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文化常识|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大全
![文化常识|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d003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b.png)
文化常识|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大全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现把常用的一些谦敬辞整理了一下。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成语中的谦辞敬辞【谦辞】1、蓬荜生辉:也说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https://img.taocdn.com/s3/m/6e988fd276eeaeaad1f33063.png)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汉语中的敬语大家只知道日语和韩国语中会有敬语,但不知我们汉语中也会有很多敬语,这些词汇在过去被广泛使用,直到现在**香港很多信函称谓中使用频率也很高。
多学习汉语中的敬语,在说话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语气缓和,给人留下知书明理的印象。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谦词和敬语
![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谦词和敬语](https://img.taocdn.com/s3/m/a075993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3.png)
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谦词和敬语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谦词和敬语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
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
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典型谦词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古代达官显贵、市井平民的生活图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干货:中国古代谦辞敬辞雅语大全,礼仪之邦名不虚传
![干货:中国古代谦辞敬辞雅语大全,礼仪之邦名不虚传](https://img.taocdn.com/s3/m/c77aa1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7.png)
干货:中国古代谦辞敬辞雅语大全,礼仪之邦名不虚传中国古代常用敬词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
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中国古代常用谦词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
常见敬辞谦辞
![常见敬辞谦辞](https://img.taocdn.com/s3/m/78847221647d27284b735113.png)
常见常用敬辞谦辞荟萃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请人原谅说“包涵” 祝人健康说“保重” 求人帮忙说“劳驾” 无暇陪同说“失陪”向人提问说“请教”----常用敬辞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常用谦辞敬辞大全
![常用谦辞敬辞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b60e1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8.png)
常用谦辞敬辞大全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仁”字一族。
用作自己的犯罪行为动作牵涉对方。
例如读到:指写作对方的文章;刘瓒:指辞别对方;造访:指出访对方;自傲:指钦佩对方;拜谢: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筹办事情;求见:指探视对方。
“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
用作对方看待自己的犯罪行为动作。
例如惠存(多用作送来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所刻):恳请留存;惠临:指对方至自己这里去;惠顾(多用作商店对顾客):到来;惠允:指对方容许自己(搞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雕”字一族。
用作别人(多就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例如眷爱(都用作书信):表示对方对自己的爱惜;垂青: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注重;垂问、可致电: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查问;垂念: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低”字一族。
表示别人的事物。
例如安积永盛:高明的看法;低就:指人返回原来的职位卸任较低的职位;高龄:表示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作问老人的年龄;门生:称谓别人的学生;高论:表示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的意思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ba2ef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1.png)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的意思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用
于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和谦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敬词与谦词及其意思
的解释:
1.敬词:
-您:对长辈、上级、客人或社交场合中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使用。
用于表示尊敬和礼貌。
-敝人:自己。
这个词是为了谦虚而使用的,表示自己的身份低微。
-恭喜:用于祝贺他人的成就、喜事等,表示对其的尊敬和赞赏。
2.谦词:
-贱妾:妾字原指妻子的谦称,常用于自称,表示自己在家庭和社
会地位上的低微。
-愚兄弟:兄弟字用于自称,表达了自己在年纪、学识等方面相对
他人不足的谦逊之意。
-不才:表示自己才能有限、学问浅薄,用于自谦和自降身份。
此外,还有一些用于表示尊敬的敬词和谦词,仅限于特定的场合
和对象。
例如,对于皇帝、官员等高位者,使用“臣”来自称;对于
师长、长辈等,使用“弟子”、“小子”等词来自称。
这些词汇都体
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等级体系和尊卑关系。
