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方法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上有一点P(点P在第一象限),使得
以P、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 C、O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点P 的坐标。
A C O B X

解(1)A(-1,0),B(1,0),C(0,-2)
PD (2) 当 △ PDB ∽ △ BOC时, BO = m 1 有P(m, 2 - 2 ) BD CO
当 △ PDB ∽ △ COB时,
注意
分类的原则是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一张矩形纸片有四个角,剪掉一个 角后,还剩几个角?
(1)
(2)
(3)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当研究对象的元素或其 关系不明确时,常需要对研究对象元素或各元素之间关系 的各种可能进行分类讨论。
1、如图,线段OD的一个端点O在直线OM上,∠DOM=30°,以OD为 一边画等腰三角形,并且使另一个顶点P在直线OM上,这样的等 D 腰三角形能画多少个?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分 类标准!
P
有P(m, 2m-2);

O B C D

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先明确需讨论的对象; 2、选择分类的标准,合理分类;
统一标准,不重不漏 (统一标准,不重不漏)
3、逐类讨论; 4、归纳作出结论。
讲师:李#
1、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点A沿数轴平移3个单位到B, 则点B所表示的实数为( D ) A、2 B、2 C、-4 D、2或-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坐标分别是(0,0)(4,0) (3,2),以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 在( C ) A 、第一象限 C 、第三象限 B 、第二象限 D 、第四象限
30°

P2
分类:

⑴以OD为底边 ⑵以OD为腰
P1
P3
P4 M
P是OD的中垂线与OM的交点。 P是分别以O,D为圆心,OD为半径的圆 与直线OM的交点。
思考:当∠DOM=60 °,符合条件的 点P有几个,当∠ DOM=90 °呢? D
30° P1 D P3

P2

P4
M
60° ⌒ P1 O D P2 M
90° P1 O P2 M
2、在下图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
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C
110° 20° 50°
A
B
C
(分类讨论)
1、对∠A进行讨论 A C
20° 20°
110°
20° 50°
B
A C
20° 20°
B 2、对∠B进行讨论 C
65°
3、对∠C进行讨论
C
110° 35° 50°

C
AD AE AC AB
,
又∵AB=12,AC=15,AD=8,∴AE=6.4. 由①、②得: AE长为10或6.4.
已知二次函数y=2x2-2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点 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直线x=m(m> 1) y 与x轴交于点D。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在直线x=m(m
4、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3≤x≤1时,对应y的值 为1≤y≤9.则k· b的值( ) (A)14 (B)-6 (C) -6或21 (D) -6或14
1 3k b k 2 解:k>0时, k b 14 9 k b b 7 1 k b k 2 k<0时, k b 6 9 3k b b 3 选D
讲师:李#
数学思想方法的三个层次:
数学一般方法
配方法、换元法、 待定系数法、判别 式法、割补法等
分析法、综合法、 归纳法、反证法等 函数和方程思想、分 类讨论思想、数形结 合思想、化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 和方法
逻辑学中的方 法(或思维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介绍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因为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解答无 法用统一的方法或结论不能给出统一的表述,对这类问题依情况加以 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求解,这种解题的方法叫分类讨论法. 分类讨论涉及初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其关键是弄清引起分类 的原因,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和标准,分情况加以讨论求解,再将不 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A C
80° 20° 80°
B
65°
35°
A
50°
C
BA
B
50°
A
BA
B
3、已知 x 3, y 2, 且x y 0,则x y ?
解: x 3 x 3 y 2 y 2 xy 0 x 3 x 3 或 y 2 y 2 x y 1或x y 1
Biblioteka Baidu
y
(-1,2)
(3,2)
(7,2)
o
(0,0) (1,-2)
(4,0)
x
3、如图,在 △ABC中,AB=12, AC=15,点 D在AB上,且AD=8,在 AC上取一点E,使得以A、 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AE的长. A A D
B (1)
E
E
D
C B (2) C
△ADE∽△ABC 或 △ADE∽△ACB AD AE AD AE AB AC AC AB
解:①如图(1),过D作DE∥BC交AC于E, 则∠ADE=∠B, ∠AED=∠C, ∴△ADE∽△ABC.
A

D B (1) E C
AD AE AB AC
,
A E D B (2)
又∵AB=12,AC=15,AD=8, ∴AE=10. ②如图(2),作∠ADE=∠C交AC于 E, 又∵∠A=∠A, ∴△ADE ∽△A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