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2T13:35:41.78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作者:邓阳辉
[导读] 目的:研究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且行大量输血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将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3组:A组30例采用低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B组30例采用中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C组30例采用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分析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B、C两组治疗2h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同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中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亦或者是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建议采纳。
【关键词】输血治疗;凝血功能;产后出血;红细胞
在产科并发症中,产后出血比较常见,而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及控制出血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1]。但有报道称,若在短时间之内对患者输入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不恰当将会引发血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从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情况严重时亦可导致患者的死亡[2]。为此,临床医师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为产后出血患者寻找一种最适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输血治疗方案。此研究,笔者将以90例产后出血患者(接诊于2016年4月-2018年6月)为对象,着重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应用不同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3组:A组、B组和C组各有30例。A组的年龄为21-35岁,平均(26.48±1.89)岁;B组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27.13±1.94)岁;C组的年龄为21-36岁,平均(26.98±1.73)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和病情状况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0例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内容有:纠正酸中毒、迅速止血、预防感染以及补充血容量等。针对明确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需及早对其施以肝素治疗。若失血量>20-30%自身血容量,且存在有活动性出血亦或者是贫血症状,需及早对患者施以输血治疗。 A组输血治疗时采取低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也就是血浆和红细胞比例为1:2.5;B组采取中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即血浆和红细胞比例1:1;C组采取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即血浆和红细胞比例1.5:1。治疗期间,需每隔2h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进行1次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合理调整输血方案。
1.3 评价指标
对3组输血治疗前以及输血治疗24h后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3组治疗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h后,B组和C组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表
3 讨论
目前,产后出血作为一种产科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以及病情危重等特点,可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3]。其中,产后出血即在胎儿分娩之后的24h之内,产妇的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而输血治疗则是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抑制出血,但若在短时间中不能对患者输注适宜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将会引发血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若情况严重亦可导致患者的死亡[4]。故,临床医师需要为患者选择一种最适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输血方案。此研究中,B组和C组治疗24h后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采取中以及高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王琳雅等人的研究[5]表明,将血浆和红细胞比例设置为1:1亦或者是1.5:1,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可有效促进其凝血功能指标的恢复,从而让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有助于避免血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对产后出血患者施以大量输血治疗时,采取1:1以及1.5:1的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能够取得比1:2.5血浆和红细胞比例方案更显著的成效,建议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芳,金勇,夏和凤等.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4):1579-1581.
[2]帕提古丽·苏来曼,朱蓉,童金莲等.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84,86.
[3]严小丽,常青,陈诚等.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因及疗效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4):446-452.
[4]吴海峰.对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83.
[5]王琳雅,辛承蔡,帕丽达·着了得拜等.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治疗的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7):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