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原因、影响与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
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近年来,我国国内储蓄(主要是居民储蓄)不断增长,截至2001年11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7.23万亿元,至今年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数额更胜往年。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贷利率,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但我国的投资率却逐年下降。本文在探讨中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因素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寻求调整的对策。
2 中国居民储蓄的现状
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
2006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1050.99亿元。数据显示,05年12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这是05年一年内,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连续跨越的第三个万亿元大关。05年1月,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5月份即突破13万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储蓄存款持续增长阶段(1978年到1988年)。这一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2、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1989年到1996年)。这一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3、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1997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长,但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从94年的41.5%,一直下滑到98年、99年、00年的15.4%、11.6%、7.9%。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
4、储蓄存款恢复性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居民储蓄资金经过99年下半年和00年明显分流之后,01年居民储蓄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定期储蓄占比提高,存款的稳定性有所增强。①
特别是今年以来,居民储蓄数额已达到历史上的顶点。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的8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居民户存款增加3404亿元,同比多增3823亿元。根据此前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截止到上半年,居民存款已达19.7万亿元,再经过七、八两个月增长,目前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已超过20万亿元。
①引自:我居民储蓄存款首破14万亿元的思考。
3 我国过度储蓄原因分析
我国的过度储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的过度储蓄;二是未来大额刚性支出引起的过度储蓄;三是未来收入的不确定引起的过度储蓄。
3.1、收入差距过大。根据霍布森的过度储蓄理论,如果收入或消费力的分配符合需要倾向,消费将随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但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需要对分配并无固定性的关系,分配是由另外的条件来决定的,即有些人分配到的消费力大大超过需要或可能的用途,而其他人分配到的消费力甚至不足以满足体力的全部需要,就会产生过度储蓄。
凯恩斯也认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水平的费用通常首先从他们的收人中扣除掉,然后,他们会把生活水平的费用和实际收人之间的差额储蓄起来。增加的储蓄往往伴随着收入的上升,而减少的储蓄则伴随着下降的收入。只有在到达一定的舒适程度以后,积累的动机才会转变为较强。因此,如果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由于富人的储蓄更为强烈,则会导致过度储蓄。
应该说,有一定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形成,极大地刺激了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致力于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资源从相对低收益地区流向高收益区域,提高了总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达地区之所以有持续高增长的可能,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国内不断扩大的要素供给,特别是劳动力和储蓄资金的供给。
3.2、大额刚性支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收入、低价格的收入分配和消费政策。同时,政府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居民对未来收人和支出的预期比较确定。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居民收入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现期消费的主要约束是现期收入。相应地,居民的储蓄意愿非常淡薄,储蓄呈现稳定但水平低下的特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社会保障受到极大的削弱,尤其在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人们产生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后个人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会大大增加,虽然他们无法知道到底会增加多少、占其收入的比重会有多大。为此,人们必然要选择增加现期储蓄,以备未来支出之
需。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到来,人们为医疗的大额支出进行储蓄的必要性日益显现。因此,我国居民必将面临的大额刚性支出愈发成为过度储蓄的重要原因。
3.3、未来收入的不确定。利兰德(Hayne E.Leland)将由未来不确定性收入而引起的额外储蓄称为预防性储蓄。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过度储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预防性储蓄。
目前的储蓄过度是过高的居民储蓄和过大的企业储蓄两大原因造成的。2006年末,在总额34.8万亿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几乎占了一半,达16.7万亿元。从表1可见,一个时期以来城镇居民储蓄率一直在上升,农村居民储蓄率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一直在上升,在2005年以前的几年中保持在高位,自2005年以来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城乡居民加权平均的储蓄率仍然保持了一定程度
注:城乡居民储蓄率分别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计算;设储蓄率=1-(人均消费/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加
权平均储蓄率的权重根据各年城乡人口比例和城乡人均收入比例计算。
居民储蓄率过高的首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众所周知,高收入居民用于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比例远低于平均水平,而储蓄率则远高于平均水平。当收入分配更多地向高收入居民倾斜时,就会导致更高的储蓄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国家统计局,历年),
②王小鲁. 过度储蓄和消费不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