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浅感觉、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面部浅感觉、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和机体的内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内、外环境的变化首先作用于机体的各种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再转化为相应的神经冲动,经过一定的神经传导通路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产生相应的感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运动功能良好,但肢体控制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感觉是人体认识世界的第一门户,当错误的感觉输入时,便没有正确的运动输出。头面部的感觉是人体与外界发生联系最紧密的中间介质,头面部感觉输入可通过植物神经参与人体情感表达同时可通过与颅内脑膜的联系进而影响颅底张力从而影响全身的肌肉张力,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科研究生程煜将头面部感觉进行系统整理,呈现给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1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路(特异性传导路)

传导头面部的痛、温、触觉,主要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分别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舌咽神经的上神经节、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和面神经的膝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别组成相应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 的感觉支,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和(角膜、口、鼻腔) 粘膜的浅感受器;其中枢突一般认为全部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其中,半月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根,经脑桥臂的根部入脑桥后,一部分纤维分为短的升支和长的降皮,另一部分纤维不分支,直接上升或下行。升支终于三叉神经主核,主要传导触觉;向下行的纤维和降支构成三叉神经脊束,行于延髓外侧部,向下可与脊髓的后外束相续,其中多数纤维止于其内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主要传导痛、温觉。舌咽神经上神经、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面神经膝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起入后,也经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又神经束内的少量纤维可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侧的网状结构和孤束核。

头面部痛、温觉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的投射存在着定位:来自眼神

经的纤维位于三叉神经脊束的腹侧,降至颈髓2~3节,终于尾侧亚核;来自下颌神经的纤维位于脊束的背侧,仅降至延髓上段,止于嘴侧亚核;来自上颌神经的纤维在脊束中的位置居前二者之问,降至延髓下段,止于极间亚核。来自上颌神经、下神经的部分纤维也可止于尾侧亚核。临床资料表明尾侧亚核与头面部的痛觉关系至为密切,在闩平面以下4-5mm 处切断三叉神经脊束及其尾侧亚核,可解除头面部顽固性疼痛。

由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大部分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三叉丘脑束),三叉丘系又分为腹侧束和背侧束两部分,腹侧束位于内侧丘系的背侧,此束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来自下颌神经、上神经和眼神经止核的纤维,背侧束靠近中央灰质,两束上行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部分止于正中央核。由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枕部、放射冠,投射到大脑皮质躯体感觉中枢,即中央后回的下1/3部的头面代表区,产生定位和性质皆明确的浅感觉。

2头面部的深部感觉传导路

头面部的深部感觉传导路径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头面部的深部感觉主要是由三叉神经传导的,三叉神经中脑核可能是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保留在中枢神经内,未能移出到脑神经节,因为此核的细胞形态极似脑脊神经节的细胞。由三叉神经中脑核至丘脑和大脑皮质的径路目前仍不清楚。

3三叉神经及其病损综合征

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括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但主要是感觉纤维。此外,在三又神经的某些分支中,尚有来自其他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1)三叉神经及其核下性病变综合征

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及其病变综合征三叉神经根于脑桥臂的根部出脑,由粗大的感觉根和较细的运动根组成(图5-1)。感觉根在后外方,并有一个神经节叫半月经节。半月神经节由假单极感觉神经元的体

组成,其中枢支构成感觉根,周围支于半月神经节的前缘合成三大分支,即第一支为眼神经,第二支为上颌神经,第三支为下颌神经(图5-81)。运动根在感觉根的前内方,经过半月神经节的下方,加入下颌神经。因此三叉神经的运动根、感觉根和半月神经节与脊神经的前、后根和脊神经节极为相似。

三叉神经根邻近脑桥小脑角,因此脑桥小脑角的病变,如听神经瘤和脑桥小脑角蛛网膜炎引起的粘连等,均可侵袭三叉神经根,产生相应的刺激性症状或破坏性症状。

半月神经节和岩尖综合征:半月神经节紧贴颞骨岩部尖端面的三叉神经压迹( Meckel窝)处,此处被两层硬膜包裹,神经节的下方为破裂孔的软骨部:外侧为棘孔,有脑膜中动脉经此通过;内侧有海绵窦、颈内动脉和垂体;上方为大脑颞叶。因此,当半月神经节邻近结构的病变,如颞骨岩部尖端的骨折和炎症,邻近的脑膜瘤、颞叶内侧部的肿瘤、颈内动脉瘤、垂体和蝶窦的肿瘤以及颅底肿瘤,经破裂孔侵袭到岩尖部等,均可引起岩尖综合征。岩尖综合征除有展神经麻痹症状外,主要为半月神经节受损的症状。半月神经节受累首先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全部或部分有非阵发性、不可缓解的和不可忍受的疼痛,同时往往伴发带状疱疹。疱疹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但初期多见于眼神经分布区;随着病变的发展,疼痛可逐减轻,分布区的感觉则日益减退或缺失,但也有感觉虽已缺失而疼痛仍存在的情况;与三叉神经有关的反射迟钝或消失;病变侵及运动根时,则可出现咀嚼肌的麻痹。

(2)三叉神经分支及其病变综合征

1. 眼神经

1)眼神经本干的眦邻及其病变综合征:眼神经从半月神经节的前内缘分出,经海绵窦外侧壁前行,在窦壁内位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的下方,在宴壁的前部已分为泪腺神经、额神经和鼻睫神经三支(图5-82),均经眶上裂入眶内。因此,海绵窦和眶上裂处的病变,都可侵犯眼神经及其邻近的脑神经,引起海绵窦综合征和眶上裂综合征。

2)额神经:为眼神经分支中最粗者,于提上脸肌与眼上壁之间前行,又分为滑车上神经、额支和眶上神经三支。滑车上神经于内眦部经上

斜肌的滑车上方出眶腔,分布于鼻背和内眦附近的皮肤。额支绕额切迹出眶腔,分布于额部皮肤。眶上神经为额神经的直接延续,较粗,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出眶腔,也分布于额部皮肤(图5-84)。眶上切迹在眶上壁前缘的中内1/3交界处,距眉间2.5cm,可用手指触知,眶上切迹约有25%的人呈孔状,又名眶上孔(图5-83)。额切迹则在眶上切迹的内侧。在三叉神经痛时,可在眶上切迹处作眶上神经注射,但滑车上神经较细,注射不易成功。

