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随堂演练巩固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

据此完成1- 2题。

1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解析】遥感技术能提供影像信息功能。

图中影像是遥感卫星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

【答案】 A
2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
A分析水灾损失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解析】 RS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GPS可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答案】 B
3(2011山东文综,1)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等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所以对病虫害灾情的实时监测运用的是R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所以要对获取的灾情资料进行分析后准确的预报就得需要GIS了。

【答案】 B
4(2012 陕西师大附中10月月考,7)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检测( )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④
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③④
【解析】海底漏油点位于海底,RS不能监测到。

GPS主要是用来导航定位的,不能用来测漏油量。

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需要借助GIS等技术分析才能知道。

【答案】 C
课后作业夯基
一、选择题
1奥运会期间,北京启用了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了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请问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
①RS技术②数字地球③GPS技术④GIS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运行中的车况,如车速及其所在位置等需要GPS技术进行监控;同时结合GIS技术,可以
掌握和调整其运行状况。

【答案】 D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且有助于防灾、减灾。

据此完成3-6题。

2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
①旱灾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③监测旱情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
【解析】第2题,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第3题,四项中地物的电磁波特征各不相同,但均可以应用遥感技术。

【答案】 2 D 3 B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发生在西太平洋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38.1°N,142.6°E,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据此完成4 -5题。

4地震发生时,下列图示事象正确的是( )
【解析】地震发生时间为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周围此时为极昼现象;B图表示的地球公转位置大约为10月份;根据区时换算法则,得出C图中甲地地方时为16时46分;依据D图中两个日期在180°经线两侧的相对位置,判断出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北京时间接近凌晨3时。

【答案】 C
5地震导致这里的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海底高度增加了3米。

观测本次海底地壳变动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 RS技术
B GPS技术
C GIS技术D数字地球
【解析】依据题意,观测本次海底地壳变动涉及位置移动的定量数据以及海拔高度的定量数据,这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范围。

【答案】 B
6读图,洪水监测和评估分析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遥感可以获取地表事物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预测及评估洪涝情况。

【答案】 C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
7 -8题。

7要对该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方式是( )
A RS
B GPS
C GIS D人工科学考察
8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B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载畜量D防止过度樵采
【解析】第7题,遥感技术可对荒漠化等灾害进行动态的监测,并可预测其蔓延趋势。

第8题,图中所示的生态现象为斑点状荒漠化圈,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而形成的,因而对应的有效治理措施是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合理放牧。

【答案】 7 A 8 C
RS、GPS和GIS被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

据此完成9 -10题。

9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
A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B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服务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解析】 GIS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确定购物中心的区位时,应主要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流动情况,因此应调取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答案】 A
10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图所示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
B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C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D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解析】依据经纬度信息和海拔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 D
11 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
B物体的各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相同
C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
D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的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解析】遥感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而不同地物或同一物体在不同条件下,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正是由于这个原理遥感才能感知地表不同的物体。

【答案】 D
中国海军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出发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

2009年1月6日开始第一次护航,到2月6日为止,已护航15批次,共对33艘船舶实施了护航。

下图为”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路线图”。

读图完成12- 13题。

12关于中国海军舰队航行过程中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
A三亚日出的时间越来越晚
B佛山某学校正午的旗杆影子逐渐变长
C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急浪高
D在北印度洋航行时顺风顺水
13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RS、GIS
B GPS、GIS
C GIS、SOS
D SOS、GPS
【解析】第12题,航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故三亚日出的时间越来越早;佛山某学校正午的旗杆影子逐渐变短;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风浪很小;此时北印度洋地区盛行东北季风,受其影响洋流向西流。

故答案为D项。

第13题,运用GPS可以进行很好的定位和导航,运用GIS可以为其提供最好的追踪线路和方案。

【答案】 12 D 13 B
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此完成14 -15题。

14巴黎计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D图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 )
A河流的流向B地形的起伏
C人们的审美观念 D主体风向
【解析】巴黎处于西风带,图中工业区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答案】 D
15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 RS技术
B GIS技术
C无线电呼叫技术 D GIS与GPS技术
【解析】位置信息来自GPS技术,中心调度系统为GIS。

【答案】 D
二、综合题
16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建设、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方式是对
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较 (高或低)。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 ,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
进行分辨,其原理是。

(3)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程序。

(4)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解析】熟练掌握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应用程序、优越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 (1)飞机(航空摄影) 高
(2)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或大气散射的光能,从而产生
地面辐射,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对于这些不同的电磁波,传感器可以识别(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反射和放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点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识别不同的电磁波信息)
(3)物体辐射或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电磁波→传输→遥感地面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
→获取成果(专业图件、统计数字等)。

(4)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③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D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电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服务
(3)2009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横扫台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物损失,为实时监测”莫拉
克”的位置,我国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A数字地球系统
B人工拍摄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
意义。

【解析】第(1)题,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RS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GIS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RS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第(2)题,GPS应用于野外调查(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高程)、导航服务(飞机、汽车、船舶)。

第(3)题,实时监测台风的位置,主要采用数字地球系统。


(4)题,数字中国是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
件和试验基地。

【答案】 (1)C
(2)D
(3)A
(4)数字中国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国的整
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18下面图1为一幅”我国山东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图2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2)该处的森林覆盖率为。

(3)耕地面积为平方米,其海拔高度为米。

(4)从地形看,此住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容易遭受灾害。

(5)为配合区域荒山绿化,该地区准备栽培一批水果。

请列举比较适合的水果品种(至少两
种): 。

【解析】根据统计图1中的耕地(f)方框数,可计算面积,与图2叠加,可判断海拔。

将图1中表示河流的方框(r)连接起来,可知河流分布。

将图2中相同海拔的数字连接,绘出等高线,再与图1叠加,可判定河流流向。

【答案】 (1)自东北向西南 (2)18% (3)180 76
(4)洪水
(5)苹果、梨、红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