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笼中鸟的多角度思考——兼与郭初阳老师商榷

关于笼中鸟的多角度思考——兼与郭初阳老师商榷
关于笼中鸟的多角度思考——兼与郭初阳老师商榷

看群文件里有梁修之老师上传的郭初阳老师的《珍珠鸟》教学实录,俺对这个有点儿看法,曾写得一小文,也传上来,凑凑热闹。大家多批评。

关于笼中鸟的多角度思考

——兼与郭初阳老师商榷

李得安

看了郭初阳老师《珍珠鸟》的教学实录(《人民教育》2005年第5期)后,我觉得郭老师对《珍珠鸟》一文的解读是不妥当的。现将我的看法分述如下:

一、大鸟为何“生气”

郭初阳认为大鸟生气地叫小鸟回去的原因是人类很危险,小鸟在笼外可能会受到人的伤害。

然而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大鸟和人的关系不是紧张的,而是和谐的。

“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这些语句表明:大鸟在人的照料下,生活是舒适的。因此大鸟“生气”当是雏鸟不在身边,因着急而生气。其中有担心雏鸟安全的因素,但这担心应该不是直接针对人。

郭初阳引领学生分析时认为:大鸟是被人捕获后关在笼子里的。然而文中并没有明确的信息证实这一点,文中只是说鸟是朋友送的。文章开头说:“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句话也只是说明这种鸟的脾性,并不能说明别的什么。这一点也可以由雏鸟的表现说明。郭初阳和他的学生认为雏鸟没有感觉到人是“危险的动物”。其实不然,他们忽略了文中的重要信息——“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子上……‘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这些语句说明雏鸟一开始也是对“人”存有戒心的,经过多次试探后才觉得“人”不是“危险的动物”。

由此可见,“怕人”是这种鸟的特点,大鸟、雏鸟都是如此。正是由于先是“怕人”而后来不怕了,这才显出“信赖”的重要与可贵。这也正是作者行文的高明之处。

二、对笼中鸟的态度

冯骥才得到笼中的珍珠鸟,心存喜悦之情。

郭初阳认为冯骥才欣赏笼中的珍珠鸟是“不好”的,因为笼子限制了鸟的自由,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鸟把人关在笼中。得出的结论是“人”所不欲,勿施于“鸟”。郭初阳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懂得关爱生命,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和自由观念。

在文中提到的人、鸟和笼子三者的关系当中,冯骥才关注的是人与鸟的关系——鸟由怕人到不怕人,体现的是“信赖”的美好;郭初阳引导学生关注的是鸟与笼的关系——笼子限制了鸟的自由,体现了人对鸟的“残忍”。

冯骥才把鸟与笼的关系视为一个合理的前提,这个前提是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来支持。笼中养鸟的历史相当悠久,而且现代社会中也有养鸟协会之类的民间组织存在。

郭初阳是在质疑人与鸟的关系,他从情感的角度指出人与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因为人把鸟囚禁在笼中。

前者是在现实层面认可笼中养鸟,后者是从精神层面否定囚鸟于笼。

这两种看法本身并没有错。

错的是用精神的角度去否定现实的角度。

郭初阳引导学生否定冯骥才的结果是让学生陷入这样的困惑:既然养鸟于笼不好,那么为何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在笼中养鸟?难道他们的人性都“缺失”了吗?

三、见仁见智

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和“侧”看得到的结论虽然有异,但看法实无高下对错之分。

同样是写牡丹,五代的王溥作诗曰:“枣花虽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解作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这是从实用的角度看牡丹,牡丹还不如枣花、桑叶“有用”。而唐朝的刘禹锡则是另外一种看法:“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从审美的角度看牡丹,与牡丹相比,芍药、芙蕖黯然失色。

对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结论迥异,一贬一褒。但你不能以一方否定另一方,因为两者是在不同的语义层面展开的,各有各的道理。

《周易》有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正此谓也。

《珍珠鸟》和《鸟儿的理想主义》的不同,也只是两文作者对笼中鸟观照的角度不同。前者关注的是人与鸟的关系,并把现实生活中笼中可以养鸟作为文章情感的逻辑起点,使文末“信赖”的产生显得顺理成章。后者关注的是鸟与笼的关系,通过鸟与笼的矛盾,揭示的是人在困境时如何选择的问题。

后者看事物的角度,恰恰是前者所没有选择的。这是行文的需要,无关乎作者的学识。

四、能不能这样“挖掘”

郭初阳通过和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挖掘出了《珍珠鸟》一文背后的“秘密”:人作恶而不知,反而欣赏把玩。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也可以来“解密”庄子的《庖丁解牛》;看看此文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章写得何其美哉!