3)鼻睫神经:为眼神经三分支中最内侧和最低者,又分为若干支,如睫状神经节感觉根,至睫状神经节;睫状长神经,有两支,在视神经的内、外侧入眼球,分布于角膜、睫状体和虹膜:筛后神经经眶腔内侧壁的筛后孔入后筛窦,分布于此处粘膜;筛前神经经眶腔内侧壁的筛前孔入颅腔,分布于颅前窝的硬脑膜,然后又穿经筛板入鼻腔,分布于鼻腔上部粘膜(图5-22).并有鼻外支分布于鼻尖部皮肤;滑车下神经为鼻睫神经的终支,经上斜肌滑车下方,分布于鼻背部皮肤(图5-84)。

4)泪腺神经:为眼神经三支中最外侧的分支,除分布于泪腺(管理感觉)外,尚有细支分布于外眦部皮肤(图5-84)。泪腺神经尚与上颌神经的颧神经吻合。

2. 上颌神经:上颌神经由半月神经节前缘的中部起始,沿海绵窦外侧壁的下缘前行,经圆孔出颅,人翼腭窝。翼腭窝位置很深,离面颊表面约5.5-6cm,由后方的蝶骨翼突、内侧的腭骨和前方的上颌骨围成。翼腭窝可借眶下裂与眶腔相通,向下经翼腭管通口腔的硬腭,向内侧以蝶腭孔与鼻腔相通,借翼上頜裂通向外侧(图5-83)。在三叉神经痛作上颌神经注射时,针尖即经翼上颌裂入翼腭窝,就可刺到上颌神经本干。

上颌神经在翼腭窝内,分为如下若干支(图5-84、5-86):

1) 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直接延续,向前经眶下裂入眶腔,再沿眶下壁内的眶下沟和眶下管走行,最后经眶下孔至面部,分为许多小支,分布于下睑、鼻侧部、面颊和上唇等部皮肤。三叉神经痛时,可作眶下神经注射。眶下孔离正中线约3cm,距眶下缘下方7~9mm处,与眶上孔在同一垂直线上(图5-85)。

2) 颧神经:分布于颧部皮肤,与泪腺神经之间有吻合支存在。

3) 蝶腭神经:常有2支,向下与蝶腭神经节相连。

4) 上牙槽后神经:在翼腭窝处由本干发出,向前下方从上颌骨后面穿入骨内,分布于上列后部牙齿和牙服

5) 上牙槽前神经:由眶下神经经眶下管处发出,沿上颌窦前壁下降,分布于上列前部牙齿和牙龈。

6) 蝶腭神经节及其分支:蝶腭神经节为副交感性神经节(另见本章图5-101),上颌神经的感觉纤维经过此节,分成许多小支,如腭前、后神经,经翼腭窝向下,分布软、硬腭和扁桃体;鼻后上外侧支,经蝶腭孔到鼻腔,分布于上、中鼻甲;鼻后下外侧支,分布于下鼻甲;鼻腭神经,分布于鼻中隔下部和硬腭的前部切牙管附近(图5-22)。

3. 下颌神经:下颌神经为三叉神经最大的分支,其感觉根自半月神经节前外缘发出后,在卵圆孔处与运动根合并,经卵圆孔出颅腔。卵圆孔离面表面约

4.5-5cm,正对下颌小头的前下方,此处为三叉神经痛时进行下颌神经注射的部位。

下颌神经本干出卵圆孔后不久,即分为前、后干。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别由本干和前、后干发出(5-84,5-87)。

1)下颌神经本干发出两条神经:棘孔神经经棘孔返回颅腔内,伴随脑膜中动脉分布于硬脑膜,并有分支入鼓室,分布于鼓室粘膜,翼内肌神经支配翼内肌。

2)下颌神经前干较细,行于翼外肌的深面,其分支中除颊神经分布于颊部皮肤和粘膜外,其余分支均为运动神经,如翼外肌神经、咬肌神经和颞肌神经等,均支配同名肌肉。

3)下神经后干较粗,大部分分支为感觉神经,仅少数为运动神经,有如下分支:耳颞神经以两根起于后干,中夹脑膜中动脉,合成一干后弯向上方,行于耳廓的前侧,分布于外耳和颞部皮肤以及下頜关节,并有分支与面神经吻合,管理腮腺的感觉。因此,当三叉神经痛时,常引起反射性的面肌痉挛。腭帆张肌神经和鼓膜张机神经支配同名肌肉(另见本章图5-102、5-107)。舌神经沿翼内肌外面行向前下方,分布于舌前2/3粘膜,司一般感觉。下牙槽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与其平行下降于翼内肌和下颌支之间,经下颌孔入下颌骨内,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和牙龈;其终支

经颏孔出下颌骨,改名为颏神经,分布于附近皮肤。颏孔与眶上、下孔在同一垂直线上(图5-85),为三叉神经压痛点的敏感区。颏孔朝向后内上方(图5-86),为颏神经的注射点。下颌舌骨神经由下牙槽神经入下颌孔之前发出,沿下颌骨内面下降,支配下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4. 三叉神经各主支分布区的总结和三叉神经分支病变症状: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的第一、二支属感觉神经,第三支为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和粘膜,三主支间的界限大致与眼裂和口裂一致,各支间的分布区域很少重叠;此外,三主支都分出脑膜支,分布于硬脑膜。三叉神经的运动纤维主要支配咀嚼肌(图5-87)。

关于三叉神经的具体分布状况请参考下表:

三叉神经各主支的分布状况

分布区域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皮肤鼻背和眼裂以上的

皮肤眼裂与口裂之间的

皮肤

颞部和口裂

以下皮肤

眶腔眼球、泪腺和结膜

鼻腔粘膜鼻中隔上部、前

部、鼻腔外侧壁粘

膜鼻中隔后部、鼻腔下壁粘膜

鼻旁窦粘膜额、蝶、筛窦粘膜上颌窦粘膜

口腔腭粘膜、上牙、牙

龈、扁桃体颊、口底、舌黏膜、下牙、牙龈

硬脑膜小脑幕、颅前窝硬

脑膜颅中窝硬脑膜颅中窝硬脑

肌肉咀嚼肌等

(本体感

觉、运动)三叉神经分支的病损并不多见,如有病损,早期症常为刺激性症状(三叉神经痛),随后可出现各分支的破坏性症状。

1)眼神经病变症状:眼神经分布区域即鼻背部和眼裂以上的皮肤感觉缺失,眉弓反射也消失,由于角膜感觉缺失,因而角膜反射消失,并可出现营养性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

