐释界定,孔孟强调礼作为血缘伦常的本能情感的特征,展开了由礼而仁、而仁政的思路,试图以血缘伦理来涵盖社会整体秩序的调整。法家则否定礼在新的条件下发挥健康作用的可能,要求一切一任于“法”。荀子接受了家与国分离的历史事实,并以此作为理论思考的前提,同时又努力保持基于血缘伦常的礼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范导地位,由此决定了他对于礼的重新解释和界定,决定了荀子所谓礼不同于孔孟之礼的新内涵。

在荀子看来,礼是治国之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荀子•礼论》)“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荀子•大略》)可见,荀子将礼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礼是社会规范的总和。为了强调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荀子还进一步从人性论的角度进行论证。荀子认为,从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和物质上的种种欲望来看,人的本性并不是孟子所说的善,而应当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无论是尧、禹,还是桀、跖,其性都是恶的,所谓“性相近”。那么,在本性恶的人之中怎么能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呢?荀子说:“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由于他们能在后天“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荀子•性恶》),而小人则知道“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荀子•性恶》)。荀子的性恶论在本质上是强调外在的礼对人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人的本性的现实化,而是作为规范的礼和教育的结果,人心中的仁义道德和现实的道德行为也都是人在后天礼的规范下形成的。

第二章荀子乐的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礼和乐的价值依归分别是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但是,荀子并没有把礼和乐作为两个独立的文化系统来看待。正如他赋予礼以审美意义一样,他为乐也进行了伦理定位。包括荀子礼学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就是因为礼与乐的相互关照,善和美的有机统一。这种关照和统一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乐接受礼的制约,美以善为主要标准。刘泽华说:“儒家是在贵贱等级的基础上讲‘中和’、‘和谐’,其理论与实际目的又是为了维护贵贱等级制。”①在这里,刘泽华一语道破了乐的伦理追求。这是先秦儒家一以贯之的礼乐思想传统。

从源头上讲,乐是与礼相配合的歌、舞、诗、赋的总称。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