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b,
视距间隔 n(n=a-b),
则水平距离D有:
固定值 (约34°23′)
a1
v1 l1
b1
D1 D2 K l1 l2
i
A
1 h2
通常情况下k=100
D1 D2
D Kl 100l
a2
v2 l2
b2
2
h2
2、视准轴水平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为:
D Kl 100l
(二)皮尺 皮尺又称布带尺。有20米、30米和50米数种。
(三)丈量工具 丈量工具有:标杆、测钎、垂球、弹簧
和温度计。
二、直线定线
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一)目测定线
1
A
B 2
(二)用经纬仪定线
1.用经纬仪在两点间定线
B
2 3 1 A
2. 用经纬仪延长直线
C B A
三、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ຫໍສະໝຸດ Baidu
4)A-B尺段水平距离
D D'Dk Dt Dh 29.900 m
六、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一)量距误差分析 1、尺长误差 2、温度误差 3、拉力误差 4、钢尺倾斜误差 5、定线误差 6、丈量误差
六、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二)钢尺的维护 1、量距结束后,擦去泥水、涂上机油 2、钢尺易折,避免车辆辗过 3、严禁沿地面拖拉钢尺,以免磨损 4、使用时不应拉到头
四、钢卷尺长度检定
经过检定的钢尺长度可用尺长方程式:
lt l0 l (t t0 )l0
lt —温度为t时的钢尺实际长度; l0 —钢尺的名义长度; l —尺长改正值,即温度在 t0 时钢尺全长改正
数;(通过钢尺检定得到)
—钢尺膨胀系数,一般取α=1.25×105(0C)1 t0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同时记录现场温度,往测完毕后要进行返测。
3 桩顶高程测量
• 如要进行倾斜改正,改正成水平距 离,还要观测各桩顶高差。用水准 测量方法。
4 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高差三项 改正
1)计算丈量长度D’
n
n
D ' di ai bi
i 1
i 1
2) 尺长改正
Dk
k l0
返回
4.2 视距量距
视距测量的精度一 般为1/200~1/300,但由 于操作简便,不受地形 起伏限制,可同时测定 距离和高差,被广泛用 于测距精度要求不高的 地形测量中。
一、普通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测量是 利用视距丝配 合标尺读数来 完成的。
视距丝 望远镜十字丝环
1、视距测量原理
对于倒像望远镜:下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a,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距离测量: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 的方法
卷尺量距1/3000~1/30000 普通视距1/300 电磁波测距 1/100000
4.1 卷尺量距
一、量距工具
钢尺—端点尺和刻线尺
测
钎
钢尺
标弹
垂
杆簧
球
秤
(一)钢卷尺 钢卷尺有:20米、30米、50米等几种。
由钢带制成。
A 1 2 3 4 5B
2、量距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两人拉尺,两人读
数,一人记录及观测温度。 量距时由后尺手用弹簧秤控制施加于钢尺的拉
力(30 m钢尺,标准拉力为100 N)。前、后读数员 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估读到0.5mm。每尺段要移 动钢尺三次不同位置,三次丈量结果的互差不应超 过2-3mm,取三段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尺段的最 后结果。
测站点到立尺点的高差为:
h i v
i
a1
v1 l1
b1
i —仪器高,是桩顶到仪器水 A
1 h2
平轴的高度; v —中丝在标尺上的读数。
D1 D2
a2
v2 l2 b2
2
h2
3、视准轴倾斜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原理:
图中 aoa bob
aao bbo 90
L
设 l ab,l ab 则
l ao ob ao cos obcos i
D S2 h2
D S Dh
Dh
h2 2S
为了校核、提高精度,还要进行返测,用往、 返测长度之差 与全D 长平均数 之D平比均,并化成 分子为1的分数来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这个比 值称为相对误差K:
K
1 D平均 D往 D返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l cos
A
D
α a
a´ o b b´v B
h
计算:
6) 求相对误差
mD
D往 D返 D均
例题:用尺长方程为
lt 30m 0.0025m 1.25105 C1 (t 200C)30m
的钢尺实测A—B尺段,长度D’=29.896m,A、B
两点间高差h=0.272m,测量时的温度t=25.8°C, 试求A—B尺段的水平距离。
解:1)尺长改正
Dk
1、平坦地面的量距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 nl q
式中:n —整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2、倾斜地面丈量
平量法:当地面坡度较大,不可能将整根钢 尺拉平丈量时,则可将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进 行丈量。每段的长度视坡度大小、量距的方 便而定。
2、倾斜地面丈量
斜量法:当地面坡度较大,钢尺抬平有困难时, 也可沿地面丈量倾斜距离S,用水准仪测定两点 间的高差h,按以下两式计算水平距离D:
k l0
D' ( 0.0025 30
29.896 )m
0.0025 m
2)温度改正
Dt (t t0 )D'
1.25105 0C 1(25.80C 200 C) 29.896m 0.0022m
3)倾斜改正
h2
(0.272 m)2
Dh 2D' 2 29.896 m 0.0012 m
D'
k— 尺长方程式中尺长改正值
l0 —
D—
名义长度 量得长度
3) 温度改正
Dt D' (t t0 )
α — 钢尺膨胀系数 t — 丈量时温度 t0 — 标准温度
4) 倾斜改正(高差改正)
当L为斜距时应换算成平距d,则倾斜改正值为:
Dh
h2 2D'
5)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平距离D为:
D D'Dk Dt Dh
t —量距时的温度。
五、钢尺量距精密方法(1/10000)
1、经纬仪定线 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瞄准B点,然后在AB的视
线上用钢尺量距,依次定出比钢尺一整尺略短的尺 段端点1,2,…。在各尺段端点打入木桩,桩顶高 出地面5cm~10cm,在每个桩顶刻划十字线,其中 一条在AB方向上,另一条垂直AB方向,以其交点作 为钢尺读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