2)上颌神经病变症状:上领神经分布区域即口裂与眼裂之间的皮肤感觉缺失,并有喷嚏反射消失。

3)下颌神经病变症状:由于下颌神经是混合性神经,故有病变后,可出

现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障碍症状。感觉症状为其分布区域即口裂以于皮肤的感觉缺失,下颌反射消失。运动障状表现为下颌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由于颞肌、咬肌和翼内肌有上提下颌的作用,因而当下颌神经麻痹后,让患者作咀嚼运动时,以视诊和触诊发现颞肌和咬肌不收缩,病侧咬合力弱。下颌的侧方移动主要为翼内、外肌的作用,尤以翼外肌的作用更显著,即一侧翼外肌收缩,使下颌移向对侧(图5-88),如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则使下颌前移。所以当一侧翼外肌瘫痪后,于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健侧翼外肌的作用),下颌不能向健侧移动,向前移动无力而不对称(病侧翼外肌麻痹)。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为口底肌的一部分,因而三叉神经麻痹时,口底触诊可发现病侧张力较弱。由于三叉神经支配鼓膜张肌(另见本章图5-102),此肌有紧张鼓膜和限制听小骨颤动的作用,所以三叉神经麻痹时,可有听方减退或听觉过敏现象。腭帆张肌也由三叉神经支配,有紧张软腭的作用,因而有人报道是三叉神经麻痹时,发现软腭偏向健侧。

5. 三叉神经核群及其核性病变综合征

三叉神经核群分为感觉和运动两类,感觉核上起中脑,下至颈髓,自上而下包括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上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图5-89)。

(1)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位于中脑水管周围的中央灰质外侧部,自脑桥上部一直伸延到中脑的上界。三叉神经中脑核主要由大型假单极神经元的胞体组成,类似脑,脊神经节的细胞。其突起合成三叉神经中脑束(根),下降到脑桥,以侧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其终支出脑后成为运动根的一部分,主要分布于咀嚼肌、牙和硬腭,执行本体感觉功能,但有人认为面肌,眼肌和舌肌的本体感觉也与三叉神经中脑核有关。

(2)三叉神经上核三叉神经上核在三叉神经中脑核之下,三叉神经运动核附近,由小型神经元的胞体组成,其功能不十分清楚,它可能接受三叉神经中脑核的侧支,由此核发出的突起至三叉神经运动核,并通过其他核群(如蓝斑等)间接与分泌唾液有关的核群(上、下涎核)联系。

(3)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位于脑桥中

段被盖外侧部,三叉神经脊束核为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向下伸延的部分,在延髓上段三叉神经脊束核隐于绳状体的深面,向下逐渐浅出至灰小结节深方,最后与脊髓的胶状质相连,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下端可下达第四颈节。三叉神经脊束核自上而下又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叫首侧核,自感觉主核下端至延髓下橄榄核上1/3平面;中段称中极核,相当于下橄榄核上1/3与闩部之间的高度;下段为尾侧核,上起延髓闩部平面,下至脊髓第四颈节。尾侧核尚可分为内、中、外三带,外带称边缘亚核,中带为胶质亚核,内带叫大细胞亚核。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支入脑后,传导触觉的纤维分为短升支和长降支,升支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降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痛、温觉的纤维则不分升、降支,入脑后与触觉纤维的降支共同下行,组成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覆盖在三叉神脊束核的外面,并终止于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及其核的形态和功能均类似脊髓的后外侧束和胶状质。在三叉神经脊束内,来自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感觉纤维在腹侧部,第三支的纤维在脊束的背侧部,第二支的纤维则在两者之间。三叉神经脊束和脊束核也接受来自脑膜和外耳皮肤经第七、九、十对脑神经的感觉纤维,这些纤维就在来自三叉神经第三支纤维的背侧。脊束内的上述各部纤维可有部分重叠现象(图5-90)。

头面部的触觉受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控制,其中有意识的触觉主要集中在感觉主核,而与口腔、鼻腔和角膜等反射有关的触觉主要在脊束核的上、中段,即首侧核和中极核。头面部的痛、温觉仅由脊束核下段(尾侧核)管理,据动物实验和临床手术结果证明,来自第一支(眼神经)的痛、温觉纤维终于脊束核的尾侧核的中部(第二颈节),来自第二、三支的痛、温觉纤维止于尾侧核的最下部,即第三、四颈节。由上可知,传导痛、温觉纤维的终点在第二颈节以下,因此,临床上作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切口应在第二颈节平面以下,即在闩部以下约8mm处的平面切断脊束。由于三又神经脊束及其核在延髓外侧部和颈髓上段,所以这些部位的病变,如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延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症、肿瘤和炎症等,均可引起脊束和脊束核的损伤。

三叉神经的皮肤感觉分布,不仅具有以眼裂和口裂为界的周围型皮

肤分布特点,而且也有核型皮肤分布方式,即同心圆式或“葱皮”式的面部皮肤感觉分布(图5-91)。因而,当三叉神经脊束及其核有病变时,皮肤痛、温觉缺失区呈同心圆状排列,即脊束核最下段的病变,面部痛、温觉缺失区在周边部;如病变在尾侧核上部,面部痛、温觉缺失区则在最内侧部。这种感觉缺失区的特点有别于以口裂和眼裂为界的周围型皮肤感觉障碍。

4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的核上联系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发出的二级纤维,除到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脊髓前角以及迷走神经背核和上、下泌涎核等,形成某些脑干反射弧(角膜反射、鼻反射、咽反射、流泪反射、泌涎反射和眼心反射等)的一部分外,主要形成三叉丘系(图5-92)。

