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附:教学详案

课题: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导入新课

读摘选的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篇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道德、认识道德、理解道德。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p34案例与生活实际围绕“人们评价社会生活行为的标准”与“道德是什么”思考讨论并分享。

老师总结:我们在评价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时往往是在我们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以善恶为判断标准出发的,而道德就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它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而道德的内容也会因

时代的不同有所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学生举例分享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涵,为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提供方向指导。

2.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材料:“最缺乏公德的行为”调查结果展示,

讨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总结: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的主要内容是: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延伸: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遵守社会公德?

(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和关心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3.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结合课本p38案例说说高尚道德为什么能够推进社会和谐?(p39.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团结;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播放雷锋精神宣传片,引导学生结合雷锋精神谈谈高尚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1.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组织学生结合p39案例分组讨论孟佩杰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庭美德并分享个人具有的美好品质。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家庭美德对中职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与邻里和睦相处,学会沟通与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与社区安宁。

2.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结合课本p40“微公益”活动以及个人生活经历,谈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中职学生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切实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完整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3.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通过“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分享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良好道德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通过认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理解了道德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从正反两反面列举了关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例子,学生反应积极,主动由例子联想到个人的实际生活并积极与同学分享所见所闻,在交流中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案例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时事政策。

四、课外作业

教材第40页:体验践行;设计针对校园不良现象的社会公德警示语。

五、其它

板书设计

一、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1.道德的分类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4.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要求

5.良好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2.家庭美德对中职学生的要求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4.中职学生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5.良好道德对个人人生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