再看其他与牛相关的作品,李纲有《病牛》一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牛对人的贡献可谓大矣。

清代陈徽言在《南越游记》中载:“耕牛力田,其劳可悯,而市每以老病售诸屠肆,亦可谓忍人矣。为此者,类皆乡愚无知之徒,意在获利,浸久成习……往往临刃牛鸣,哀声腾于里巷。”

余杰读此文后感叹:“读至此处,我简直就不忍卒读了。牛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动物。而吃牛肉的人类的残忍,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回头再来看《庖丁解牛》,庄子竟然把杀牛写得如诗如画,至美至幻,这岂不比欣赏笼中鸟更加令人不能容忍,《庖丁解牛》美丽的外衣下竟有如此阴暗、残忍的心理,这“实是研究中国作家‘人性’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

五、如何读

郭初阳解读《珍珠鸟》的方式,类似于弗洛伊德的发掘式解释。“发掘,就是要在他人或文本的表面现象‘后面’或‘下面’,发掘出一种深层的或‘言外’的意义。因为在这种解释学看来,所有表层的东西都是虚假的和骗人的,本质和真实的东西全部都隐藏在无意识的深层。”“换句话说,作品被看成了作者无意识的符号性表达。”而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苏珊.桑格塔却不同意这种解读方式,她写过一些鼎鼎有名的文章,名字叫《反解释》,在世界文坛发生过巨大影响,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经典而被广泛引用。她在此文中指出,“受心理分析思潮的影响,现代人对作品的解释变成了对作品的侵犯和掠夺。以著名现代作家卡夫卡为例,……第一侵略集团把卡夫卡的作品当作一种社会性寓言,他们在其中看到的……是极端专制造成人的病态。”郭初阳也正是把《珍珠鸟》当作寓言来读的,“这个秘

密,只有把《珍珠鸟》当作寓言来读时,才可以解开。”对这种解读方式,“桑格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在作者的无意识深层寻找作品全部意义的做法,事实上忽视了作品的真正意义,以一种虚假的东西代替了它。”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说:“理解如同眼睛一样,只以自己的所见为限。”“故任何理解均有先存的偏见,称之为‘前理解’。”(海德格尔,《后现代中国哲学重构》梁燕城著p27)“从来没有理解活动可以超越人生存在及人的先见,任何宣称客观中立或科学的观点或方法,都由先存的偏见产生,并不具有真理性与权威性。”(迦达默尔,同上p28)郭初阳自认为对《珍珠鸟》实施了“颠覆”,拆穿了冯冀才的“谎言”,仍是一副“真理”在握的姿态,而实际上是“将作品的意义作表面和深层的二元区分......仍未逃出形而上学的藩篱。”(《文化的边缘》滕守尧著p220)

六、再说说人性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其妻陈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以成盆景,其心地可谓善良至极。而后来她却想出一法,将昆虫“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取其“宛然如生”,“见者无不称绝”。虽然她说过“恐作佣罪过耳”,可毕竟是她出的主意,而且她也这样做了。