三叉丘系为一传导头面部痛、温、触觉的上行传导束,它又可分为腹、背两束,腹侧三叉丘系传导痛、温觉和部分触觉,其纤维自三叉神经脊束核和部分感觉主核起始后,交叉至对侧上行,在延髓行于脊髓丘脑束的内侧,与脊髓丘脑束传导上肢的纤维毗邻,在脑桥和中脑走于内侧丘系的背侧。背侧三叉丘系传导部分触觉,起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主要为不交叉纤维,在第四脑室底的室底灰质和中脑水管周围的中央灰质附近上行。腹、背二束均上行至丘脑,因而又有三叉丘脑束之称。如果在脑干内,一侧三叉丘系受损,可引起对侧面部的感觉障碍(主要为痛、温觉缺失),由于还同时累及其他结构,所以往往伴有其他症状。

躯体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躯体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一般感觉 浅感觉(Superficial sensation)—痛(pain)、温(temperature)、触(touch ) 深感觉(Deep sensation):位置(position)、运动(movement) 、振动(vibration) 复合感觉(Complex sensation):实体(stereognosis)、图形(barognosis)、重量(weight) 、 两点辨别觉 二、浅感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躯体 (1)皮肤粘膜感受器→后根脊神经节→后角换神经元→脊髓灰、白质前联合交叉→对侧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前、侧)→脊髓丘系(spinal lemniscus)→丘脑外侧核换元(腹后--脊丘系lemniscus spinalis,腹内--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丘脑皮质束(thalamocortical fasciculus) →中央后回 (2)浅感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 头面部浅感受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ganglion nervi trigemini)→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换神经元→交叉(桥脑下部)→三叉丘系→丘脑、大脑(3)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关节、肌腱感受器→后根脊神经节→同侧脊髓后束(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延髓楔束核cuneate nucleus(楔状结节)、薄束核gracile nucleus(棒状体)换元→延髓交叉→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丘脑腹后外侧核换元→丘脑皮质束(thalamocortical fasciculus) →中央后回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感觉过度(hyperpathia):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疼痛(pain):局部疼痛(local pain)、放射痛(radiating pain)、扩散痛(sperading pain)、牵涉痛(referred pain)、灼性神经痛(causagia) 感觉减退(hypesthesia): 感觉缺失(anesthesia):痛觉缺失、触觉缺失、温度觉缺失、深感觉缺失、完全性感觉 缺失、分离性感觉缺失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感觉过度(hyperpathia):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疼痛(pain):局部疼痛(local pain) 放射痛(radiating pain) 扩散痛(sperading pain) 牵涉痛(referred pain) 灼性神经痛(causagia) 感觉减退(hypesthesia): 感觉缺失(anesthesia)、痛觉缺失、触觉缺失、温度觉缺失、深感觉缺失、完全性感觉缺 失、分离性感觉缺失 四、感觉障碍类型(sensory disorder) (1)末梢型(terminal) :由于植物神经纤维也同时受损,还常有肢端发凉、紫绀、多汗以及甲纹增粗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的则有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见于四肢末梢神经炎。 (2)神经干型(单一周围神经) :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如桡神经麻痹、尺神经麻痹等 (3)后根病变:各种感觉均有障碍并常伴有沿神经根分布的放射性疼痛。见于脊神经根炎、脊柱肿瘤、增生性脊椎病等。病变常同时累及前根而出现相应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4)脊神经节病变:同神经根病变所见,尚伴有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内的疱疹。见于带状疱疹.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解读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绪论 1、研究对象与内容: 1. 解剖学(anatomy):研究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关于结构的科学——静态 2. 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机体及各部分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的学科——关于功能的科学——动态过程 2、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①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②活体解剖实验法 优点: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简单,影响因素小,能快速得到结果。 缺点:在麻醉条件下进行,与正常生理情况下有所差别,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2)慢性实验法 在保持比较自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研究生物体复杂的生理活动、器官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机体的生理活动如何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优点:实验结果在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状态下获得,可分析整体动物及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缺点:应用范围受限制。 (3)发育的异常 巨人症(gigantism) 垂体性侏儒症(pituitary dwarfism) 呆小症 “阉人”征(eunuochism) 一、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1、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 1. 是组成细胞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细胞的结构基础。 4. 酶:特殊的蛋白质,催化生物化学反应(高效、特异、受调控)。 (二)糖类 1. 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丰富、分布最广泛的有机物。 4. 与其他类型的物质相结合,如糖蛋白。 (三)脂类 1. 一般不溶于水,分为脂肪和类脂; 3. 类脂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磷脂、糖脂等,功能:细胞膜的最重要的成分。 (四)核酸 1. 核糖核酸(RNA):碱基、核糖、磷酸,功能:参与蛋白质合成,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中介物质(mRNA、tRNA、rRNA); 2. 脱氧核糖核酸(DN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功能:遗传物质的贮存和携带者; 3. 核苷=碱基+糖苷键+核糖; 核苷酸=核苷+磷酸二酯键+磷酸 4. 核苷酸根据碱基的不同分为5类:腺嘌呤核苷酸(A)鸟嘌呤核苷酸(G)胞嘧啶核苷酸(C)尿嘧啶核苷酸(U)胸腺嘧啶(T), 尿嘧啶核苷酸只出现在RNA分子中,胸腺嘧啶只出现在DNA分子中。 二、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包括3个部分: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 2、骨的构造、化学成分、生长和发育、影响因素

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 感觉是作用于各个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特殊感觉(视、听、嗅、味等)将于脑神经一节中叙述,此处只讨论一般感觉,包括: 1.浅感觉(来自皮肤和粘膜)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2.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重量觉等。 它是大脑顶。十皮质对深浅各种感觉进行分较相综合而形成的。 —、解剖生理 (一)各种感觉的传导径路(图2—1)各种一般感觉均有其末梢特有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分别传向中枢。各秤感觉的传导径路均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互相连接组成。其中第二个神经元是交叉的,故感觉中枢与外周的关系与运动系统同样是对侧性支配的。 1.痛觉和温度觉第一神经元在脊髓后根节,突起作T形分叉,周围支至皮肤和粘膜,中枢支经后根进入脊髓后,先在背外侧束上升2~3个节段,然后终止于后角细胞。该处的第二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经前连合交叉至对侧侧索,成脊髓丘脑侧束(痛觉纤维在温度觉纤维的前方)上行,终止于丘脑外侧核。由此处的第三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丘脑辐射上升,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感觉区。 2.触觉第一神经元在脊髓后根节,周围支至皮肤,中枢支经后根进入脊髓后索,一部分(传导识别性触觉者)即在后索内上升与深部感觉径路相同,其余(传导一般轻触觉者)终止于后角细胞,由此处第二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前盍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终止于丘脑外侧核,由此再通过第三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丘脑辐射至大脑顶叶皮质感觉区。 3.深感觉第一神经元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内,周围支分布于肌肉、关节、肌腱,中枢支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其升支上升形成薄束和楔束:

