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嬗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嬗变

WTT

摘要:普通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近现代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始于清末小学堂中的手工教育;进入民国之后,劳动技术教育又经历了工用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和劳作教育几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嬗变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xx)02-0032-03

劳动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的劳动技术教育最初始于清末小学堂中的手工科,进入民国时期,劳动技术教育又经历了工用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劳作教育几个发展时期。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起步期:清末民初手工科的始设与发展(1904—1921)

“劳作学校”曾遍及欧美各国以及日本,在20世纪初也影响了我国的初等教育。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所谓的“治术教育”、“消费教育”。在儒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影响下,学校向来以养成“君子”或士大夫之类“治国理民”人才为目的,与生产劳动无涉,坚守玩物丧志之古训。所

谓手工教学者,在戊戌政变以前,竟未闻之。此后为了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废科举,兴学校,仿照东洋和西洋,于清末1904年之《奏定学堂章程》公布后始设“手工科”。

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与《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在小学加授手工科,教学内容为教以纸制、丝制、泥土制之手工。教学时数未规定,教育目的是以“使练习手眼,使能制作简易之物品,以养成好勤耐劳之习”。但无论初小和高小均视为随意科目,可有可无,尚未被国人所重视。1912年,民国成立,废除封建旧教育、振兴和发展资产阶级新教育被迅速摆上议事日程。手工教育作为新式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得到加强。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4条规定:“……废止小学读经,注重小学手工科……”同日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1)初等小学校……视地方情形加设图画、手工和唱歌中的一科目或数科目,女子加栽缝课。但遇不得已时,可暂缺手工等科。手工科授以纸豆、纽结、黏土、麦秆等简易细工,每周教授时数为1小时。2)高等小学校开设手工(兼游戏),女子加裁缝课。手工科至此始列入高等小学必修之科目。教学内容为授以竹、木、金属等细工;每周教授时数为男2小时,女1小时。同年9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规定:手工科在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均被列入必修科目,但遇不得己时,仍可从缺。在同年11月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

程表》中《小学校教则》第八条指出,其目的“旨在使儿童制作简易物品,养成勤劳之习惯”。

1915年7月31日公布的《国民学校令》及《高等小学校令》中,小学之科目中仍然设有手工科,但遇不得已时,手工仍可暂缺。1916年1月《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规定:初等小学手工宜授纸、丝、黏土、麦秆、竹、木等及本地原有工艺品之简易制作,每周教授时数为1小时。《小学校令》实施细则中规定:高等小学手工宜依《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之规定渐进授以竹、木、金属等本地原有工艺品之制作及简易之制,每周教授时数为男2小时、女1小时。手工教育之目的除能制作简易物品、养成勤劳之习惯外,还增加了养成审美之趣味。

民国政府虽然提出要对清政府时期的教育进行大力改革,但是,为了培养国民道德之基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了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及培养健全国民,普通教育法令还明确规定各中小学仍必须开设手工科,每周都必须保证一定的教学时数。此外,还由于民国初期与清末的教育改革都是学习借鉴了日本的教育制度,所以未有大的变化。这些法令和课程纲要一直延续至“壬戌学制”颁布前均未做大改动。

清末小学堂中手工科的设立,开了普通小学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之先河。民国初年,手工教育被列为正式科目,手工教育渐趋于正规化。然而,清末民初手工教育的开设,由于一味照搬日本,表现出了“水土不服”。首先,手工科没有被给予与其他科

目同等的重视,教育法令中没有将其完全列入正式科目,仍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徘徊在正式科目的边缘。其次,手工教育不切本国实际。“手工科的添设,一味盲从,没有什么目的,教材和方法更不必论了”。而且相比其他科耗时费料,也没有实际用处。“对于经济上,不用说受了许多的损失,就是对于一般儿童的心理,费了许多的时间,受了许多的辛苦,作下些毫无用处的一点东西,也觉着实在没有意味”。加之当时人们心中多少还残存有一些旧的思想,使手工教育在大部分小学的实施是流于形式。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期:从手工教育到工用艺术教育的演变(1922~1928)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模仿西洋创办学校已经数十年……所教的非是中国腐旧的经史文学,就是死读几本外国文和理科教科书,也是相去近现代西洋教育真相和真精神尚远。”由于当时普通小学的手工教育耗时费才,做出的东西空疏无用,学生亦无兴趣。加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传人,手工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那时的高等学校艺术老师大都是日本人,非但所用的工具材料一概是日本货,哪怕是粘土、石膏、木贼草和砂皮纸等微物也如此……”1915年全国掀起抵制日货的群众运动,为了抵制日货,减少费用,手工科要求自制工具材料。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促使了这时期的手工教育趋于实用性。

教育部于1919年通令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职业教育科目,我国的手工教育开始从偏重理论性、陶冶性的学习转到注重实用性上来。随着1922年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壬戌学制的颁布,1923年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之《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工用艺术以衣、食、住为体,以工为用,且因作业内容不限于手工,又非正式艺术,故更名为“工用艺术”,其教学内容见表1。

以上内容每周教授时数为:第一、二学年为76分钟,第三、四学年为89分钟,第五、六学年为101分钟,并规定“工用艺术目的在于研究并实习衣食住行所需最普通的原料用途和制法以及工具的构造和使用,并引起尊重工作的观念、欣赏工业品的兴趣和涵养及敏确、整洁、耐劳等德行”。此后,各地都开始照此执行。

受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手工教育改掉了以往偏重于练习手眼、养成勤劳之习惯及审美之趣味的这种纯粹的陶冶式教育,代之以儿童的衣、食、住为中心,开始注重制作物品对于学习、生活的有用性,并且对这些物品从原料用途和制法及工具的构造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但当时工用艺术科的学习范围仍限于纸工、木工、金工等手工课堂的范围,并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

三、劳动技术教育的成熟期:工用艺术教育拓展为劳作教育(1929~1949)

1929年3月国民党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