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人教版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计算地面高度, 判读地势的高低 和坡度的陡缓以 及不同的地表形 态
◆了解各种地形图 的绘制和使用方 法
过程与方法
◆掌握正确 的读图、绘 图和用图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 地形图的学习 积极性和使用 兴趣,形成主 动学习的态度
ABc
山脊——等高线弯曲处、向低处凸出 (A、C的海拔比B小,则为山脊)
1、此等高线图所代表的是山体的哪个部分?
2、比较一下,是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 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C
▲A
B
400 300
200
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因为B处的等高 线比较稀疏,说明那边坡度比较缓,所 以爬山比较容易。
A Bc
山谷——等高线弯 曲处向高处凸出
(A、C的海拔比B 大,则为山谷)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 凹下去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或非常密集
鞍部
山
山顶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画一画, 看一看
总结新课
你学到了 什么?
◆算地面高度
◆认识等高线
◆通过等高线 判断山体部位
哪 些 还 不 懂?
板书设计 海拔
(1)图中甲代表的地形形态
是 山脊 。
(2)丙点海拔高度是 500
米;丙位于甲的 东北 方向。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小的 是 ③ ,判断的依据是 等高线最稀疏 。 (4)当甲地的气温为180C时,乙地的气温大约 是 150C 。
Thank You!
罗浮山
海拔1500米
海拔500米
海拔是指某地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
珠穆朗玛峰,海 拔 88米44,.43是中国 的最高峰,也是世 界的最高峰,有 “世界第三极”之 称。
吐鲁番盆地海 拔 -154米.31 ,是中 国陆地海拔最低 点。
等高线的意义:
将一定范围内,海拔相同的各 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它表 示该区域中某一海拔高度的各个 地点的集合
B.a=b=c=d D.无法确定
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 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B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有连接)
海平面
甲山的海拔为 1500 米, 丁山的海拔为 1000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1500-1000=500 米。
A B EF CD
AB
F E
CD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 特点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相邻等高线的高差是等高距,在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坡陡的地方等 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
重难点
重点
等高线地势高低、坡度陡 缓的关系
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 山体部位
教法
讲授法
探究讨 论法
演示法
多媒 体展 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新课总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罗浮山是国家 4A级景区,中 国十大道教名 山之一,被誉 为“岭南第一 山”。罗浮山 的主峰是飞云 顶,海拔1296 米。
地
◆ 计算地面高度 相对高度
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高线闭合
重点
图 ◆分析等高线特点 海拔相等
的
等高距相等
判
等高线疏密
读
◆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难点
布置作业
作业1 选择题 作业2 读图回答问题
(有连接) (有连接)
1、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 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a>c>d>b C.b>d>c>a
七年级人教版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计算地面高度, 判读地势的高低 和坡度的陡缓以 及不同的地表形 态
◆了解各种地形图 的绘制和使用方 法
过程与方法
◆掌握正确 的读图、绘 图和用图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 地形图的学习 积极性和使用 兴趣,形成主 动学习的态度
ABc
山脊——等高线弯曲处、向低处凸出 (A、C的海拔比B小,则为山脊)
1、此等高线图所代表的是山体的哪个部分?
2、比较一下,是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 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C
▲A
B
400 300
200
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因为B处的等高 线比较稀疏,说明那边坡度比较缓,所 以爬山比较容易。
A Bc
山谷——等高线弯 曲处向高处凸出
(A、C的海拔比B 大,则为山谷)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 凹下去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或非常密集
鞍部
山
山顶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画一画, 看一看
总结新课
你学到了 什么?
◆算地面高度
◆认识等高线
◆通过等高线 判断山体部位
哪 些 还 不 懂?
板书设计 海拔
(1)图中甲代表的地形形态
是 山脊 。
(2)丙点海拔高度是 500
米;丙位于甲的 东北 方向。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小的 是 ③ ,判断的依据是 等高线最稀疏 。 (4)当甲地的气温为180C时,乙地的气温大约 是 150C 。
Thank You!
罗浮山
海拔1500米
海拔500米
海拔是指某地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
珠穆朗玛峰,海 拔 88米44,.43是中国 的最高峰,也是世 界的最高峰,有 “世界第三极”之 称。
吐鲁番盆地海 拔 -154米.31 ,是中 国陆地海拔最低 点。
等高线的意义:
将一定范围内,海拔相同的各 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它表 示该区域中某一海拔高度的各个 地点的集合
B.a=b=c=d D.无法确定
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 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B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有连接)
海平面
甲山的海拔为 1500 米, 丁山的海拔为 1000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1500-1000=500 米。
A B EF CD
AB
F E
CD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 特点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相邻等高线的高差是等高距,在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坡陡的地方等 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
重难点
重点
等高线地势高低、坡度陡 缓的关系
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 山体部位
教法
讲授法
探究讨 论法
演示法
多媒 体展 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新课总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罗浮山是国家 4A级景区,中 国十大道教名 山之一,被誉 为“岭南第一 山”。罗浮山 的主峰是飞云 顶,海拔1296 米。
地
◆ 计算地面高度 相对高度
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高线闭合
重点
图 ◆分析等高线特点 海拔相等
的
等高距相等
判
等高线疏密
读
◆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难点
布置作业
作业1 选择题 作业2 读图回答问题
(有连接) (有连接)
1、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 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a>c>d>b C.b>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