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脊神经节(I级)、脊髓后角固有核(II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 2、交叉部位:脊髓白质前连合; 3、功能: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压觉。 4、传导束:在脊髓为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略触觉、压觉);在脑干为脊髓丘系。 5、经内囊的位置: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 6、中枢投射:上肢——中央后回中部;下肢——中央后回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7、传导途径:皮肤痛温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I级)——后根——脊髓后角固有核(II)——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脑干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8、损伤分析 (1)白质前连合交叉平面以上损伤,对侧功能障碍。颈膨大平面以上损伤出现对侧上下肢感觉障碍;颈膨大平面以下损伤出现对侧下肢感觉障碍。 (2)白质前连合交叉平面以下损伤,同侧功能障碍。 二、躯干和四肢浅深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脊神经节(I级)、薄、楔束核(II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 2、交叉部位:延髓内侧丘系交叉; 3、功能: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4、传导束:在脊髓为薄、楔束;在脑干为内侧丘系。 5、经内囊的位置: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 6、中枢投射:上肢——中央后回中部;下肢——中央后回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7、传导途径:皮肤本体觉、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I级)——后根——脊髓后索:薄、楔束——延髓的薄、楔束核(II)——内侧丘系交叉——对侧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III级)——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8、损伤分析 (1)交叉平面以上损伤,对侧功能障碍。 (2)交叉平面以下损伤,同侧功能障碍。 三、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1、三级神经元胞体位置:三叉神经节(I级)、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II 级)、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III级)。

实验30-传导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实验30 传导路 【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教学单元的内容,学习者应当可以达到下列教学目标: 1.掌握全身浅感觉的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 2.熟悉锥体系运动传导路,视觉传导路,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 3.了解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 【实验资源】 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模型。 【实验提示】 1.各条传导通路分别特异性的传导不同的信息,将感受器的信息上传到大脑皮质的称为上行(感觉)传导路,而将大脑皮质的信息下传到效应器的称为下行(运动)传导路。 2.上行(感觉)传导路通常由三级神经元来完成,利用特制的模型并结合教材和图谱仔细观察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以及它们的突起所形成的传导束在中枢内的大致位置和交叉平面。结合理论课的学习,牢固掌握各条上行(感觉)传导路的机能,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下行(运动)传导路通常由两级神经元来完成,第一级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大脑皮质,第二级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其胞体主要位于脑干内的躯体运动核团和脊髓前角。利用特制的模型并结合教材和图谱仔细观察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以及它们的突起所形成的传导束在中枢内的大致位置和交叉平面。结合理论课的学习,认真思考下行(运动)传导路的机能,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实验内容】 此次实习,利用神经传导路模型观察传导通路的行程,然后进行病例分析。在观察传导路之前,请老师根据传导路模型,分别介绍每个传导路各切面,并在各切面上复习有关的重要灰、白质结构位置,同时介绍各种颜色的塑料丝(或线)和塑料珠分别代表什么传导束和神经元。此部分内容着重强调各条感觉传导通路外周相连的感受器的机能特性、三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传导束通过脊髓、脑干和大脑的部位、交叉平面以及在大脑皮质的终止区域,各条运动传导通路上运动神经元胞体在大脑皮质的区域、下运动神经元胞体在脑干和脊髓的位置、传导束的交叉平面以及效应器。讨论和分析各传导通路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1.感觉传导路

第十六章 口腔感觉

第十六章口腔感觉 提要 口腔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本体感觉和味觉。口腔颌面部痛觉、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即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口颌面部疼痛主要包括以下七类:①炎性疼痛;②创伤性疼痛;③肿瘤性疼痛;④关节疼痛;⑤神经性疼痛;⑥医源性疼痛;⑦心理因素性疼痛。疼痛刺激的强度、疼痛的部位、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以及精神状态、情绪变化等心理因素影响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口腔黏膜的温度觉感受器为鲁菲尼(Ruffini)小体(热觉感受器)和克劳斯( Krause)终球(冷觉感受器)。口腔不同部位的黏膜对温度有不同的敏感性;口腔黏膜触压觉的感受器有四种:①游离神经末梢;②牙周膜本体感受器;③Meckel环形小体;④Meissner触觉小体;牙周本体感觉为反射性深部感觉,感受器有:①梭形末梢;②游离神经末梢;③Ruffini 末梢;④环状末梢。牙周本体感受器与咬合力的感受有密切关系。 味觉感受器为味蕾。基本味觉包括酸、甜、苦、咸和鲜觉。基本味觉阈值是人体能够感觉和分辨味道的最小味质浓度单位。 感觉( sensation)是人体感受器接受外界或体内器官、组织的刺激或信息,经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和情感体验。感觉既是客观的,同时也带有主观色彩,存在个体差异。 口腔感觉主要包括有痛觉、温度觉(冷觉、热觉)、触压觉、本体感觉和味觉。口腔一般感觉的敏感性依次为:痛觉>压觉>冷觉>温觉。口腔前部感觉点较密,口腔后部感觉点较稀,因此口腔前部的一般感觉较口腔后部敏感。 第一节口腔颌面部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 一、口腔颌面部感受器 感受器( sensory receptor)是将相应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成为神经系统可理解的一种语言的结构。感受器广泛分布于全身各部,种类繁多、形态功能各异(图16-1)。有的结构非常简单,仅是感觉神经的游离末梢,如痛觉感受器;有的结构较为复杂,除了感觉神经末梢外,还有一些细胞或数层结构共同形成的各种被囊神经末梢,如接受触觉、压觉等刺激的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有的结构则更为复杂,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的特殊感觉器官,此类为特殊感觉器官,如味器及嗅器等。

