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适合以动手操作为主体的课程教学。

网页设计正是这样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体的课程。

作者结合多年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佳效能。

[关键词]网页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

学生则通过感官接受教师呈现的教学信息,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
学知识进行建构的目的。

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重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知识的改造。

一、任务设计要具体明确
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提出或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提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使学生根据内在的需要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这就涉及因特网信息检索、信息的处理、网页规划和设计、网页框架的布局、网页元素的定位、图片的插入、超级链接、网页的修饰、文件存储等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网页——提出“任务”。

在设计这个综合性的“任务”时,要考虑到网页制作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与技能、相关的扩展知识的连接。

然后将这个
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分步骤地指导学生去完成。

另外,将“任务”分解、编排时,要特别注意分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每个“任务”的设计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任务设计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师设计的任务,不仅要包含基本的任务,还要包含任务的引申,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式学习和小组协作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掌握水平的发展和学生对网页设计学习的信心、兴趣、智力水平、内在潜力等一些软指标来区分学生层次,任务的难度设计为阶梯度等级。

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认识到“不管基础如何,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获得进步,也能掌握这门课程”。

例如,在设计“网页页面组成元素”时,要求网页页面元素具有整体性。

这主要从版式、色彩、风格等方面入手,一个站点通常要确定一个主色调,网页页面不能花,色彩不能用得太多。

整个网页内部的页面,也需要统一设计思想,让浏览者体会到网页的完整美。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各种新的或独到的表现方法,积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力求作品的新颖性。

三、任务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任务并学到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把任务设定得既有启发性、探索性,又有趣味性。

因此,任务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东西放到任务中来,让学生愿意去完成任务,同时在任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紧凑又和谐的气氛中轻松地掌握网页操作知识,体会到知识变能力的乐趣,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就达不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教学任务也就难以保证顺利完成。

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进行成功激励或当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任务设计要体现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

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完成一个个的任务。

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任务。

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采取这种学习方式完成比较简单的任务,比如网页的连接等操作。

协作学习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

比如对网站的规划这种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任务,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从同伴的发言中不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

五、任务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
任务的设计必须体现课堂教学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任务;任务的设计必须体现教学的重点,同时能突破对难点的理解。

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以便降低难度,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对优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考虑分解子任务,并寻求解决的策略。

学生完成任务以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三种。

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为标准。

评价能让学生发现制作过程的问题和不足,取长补短,还能让学生在完成的作品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挑选出几幅作品进行展示,由学生来评论,然后由教师总评,着重阐明可学习和借鉴之处,附带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

在刺激学生积极性与增强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六、结束语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是前提,分析任务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

当然,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中,难免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为了克服此弱点,要注意:首先,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提出,注意从整体上统筹设计,使任务与任务之间、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

其次,在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这样,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钱晓菩,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3]陈越,高黎新.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案例选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