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市2006年重点立项教育科研课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总结报告

望江县华阳中心学校课题实验组李序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实践体会与反思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飞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在这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手段之一。现代教育信息的获取、筛选、利用及优化组合,已成为现代课标、教材拓展、延伸的主要渠道和教师教学创新、学生学习创新、领导管理创新的基本手段。可以说,教育的创新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在我们学区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实验,现已取得以下进展:学区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构建了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本课题组通过对本校五个实验班的学生的前后成绩对比、分析,表明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课题实施回顾:

2006年6月我校申报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被定为市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从那时起到现在近两年的研究时间里,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理论培训

1、课题基础知识培训

课题被审批立项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张国平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课题组开题会议,在会上他就“课题的选择”、“论证”、“设计”、“申报”及“研究过程”等具体环节,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培训,动员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要求老师们树立“课题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组长李序文同志通报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本学区开展该课题研究的软、硬件条件,初步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

2、明确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各实验教师的自身特点与学科优势,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张国平校长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杨林庆副

校长负责协调实验组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李序文主任为课题实验组组长,参与课题实验,沈敏玲老师曾获得过县语文学科优质课一等奖,负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为: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立;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趣味课堂,拓展语文阅读空间,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语文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杨丹,戈太斌,彭海燕,张巧云,张文霞等老师负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探究目标为: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整合的教学新模式;开发能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性发展的CAI课件。周敏老师负责该课题在自然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在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小学自然学科课程局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科魅力。

杨成老师负责该课题在美术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放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学生美术作品库、图片素材库,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3、课题理论知识培训。

开展研究之前,课题组负责人收集印发了有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理论集锦,校领导也于9月份请来了县教研室的专家韩吉旺老师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方案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以点带面,全员参与

1、任务分解,落实研究者责任制。课题组负责人将课题任务细化,涵盖语、数、体、常等多学科,在研究中既各自重点突破,又一起互相协作。各实验老师在明确任务后,随及制订好了学科课题实验方案及工作计划,某一时段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给课题组长。对无计划,无方案,无资料的研究者,实行“淘汰制”,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大家的课题意识进一步提高了。

2、实验阶段的调查分析:

实验教师方面:课题实验起始阶段,课题组在开放性实验教师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课题实验的全面推行,扫清了障碍。

在学生方面:

1、阶段实验后,我们进行了学生调研问卷,就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抽查的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95.7%的学生有希望采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的愿望。(调研表见附表)

2、我们将实验班学生前后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所见,试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3、以活动求深入,促发展。

课题实验仅凭实验组的老师来探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者这一课题。我们学区是乡镇级农村学区,基层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异常期盼,怎样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走近教师,走进课堂是我们实验组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活动来求深入,促发展。11月份,我们举行了沿江片教研及中心学校公开教学周活动。有来自县一小、莲洲、雷池、长岭及本学区对口教师一百多人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研究”这一专题。由戈太斌、李金琴老师公开执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课件及教学风采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12月份,我们开展了全学区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赛(三)——课件制作。就课件制作的知识、技巧与教学内容的衔接等各个层面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全学区35岁以下的56名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此活动。在全学区掀起了一股争学信息技术的高潮。另外,我们课题组老师还利用网络资源,积极主动地加入网络教研群体之中,变校内教研为社会公开教研,如《福建教育》的110教研沙龙便是我们老师经常光顾的地点,在那里,每天都有语、数教研专题进行探讨,我们的实验老师也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在网上进行交流与沟通。

三、阶段性实验心得:

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上我们做了以下探讨:

(一)整合的教学模式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环节,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主题后,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观摩互联网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人教版第五册)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放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