第十九章神经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神经传导通路 第一节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一)型题 .下肢深部感觉传导路的交叉部位在 .脊髓前连合 .脑桥臂 .延髓丘系交叉 .中脑结合臂 .间脑视交叉 .本体感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薄束核和楔束核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丘脑前核 .丘脑底核 .四肢的精细触觉的传导 .起始细胞位于后角的背核 .由薄束,楔束来完成 .在脊髓交叉到对侧 .在中脑结合臂交叉 .起始细胞位于胶状质 .头面部的痛温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脊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中的第二级纤维 .经脊髓白质后连合 .经脊髓白质前连合 .经延髓的腹侧 .经脑桥的腹侧 .以上都不是 .内侧丘系 .发自脊髓胸核 .发自薄束核和楔束核 .是非意识性传导纤维 .发自脊髓固有核 .传递温、痛觉

.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的 .腹后内侧核 .腹前核 .背内侧核 .腹外侧核 .腹后外侧核 .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 .脊神经节 .胸核 .丘脑腹外侧核 .下橄榄核 .以上都不是 .意识性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薄束核和楔束核 .后角固有核 .胸核 .丘脑腹后外侧核 .以上均不是: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 .脊神经节 .脊髓后角固有核 .胸核 .下橄榄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 .头面部的触觉传导至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脊神经节 .三叉神经运动核 .颈以下浅感觉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 .背侧丘脑背内侧核 .背侧丘脑腹前核 .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头面部浅感觉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 .腹前核 .底丘脑核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下列关于皮质脊髓束的说法,哪项错误

笔记18(导通路)

和平衡. 丘脑腹后外侧核薄束核 楔束核 脊神经节 薄束楔束 (二)浅感觉传导通路

、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腹后外侧核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前、侧束 脊神经节 比较躯体和四肢的浅、深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路的交叉: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 ●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完成,经过两次换元,从第二次换元起路径同. 中枢突 三叉丘系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 视神经外侧膝状体 视束视交叉视觉中枢

上丘臂 睫状瞳孔括约睫状神经节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顶盖前区 通路不同部位损伤瞳孔对光反射表现 (存在(+) 丧失(-) (存在(+)存在(+)间接对光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 健康侧眼 患侧眼 四、听觉传导通路Auditory pathway 颞横回) 外侧丘系 听辐射下丘内侧膝状体蜗神经核蜗神经 蜗神经节 螺旋器内囊后肢 大脑皮质相应功能区 第三级神经元

二、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躯体运动传导通路指从大脑皮质发出至脑干或脊髓前角,再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的神经通路,包括锥体系 1. 2. ⑵功能: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⑶损伤后症状: 锥体交叉平面以上:对侧肢体瘫痪. 锥体交叉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瘫痪. 一侧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部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⑵核上瘫和核下瘫 核上瘫: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核下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一侧皮质核束受损出现对侧舌下神经核核上瘫及面神经核下部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对侧舌肌瘫痪);一侧舌下神经(核)或面神经(核)瘫痪是核下瘫。 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区别:

感觉功能检查

感觉功能检査 河南中医学院笫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张裴景 一.基础知识 凰躯体感觉是人体进行有效的功能活动的基本保证。躯体感觉的缺失,正常的运动功能的价值也就十分有限。在康复过程中,通过感觉功能的检查,可准确地了解感觉缺失的部位和程度,从而为制定感觉再教育方案和作出预防继发损伤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基础知识 ■感觉分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两大类: ■躯体感觉是山脊髄神经及某些颅神经的皮肤、肌肉分支所传导的浅层感觉和深部感觉。 根据感受器对刺激的反应或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浅感觉 ■内容: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觉。躯干及四肢的浅感觉传到通路如下: ■躯干、四肢周围突经脊神经经 ■后根进入脊髓上升广2个节段在脊髓交叉丘脑 ■皮质束经内囊枕部一一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 ■上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深感觉 B内容:关节觉、震动觉、深部触觉,有名本体感觉。此类感觉是刺激了本体感受器(肌梭、腱梭)而产生的感觉。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传到通路如下: ■肌肉、肌腱、关节的周围突经脊神经到达脊神经节,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髄组成后索(簿束、楔束),楔束核与薄束核经内侧丘系、内弓状纤维到达丘脑外侧核, 丘脑皮质经内察枕部到达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和中央前回。 复合感觉 ■内容: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体表图形觉、实体辨别觉。这些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 二、检查方法

脊髄阶段性感觉支配及检查部位 触觉检查 ■患者闭l_h检查者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皮肤,让患者回答有无轻痒的感觉。 ■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刺激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走向应与长轴平行。 ■检查腹部时,刺激走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痛觉检查 ■通常用大头针的针尖以均匀的力量轻刺患者的皮肤,让患者立即陈述具体的感受及部位; ■麻木患者从障碍部位向正常部位逐步移行 ■过敬患者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逐步移行 ■患者应闭目接受测试,注意两侧对比 ■有障碍时,记录类型、部位和范围 温度觉检查 H用盛有热水(40、50摄氏度)及冷水(5~10摄氏度)的试管测试,让患者回答自己的感受。 ■患者应在闭LI情况下交替进行,试管的直径要小,接触的时间以2'3秒为宜。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案25

人体解剖学教案(25) 教学内容 第四节 传导路 教学要求 1、掌握躯干和四肢浅感觉、深感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途径。 2、掌握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途径。 3、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途径及各部损伤后的表现。 4、掌握锥体束(系)的组成和途径。 5、了解神经传导路的概念和分类。 6、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路径。 7、了解锥体外系(路)的概念。 教学步骤: 第四节 传导路 感受器 → 传入神经元 → 各级中枢 → 大脑皮质 →传出神经元 → 效应器 感觉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肌 肌腱关节 2°神经元 丘系交叉 3°三级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 〈○ 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使用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挂图

中央前回2. 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C8~L3)脊髓小脑后束 〈○ 关节脊神经节腰骶膨大(Ⅴ~Ⅶ外侧部)同侧或对侧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旧皮质 小脑上脚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四肢〈○ 皮肤,Ⅳ~Ⅶ层 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 3 〈○ 2.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2°神经元 头面部皮肤1中枢突进入脑桥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使 用 躯 干 、 四 肢 浅 感 觉 挂 图 使用头面部浅感觉挂图