在拓展的部分,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古代社交中,使用敬词和谦词
是一种尊重他人、保持和谐关系的方式。
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
传统礼仪和尊长敬老的价值观。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敬词和谦词的使用已经有所减少,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仍然会使
用敬词和谦词来表示尊敬和礼貌。
谦辞敬语集锦
![谦辞敬语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2e5563ec9b89680203d825d2.png)
谦辞敬语集锦(一)敬辞敬辞也作敬词,是含尊敬口气的用语。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
“雅” 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钧座——指尊长或上级的位置。
钧: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针对尊长或上级使用。
钧裁——请尊长或上级裁决事情。
钧签——请尊长或上级鉴别。
钧启——请尊长或上级开启。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光顾——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莅临——称贵宾来到。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光临——称顾客来到。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驾临——称对方到来。
驾: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
如:敬备菲酌,恭候驾临。
璧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璧谢——退还原物,并且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指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用于请人改文章。
也作斧政。
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
也作呈政。
垂讯、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长辈、上级挂念自己。
如:承蒙垂念,不胜感激。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拜辞——向别人告别。
拜读——读别人的文章。
拜访——访问别人。
拜服——对别人佩服。
拜贺——向别人祝贺。
拜托——托人办事。
奉送、奉赠——赠送。
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
(完整版)常见敬辞谦辞(整合版)
![(完整版)常见敬辞谦辞(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23e2c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7.png)
(完整版)常见敬辞谦辞(整合版)常见常⽤敬辞谦辞荟萃敬辞和谦辞,使⽤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个⼈的⽂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舍⼩,令外⼈”⼀句话,意思即对别⼈称⾃⼰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称⽐⾃⼰⼩的家⼈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家中的⼈(外⼈),则冠以“令”表⽰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称⾃⼰的⼥⼉)、“拙”(如拙见,称⾃⼰的见解)、“鄙”(鄙见,称⾃⼰的意见)、“寒(寒舍,称⾃⼰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年龄)、“⼤”(⼤作,称对⽅的作品)、“⾼”(⾼见,称对⽅的见解)、“拜”(拜托,托⼈办事)等等。
敬辞⽤语,⽤于对⽅⼀、“令”:⽤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对别⼈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的敬称令阃:尊称别⼈的妻⼦令亲:尊称别⼈的亲⼈“令”字⼀族,⽤于称呼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的⽗亲;令堂:称对⽅的母亲;令郎:称对⽅的⼉⼦;令爱、令媛:尊称对⽅的⼥⼉;令兄、令弟、令侄等。
⼆、“惠”:敬辞,⽤于对⽅对⾃⼰的⾏动。
惠临、惠顾:指对⽅到⾃⼰这⾥来惠存:请别⼈保存⾃⼰的赠品三、“垂”:敬辞,⽤于别⼈对⾃⼰的⾏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询问⾃⼰垂念:指别⼈想念⾃⼰“垂”字⼀族,⽤于别⼈(多是长辈或上级)对⾃⼰的⾏动。
如垂爱(都⽤于书信):称对⽅对⾃⼰的爱护;垂青:称别⼈对⾃⼰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对⾃⼰的询问;垂念:称别⼈对⾃⼰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指教⾃⼰赐膳:别⼈⽤饭⾷招待⾃⼰赐复:请别⼈给⾃⼰回信“惠”字⼀族,⽤于对⽅对待⾃⼰的⾏为动作。
如惠存(多⽤于送⼈相⽚、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到⾃⼰这⾥来;惠顾(多⽤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允许⾃⼰(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赠送(财物等)。
中国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谦辞敬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770757dce2f0066f4332212.png)
中国谦辞敬语大全中国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古代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有许多规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免不了互相称呼,也免不了在谈话中涉及他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传统是对对方或他人的称呼上就是一个大的讲究,通常有“尊称”和“敬称”之分,对自己则使用“谦称”。
如:1、古代旧时使用尊称、谦称简介:君:尊称对方是才德出众的人。
君子:(1)同“君”。
(2)妇女对丈夫的尊称。
明公:对位高权重的人的敬称。
老:对年岁大的人的尊称。
父老: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也作为对一般老者的尊称。
丈:尊称长者,也作平辈人之间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称。
长:尊称父兄、长兄,以有显贵和德行高尚的人。
先辈:(1)封建时代科举时同时考中进士的人互相尊称为先辈。
(2)对年长者的尊称。
(3)对京官的尊称。
先达:对前辈的尊称。
方家:对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尊称。
