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经济学-浙江大学 赵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优势理论逻辑推论:
【斯密是在分工原理基础之上,由国内社会分工推及国际分工。】 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有三:(A)分工促使劳动者技能 提高;(B)节省劳动者转换工作的时间,因而免除损失;(C)专用机 械、设备的发明成为可能。 ——“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大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 的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上册P.11)。 一国内部的劳动者按照不同职业、不同产品的生产实施分工,彼此交换 产品,则可以增加每一个参与分工者的个人利益。这种对每个人(或每 个家庭)看来是划算的事,对整个国家来说也是有利的。 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 于国与国之间。如果各国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则可达到国内不同职业者之间分工所达到的同样利益。 无论是一国内部职业群体之间的分工,还是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都奉行一个原则,即绝对优势原则。所谓绝对优势原则,即放弃自己 (本国)生产成本绝对多于别人(别国)的产品生产,而专门生产自己 (本国)生产成本少于别人(别国)产品的生产。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大卫· 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一味追求 贸易顺差[的政策]不仅是愚蠢的,而且是注定要失败的一 种政策;因为不断积累的黄金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 加,从而导致物价上升,进口增加,最终使多余的货币流 出。”(《政治论丛》 ,《休谟经济论文选》,商务, 1997)【休谟:人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才智短浅难窥玄奥的庸人,一类是 亚当· 斯密继承了休谟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形 成一个科学的贸易思想。
第二讲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在中世纪晚期,近代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业迅速发展时期(1500—1800)产生 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混合。 《新帕》:重商主义是“大约从1500年到1800年间简单连 贯的欧洲经济思想史和国民经济政策史的漫长篇章。” 主要形式: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基本观点: --金银=财富,一国国力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贵金属,国际贸 易是取得贵金属的最重要途径;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或曰 保持贸易顺差的政策。
葡 萄 酒 Y1 Y0 Y2 S1 P1 0 X0 X1 X2 棉布 S0 C1
P0
结论:
即使在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机会成本递增之假定 条件下,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成立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假定条件下一国比较优势 发挥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 一国可以达到完全的专业化国际分工,但在机 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一国不能达到完全的专业 化分工,它只能尽可能多地生产本国具有比较 优势的产品,据此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1、引入货币经济的比较优势: 三个变量的转换: 物物交换下用劳动时间表示的产品成本及价格, 现用货币额来表示。 成本现在等于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乘以货 币工资率。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既以各自国内价格 为基础,又受两国货币间汇率约束。
1、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比较优势:
【两国两商品经济由封闭到开放的生产与消费组合变化以及国民福 利变化。借助无差异曲线图】
葡 萄 酒
A.英格兰
葡 萄 酒
S1
B.葡萄牙
Y’ Y1 Y0
S0 C1
Y1 Y0
S0
C1
0
X 0 X1
S1
棉布
O
X0 X1
x’
棉布
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优势
【一国由封闭到开放生产与消费变化,其贸易伙伴国情形可以推论 出来】
重商主义的错误及其批判
重商主义的错误:
约瑟夫· 熊彼特:“所有的错误都集中在仅仅一个命题上,不过,这 个命题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加以表述:(1)出超和入超是衡量 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或遭到的损失的尺度;(2)出超 和入超是国际贸易中利益或损失之所在;(3)出超或入超是整个国 家获益或损失的唯一根源。”(《经济分析史》vol.1,p.529)。
葡萄酒/毛尼=0.89 毛尼/葡萄酒=1.125
(劳动小时/单位) (劳动小时/单位)
英国
120
100
90
英/葡=1.1 葡/英0.9
葡萄牙 80
英/葡=1.5 葡/英=0.67
李嘉图模式的假定条件
四组明确的假定: 两国家、两产品与一要素之生产与交换模式。 生产要素国内的充分流动与国际的完全不流动。 生产成本因而技术水平的凝固。即一种假定的静态经 济状态。 物物交换+零运输成本加。 暗含的假定: 完全竞争的市场。 自由放任的政府政策。甚至没有任何贸易限制。 充分就业的经济。
出神入化的大智……才情浅薄的人,总是惯于诋毁象大智那样具有真知灼见的人物。《论商业》】
二、从绝对优势到比较优势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 国 富 论 》 ( An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 ),系统地批判了重商 主义,提出了他的绝对优势理论。这个 学说构成他的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基石。
四、比较优势说:现代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最初是置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之下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经济学自19世纪70年 代开始的革命性变革,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引入新的 分析基础,由此也给比较优势理论以巨大挑战。贸易 经济学家们的任务是,将李嘉图理论置于新的分析框 架之下,应用新的分析方法与概念,予以重新解释。 新的框架就是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 性边界。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 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 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 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 农民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佣那些不同的工 匠去做。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 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地 方,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 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物品。 “在每一个私人家庭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 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事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 己制造更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 的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 买”。 ——亚斯密(1776),(下卷)P.28
——大卫·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商务,P.10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优势理论举例说明:
比较优势二重涵义: a.一国生产不同商品成本的比较; b.两国生产同一种商品成本的比较。 一国应该选择生产相对成本低的商品,而放弃相对成本高的商品。
葡萄酒
毛尼
相对成本
葡萄酒/毛尼=1.2 毛尼/葡萄酒=0.83
绝对优势举例:
三、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的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是受到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启发 而提出的; 比较优势理论是镶嵌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之 内的。
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人在两种职业上都 比另一人强些,不过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百分之二十, 制鞋时强三分之一或百分之三十三,那么这个较强的人 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 都有利么?
熊 彼 特 (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 )将重商主义政策建议归纳为三个命 题: (1)出口垄断; (2)外汇管理制; (3)贸易差额。
(约瑟夫·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7章,Pp.500-536)
【再熊彼特五大名著其他四部:《经济发展理论》(1912);《经济周 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地和统计的分析》(1939);《资 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47、50);《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10大经济学家》(1952)。】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为了获取已挑选的具 体实物中具有更高价值的选择物而放弃或损失的价值”。这一概 念“表述了稀缺与选择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暗含着拒绝和 挑选备择品,……”。(《新帕》;萨缪尔逊等:“在稀缺的世界上, 选择一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其它别的东西,一项决定的机会成本 就是放弃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不仅是对 机会成本,而且还是对资源约束、一般均衡、帕雷托效率等概念 最为形象的图解。 哈伯勒(Haberler, Gottfried )在1936年将上述概念与方法引入国 际贸易分析中。(《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商业政策上的应用》)。 机会成本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递增的,但李嘉图模式下实践假定 了机会成本的不变。
亚当· 斯密简介。
ADAM SMITH Scottish social philosopher and political economist. The son of a customs official, he studied at the Univ. of Glasgow and Oxford. A series of public lectures in Edinburgh (from 1748) led to a lifelong friendship with D. Hume and to Smith's appointment to the Glasgow faculty in 1751. After publishing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759), he became the tutor of the future Duke of Buccleuch (1763-66); with him he traveled to France, where he consorted with other eminent thinkers. In 1776, after nine years of work, Smith published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it he argued in favor of an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individual self-interest that would be led, as if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achieve the greatest good for all, and posited the division of labor as the chief factor in economic growth. A reaction to the system of mercantilism then current, it stands as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economics. The Wealth of Nations in time won him an enormous reputation, and would become virtually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 on economics ever published. Though often regarded as the bible of capitalism, it is harshly critical of the shortcomings of unrestrained free enterprise and monopoly. In 1777 Smith was appointed commissioner of customs for Scotland, and in 1787 rector of the Univ. of Glasg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