〈○ 口鼻腔粘膜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2°neuron 丘脑中央辐射 〈○ 中央后回下部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 视觉传导通路 1°神经元 2°神经元 视神经 视锥、视杆细胞 ○ 〈○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交叉 → 视束 3°神经元 视辐射 〈○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 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不交叉 外侧膝状体 内囊后肢 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 2.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双侧视束 上丘臂 双侧动眼神经副核 瞳孔括约肌 〈○ 〈○ 〈○ 顶盖前区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 使用视觉传导路挂图

中枢神经篇记忆口诀

脊髓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侧索之中下行xx,皮质脊髓侧xx传;躯干四肢xx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

骶二骶三骶xx,胸一腰三前根同; 前支粗大吻合xx,颈xx臂xx腰骶xx;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xx。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 (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xx,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 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 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 (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 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 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 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 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 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 (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 (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脑脑在颅腔分六部,延髓脑桥中间小;大脑发达最重要,延髓桥中脑干称。 1.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三结构,网状结构神经核,尚有一种更重要,上传下达纤维束。 (1)脑干神经核

系统解剖学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书本详细内容+习题)

系统解剖学第十九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书本详细内容+习题) 三、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指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到效应器联系的路径。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神经传导通路,称感觉(上行)传导通路;从大脑皮质到效应器的神经传导通路,称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本体觉又称深感觉,传导来自肌、肌腱和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该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腱、关节及皮肤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组成薄束和楔束上行至延髓;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内侧丘系,上行到达背侧丘脑;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躯体感觉区(图1-10-31) 图1-10-31 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传导通路图1-10-32 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2.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触(粗)觉、压觉传导通路 痛觉、温度觉、粗触觉、压觉又称浅感觉。该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上升1~2个脊髓节段;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脊髓后角固有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束上升,经脑干到达背侧丘脑;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躯体感觉区(图1-10-32)。 3.头面部的痛觉、温度觉、触(粗)觉传导通路 该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别组成三叉神经各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和黏膜,中枢突进入脑干;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上升到达背侧丘脑;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投射到中央后回下1/3躯体感觉区(图1-10-33)。 图1-10-33 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4.视觉传导通路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经第1级神经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解大题重点内容:(自己归纳的,难免有遗漏。记得多看书) 颞下颌关节和上下肢六大关节的组成、结构(即辅助结构)和运动。膈肌的位置,起止点,裂孔及平对高度。 咽的分部及其通连关系。 食管狭窄位置、平对高度及距切牙的距离。 十二指肠形态、分部(4部)。 空、回肠的鉴别要点(8点)。 简述:男性尿道的起止、分部(3部),狭窄(3处)和弯曲(2个)。女性尿道的起止和特点。 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 子宫的位置、分部(4部)和固定装置(4条韧带)。 卵巢的位置和固定装置(2条韧带) 输卵管的位置、形态、分部(4部和2口)。 门静脉的起止和属支,主要侧支吻合部位(3处)。 主动脉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分支;头颈、胸、腹、盆部和上下肢的主干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分布。 胸导管起止(行程),收集的淋巴干名称。 脑室的组成,脑脊液产生和循环途径。 四条感觉传导路(要求: 第Ⅰ级神经元名称,周围突分布,中枢突名称和终止;第Ⅱ级神经元名称位置,发出纤维的名称、交叉终止;第Ⅲ级神经元名称,发出纤维行程和投射部位)

1. 躯干、四肢深感觉(本体觉+精触觉)传导路 2. 躯干、四肢浅感觉(痛温触压)传导路 3. 头面部感觉传导路。 4. 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5. 列出与听觉有关的神经结构(核团、纤维束、皮质中枢) 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名称。膈神经的行程。 12对脑神经,尤其是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所连核团、主干行程,主要分支成分及分布。 大题举例,虽然多了点,而且有很多重复,仅供参考。 1.面动脉体表最易触摸到的部位和依据? 面动脉最易触摸到的位置:下颌骨体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咬紧上 下牙齿使咬肌收缩最易触摸到面动脉。 2.精神紧张就会引起心跳加剧,呼吸不均匀等,是由哪种神经兴奋造成?何神经相对受抑制的结果? 精神紧张所产生一系列症状是由于植物性神经中交感性神经兴奋占 优势造成的,也是副交感性神经相对抑制的结果。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感觉功能(知识点一)

口腔其他功能--感觉功能(一) 口腔为人体多种感觉比较集中的部位。口腔颌面部的感觉包括深感觉(即本体感觉)和浅感觉,后者包括一般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及口腔特有的味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口腔的多种感觉相互协调,可以顺利地完成多种复杂功能。 一、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又称深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 本体感觉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运动和负重感觉;二级为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为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 1.咀嚼系统的本体感觉主要来源于颞下颌关节的韧带、咀嚼肌肌梭、腱梭以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所接受的本体感受刺激。 肌梭:是分布于骨骼肌内的梭形小体,当肌肉受牵拉或主动收缩时,梭内肌纤维的长度发生变化,梭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均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本体感觉。 腱梭:是一种纺锤形的张力感受器,结构与肌梭相似,分布在肌

腱胶原纤维之间,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但与肌梭不同的是腱梭不受传出神经的支配,两者一起作为本体感受器。 来自腱梭和关节感受器的本体感觉纤维起自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的上行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脑桥核内多数神经元发出的上行纤维可投射至大脑皮质初级与次级躯体感觉区。来自肌梭、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感觉纤维穿经半月神经节上行终止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再由三叉神经中脑核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具体路径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正常的本体感觉对于正确地行使口腔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牙周膜的本体感觉十分敏感,可以很快地感知施加在牙上的微小力量的变化,并通过调节咀嚼压力以及协调肌肉和颞下颌关节之间的运动,使咀嚼活动顺利进行。 异常的本体感觉会扰乱正常的咀嚼肌活动和口腔功能的行使,对咀嚼系统的功能甚至结构造成损害,导致某些症状的产生,如咬异物、磨牙症、情绪障碍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磨牙症患病率较高,危害重。 病因可能是由于咬合紊乱造成咀嚼肌被动性适应,异常的本体感觉传入三叉神经中脑核,并易化网状结构,使之发放异常冲动,经由三叉神经运动核及其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产生非功能性异常运动,表现为磨牙症的出现。 二、味觉