老夫子:对老师或年长博学的人的尊称。
足下:犹如先生。
对人的尊称。
阁下:不论尊卑,皆可尊称对方阁下。
老师父:对僧侣的尊称。
老太太: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师傅:本指老师,有专门技艺的人或传授技艺的人,今也作对一般人的敬称。
同志:古人用称志同道合的人,今指为共同的理想、同一目标奋斗的人,并引申为对一般人的通称。
姑娘:对年轻女子的通称。
鄙人:鄙陋之人。
谦称自己。
小生:旧时士子对自己的谦称。
小子:本指学生、晚辈、后作自谦之称。
小可:自谦之称。
学生:明清时读书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
又称后学。
同学生:旧时同官之间自谦之称。
同官,又称侍生、侍第、晚学生、晚侍生、晚辈。
小人:臣下、百姓的自谦之称。
又;对人的蔑称。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
2、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要用自称、对称、他称,例如:朕:最早古人皆自称为朕,后仅为皇帝自称。
我:自称。
台、吾、余、印均为自称。
咱:俗称自己。
其他自称还有:我等、我辈。
你:称对方,也称为侬。
(侬又作自称)。
而:你称对方等…1.敬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敬所用的词叫“敬辞”。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d3dd91af01dc281e43af035.png)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
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
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 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 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 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中国古今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古今敬语、谦辞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955654ea26925c52dc5bf1b.png)
中国古今常用敬语、谦辞大全一、常用语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请人批评说“请指教”;请人指点说“请赐教”;请人帮忙说“劳驾”;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别人好心称“雅意”;别人批评称“雅正”;请改文章说“斧正”;送人礼物说“笑纳”;请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赞人见解说“高见”;等候客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我接客人为“恭迎”;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惠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说“惠书”;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请人决定说“钧裁”;陪伴朋友说“奉陪”;人送物我称“惠赠”;送物于人称“惠存”;邀友做客曰“恭请”;施爱于我称“垂爱”;看重于我称“垂青”;友人念我称“垂念”;问我问题称“垂询”;请人任职称“屈就”;问人任职曰“高就”;降低身份曰“屈尊”;请人谅解曰“海涵(见谅)”;来客登门称“贵宾”;赞人学生曰“高足”;称指对方为“大驾”;父母可以曰“高堂”;老人故去称“登仙”;“敬谢不敏”推辞人。
中国古代谦辞、敬辞及雅语大全
![中国古代谦辞、敬辞及雅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4f73f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d.png)
中国古代谦辞、敬辞及雅语大全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5.“敝”字族: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6.“拙”字族: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7.“小”字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请示别人。
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9.“家”字族: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10.“见”字族: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别”之雅语分手辞别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挥手告辞曰“挥别”;亲吻离去曰“吻别”;叩拜辞行曰“拜别”;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离别留言曰“留别”;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不愿分别曰“惜别”、“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长别”;永久分别曰“永别”、“诀别”。
“笔”之雅语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话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
常见的敬辞谦辞(整合版)
![常见的敬辞谦辞(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06a6f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3.png)
常见的敬辞谦辞(整合版)问题请教:希望别人教授知识请示:希望上级批准自己的行动请帖:邀请别人参加活动的请柬请”字一族,用于请求别人做某事。
如请示、请教、请帖、请托等。
六、“拜”:敬辞,用于请求别人帮助自己。
拜托:请求别人帮忙___:拜访别人拜”字一族,用于请求别人帮助自己。
如拜托、拜访等。
七、“尊”:敬辞,用于对别人尊称。
尊敬:对别人表示尊敬尊称:对别人的称呼表示尊敬尊”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表示尊敬。
如尊敬、尊称等。
总之,敬辞和谦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得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礼仪意识。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使用敬辞和谦辞,尊重他人,展现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邦风范。
六、“高”是一种敬称,用于称呼别人的事物。
例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指别人高明的言论,“高足”是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高龄”用于称呼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也是一种敬称,用于称呼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例如,“___”是称呼别人的书信,“华诞”是别人的生日,“华厦”是别人的房屋。
