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创作——以古典园林设计创作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域本土化,“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本土化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设计艺术创造的作品可以通过调查和研究当地的文化习惯和习俗来提取本土的元素,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现代设计作品中间去。“土者,五行居中,万物之本;为生命之象征,意为土地之神”,展开本土地域规划设计时,要以全面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进行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市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将地域景观特色和乡土植被引入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多维性的投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包括雨洪利用、乡土物种的保护、科普教育、审美和游憩等等。
夜渡茫茫,波涛汹涌,世路艰难,而园林旱船作为抒情的载体,没有波涛之险阻,与水的洁净功能结合起来,获得人格净化的意义。苏州园林拙政园的旱船,名“香洲”取自屈原的《九歌·湘君》中的“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诗意,“芳洲”即香洲,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靠近水边。其舱内有一个匾额“烟波画船”,人们从八角台到露台,回头远望“香洲”,看上去好像一个画舫正在慢慢地行使在江南烟雨中,和宽阔水面形成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别有一番韵味,显示出古人的澄净的胸怀和壮志凌云的气势。
(一)要具备个性化的设计需求
艺术的未来需要创造,这本来就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了,延续传统,不是一味地靠着已有的文化堆砌或者东拼西凑地去拼接,历史上,我们可以写出长长的一大串的艺术大师名单,是他们,以一个个实践作品创造了许许多多由低到高的文明历史。我们自己短暂的一生,也是历史艺术创造的历史缩影: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地接受着新的历史创造,各种层次的艺术作品,随着时间年轮的不断滚动向前发展,在时代和生活发展的新要求前提下,艺术性的创造就要求设计师对设计的个性化差异有独到的敏感性,最后对艺术创造有卓越创造。
二、艺术创作——中国古典园林
俗话说得好,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创作较早地从神话时代发展到现代社会的理性时期,中国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一方面其营造的是一个生境,为人提供一个可居住可游玩的山水自然环境;同时,园林更是表达一种“心境”,更是为了人的心灵而创造,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创造表现形式,园林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人心灵的寄托。
私家园林的园主,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大部分为文人雅士,这些文人又受到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深刻影响,具有比较高的文化修养,在王权专治和士之道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为了打破这种限制和束缚,中国古代文人选择创造园林艺术景观来获得自我生命与艺术的“救赎”,文人园林正是这种追求生命与艺术自由的文人们心境的物化。
关键词:艺术;古典园林;舫船
一、艺术创作的定义
艺术,是一种文化,其来源于生活,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应用,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创作,首先,百度百科中,创作有一个定义,指的是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题材,塑造艺术形象,其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是并不是简单地去复制生活现象,而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艺术创作其是一个糅杂整和的过程,需要一个物质载体,作家,是创作者,他们在生活Fra Baidu bibliotek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的把生活中的感悟和收获储藏到大脑中,长期的实践感悟,形成厚积薄发的思想源泉,在提笔创作时,新的情节、人物、细节汩汩而来,就如同潜力奔流的黄河,在壶口倾泻下来;画家、诗人是创作者,一眼瞥见一处优美的景致,就有可能在感知的同时,完成一幅画或者一首诗的构思。
三、立足自己专业角度---如何将艺术创造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前进,“寻根,是当代艺术家自觉的文化认同,但是寻根不应构成对文化渊源的静态迷恋,不应把渊源的态势奉为标尺,来度量流程中的一切阶段”(余秋雨),传统元素中很多的形象和图案不一定符合现当代人的审美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能真正地体现现代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新时代的发展就要求我们艺术性地再创造。
园林艺术使得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与强烈的入世精神的矛盾中,找到了可以寄情之地,找到了一个可以抒情的出路。一方面文人士大夫必须在超世中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另外一个方面,还要使得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有所寄托,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于是,园林的山、水、植物以及建筑既能满足可居住、可游赏、可观望的生活起居的需要,还可以赋予更多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以及诗画艺术的内涵,成为艺术创作物化的载体。
浅谈艺术创作——以古典园林设计创作为例
摘要: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国古典园林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分支和载体,从物质层面上来说,它融汇了建筑、园艺、雕塑、美术、文学、绘画、书法、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文化品位,还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舫之隐——泛乎若不系之舟
舫,似船但是不能动,所以又叫做“不系舟”,舫的审美意义,首先应该追溯于船在古代文人士大夫文化中的地位。从隐逸的文化层面上来讲,“舟”是中国古代“渔隐”观念在园林中的体现。“渔隐”是魏晋以来的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重要主题,由于船是漂泊流离的心理寄托,而文人士大夫阶层往往担任了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最为痛苦的角色,游离的船只与其漂泊之心这二者往往能够取得统一。
舟船与隐逸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在迷茫想问题想不通的时候,曾经感叹要与子路一起“乘桴浮于海”了,政治改革失败之后的柳宗元,就想着“孤舟蓑笠翁”再比如说,李白的《行路难》诗句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中,舟、船于是成为文人士大夫表达心志常用的载体。船浮游于天地之间,具有“游”的空间本质,它寄托了古代文人出世的思想感情,而古典园林之中出现了仿船之厅---舫,它实际上是自然中的船在人工自然中的符号缩影,可以提供人们在其内游玩饮宴或者观赏水景,其特点是三面临水。船首一侧常常设有平台与岸边相连接,仿跳板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