《神经系统》知识点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常用术语 2.掌握脊髓的裂、沟;脊髓节段及与椎骨序数对应关系 3.了解脊髓灰质的分层;掌握白质中主要的纤维束的名称、性质、功能 4.掌握脑干的组成;掌握脑干重要的脑神经核、主要纤维束;了解网状结构 5.掌握古、旧、新小脑的划分;了解古、旧、新小脑的纤维联系 6.掌握背侧丘脑、后丘脑、下丘脑的重要核团和机能 7.掌握大脑皮质主要的机能定位 8.掌握基底核与新、旧纹状体的概念 9.掌握内囊的概念 10.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11.掌握躯干和四肢浅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12.了解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13.掌握视觉传导通路 14.掌握运动传导路 15.了解脊神经的组成和纤维成分

16.掌握臂丛、胸神经、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17.了解脑神经的名称、性质、纤维成分,掌握脑神经的功能 18.了解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区分;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的比较差异 19.了解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重点用红色标出,难点用黄色标出。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脊髓包括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一个尾节 2.周围神经 颅神经与脑相连的神经12对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的神经31对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一.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1.神经元 2.神经纤维

3.突触 4.反射和反射弧 5.灰质 6.白质 7.神经核 8.神经节 9.纤维束 10.神经 第二节脊髓 一.外形 1.颈膨大颈5-胸1脊髓节段 2.腰膨大腰2-骶3脊髓节段 3.六条沟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成对) 后外侧沟(成对) 4.脊髓节段与脊柱节段的关系 上颈髓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下颈髓5-8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上胸髓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上胸髓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神经精神病笔记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的概念 •通过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检,得出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和生理,推断病变的部位。 •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检查 辅助检查:CT、MR、fMRI、SPECT、PET、CSF、EEG、EMG NS损害出现症状:精神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反射。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特殊感觉嗅、视、听、味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温、触(轻) 深感觉:关节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觉:实体、图形、两点辨别、重量觉 痛、温觉传导路:皮肤痛、温觉感受器——Lissauer’s 束——脊髓后角——脊髓丘脑侧束——丘脑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感觉区深感觉传导路 肌腱、关节位置觉、震动觉、精细触压觉——薄束(T7以下)楔束(T6以上)——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感觉区深、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特点共同点:均为三级神经元、在第二级交叉 不同点:第二级神经元位置不同,在脊髓中排列不同 感觉障碍的性质减退 消失 过敏:(轻刺激即很痛) 异常:(无外因之觉,如麻木) 倒错:(触觉痛;痛痒) 感觉障碍分布形式周围型节段型传导束型脑干型内囊型皮质型。 周围神经 颅神经 12对 脊神经 31对 内脏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感觉障碍形式 末梢型:肢体远端、对称、手套、袜套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丛型:广泛、多条神经干受损(前斜角肌综合征) 神经干型:局限、单根神经、条块状(腕管综合征、正中N、尺N、腓总N)节段型感觉障碍 皮节的概念后根传入纤维分布于皮肤的特定节段区 •每个周围神经均由邻近几个节段神经根的纤维组成 •在周围神经的末端,一个后根的传入纤维重新组合,分布于皮肤的特定节段区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上臂外侧—C5 •乳头平面-T5 •脐平面-T10 •小腿外侧-L5 •肛门周围-S5 节段型感觉障碍形式 后根:环形、条带状 后角:浅感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前连合:双侧浅感觉分离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形式 受损平面以下感觉缺损 •如后索损害:深感觉障碍 •如脊丘束受损:浅感觉障碍 •皮质型感觉障碍形式 偏身感觉障碍 单肢感觉障碍 特点 1.深、浅感觉损害不一致 2.皮层觉>深感觉>浅感觉 运动系统损害 锥体系 锥体外系 小脑系 下运动神经元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脑干颅神经运动核、颅神经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大脑皮质、锥体束颅N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根 •痉挛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瘫痪范围广局限(单个或几块肌肉) •无明显肌萎缩肌萎缩 •反射亢进反射减弱、消失 •Babinski sign (+) Babinski sign (-) •无纤颤、束颤纤颤、束颤 运动障碍的范围与定位 瘫痪程度: 0-5级 瘫痪范围:单瘫、截瘫、偏瘫、四肢瘫、交叉瘫。 瘫痪部位:上、下运动神经元瘫 不同部位损害的定位诊断 膈N(C3-5)•支配同侧膈肌 •刺激:呃逆 •麻痹:呼吸困难 •单侧损害:肝脾抬高 •双侧损害:呼吸困难桡N(C5-T1)•支配腕、肘、指所有伸肌•“垂腕”•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感觉↓ •三头肌、桡骨膜反射↓正中N(C6-T1)•支配桡侧腕屈肌、旋前肌、对掌肌 •不能对掌 •握拳时3-5指可屈曲,食指及拇指不能。“枪形手”•大鱼际肌萎缩,“猿手”•桡侧3个半手指皮肤感觉障碍 尺N(C8-T1)•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背伸、指间关节半屈曲•骨间肌,小鱼际萎缩,“爪型手” •尺侧一个半指感觉↓坐骨N(L4-S3)•屈膝不能 •足不能跖屈 •小腿后面、足外侧缘、足底感觉↓ •营养障碍、踝跖反射↓ 腓总N(L4-S3)•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 •马蹄内翻畸形,跨阈步态 •足背和小腿外侧感觉↓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脑向下的延伸•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灰质(神经细胞) •白质(上、下传导束) 脊髓的功能: 沟通周围器官与脑的联系 神经系统初级反射的中枢 运动障碍前角损害锥体束损害前角+锥体束 前角损害 相应节段骨骼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无感觉障碍 肌萎缩、肌束颤动 常见于脊髓灰质炎、脊肌萎缩症 锥体束损害 损害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常见于原发性侧索硬化 前角+锥体束损害 上、下神经元同时受损 肌萎缩、肌束颤动、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 感觉障碍 后角损害后索损害前连合 后角损害同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 疼痛不明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