八、“贤”是一种称呼对方的敬称,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例如“贤弟”、“贤侄”等。
九、“奉”是一种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到对方。
例如,“奉送”是赠送,“奉还”是归还,“奉劝”是劝告,“奉陪”是陪同。
十、“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常见的用法有“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是“恭喜发财”和“恭贺新禧”。
十一、“拜”也是一种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到对方。
例如,“拜读”是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是指访问对方,“拜服”是指佩服对方,“拜贺”是指祝贺对方,“拜托”是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是指探望对方。
十二、“贵”是一种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的敬称。
例如,“贵干”是问人要做什么,“贵庚”是问人年龄,“贵姓”是问人姓,“贵恙”是称对方的病,“贵子”是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是称对方国家,“贵校”是称对方学校。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https://img.taocdn.com/s3/m/a5a895fa0242a8956bece48c.png)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敬语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kun 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谦辞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fdcaebaeaad1f346933f36.png)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一、常用语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请人批评说“请指教”;请人指点说“请赐教”;请人帮忙说“劳驾”;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别人好心称“雅意”;别人批评称“雅正”;请改文章说“斧正”;送人礼物说“笑纳”;请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赞人见解说“高见”;等候客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我接客人为“恭迎”;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惠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说“惠书”;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请人决定说“钧裁” ;陪伴朋友说“奉陪”;人送物我称“惠赠”;送物于人称“惠存”;邀友做客曰“恭请”;施爱于我称“垂爱”;看重于我称“垂青”;友人念我称“垂念”;问我问题称“垂询”;请人任职称“屈就”;问人任职曰“高就”;降低身份曰“屈尊”;请人谅解曰“海涵(见谅)”;来客登门称“贵宾”;赞人学生曰“高足”;称指对方为“大驾”;父母可以曰“高堂”;老人故去称“登仙”;“敬谢不敏”推辞人。
中国敬辞谦词大全
![中国敬辞谦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5a9255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3.png)
中国敬辞谦词大全“敬词”“谦词”大全(一)中国古代常用敬词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如:令尊亲手交给我的。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如:令堂病体如何?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高堂:尊对方父母。
如:高堂在,不远游。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
如:另谋高就。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如:解读金庸的高论。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拜访:看望别人。
拜望:指探望别人。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
如:先帝乃开国之君。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如:纪念先父郁达夫。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如:先慈清苦。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如:海外游子念先贤。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如:祝贺巴金百岁华诞。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如:儿子国藩谨禀。
谨肃:用于尊长。
如:护院会谨肃。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
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
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的重视。
常见的敬辞谦辞
![常见的敬辞谦辞](https://img.taocdn.com/s3/m/a342544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0.png)
常见的敬辞谦辞常见常用敬辞谦辞荟萃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敬辞用语,用于对方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XXX、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XXX: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XXX: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XXX: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XXX: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XXX:请别人给自己回信“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储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市肆对主顾):来临;XXX: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予(财物等)。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覆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妙的言论XXX: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白叟的年岁高就:指人分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XXX”: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4、“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5、“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别人照片称“玉照”,帮我成功称“玉成”。
