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新闻传播史读书报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

读书报告

组长:学号:

组员:学号:

组员:学号:

组员:学号:

2013 年 11 月 18 日

一、小组学习与讨论情况

《民国报人》读书报告小组中期讨论记录

1.时间:2013年11月10日星期日

2.成员:【英】(组长)【真】【萱】【焦】目标:(1)交流

读书心得

(2)确定读书报告PPT展示结构

(3)分配制作读书报告PPT的任务

3.交流内容(发言记录)

(1)对于何海鸣——

英: 叛逆,来自优良家庭,弃武从文,是一个类似“愣头青的人物”。

萱:个性与他人相异,但很有才华。

英:跟随《钦定宪法大纲》下的“办报浪潮”,如参与了汉口《商务报》等。

萱:虽然挣扎,但误入歧途,但不能抹杀他的革命性。

英:从“大江报案”可以看出他是个革命性大于他的业务能力的斗士。

真:他让人想到,那个时期人办报往往是出于革命理想,他们想要救国救民,肩上有很沉的历史担子。

(2)对于成舍我——

焦:他与国家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动荡不安的年代各自隐秘奋斗。

真:史论与业务化相结合。

焦:同意以上观点,并且认为成进行的是品牌化、现代营销方式。

真:可以从他的经历、思想、生命来介绍这个有世界视野的报人,他的商业梦想大概是建立一个报业托拉斯。特别是他创办的世新大学。

曾经有世新大学的老师来大陆讲学,他提到成舍我时,是满满的自

豪,他认为,成舍我的新闻眼界与视角是很开阔的,因为他强调每

个新闻学子都应该胸怀世界,这对我的启发很大。

(3)对于金雄白——

焦:身份特殊的小资产阶级,专注社会板块,开辟了新的报业天地,做出卓越贡献。

真:他体现了不同的报人,在不同的选择下,从而走向不同的命运终点。

(4)对于陈布雷——

真:从一个革命斗士变为被(蒋介石政府)操纵的笔杆。

焦:性格因矛盾,原则也模糊。

(5)对于陈德徵——

焦:①毕业于浙大

②专注社会问题,爱折腾但会自保。

③开创了民意测验的先河,但从倾听民众心声变为自我宣传。

④悲哀的结局。

真:对于一个人物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在业务方面他确实做出了贡献。

(6)对于陈纪滢——

英:文艺工作者,聪明有灵性。

萱:记者里收集信息的活络人,并且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帮忙传递获取信息。

英:审时度势

萱:敢闯荡,敢钻营,小聪明和大智慧的集成者。

真:他有他的坚持,但同时也不放弃他的追求。

(7)对于陈彬龢——

英:①身世是迷,商务印书馆的“滑头”。

②从一个日本文学拥护者转变为汉奸。从用词尖利的民主斗士转

变为圆滑、追逐名利,只活今天不考虑明天的投机主义者。

③既是节约协会副会长,又是奢华的人。

④报道形式开创了《申报》黄金时代。

(8)《申报》主笔列传——

共同特征:

①江浙秀士,考取功名无望

②确定了经营管理的负责制度

③考虑业务需求,亲近中国受众

④主笔的风格,办报的宗旨会根据社会环境而改变。

4.讨论结果

第一.从个人性格方面入手,介绍他们在同样动荡不安的局面中性格使然所造成的命运差距,还有他们在新闻界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第二、一个人1~2张ppt。

第三、总结他们的特征。

PPT结构

一,概况介绍

1.作者介绍

2.本书介绍

二,读书理由

1.报人研究

2.本书写作特点

三,人物历史

1.生平

2.贡献

四,读书收获

五,思考

各人任务

共同:负责人物的生平、贡献及自己的读书收获,做成ppt

个别:珍真——人物资料及ppt

概况补充整理

亚萱——讨论记录整理

人物

Ppt检查制作

诗恒——人物资料整理

传英——人物资料整理

读书报告汇总

二、读书报告

读张功臣《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并做读书笔记。

一.本书概括介绍

民国年间,报馆之多,报纸之杂,报事之纷乱,可谓空前。多事之秋,报人当如何自处且看叱咤一时者如何海鸣,矢志不渝者如成舍我,随波逐流者如陈布雷,变节沦落者如陈彬稣……事业的跌宕起伏,人生的天壤之别,缘于一念之差,抑或本性使然

本书意在揭开新闻史上隐秘的一页,视角自然不同于大多新闻史书籍,作者从鲜被提起或具有争议的几位报人入手,以第一手资料,从报人报界的浮沉反映时代的剧变。

作者张功臣,祖籍河南,1960年生于新疆,大学毕业后在《新疆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十一年,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某企业任职至今。杂着有《白色夏季》《书谭独酌》《名着的诞生》《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僧格林沁传奇》《洋人旧事》十余种。

二.读书理由

选择读这本书,或者说应该读这本书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本书主要介绍新闻史上曝光率不高或者具有争议的报人,这对于以往新闻史事的记述是强有力的补充,研究新闻史理应查漏补缺,充分了解处于灰色地带的历史报人,全面深入认识新闻历史。作为新闻学子,更应该由此树立全面、客观的新闻认识。

二是这本书的写作方法。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在有限阅读的基础上,排比材料,综合观点,一五一十叙述出来。这样,在过去仅在某书中看到的一个名字,或在某文章中读到的一件史事,经过背景材料的叠加和同时代人的佐证,就成为一篇较为完整的人物往事,这对现有新闻史来说,就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作者身处日渐多元化的时代,不愿举步不前,认识到以往的新闻史编撰有“功利心”从中作祟,遮蔽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作者针对民国时期的新闻史,深挖被淹没了的重要史事和人物,把新闻史隐秘的一页页,翻给读者看。

尊重历史,以第一手资料呈现人物及史事,这就是本书最大也是最值得借鉴的特点。

三.报人历史

本书分为九个板块,对于报人的描述有特写,也有群像。九个板块分别为:

大江曲——辛亥革命中的何海鸣,

往事半苍茫——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历史转弯的地方——时报馆里的金雄白,

请作布雷鸣——报人时代的陈布雷,

只是当时已惘然——《民国日报》总主笔陈德徵沦落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