陈芸究竟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恐怕很难用善恶二字来回答了。

人性是复杂的,而且人性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孟子有言云:“君子远庖厨。”原因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鲁迅说这是“自欺欺人”(《病后杂谈》),李敖说这人必定是“伪君子”(《“显性伪君子”和“隐性伪君子”》)。但我以为,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君子”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喜欢吃肉的人未必就愿意看“屠杀”的场面。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西班牙斗牛。只是那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看”,那可是一场集体狂欢的“视觉盛宴”。牛与人数次“交锋”,最终身体被刺入数柄利剑,轰然倒地死去。其间尖叫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人性中也确有许多难解的东西。就拿笼中养鸟来说,李渔、郑板桥、梁实秋、周作人、孙犁等都是坚决的反对者,其中周作人的观点颇为奇特:“如要吃肉,便吃罢了;如要赏玩,在它自由飞鸣的时候也可以尽量的看或听,何必关在笼里擎着走呢?我以为这同喜欢缠足一样的是痛苦的赏鉴,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谈养鸟》)周作人似乎独不喜“变态”(不愿囚鸟于笼),而并不排斥“残忍”(人可以吃鸟)。

也难怪学者朱学勤在《平静的坏心情》一文中感叹道:“在这个世界上,永远看不够的就是人性,最不能把握的也是人自己。”

最后,我想以宋人黄庭坚的一句话来为此文作结:“以法眼观,无俗不真;以世眼观,无真不俗。”(《题意可诗后》)理论背景之不同,观察角度之差异,竟有“颠倒乾坤”之功效,此间意味,岂可等闲视之。

(此文后来贴到了网上,被收入《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一书。)《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目录:

第一辑一堂作文课能否承载生命之重?

名师简介王崧舟老师

相关链接谁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课堂实录亲情测试

教后反思唤醒沉睡的言语生命欲求——对《亲情测试》作文课的存在性思考

观点交锋

1.作文教学,不该如此沉重!

2.言语生命的启蒙,诗意人生的引领

3.看看“残忍”的背后

4.站着教书——再谈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课

网友评论来点“残忍”是必要的,还是需要“棒喝”?

第二辑语文教学,要加法还是要减法?

名师简介窦桂梅老师

课文内容晏子使楚

课堂实录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

教后反思思想与精神的生长——关于教学《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

观点交锋

1.“好极了”还是“糟透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2.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窦桂梅老师教学《晏子使楚》引发的思考

3.语文教学,是加法还是减法?

4.语文课:减法、加法皆须做——听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一课有感·

网友评论名师的课堂我解读·

第三辑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同构共生?

名师简介闫学老师

课文内容冬阳·童年·骆驼队——《城南旧事》出版后记

课堂实录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我这样教《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后反思语文就是人“道”(节选)——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观点交锋

1.这堂语文课该教什么?——闫学、王晓春之间的学术争论

2.从“文本统一”走向“教学统一”——透过“王闫之争”再看“工具与人文的统一”3.回应刘发建老师的批评

网友评论“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

第四辑如何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名师简介武凤霞老师

课文内容检阅

课堂实录尊重与权利,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检阅》教学课案

教后反思艰难的突围——《检阅》教后记

观点交锋

1.解读文本的三种姿态——与武凤霞老师商榷

2.谁侵犯了谁的权利?

3.我的三点疑惑——与谢、陆两位老师商榷

4.如何判断教材文本的价值?——兼评河南名师武凤霞《检阅》的教学

网友评论如何尊重每个生命的权利?

第五辑语文,该如何面对那段悲壮的历史?

名师简介刘发建老师

课文内容狼牙山五壮士

课堂实录牢记历史面向和平——我是如何教《狼牙山五壮士》的

教后反思不再展现历史的血腥

观点交锋

1.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疼——读《语文,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有感

2.教育从儿童出发

3.只想问孩子几个简单的问题

4.我们不能延续仇恨

网友评论是在孩子的心田播种仇恨的种子,还是应该浇灌捍卫和平的信念?第六辑课程的语文,还是个人的语文?

名师简介郭初阳老师

课文内容珍珠鸟

课堂实录用思想撞击课堂——《珍珠乌》教学实录

教后反思笼外之笼——我是如何解读《珍珠鸟》的观点交锋

1.关于笼中鸟的多角度思考——兼与郭初阳老师商榷

2.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郭初阳老师的《珍珠鸟》课例评点洪3.课程的语文,还是个人的语文?——评郭初阳老师课例《珍珠鸟》4.精彩的课堂需要“叛逆”之音

网友评论郭老师的课堂带给了学生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