别人好心称“雅意”,别人批评称“雅正”。
女子名字曰“芳名”,女子年龄曰“芳龄”。
请人谅解曰“海涵”,请改文章曰“斧正”。
托付于人曰“奉托”,我请别人曰“奉请”。
回信于人曰“奉复”,送物于人曰“奉赠”。
等待别人曰“敬候”,有请于人曰“敬请”。
告诉别人曰“敬告”,“敬谢不敏”推辞人。
“抛砖引玉”我先说,“笨鸟先飞”我先行。
仁兄贤弟称别人,愚兄愚弟称自身。
“拙”字从来我专利,“拙笔”“拙作”“拙见”等。
“阳春白雪”称人歌,“下里巴人”称己音。
“大方之家”学识广,“小家碧玉”位不尊。
问人姓氏曰“贵姓”,问人年龄曰“贵庚”。
女未定亲曰“待字”,男之女友曰“红颜”。
请人谅解曰“见谅”,请给方便曰“借光”。
好久没见曰“久违”,初次见面曰“久仰”。
放弃爱物称“割爱”,人赠我物曰“珍藏”。
“英年早逝”指早亡,沙场捐躯称“阵亡”。
恭敬陈述为“谨启”,看过文书为“谨悉”。
高明决断为“卓裁”,夫妻美称为“伉俪”。
请人批评说“请指教”;
请人指点说“请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
别人好心称“雅意”;
别人批评称“雅正”;
请改文章说“斧正”;
送人礼物说“笑纳”;
请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
(二)、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1、“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
12、称人房屋为“华堂”,称人生日为“华诞”,
13、男女结拜称“金兰”。
14、图谋夺取称“问鼎”,保住冠军为“卫冕”,光荣称号曰“桂冠”,
15、放弃爱物称“割爱”。
16、“英年早逝”指早亡,沙场捐躯称“阵亡”。
17、恭敬陈述为“谨启”,看过文书为“谨悉”。
18、夫妻美称为“伉俪”,人家夸我曰“过誉”。
称人疾病为“贵恙”,来客登门称“贵宾”。
看望别人曰“拜访”,探望家人称“省亲”。
问人任职曰“高就”,老者年龄曰“高寿”。
赞人看法称“高见”,赞人学生曰“高足”。
称指对方为“大驾”,称其书信为“大札”。
老人寿辰曰“大庆”,年长妇女称“大妈”。
感激别人体念我,要用“俯念”或“俯察”。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七、谦辞敬语歌
称人之父为“令尊”,称己之父为“家君”。
称人之妻为“夫人”,称己之妻为“拙荆”。
称友家人均加“令”,“舍”“家”用于自家人。
“泰水”用来称岳母,“泰山”用以称丈人。
客人来家曰“光临”,我接客人为“恭迎”。
请求别人做某事,当用“敢烦”或“敢请”。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3、“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5、“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6、“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7、“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8、“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9、“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6、“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7、“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3、“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4、“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1、“家”是用于当着别人的面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辞,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家君)”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叔父为“家叔”,哥哥为“家兄”等。
2、“舍”是用于对外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的谦语,“寒舍”、“茅舍”,这都是自谦之词。
凡是辈分小、年龄小的家人都应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降低身份曰“屈尊”;
请人谅解曰“海涵(见谅)”;
来客登门称“贵宾”;
赞人学生曰“高足”;
称指对方为“大驾”;
父母可以曰“高堂”;
老人故去称“登仙”;
“敬谢不敏”推辞人。
五、传统的一些好的谦辞与敬语如人们总结的七字诀,即“家大、舍小、令外人”。
请人赴约说“赏光” ;
请人决定说“钧裁” ;
陪伴朋友说“奉陪”;
人送物我称“惠赠”;
送物于人称“惠存”;
邀友做客曰“友人念我称“垂念”;
问我问题称“垂询”;
请人任职称“屈就”;
问人任职曰“高就”;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
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
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
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
6、对方身体称“玉体”,别人照片称“玉照”,帮我成功称“玉成”。
7、“抛砖引玉”我先说,“笨鸟先飞”我先行。
8、仁兄贤弟称别人,愚兄愚弟称自身。
9、“拙”字从来我专利,“拙笔”“拙作”“拙见”等。
10、“阳春白雪”称人歌,“下里巴人”称己音。
11、“大方之家”学识广。
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一、常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六、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一)、敬语:
1、“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kun 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2、“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等候客人说“恭候”;
未及迎接说“失迎”;
看望别人说“拜访”;
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
我接客人为“恭迎”;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欢迎购买说“光顾(惠顾)”;
归还原物说“奉还”;
对方来信说“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