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八大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艾滨浩斯遗忘规律
为了研究遗忘现象,德国实验心理学家 艾滨浩斯专门编制了一套无意义章节材料, 用节省法(或重学法)求得在完全识记后的 不同的时间段里,重新学习与最初学习的减 少的时间或次数,并用这些数据绘制出一条 表示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关系的曲线,即艾 滨浩斯遗忘曲线。
曲线显示,遗忘过程在识记后很快就会 发生,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 几小时遗忘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到 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这表明遗 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 指导复习检测很有必要。
8.迁移规律 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知识、技能、方法、 态度等对另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所产生的影 响。通常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迁 移的例子。从迁移的作用分,一种是正迁 移,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 发生积极影响,即发生促进作用;一种是 负迁移,一种情境的学
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发生wenku.baidu.com极影响,即发 生阻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 会打篮球的人学打排球较容易,数学好的学 生学习理化较容易,语文好的学生学政史较 容易等,这些都是正迁移现象。相反,我们 也发现,如学生在学习整数乘除法之后便会 作出的错误反应;学会了足球技能,再学打 篮球可能会犯带球走的毛病等,这些都是负 迁移现象。引领学生无论干何事要扬长避短, 且不可见异思迁,最终一事无成。
5.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 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 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 所进行的因果解释。根据心理学家韦纳 的研究,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4 方面的 因素。这些因素的归因对个人的后天行 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高低。如 果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好坏归因于此,认为学习 好是由于能力高,那他就会信心充足,甚至趾 高气扬;如果认为学习差是由于能力低,他就 会丧失信心,只好听任失败。 (2)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如 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成功是由于努力的结果, 那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 胜;如果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 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获得学习成 功。
(3)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 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不好归因于任务困难, 那他就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学习好的希望 寄托在减轻任务的难度上;如果认为自己学 习好是由于任务容易,那他就会提醒自己, 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对困难任务的学习。
(4)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坏。 如果一个学生把得失归因于运气好坏,那么学 习成功,他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并祈求今后仍 能碰上好运;倘若学习失败,那他只好自认倒 霉,但愿今后福星高照,好运来临。 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 多从内部的、可控的方面进行归因,这样容易 激发上进心,反之如果总是把失败归因于不可 控因素(运气不佳、头脑笨等),必然放弃自 身的主观努力,形成学习上的依赖心理。
7.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体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 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 判断、行为上表现出符合自己所隶属的 团体或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或全部行为模 式、规范或标准的行为。例如:中央电 视台“开心辞典”栏目中“求助现场观 众”的方法,答题者往往根据观众选择
较多的那个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就是答 题者从众的一种表现。从众心理是有关态 度变化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或人们对社会影 响的一种反应。从众是规范的一种初级接 受水平,但它毕竟是接受、内化、遵从态 度确立的开端,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是不可 忽视的。因此要引领学生正确评价从众心 理的利和弊。
2.期待理论
马丁•路德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件事情, 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们基于对环境 的认识,进而产生价值感和目标感,进而导 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但动机是否必 定产生相应的行为,则还取决于行为导致预 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此,心理学家弗 鲁姆提出一个公式:M=v×E。M指个体从 事某项活动
心理学基础规律
问题聚焦
有些心理学规律看似简单平常,因而往 往被忽视,但它们的确是拓展教育途径、 提高教育效果的“灵丹妙药”。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人 在交往时, 往往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 息, 据此对别人下判断,形成最初的印 象;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 信息就不太重视了,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 因此,与学生初次见面尽量少批评或不批 评。
6.得寸进尺效应
指让别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不 客气的要求时,最好是先让他接受一个小 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的要求,他就 会很可能接受那个更大、更不客气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等人在 20世纪 60 年代进行的一项登门访问家庭向主妇提出 由小到大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实验研究, 证明了上面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对待问 题学生要求不可过高。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 实验:他到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气将一份“ 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班主任 和科任教师,并叮嘱他们:定要保密, 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有趣的是, 几个月后的考试出现了奇迹:凡是上
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 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 人相处。其实,当初那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 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善意 的“谎言”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产生了心理暗示, 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 达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 爱、关注和期待,从而在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 的进步。现在人们就把由他人的期待和热爱而使 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待趋于一致的现象,称之为 “罗森塔尔效应”。因此,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 行心理暗示。
的积极性,称为激励水平;v表示人们对某一目 标的重视程度和评价高低,称为效价;E表示某 一特别行为会导致一个预期效果的概率,称为期 望值。这个公式表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 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所激发的 动机也就越强烈。因此,要正确树立人生目标, 不断开展理想教育。
3.罗森塔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